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畅情志讲方法

2021-12-09 17:01
养生月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内经果酒寿星

张 勤

情志,是中医学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时归纳的一个概念,概括来讲,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学就已经注意到情志与疾病预防的关系,将五脏分别对应五种情志,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内经》明确指出“悲则气消”“思则气结”,这说明消极的精神情绪会消耗人体正气和影响人体气机的正常运行。据临床观察,情志调节与适应能力差的人较之心情豁达舒畅之人更易患原发性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胃溃疡甚至癌症等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这与中医学所倡导的形神统一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调养情志,防病于未然呢?

第一,要保持平和乐观心态,尽量减少不良情绪刺激。尤其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要避免生闲气、怨气和闷气。

第二,要善于调节情绪,有效转移不快。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曲折坎坷。晚年他闲居山阴,生活拮据,却豁达乐观,“人生败意无穷达、莫厌相逢笑口开”,名利不足挂齿、逆境笑口常开。“昨夕风掀屋,今朝雨壤墙。虽知炊米尽,不废野歌长。”生活上的贫困没能使诗人忧郁不解,而是顺其自然、我行我素、吟诗不绝。这种心态是何等的大度与睿智!陆游素有“寿星诗翁”之美誉,到老仍耳不聋、眼不花,甚至笔耕不辍。在人均寿命只有40 岁左右的南宋时代,竟享年85 岁,确实算得上是少有的寿星,这与他善于调养情志、有效转移不良情绪是分不开的。

第三,培养爱好,充实生活。人的精神生活是虚实相存的,所谓“虚”,指的是一种淡泊宁静、恬淡虚无的心境。正如《内经》所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所谓“实”,是相对于精神颓废、无所追求而言的。这种精神的培养可通过合理、可行的个人爱好(如种植花草、钓鱼、练书法等),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或者脚踏实地的工作来充实。还是那位陆放翁,他晚年时喜欢自己动手配制陈酒来品味,并坚持每日饮用果酒。用现代医学观点来讲,适量饮用果酒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血栓形成大有好处。

第四,采用适当的形体锻炼来辅助情志调节。既可以选用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爬山、长跑、球类运动等,也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等舒缓一些的运动来修身养性,调节情志。在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不只老年人应该锻炼,年轻人更应该锻炼。其实,锻炼如储蓄,年轻时坚持锻炼就是为年老时抗御疾病、益寿延年积累资本。反之,如果年轻时不注重锻炼,甚至养成不良嗜好,则无异于透支健康,极有可能为自己的将来埋下疾病的祸根,身体锻炼至少应从30 岁开始长期坚持。

当然,真的患了疾病单靠锻炼和情志调节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调节情志的同时予以药物治疗。同样,针对疾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情志调养也十分必要。

猜你喜欢
内经果酒寿星
第一届中国果酒大奖赛正式启动
《内经》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10分钟读懂中国果酒市场
果酒年消费量正以15%的速度递增
安溪寿星爱品茗
寿星居住的地方
明代医家芮经墓志铭考释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
文学寿星叶圣陶的养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