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科融合”背景下设计类人才跨学科培养路径研究

2021-12-08 01:42金龙
工业设计 2021年11期
关键词:跨学科培养

金龙

摘要:文章在“艺科融合”的背景下,探索设计类人才的跨学科培养的路径。首先,对设计类人才跨学科培养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其次,从主要问题出发,提出构建以“艺科融合”为主线的跨学科课程群,合理优化“艺工一体”的跨学科资源配置,打造“产教融合”的跨学科综合实践平台,并成立跨学科的工作室,通过校企共同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通过文章的研究,以期形成多样化的校企联合培养方式,为设计类人才的跨学科培养提供新的模式和路径。

关键词:艺科融合;设计类;跨学科;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1)11-0050-02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强调:“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深刻阐述了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在构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性。早在包豪斯时代,格罗皮乌斯就提出了“艺术与技术新的统一”,呼唤设计中实现科学技术与艺术创造的有机结合。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2019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推动跨学科交叉融合。设计教育走向跨学科融合,不仅是应对经济产业变革的要求,也是设计教育自身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深层次改革的有效路径。

1“艺科融合”概述

“艺科融合”是指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融合。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不是一种外在的拼凑,而是作为互补的构成要素融合在设计过程之中,将科技成果变成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物品。从历史上看,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新的变革,设计的发展与科技革命也同样密切相关。在人工智能技术盛行的今天,设计朝着智能化的方向进行变革。这些变革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而使高校对于设计类才人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不仅要掌握设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理解科技革命下设计的变革,培养适应智能化时代新需求的跨学科创新设计人才。

2设计类人才跨学科培养现状

通过对高校设计类专业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就目前人才培养现状来看,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健全,从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方式再到人才培养的配置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困境。

2.1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障碍

当前跨学科人才培养面临诸多体制上的障碍,不管是国家层面的专业管理体制,还是大学内部的资源配置方式,都不利于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没有形成立健全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

2.2学科专业教育占据主要地位

以学科专业为基础划分和设置系科,是我国高校教学组织的主要方式。高校培养计划设计、课程教学安排的权力,掌控在各学院手中,学科界限和利益分配的界限非常明显,学术自由空间小。坚实的学科壁垒严重阻碍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人员流动和资源共享,不利于进行跨学科研究。

2.3缺乏有规划的跨学科课程体系

许多大学都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虽然能够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学科选择课程,但是这些课程明显缺乏跨学科引导下的整体规划和协调,没有形成相应的课程体系,导致学生获得的知识处于一种分散、零碎的状态。

2.4缺乏多学科背景的师资队伍

跨学科的人才培养需要多个学科的教师协同育人,目前在高校中,不管是教师的人事制度还是评价制度,都隶属于单一的学科专业或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教师从事跨学科的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

3“艺科融合”背景下设计类人才跨学科培养的意义

3.1“艺科融合”为传统设计教育的跨学科转型发展指明新方向

传统的学科划分是将知识划分为不同的领域,但在日益复杂的实际问题前,单个院系越来越显得缺乏活力,所培养的学生已不再适应新时代。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设计教育在不断地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在人工智能普及的今天,智能化趋势日渐显著,探索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与设计的融合成为了新方向,填补了设计想法得以落地实施的技术空白。时至今日,设计学领域与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结合的越来越紧密,多学科交叉的应用也日趋明显。所以“艺科融合”成为传统设计教育进行跨学科轉型发展的新方向。

3.2“艺科融合”为高校设计类专业的跨学科培养提供新路径

以“艺科融合”为培养理念,以“设计+实现”为目标,建立跨学科的课程群,优化跨学科的教学资源配置,搭建跨学科的综合实践平台,形成多样化的校企联合培养形式,为高校设计类人才的跨学科培养提供新路径。

3.3“艺科融合”理念下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设计人才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科技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也深刻地影响着传统设计教育。当前我国面临新的科技革命,社会对于设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促使设计专业要以“艺科融合”为理念,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型设计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4“艺科融合”背景下设计类人才跨学科培养的路径分析

文章明确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和主要问题,并从优化学科资源配置、整合跨学科的课程群、打造产教融合的综合实践平台、形成多样化的校企联合培养等方面,探讨设计类人才跨学科培养的路径。

4.1构建“艺科融合”的跨学科课程群

跨学科教学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引导学生突破专业知识。人工智能时代下设计人才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储备,为了培养具有跨学科思维、技能和学习能力的设计人才,关键在于“艺科融合”。通过构建“多层次多模块”的跨学科课程体系,提升设计类人才跨学科的知识素养和创新设计能力。

首先,建设以“大认知”为基础的通识教育课程。为了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面,增强对问题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应积极实施通识教育,建立一套通识教育课程群,包括对于艺术、设计、科技的认知、历史沿革和三者之间的关系等,为本科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提供跨学科的导论课程。

其次,建设以“艺术+科技”为核心的跨学科课程。利用学校的学科资源,基于传统的设计类课程整合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形成跨学科的课程群,培养设计类人才掌握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满足现阶段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对前沿科技的迫切需求。

最后,建设以“设计+实现”为目标的综合实践课程。“设计+实现”的能力目标不是单门课程可以解决的,涉及大量的跨学科课程。应设置相应的综合实践课程,加强设计类人才的跨学科思维能力以及综合设计实践能力,逐渐使创意的虚拟“概念设计”,落实为可实现的“方案设计”。

4.2优化“艺工一体”的跨学科资源配置

首先,构建“融合共生”的学科群。应用型高校应更加科学而合理地调整高校内的学科组织结构,结合不同学科间的创新优势,重视相关学科之间的互补性,提高跨学科知识内容的交叉程度,更好地优化学科资源配置,进而满足跨学科人才培养对于不同学科资源的需求。

其次,整合跨学科的实验教学条件。跨学科的实验室以全方位、多层次、大跨度等特点,成为组织高水平跨学科实验教学的基础,是培养跨学科设计人才、探索前沿学科的支撑。合理地整合校内的实验教学条件,不仅能够避免实验教学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满足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实验条件。

最后,组建跨学科的师资队伍。在传统师资队伍的基础上,以具有设计学背景的教师为“设计支撑”、以工学背景的教师为“技术支撑”,组建跨学科师资队伍,满足团队教师学科的科学分布,从而在人才培养的内容与形式上达到协调性与互补性,实现“设计+实现”的目标。

4.3打造“产教融合”的跨学科综合实践平台

首先,组建以项目为依托的跨学科工作室。吸纳设计类和人工智能方向的学生共同加入工作室,组建跨学科的学生团队,以实际项目为导向,提升设计类人才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其次,搭建跨学科的创新创业基地。设计类人才要具备较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基地是提高设计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场所。以讲座、专题研究、竞赛、科研项目等为载体,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从而提升设计类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

最后,校企共建实习基地。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建设实习基地,双方共同承担场地和设备的投入,共同运行管理实践基地,并且由企业提供专业操作人员和企业导师,推进教学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4.4形成“多样化”的校企联合培养

首先,形成“线上线下混合”的校企联合培养形式。目前,线上线下混合的人才培養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态势迅猛,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在此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由企业导师和校内教师共同开展讲授,不仅能够丰富知识内容与形式,也更容易调动积极性。

其次,组建校企联动的跨学科社会实践团队。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组建跨学科的社会实践团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发现社会问题并进行创新。在社会实践中培养技术的应用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从而提升设计人才的专业技能和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校企合作共同参与跨学科竞赛。校企合作共同组建参赛队伍,通过参与跨学科的竞赛,把所学知识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及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下,对于设计人才质和量的需求在不断提高,也对设计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设计类人才培养要在多个层面将艺术与科技融合,在“艺科融合”的背景下,进行跨学科的人才培养,促进设计类专业的跨学科转型发展,才能培养出符合新需求的创新型设计人才。

猜你喜欢
跨学科培养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