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品牌在当代的影响与使用探讨

2021-12-09 23:00
陶瓷 2021年5期
关键词:建窑建盏釉色

凌 超

(南平市建阳区品森会建盏陶瓷有限公司 福建 南平 354200)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世界名列前茅的文化大国,更是具有璀璨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承。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中,逐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予以关注,人们逐渐开始积极的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并不断尝试利用和传播各种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逐渐显现出了旺盛的创新活力。在国际范围内,逐渐有更多的传统中华文化元素传播出去,并且受到了其他国家人们的认可,许多国际友人更是慕名而来到中国进行旅游参观,不断尝试对中国的东方神秘文化进行探索。

1 建盏的美学价值

在我国宋朝时期,是陶瓷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闽北制瓷工艺在这一时期高度发达。而建窑建盏中的黑釉瓷器更是极具代表性,具有多样化的品类,在釉色方面也十分美轮美奂,装饰也繁杂多样,具有极高的使用、观赏等方面价值,对传统瓷器的单一黑色釉面予以打破,并且在国内外茶文化发展中具有极高的认可度,在中国古代名窑中,建窑建盏也位列其中,所生产的瓷品也广为人所称赞和流传,不论是社会藏家还是达官显贵,都争相收藏建盏珍品。

在建窑建盏文化中,充分体现了当时宋代社会的审美观念,也是当时人们崇尚自然的产物,具有古朴大方的造型以及自然平淡的魅力,整体带给人质朴含蓄的气息,并且采用了安静、典雅的釉色装饰风格。在建盏的造型方面,最为典型的造型就是束口盏,腹部有略微的弧度,建盏腹部下方向内收起,具有浅浅的一圈作为足,撇沿束口,在口沿一厘米左右的位置,有浅显的凹槽;具有较大的口沿和较小的圈足,整体展现成V字形,具有协调的腹足比例,在延伸自口边以后,向内进行收缩,整体呈现的风格带给人舒展、典雅的感觉。在建盏釉色装饰方面,具有漆黑富有光泽的漆黑釉色,并且具有美轮美奂的釉面花纹,对艺术的表现力十分强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种建盏类型就是曜变、兔毫以及油滴等等。在烧制建盏过程中,釉色的形成是随机的,也有着浑然天成的美誉,在现代哪怕技术手段已经十分高超,但针对建盏纹样的生成,仍然难以进行控制,在曜变建盏中,所具有的花纹和色泽,就好似夏季夜晚璀璨的星光,而在油滴建盏中,就像是油斑洒落在水面上,在兔毫建盏中,釉色表面就好似流星雨一般,每一条纹路细小又顺滑,仿佛就是兔子的毛发一样,而这些建盏珍品中,也充分体现了当时宋朝人们崇尚天人合一和自然天成的审美观念[1]。

2 建盏的文化复苏

建盏是我国宋朝时期时代发展的产物,充分体现了当时的工艺技术水平、审美观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随着古代社会中人们的饮茶习惯逐渐转变,建盏文化也随之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直到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才重新开始关注是宋代的建盏制作工艺。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相关部门针对建盏烧制工艺的复原工作成立了专门的攻关队伍,让人们又得以重建已经在流失舞台中消失了600年的建盏工艺,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成功烧制出了与宋代兔毫建盏相接近的建盏,到了21世纪,2009年在我国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正式纳入了建窑建盏的烧制工艺,并在时隔两年之后,再次纳入了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发展到2015年,受到我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的批准,建窑建盏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发展到2016年,针对建窑建盏,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得到了我国国家质检总局的批准[2]。

建盏自从诞生以后,由于自身具有极具特色的釉色、斑纹以及器型,受到了海内外各个时期收藏家、专家、学者以及文物爱好者等方面的推崇,并不断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在我国古代,更是有宋徽宗为建盏著作了“大观茶论”,可见当时皇帝对建盏的喜爱,也有蔡襄所著的“茶录”,进一步体现了建盏当时所受到的文人墨客的喜爱。并且留下了“松风鸣雪兔毫霜”等优美的建盏词句,而这些诗词也成为了重要的依据,在后世对宋代建盏进行研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窑建盏发展到元代中后期已经走向衰败,各个窑口逐渐停烧、废烧,哪怕这样的环境下,仍然有少量文字对建盏进行了文字记录,比如清代朱琰的“陶说”以及明代曹昭的“新增格古要论”等。随着建窑建盏发展到近代时期,由于考古意识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兴起,在中外学者研究工作中,逐渐对建窑建盏予以了充分关注,很多包括美国、日本等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等,都实地考察了我国的建窑古窑遗址。在我国新中国成立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针对建窑遗址,我国学者实施了多次考古发掘和调查工作,并且逐渐形成了很多研究成果。

3 建盏的当代发展

在当前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发展中,已经得到了恢复,且正处于初步发展时期,未来有着丰富的可能性,通过政府的引领和支持,逐渐将新媒体等先进传播技术融入到了建盏从业人员工作中,对建盏品牌文化予以了有效创新,并且对我国建窑建盏的有序发展予以了有效促进[3]。

从文化层面进行分析,目前全球各国之间的文化逐渐发生接触和融合,在国内外的全新发展背景下,逐渐为我国传统手工艺品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作为我国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盏,也可以作为重要的载体,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从国际角度进行分析,我国目前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正逐步向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并且对世界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在现阶段,对于建窑建盏烧制工艺而言,是进行传承和发展的最好时机。

在对建盏文化进行传承过程中,需要重视在手工艺文化中联系生活实际。相关建窑建盏文化传承者,需要在内在文化精髓方面,对建窑建盏进行深入挖掘,对建窑建盏中蕴含的制作技艺、审美观念等进行积极推广和宣传,针对的建窑建盏的知名度、受众群体,借助当代建盏生产者、收藏家等等方面的品牌文化,以及历史人物事迹等进行扩大,还可以针对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组织开展国家级、省市级比赛,以此实现对建窑建盏权威性、公信力的塑造,从而促进对建窑建盏使用范围和人群的不断拓展。艺术与生活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想要保持活力就需要积极尝试建立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随着建窑建盏的不断发展,在知名度、认同感等方面逐渐构建起来,而建窑建盏的传承者也需要明确自身匠人的身份,通过自身作品对建盏文化进行持续的宣传和推广[4]。

4 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对建窑建盏文化和烧制技艺进行了复兴,为了进一步促进建盏产业和文化的发展,逐渐开始追求对建盏文化品牌的构建,充分发挥品牌的影响力,对建盏产品的适用范围和人群予以扩大。

猜你喜欢
建窑建盏釉色
如意
茶之清幽 盏之玄色
建盏之初探
浅析地域文化对建盏的影响
从文化内涵解读建盏之美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吴昌硕篆刻实践研究
龙泉窑三问
建窑鹧鸪斑种类研究
宋代茶文化影响下的建窑黑釉陶瓷茶具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