中医针灸疗法与免疫功能

2021-12-08 21:44臧立雄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3期
关键词:特异性内分泌机体

臧立雄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3-01

中医针灸疗法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相关实践研究表明,中医针灸对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积极作用,例如类风湿、关节炎、结肠炎等症状的康复治疗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国内外有关中医针灸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中医针灸与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范围最为广泛,且研究成果更高。针灸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如感冒流行季节,针灸还可预防感冒,预防疟疾的复发,预防哮喘的复发,针灸能治病毒引起的感冒,腮腺炎,黄疸或无黄疸型肝炎等病,能治细菌引起的痢疾,肠炎,破伤风等病,又能治原虫引起的疟疾,还能治疗各种急慢性炎症,如急性阑尾炎,胃炎,结膜炎,中耳炎,乳腺炎等等,针灸对炎症的三大病理过程有良好的影响,对发烧者有明显的降温作用,这都是通过增强机体抗病力实现的,功能调整的结果,将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机体抗病能力的本身就是一种功能调整的反应,针灸在临床治疗疾病的疗效,更是通过针灸对机体的许多作用而实现的。中医针灸调节免疫功能,主要作用可从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免疫应答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展开,其中中医针灸调节免疫分子主要以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及细胞因子三方面进行分析,而免疫功能的调节主要以白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进行深入的研究。

1中医针灸对免疫分子的调节作用

从免疫分子的组成上看,主要包含有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细胞因子等,能够在人体系统中具备不同的作用。以免疫球蛋白IgE为例,其主要是由鼻咽部、扁桃腺及支气管等形成的黏膜结构,并且能够具有抗菌、消毒、消炎的作用。

相关研究学者认为,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E含量要高于正常人,而中医针灸法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自身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E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还有学者研究得出,转导是中医针灸对于免疫功能调节的关键机制,也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其可通过跨膜受体实现对蛋白质的激活处理,并将这些跨膜受体所包含的酪氨酸酶激酶、G蛋白联合受体、细胞因子受体等。现代医学的免疫调节功能主要包括三个功能,即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及免疫监视。

2针灸对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

免疫细胞一般是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免疫应答的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红细胞,肥大细胞和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等。免疫细胞并不直接参与免疫反应,其余的免疫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免疫调节功能如何,与正气的充足与否,二者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影响作用是极其相似的。中医“正气”与现代医学免疫调节功能在治未病(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方面发挥协同作用。无论从中医学理论分析,还是现代免疫学角度出发,二者的作用基础均为机体的整体调节,其防病治病的基础均为达到机体自身的稳定与平衡,也由此成为中医“正气”与现代免疫理论的共同出发点。

3针灸对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

免疫反应是免疫系统表现出的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效应。人体清除异物是维持内部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它本质上是保护性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近年来,针灸对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国外的研究也集中在几种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上,提高了针灸的数量和功能,针灸可以改善NK细胞的数量,特别是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例如NK细胞)的活性。关于特异性免疫应答调节的研究还表明,针刺可以调节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和合成,从而促进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并发挥免疫功能。免疫系统通过释放免疫活性分子或激素样的物质对神经内分泌系统产生作用,同时,神经系统对免疫系统的活动进行调控,这种调控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完成,即下丘脑垂体内分泌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脏腑阴阳气血的作用。针刺能够提高低下的免疫功能,抑制亢盛的免疫反应,增强正常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异常紊乱的功能趋向协调和正常化,继而使机体免疫作用达到新的动态平衡和内外环境的协调稳定。因此针刺能够良性、双向、整体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实验研究表明,针刺能够提高免疫抑制鼠的各项观察指标,提高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针刺能够激发机体正气,改善内环境,双向、良性调整机体免疫功能。

4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研究思路

4.1结合临床实际,确立规范化研究方案

由于临床免疫相关疾病的病程长,临床针灸很难从根本上控制疾病的发展。但是,针灸没有不良反应,长期疗效较好。此外,针灸的免疫功能是双向的,特异性的和完整的,这是针灸的优势。因此,在动物和临床研究实验的设计中,有必要借鉴RCT的成熟经验和研究成果,结合临床实践,参考国际针灸疗法标准,对手术细节进行研究,控制设置和辅助干预方法。影响穴位的因素如下:穴位时间,治疗过程,穴位方法,穴位技巧,个体差异,穴位特异性等。

4.2根据文献,应重视借助针灸治疗免疫类相关疾病

生命气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针灸在治疗免疫相关疾病时也应注意扶正祛邪外出。选择穴位和穴位是针灸疗效的关键,针刺扶正器和气血免疫,应根据特异性,针灸处方的疗效选择,在临床研究中,应善于运用某些穴位特异性,如选择十二个穴位,补足,不仅可以刺激和扶正,而且可以选择三气,关元,肾俞,穴位,可以滋养先天,可以后天再滋养,调理人体的气血。临床研究表明,冠元穴位可以改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红细胞的免疫粘附能力。不同的穴位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不同。建议根据各种免疫相关疾病的特点,重视穴位的選择,根据辨证论治。

4.3加强基础实验研究,进一步探讨针灸调节免疫作用机制

近年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研究已成为针灸调控免疫功能的热点。根据神经内分泌免疫学,免疫系统不仅在内部自我调节,而且还受到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并且免疫系统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从而形成复杂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途径。

5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研究的展望

回顾近两年国内外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文献,我们发现:

第一,国外对免疫相关疾病的一些研究表明,国外对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仍处于逐渐接受或怀疑针灸的阶段。其次,根据文献研究,近年来在免疫调节方面没有重大进展,相关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的水平没有改变,并且没有讨论这种改变的原因和机理。

猜你喜欢
特异性内分泌机体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老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综合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
了解内分泌……
稳住内分泌
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耐多药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柴油机机体常见损伤的检修
婴幼儿湿疹800例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浅析中国民族舞蹈的特异性与舞蹈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