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天画梅图

2021-12-09 17:01温长路
养生月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赏梅乌梅咏梅

温长路

【闲话休闲】

记载寒冬作“消寒图”民俗的书籍居多,其中《燕京杂记》述说最详。书中记述的明清时期北京人画素梅、描素梅的事非常有趣。冬至之前,人们先画好素梅81 瓣,自冬至起每日着色染1瓣,染完刚好“九九”结束。此风先兴于士大夫阶层,后来也影响到民间,皇帝中也有喜欢做此事的。还有组织“消寒社”的,“联以九人,定以九日”,相次做东,围炉饮酒,“取九九消寒之义”。这实际上是冬寒无事的消遣行为,消寒实质上是“消闲”罢了。

【健康链接】

选梅花作“消寒图”,一与梅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有关:其花傲雪,象征中华民族果敢顽强的性格;其花形独特,象征中国人民精诚团结的精神;其花韵悠远,象征中国古老灿烂的历史文化,因此受到人们的特别喜爱。二与梅花所主的季节有关:严冬百花凋零,梅花独放。赏梅是一种享受,画梅、描梅是一种乐趣。由于我国地域和气候差异较大,梅花也有早开的,如广州的一月中旬、武汉东湖的二月中下旬、无锡梅园的三月上旬,就可以一观梅花风姿了。近代北京采取温度控制的方法,让梅花在元旦、春节前后开放,为节日增光添彩。

☆酸梅入口花入药

梅亦食亦药,鲜梅子酸甜沁人,不要说品梅解渴、望梅止渴,就是听“梅”也会使烦渴消减几分的。曹孟德的聪明不仅在于了解梅的这一特性,最重要的是掌握了酸味能引起条件反射的生理学意义,促成了“望梅止渴”的经典故事。梅被加工成糖梅、陈皮梅、话梅、梅脯、梅干、乌梅等,也都是受欢迎的风行食品。青年男女更是爱不释手,将其作为“宝贝”时时含在口中、握在手中、装在口袋中。梅酒和酸梅汤为老少所用,不少人都有过品尝的经历。

梅花入药称为白梅花、绿梅花、绿萼梅,以萼绿花白、质轻清香为佳。也有其花冠呈淡红色的“红梅花”,花盘硕大,主产四川、湖北等地,入药不多,以观赏闻名。梅花的功效是舒肝、和胃、化痰,用于治疗梅核气、肝胃气痛、食欲不振、头晕、瘰疬诸疾。多以花煎水内服,少有配入复方的。

☆乌梅抗菌效非凡

未成熟的梅果(亦有称为“梅实”“梅肉”“熏梅”的),入药称“乌梅”,是梅作为药物的主体。其味酸性温,具有收敛、生津、安蛔、驱虫的效果,历代都有用它治疗久咳不愈、虚热烦渴、痢疾泄泻、尿血便血、蛔虫腹痛、痒癣胬肉的成功病例,这与近代研究证实的它具有的抗细菌作用、抗真菌作用、抗过敏作用、促进胆汁排泄作用的机理相一致。有人用其水煎浓缩剂治疗细菌性痢疾,服药后时间最短的1天、最长的5 天,大便就恢复了正常,其余症状也多在1~3 天内消失。用其治疗钩虫病,最短的5 天、最长的23 天,大便检查钩虫卵阴性。经盐渍而成的梅果,在药典上被称为“白梅”,常作为治疗喉痹、梅核气、泻痢、烦渴、痈肿疮毒、外伤出血的要药,煎汤内服或外用擦牙、捣敷、煅研调敷均可。

梅的其他部分梅叶、梅梗、梅根、梅核、梅露也都可作药用:叶主痢疾、月水不止;梗长于治疗习惯性流产;根治风痹、瘰疬;核能清暑、明目、除烦;露可生津止渴、解暑涤烦。

梅色、香、味、姿俱佳,又有“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的个性,受到人们的特别喜爱是很自然的事。不少学者都提出推举梅花为“国花”的建议,希望他们能获得成功。

【相关信息】

☆梅趣

梅号称“中华奇葩”,为我国独有。在商代已被作为调味品使用,与盐同放在餐桌上。《周礼》《尔雅》《书经》等古籍中都有梅相关的记载,迄今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我国现存有五大古梅,它们是湖北沙市章华寺的“楚梅”、黄梅江心古寺遗址上的“晋梅”、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中的“隋梅”、余杭超山大明堂内的“唐梅”和报慈寺前的“宋梅”。这里的“楚、晋、隋、唐、宋”分别对应了这些梅的种植年代。把梅引入生活,是南北朝时期就有的事,雪中寻梅、月中赏梅、折梅寄情的故事已很普遍。文人墨客之中种梅、赏梅、写梅、画梅、咏梅、绣梅、塑梅者皆有之,还有以梅为人名、地名、山名、水名、园名、书斋名的。咏梅诗中影响最大的是宋代,像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苏东坡的“纷纷初疑月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范仲淹的“昨日倚栏枝上看,似留芳意入新年”、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蔡襄的“迎腊梅花无数开,旋看飞片点青苔”、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胡份的“绝艳更无花得似,暗香惟有月明知”等均不失为咏梅诗中的佳作,一直被后人引用、赞美、品评、效仿。近代陈毅元帅的“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的诗句,以花寄情,更给人以奋发向上之精神。

猜你喜欢
赏梅乌梅咏梅
Efficacy of Wumei Baijiang prescription (乌梅败酱方) on regulatory T cells/ helper T cells Immune balance in mice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赏梅时节品咏梅诗联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乌梅水泡脚治足跟痛
咏梅诗
赏梅寄忧伤 跌宕生多姿
咏梅
老拉肚子,喝乌梅茶
无字遗书
巧手乌梅汤,开胃又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