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之战争》:日本侵华财源揭秘

2021-12-09 02:33姜森
检察风云 2021年19期
关键词:关东军殖民地日军

姜森

“九一八”事变策划者板垣征四郎

2021年是“九一八”事变90周年。从1931年到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其开支堪称天文数字——日本帝国的巨额军费从何而来?韩国SBS制作的纪录片《元之战争》,剖析了二战中日本搜刮战争经费的模式:侵略军控制殖民地,再由殖民地经济“反哺”侵略军。

“事变银行”为关东军撑腰

20世纪30年代初的日本,奉行对外侵略“不扩大”的方针,这主要是因为日本政府财力不济,难以支撑大规模侵略战争。然而,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以及作战主任参谋石原莞尔,在日本陆军少壮派的支持下于1931年策划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关东军凭借武力强占中国东北,建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

那么,日本如何获取侵略行动所需的资金呢?关东军的经费从何而来?《元之战争》指出,日本的战争经济体系推行“以华制华”策略,其侵华财源就来自于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日本财阀以及殖民地银行发挥了关键作用。

1931年初,以三菱重工为首的日本财阀在日本国内召开“支持政府对中国开战筹措军费大会”。他们鼓吹:“值此日中即将开战之际,全国有志之士都应筹措军资,捐献给政府,以尽国民之义务。”他们不但疯狂煽动国民的战争情绪,还以自身的资产作担保,支持日本政府发行了8000万日元的“军事公债”。正是这些主战的财阀,为日寇侵华提供了经济支持和武器供应。

另外,日本财阀还是帝国政府“以华制华”经济策略的参与者。从1931年起,他们的技术人员和情报人员以“学术交流”为幌子潜入中国,对各地的物产、民情进行调查,为日本侵略者实施经济搜刮提供信息。

日本在其殖民地朝鲜半岛开设有朝鲜银行。该银行在整个二战中为日军服务,战后被撤销。其部分日籍职员撤回日本本土,组建了日本债券信用银行。多田井喜生曾在日本债券信用银行担任高级职员,对殖民地银行在日本侵略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颇有研究。据他掌握的资料显示:朝鲜银行曾向日本关东军提供大量资金。关东军几乎所有重大军事行动,其背后都有朝鲜银行的资金支持。日本侵略者甚至把朝鲜银行称为“事变银行”。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殖民地的经济,二战中的日本通过殖民地银行发行货币,称之为“银行券”,其功能与日元相当。日本本土的日元与殖民地的“银行券”可等额兑换。正因为能自由发行货币,朝鲜银行才具备了为日本侵略军出资的能力。“银行券”作为日本陆军开支的后盾,其流通范围从朝鲜半岛扩展到中国东北。

二战中任朝鲜银行总裁的胜田主计的日记显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高层频频到访朝鲜银行,征询胜田主计等人对中国经济形势的意见。“1933年4月4日,铃木贞一少校(日本陆军部军务局中国政策专家,对华强硬派)来晤;1934年12月6日,(伪)满洲国军政部最高顾问板垣少将(即‘九一八事变主谋板垣征四郎)来晤……”

胜田主计向这些军官“推销”自己帮日本政府打的如意算盘:以日元为基础,把中国更多的地区拉入“大日本经济圈”。胜田主计强调:应该由强势货币(日元或殖民地“银行券”)取代弱势货币(中国货币)。

殖民地银行的经济侵略方针,与日本军部侵略中国的方针不谋而合。有银行撑腰的关东军变本加厉,从伪满洲国向中国内地渗透。

1935年6月,日本关东军召开参谋会议。关东军副参谋长板垣征四郎带领田中隆吉中校等一众参谋在会上表示:在军事上渗透中国内地的时机尚未成熟。不过,军事未动,经济先行。应从中国北部、中部向南部渐次推进,在经济上逐步控制中国,最终推翻国民党政权。

在这次会议上,日本关东军正式将中国华北地区列为渗透目标。1935年11月,日本军方扶持汉奸成立傀儡政权“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开始在冀东地区发行并使用“银行券”。

搜刮殖民地经济的关窍

1936年初,日本帝国政府对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举棋不定。当时的情况是:前线部队采取激进策略,殖民地银行提供军费。日本政府往往被迫以“事后追授执行权”的形式对军事行动予以认可。有日本高级文官与要求增加军费预算的军部高层激烈争吵。日本大藏省(财政部)甚至曾考虑从与关东军勾结的殖民地银行手中收回货币发行权。

1936年2月26日,“二二六”兵变爆发,日本陆军少壮派杀死一批文官。从此,日本军部推动帝国政府扩大侵略战争,将魔爪伸向整个亚洲。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侵华战争中日本横滨正金银行驻奉天(今沈阳)分行

在日军大举侵略中国的同时,以将中国拉入“大日本经济圈”为目标的“元之战争”也不断扩大。据关东军档案显示:东条英机于1937年下达了有关经济战争的指令:对中国占领区的币制和金融机构进行深度研究,并制定應对之策。

应侵华日军之要求,殖民地银行的职员跟随日军深入中国战场。日军占领某地,银行便在当地开设办事处。随后,银行职员以“银行券”兑换当地的货币。令日军始料不及的是,中国民众对外币的抵触超乎想象,“银行券”难以渗透地方经济。于是,日军决定另创新货币,以取代“银行券”。日军扶持的傀儡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设立了“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券”(简称“联银券”)——为促使中国民众使用该货币,日方特意在这种货币的名称中加入了“中国”的字样。

为了推广“联银券”,日军和傀儡政权采取强制手段,规定:不使用“联银券”的中国民众,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小麦粉、燃油等生活必需品,只能使用“联银券”购买;连鸦片(在当时的中国,吸食鸦片者甚多)也必须使用“联银券”购买。

当时日军虽已占据华北,但采取的是“以点代面”的方式,如今的影视作品中描绘的“带炮楼的日军据点”,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日军据点周围游击战频发,战争呈现长期化的趋势。如何筹集日益紧张的军费,成了日军的当务之急。于是,一个利用“联银券”弥补资金不足的计划被炮制出来。

研究战时殖民地银行的多田井喜生表示,在他搜集的资料中,有一种特殊的表述:“通过与中国联合准备银行的往来借款合同筹措资金。”这一表述暗藏日本搜刮殖民地经济的关窍。

原来,之前殖民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是与日本本土的日元挂钩的。“银行券”被日军作为军费,计入日本政府的“临时军事费”。殖民地民众随时可将手中的“银行券”兑换成日元。但随着战争持续“烧钱”,日本政府为筹集军费增发货币,并发行大量国债,对国家经济构成威胁,不可能再随着殖民地增发“银行券”在本土增发日元。

于是,侵华日军炮制出所谓“往来借款合同”,让傀儡银行——“中国联合准备银行”与殖民地银行签订这种合同,前者无限制发行“联银券”,后者承诺以其储备的等额日元作担保。但实际上,傀儡银行无权从殖民地银行提取日元,中国民众手中的“联银券”也不能兑换成日元。

这样一来,日本本土经济就与殖民地经济脱钩。不用日本政府掏腰包,军费就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了侵略军。实质上,侵略军控制殖民地,再由殖民地经济“反哺”侵略军。表面上看,日本本土欠殖民地的债越积越多,但只要殖民统治持续,这笔债就永远不必还——日本通过对华经济侵略实现了本国利益最大化。

在华北尝到甜头的日军开始推广这种模式。在“蒙疆地区”,日军也发行了新币“蒙疆联银券”——“元之战争”不断扩大。

东條英机内阁作出决定:“大陆圣战”(侵华战争)的军费开支,全部以“往来借款”的方式由当地银行筹措。日军的这种“往来借款”业务,在中国华北由朝鲜银行负责,在华中、华南由横滨正金银行负责。这种模式还被日本推广到太平洋战争中——在东南亚设立南方开发银行,供养东南亚的日本驻军。

战争期间利用“往来借款”筹集军费数额最大的,当属横滨正金银行。据曾在侵占上海的日军第13军中任职的原田佐次郎的日记记载:有一段时间,经横滨正金银行与中国的傀儡银行协商,竟然同意日本军方设立造币厂,自行印制“联银券”。

“崩溃是早晚的事”

在当时中国日占区的傀儡银行中,有很多从日本本土来的工作人员。原在横滨正金银行工作的小原正弘,于1939年被派至“中国联合准备银行”。他知道“往来借款”仅能应付一时,战后将全部成为日本的负债,无异于千钧重担。“当时大家都清楚,不知道能撑到什么时候。欠债会越来越多。一直这样下去肯定会崩溃的,那是早晚的事。”

在中国境内几乎所有日占区,市面上“联银券”泛滥,经济陷入混乱。傀儡货币“联银券”发行得越多,价值就越低,最终形同废纸。二战末期,上海爆发恶性通货膨胀,等额面值的货币,购买力只相当于1937年时的三万分之一,老百姓连大米等基本生活必需品都买不起。一位当时在上海生活的老人对那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日本人伙同汪伪政权发行钞票,当时的物价一天涨3倍。有时老百姓也搞不清物价一天之内涨了多少。简直没法活下去,很多20岁左右的年轻人都饿死了。”

到战争后期,除了“联银券”,日军还把东南亚地区的日伪货币带到中国,称之为“军票”,散布至中国各地,进一步扰乱了经济。

中国政府在暗中对抗日本的经济侵略。小原正弘讲述了殖民地货币体系的脆弱:在中国国民政府统治的地区,以及中国共产党武装控制的地区,都有其自己的货币。那些地方的金融和经济秩序较好,为长期对抗日军奠定了基础。中国货币还反向渗透到日占区。在一些日占区,白天“联银券”在市面上流通;天一黑,就成了中国货币的天下。“在日军武力压得住的地方,傀儡货币(‘联银券)还能维持使用。在稍偏远的地区,傀儡货币几乎一文不值。”

1945年3月,横滨正金银行高层向日本政府提交了有关中国各地经济混乱情况的报告:通货膨胀恶化,货币贬值的幅度已经超出正常的统计范围。中国人全面拒绝使用法定(日伪)货币,经济秩序已经崩溃!

据估算,从1937年到1945年,日军军费高达7559亿日元,其中至少四成是利用“往来借款”的方式在中国境内筹集的。仅横滨正金银行通过“往来借款”筹集到的资金就超过2800亿日元,这一金额相当于1937年日本政府财政预算的60倍。

多田井喜生表示:“日本根本没有能力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进行长期战争,它是靠‘往来借款机制,才把战争维持那么久。”小原正弘表示:“军方一发话,我们这些银行职员只能言听计从。这些所谓的‘往来借款,成了日本发动战争后无法抹去的痕迹。”

最大“赢家”是日本财阀

《元之战争》最后指出,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最大“赢家”,正是最初鼓吹发动战争的日本财阀。

以三菱重工为例。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三菱重工就将军事装备源源不断地出售给日本军部,成为日军的主要武器供应商。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武藏”号,到最先进的零式战斗机,再到各种重型、轻型坦克和步兵战车,其军火产品渗透日本陆海空三军。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三菱重工共生产各类飞机1.8万架、各型坦克和装甲车4650辆。

另外,为了支撑战争,解决国内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日本东条英机内阁于1942年11月27日颁布《关于向国内移进华人劳工事项的决定》。日本各大财阀控制的土木建筑业、矿业、机械制造业等,纷纷向政府提出要求,输入大量来自中国、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国家的劳工,通过奴役亚洲各国人民攫取了大量财富。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

猜你喜欢
关东军殖民地日军
新加坡殖民地自由港政策的形成(1819—1867)
英属北美殖民地共同文化的形成
狗邪韩国是倭人之地——兼论任那非日本殖民地
侵华战争中的日军“三羽乌”
齐齐哈尔日军“忠灵塔”探析
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使用化学武器探析
关东军的强力干预与郭松龄反奉事件
十二、什么是“殖民地近代化”论
日本王牌部队“关东军”灭亡始末
日军“特攻战之父”大西泷治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