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务须防跌倒

2021-12-09 17:01刘桂云
养生月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疾患内科血栓

刘桂云

跌倒,发生在儿童身上,实在太平常了,“不算事”;发生于成人,是偶然的不慎,是意外“小事”;但发生于老人,则完全不同,这时跌倒变成了关系健康的“大事”。如果七八十岁的老人跌倒,则后患重重,甚至危及生命。现代老年医学已将“跌倒”列入“老年常见病”的行列,写入医学教材和专业书刊,成为老年病临床防治和科研攻关的重点之一。2011 年,我国就公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大大促进了老年跌倒规范防治工作的进展。目前社区居民中,老年人跌倒越来越常见。

跌倒的根本原因就是衰老。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心理有关,与家庭、社会环境也密切相关。跌倒是多个危险因素作用于脑、神经、肌肉多器官的后果。

跌倒带来的损伤有很多

跌倒给老人带来的直接伤害(跌伤),包括骨折、脊柱(脊髓)损伤、体表外伤、内脏出血、脑出血、组织血肿等外科创伤疾患。及时手术和介入是最好的治疗方法,若过于保守,会使病变迁延不愈,导致多种内科并发症出现,处理起来很棘手、无奈。

另外,跌倒后常继发内科疾患,主要有感染和血栓两大方面。继发感染主要为呼吸、消化、泌尿生殖三大系统的炎症,如支气管肺炎,胆系及胰、肠炎症,肾盂肾炎,以及膀胱尿道炎、宫颈炎、附件炎、盆腔炎等。如这些局部炎症未能及时有效控制,则可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使患者进入脓毒血症险境,危及生命。

跌倒后继发血栓性疾患,是因为机体在外伤、手术等应激刺激下,血液的促凝物质增多,凝血活性提高,从而引发血栓形成。人体静脉血流缓慢,成为血栓的高风险区。临床常见下肢深静脉血栓、颅内静脉窦血栓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有不少肺动脉栓塞猝死,为下肢静脉血栓脱落所致。目前用下腔静脉内“置网”手术,能有效地予以防范。

预防老人跌倒,主要靠加强医学护理和生活护理,必要时设专人负责。及时治疗相关疾病,调整用药(中枢神经及催眠药),经验表明,康复训练可明显降低跌倒风险。

跌倒后的正确处理

老年跌倒后的正确处理至关重要,必须做到合理、准确、到位,不可轻视,否则后患重重。有多个统计报告显示,老人跌倒后一年内的死亡率达30%~50%。

老人跌伤后做好以下几点:①立即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明确诊断,接受门诊或住院(手术)治疗。并将1 周内,定为外科密切观察期。②如跌伤老人在家养病,则1~4 周内需进行“自我健康管理”,每天监测体温、心率、血压、呼吸、体重;还要注意饮食、睡眠、大便、小便及一般状况(肢体活动、智力、情绪),有变化及时报告医生。③跌倒后2~4 周,为内科病密切观察期,必要时到医院做全面检查或短期住院。④患者如有严重骨质疏松,应立即开始规范治疗。⑤在医生指导下,全家动员,从生活方式到居住环境做好各项防跌倒措施及心理(压力)障碍的疏导工作。

在此,提醒广大老年朋友,一定要把“严防跌倒”当作老人晚年养生保健的头等大事来抓。活到老,别跌倒!

猜你喜欢
疾患内科血栓
内转科型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分清“红血栓”与“白血栓”
秋风来时我已交付了温暖
小狗挨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