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2021-12-09 02:39王慧君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1期
关键词:策略建议文言文教学小学语文

王慧君

【摘要】文言文作为我们中华民族古代历史重要的语言载体,是我们优秀文化传统的智慧结晶,也当前是现代汉语发展的根本源头,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学习行为与习惯,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文化宝藏,继承与弘扬宝贵精神文明,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陶冶思想情操。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文言文占重要篇幅,再加上我国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文言文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文对当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优化进行探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给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建议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在小学阶段,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其认知发展及教学规律,在文言文教学中融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于继承和弘扬我国古代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书面语言沟通载体,通过学习文言文,了解其中内涵,能够帮助我们拉近与古代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汲取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养。

一、小学语文文言文概述

本文就統编版教材为例进行分析,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依据了学生学习特点,在文言课文选择上也更贴近于学生实际生活,而且,文言课文篇幅简短,句式简单,相对来讲小学生学习起来难度不大,再加上文中的生僻字、通假字较少,易于儿童理解文本,作为初步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基础有着重要帮助。

小学高段文言文课文汇集了《论语》《训学斋规》《曾文正公全集》的部分选段、《自相矛盾》《杨氏之子》《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学弈》《两小儿辩日》的内容。高段文言文课文教材选篇来源较广、难度循序增加、篇幅逐渐增长,遵循了小学生认知与学习规律,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理解水平充分考虑进去,知识内容难度与强度分层次、分阶段,为小学生更好理解提供了有效支撑。

二、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问题分析

(一)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兴趣

教材中,文言文多为每个章节的开篇文本,有着引导每个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文本掌握不到位,学生学习理解较浅,领悟不到文本的中心思想,学习文言文像是在学习外文,使得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提不起兴趣。教师虽然知道兴趣是学习的根本动力,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自身对于文言教学身处事外,对于文言教学少有去钻研,对于班级学生学习情况根据自身经验来进行判断,不贴合实际,对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新方法缺乏探究精神。

(二)讲解过于浅显,重背诵轻积累

多数教师备课离不开教参,文言课文也不例外。这是由于文言课文中包含很多古代汉语的学科知识,脱离教参,教师对文言课文知识点的讲解显得力不从心。同时,学生学习文言课文更多是跟随教师教学方法,通过记忆代替理解,通过背诵应付考试,教师对于字词释义与迁移,很少有在学生接受能力范围内作广泛的联系和反复的比较,学生对于重点词意积累不足,不能很好的应用在解题中。

(三)知识拓展较少,缺乏探究意识

文言课文教学过后缺乏拓展素材积累。学生接触文言课文时间短暂,随着记忆曲线规律,如果不集中对学生思维进行拓展,加强文言课文的训练,那么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学知识忘记得也就差不多了。此外,一些老师将文言拓展理解为课后练习,不仅达不到学生知识的积累,还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降低学习文言课文的兴趣。学校方面缺乏对教师们在文言教学上的激励机制,文言文教学培训活动相对欠缺,教学探究力度不足。

三、提升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的建议

(一)挖掘文言内容,贴近生活实际

讲解这类文言故事时需要深度研讨文本,将文本故事深度挖掘,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当学生对教师讲的故事已经感兴趣之后,对于文中的人物就更愿意去了解,可以强化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囊萤夜读》一课时,可将已经学过的司马光人物形象重新研究琢磨,将急中生智与勤奋好学相互贯通,建立起学习意识,感知学习带来的强大力量,增强文言课文之间的联系。同时,为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当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延伸。如在教学《学弈》一课时,可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种种方法,让学生代入自身投入学习,之后将领悟的中心思想用到日常的学习当中,让学生养成常规习惯,不断升华学生感悟。

(二)重视字词教学,强调应用积累

“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义结合,才能精准表达其意境,学习积累生字生词,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文言课文和现代文的不同,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养成学习文言课文的好习惯。对除了古今异义字以外,包括文言课文常用字词也进行积累,一贯承接,让学生能够有书可依,有书可学。

如,在《守株待兔》中“耒”这种农具不好理解,可直接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又如,在《司马光》一文中“群儿戏于庭”的“于”字为“在”的意思,杜牧《山行》中“停车坐爱风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中出现了“于”字,是“比较”的意思,可以对比了解其差异并进行积累。

(三)创设教学情境,更新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教学策略,在课程设计中引入游戏环节,寓教于乐,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知识转化率。例如,在教学《自相矛盾》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准备觉得最坚硬的物品,然后同桌之间相互比较,通过筛选出最坚硬的两件物品,让学生有足够的参与感,将学生选出的物品一方做矛,一方作盾来代入式学习。亦可采用情景教学法,如在讲解《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时,可以学生自己进行角色表演,给学生预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将文言故事填充饱满的同时让学生锻炼言语能力和想象力,最后达到共学趣学。

参考文献

[1]韩印林.小学文言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新思考[J].学园.2020(13)

[2]崔云飞,刘扬帆.小学文言文学习兴趣培养的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0)

猜你喜欢
策略建议文言文教学小学语文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大学生群体网络消费市场探究及零售商进入策略
欧美出版社开放存取期刊论文处理费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