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汉五管瓶窥探汉代阴阳五行

2021-12-09 23:48朱翰墨
收藏与投资 2021年11期
关键词:罐体

摘要:五管瓶又称五联罐,始见于东汉。罐形以葫芦形为主,罐体上部主体构造为一大四小罐,大罐居中略高,小罐绕周略低,主要有无堆塑物、有堆塑物、假圈足、双层五联罐四种,是江浙一带常见的出土器型。此造型受汉代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蕴含着汉代的宇宙观,即“居中而立,以一为心”。

关键词:东汉五联罐;阴阳五行;宇宙观

源于東汉的五管瓶又称五联罐,外形以两或三节的葫芦形为主,罐体上部主体构造为一大罐肩负四小罐,中罐突出,略高、大,四小罐略低、小,等距环绕中罐四周,间隙堆塑各色动物、植物、人物等。通过整理发现,东汉五联罐主要分布在浙江省东北部,如杭州、上虞、绍兴、嘉兴、台州、宁波等地,是江浙一带常见的器型。

一、东汉五管瓶例述

通过对东汉墓葬发掘出土的五管瓶进行梳理,主要将其分为四类。

(一)无堆塑物

1.西汉五联罐(图一,浙江省嵊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该罐高约20.7 cm,口沿直径约为7 cm,底面直径约为14.5 cm,溜肩、棱腹、平底。罐肩处均匀堆塑有五个呈发散的梅花形的“亞”形小罐,居中一罐略高,且稍大于另外四罐,并与母罐连通,其余四罐皆不与母罐相通。五罐造型类同,皆阔口、束颈、鼓腹。母罐鼓腹斜直,底平,泥硬陶坚,素陶无釉。

2.五管瓶(图二,浙江省上虞市文物管理所藏)

该瓶整体由两部分构成,上部由一高四低五个罐状物组成,居中者较高大且与母罐腹连通,其余四个罐状物较小且矮,略向中间罐倾斜,四个罐状物均不与母罐腹连通。五罐状物口皆沿宽唇厚,下部为座状,近乎垂直于底。罐腹呈鼓形,浑圆饱满,上部和中部均有弦纹经绕其周,三道一组。通体施黑褐釉,釉面润泽光亮,挂釉均匀致密。

(二)有堆塑物

1.青瓷五联罐(图三,浙江省宁波市鄞县沙河出土)

该罐通高约为43.5 cm,口沿直径约为6.7 cm,底面直径约为14.7 cm。罐整体较修长,呈三箍葫芦形,堆塑物主要集中在上中部,约占整体的一半。上部堆塑葫芦形五小罐,中大四小,四小罐底部环绕堆塑有羊、龟、鸟、狗、鼠等动物,有呈蹲坐状,有呈爬行状,有呈翘首状,姿态各异,惟妙惟肖。上部是动物天地,下部是人的主场,耍杂技、拿大顶、唱歌、跳舞,场面欢乐喜庆。

2.黑釉五联罐(图四,浙江省萧山市衙前凤凰村出土,浙江省萧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该罐通高约为50.2 cm,口沿直径约为5.9 cm,底面直径约为15.5 cm。通体由三层鼓腹状罐体组成。最下方的较大罐腹为母体罐腹,向上依次变小的两层鼓腹状罐体为装饰性罐颈。在二层鼓腹状装饰罐颈的四个方位,分别堆塑有一个与主体罐颈形制相一致的装饰罐颈;且此四个装饰罐颈口均不与母体罐腹连通,只有居中的较高口颈与母罐连通,母罐的溜肩及上腹部堆塑有猴子、爬虫等纹饰。此类五联罐历经三国至两晋时期,演变为早期谷仓。

3.青瓷五联罐(图五,浙江黄岩(台州市)出土)

该罐通高约40 cm、口沿直径约为6.1 cm、底面直径约为13.5 cm、母罐罐腹直径约为23.5 cm。器物整体造型呈三叠葫芦形,口小、腹鼓、底平;肩部堆塑有四个装饰性小罐,且均不与母罐相通。四管间均有一环形把手,胎色明灰,胎质坚硬,施以青黄色釉,垂瘤成斑。全罐整体堆塑有各色人物、鸟、兽、虫及植物等装饰物,器物肩部堆塑四只振翅飞鸟,鸟首对标四小罐口,其旁堆塑四只窝伏状雏鸟。四装饰性小罐颈部外各堆塑一鸟,呈振翅高飞状,稍低处又各堆塑一对飞鸟。四小罐间各贴塑有“丷”字纹弧形耳。正对把手下方,罐腹部堆塑硕大桑叶各一片,叶柄正下方有直径约1 cm左右的小孔,小孔两边堆贴一只双目圆硕、作蠕行状的蚕,桑叶间堆塑向外作屈膝状的猴与犬,形态各异,旁立人像,怀抱一犬崽,雍冠袍服。罐颈、肩、腹部各刻有数条凹弦饰纹。

(三)假圈足

1.堆塑人物釉陶盘口瓶(图六,浙江海盐丁升墓出土)

该瓶泥质为红陶,通体施青黄色釉;盘口,细颈,上腹鼓圆,中间收缩,下腹较细,圈足。上腹肩部塑五个小壶。上腹和下腹肩部堆塑人物、飞鸟、走兽、铺首。所饰男女合掌祈祷、奏乐歌舞,百鸟引颈长鸣,猎犬摇头摆尾,一片祥和景象,用作随葬品中的谷仓①。

2.五管瓷瓶(浙江嘉兴九里汇东汉墓②和浙江绍兴县③出土)

该瓶与上瓶相似,肩以上呈葫芦形,中有一大管,盘口,边有四管稍小,敞口,环置。肩部有动物装饰,鼓腹,假圈足,平底,腹面中部有几条弦纹,通体施釉。

(四)双层五联罐

典例为青釉堆塑九联罐(图七,江苏省常州市新闸乡王家塘出土,江苏省常州市博物馆藏),该罐罐体通高约为50.5 cm,口沿直径约为6.5 cm,底面直径约为16 cm。全器为三层,器形为葫芦形,从下往上逐渐缩小。虽名为九联罐,实由两个五联罐叠加而成。上半部分为一件完整的五联罐形制器,盘口、方唇、束颈、溜肩、扁圆腹,肩部亦刻上、下各三道凹弦纹,中间以一道宽水波纹隔开。上下层四个小罐上口均在中间罐腹下部堆塑,各小罐间隙堆塑有猪、犬、羊、鱼、鸭、鸽、鼠、龟、熊等动物,以常见动物为主,形象活灵活现,极具生活情趣。通观上下两层的四个小罐,发现四罐并非上下排齐,而是位于两罐之间。上方四罐略小于下方四罐。

二、汉代的阴阳五行

中国传统文化受汉代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极深,阴阳五行作为汉代思想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自邹衍创五德终始学说,至董仲舒上《天人三策》进一步阐发,受皇帝青睐,遂风靡于后。汉代的政治、宗教、文学、医学、音乐,无不受其影响,董仲舒《春秋繁露》、班固《汉书》《白虎通义》、范晔《后汉书》、刘安《淮南子》等典籍中都有大量关于阴阳五行的记载,可见阴阳五行思想在汉代之盛。《说文》:“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凡五之属皆从五。”④《尚书·洪范》:“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⑤阴阳相合,推动五种要素(木、火、土、金、水)运行,呈现五行之象,带来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如五相、五音等,均可以木、火、土、金、水配属。古人对阴阳五行的运用可谓泛滥至极,文学研究学者叶舒宪将其打趣地称为“万能膏药效应”。

三、五管瓶蕴含的汉代阴阳五行思想

从五管瓶的造型可一窥汉代的宇宙观。李约瑟曾说:“一旦像五元系统的类别方式被建立起来,事物就不能随便作为其他事物的原因了。将宇宙万物万事都有系统地纳入一个结构形式,由这个结构决定各部分间的相互影响。如果有一个质点占据了时空中的某一点,依前者的看法,这是因为另外有一个质点把它推到那里,而依后者的看法,则是因为他与别的一些质点构成一个‘力场,由于相互影响的结果,才把它送到那一点。”⑥如董仲舒所言:“天地之气,合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⑦阴阳五行由“一”始,系统中的一切皆是围绕着“一”这个中心,五管瓶的母罐即是这个“一”,整个“一”分为上下相通的“二”部分,周围携“四”个小罐体,四个小罐体以主罐体为中心,环绕在主罐体周围,紧紧围绕主罐体,形成一个“五”的统一,由大罐体产生关联,缺一不可,但又相互独立。中心罐体突出,高于周围四个小罐体,凸显其地位的重要性。

《黄帝内经》《淮南子》《春秋繁露》都将“土”和“中”作为五行的中心。“土居中央,为之天润。土者,天之股肱也。其德茂美,不可名以一时之事,故五行而四时者。土兼之也。”⑧古人受限于知识,往往把自身所处的世界放于中心,环顾四周。商代自称“中央商”,罗马古城、阿波罗神坛皆为此类。在古人眼中,“中”似乎有着某种魔力,中心向四周放射出的吸引力将从属物牢牢锁住,中心即万物的核心,为向心力所指,是万物的发源和开端,又是万物的终极归属⑨。

作者简介

朱翰墨,1973年9月生,男,汉族,江苏沛县人,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中心中学一级教师。

注释

①彭卿云:《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陶瓷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90页。

②陆耀华:《浙江嘉兴九里汇东汉墓》,《考古》,1987年第7期。

③周燕兒,蔡晓黎:《绍兴县出土越窑魂瓶初探》,《东南文化》,1992年第5期。

④许慎:《说文解字》,汤可敬译注,中华书局,2018年,第3163页。

⑤董仲舒:《春秋繁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65页。

⑥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56-357页。

⑦董仲舒:《春秋繁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76页。

⑧董仲舒:《春秋繁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66页。

⑨文中配图来源为朱伯谦《中国陶瓷全集3·秦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以及彭卿云《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陶瓷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

参考文献

[1]彭卿云.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陶瓷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90.

[2]陆耀华.浙江嘉兴九里汇东汉墓[J].考古,1987(7):3.

[3]周燕儿,蔡晓黎.绍兴县出土越窑魂瓶初探[J].东南文化,1992(5):175-179.

[4](汉)许慎.说文解字[M].汤可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8.

[5](汉)董仲舒.春秋繁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6](英)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陈立夫,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罐体
罐体人孔翻边成型工艺研究
KD512: 一种板塔式好氧生物反应器
移动式压力容器罐体牵引支座肋板开裂修复
基于HyperMesh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轻量化分析
KD506:一种板塔式好氧生物反应器
拱顶储罐制作、安装施工技术
钢制焊接油罐罐体的垂直度控制要点
12罐加强型磁疗真空拔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