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润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度学习策略研究

2021-12-10 10:30焦润丽冯立婷康少果
福建茶叶 2021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茶文化心理学

焦润丽,冯立婷,康少果

(1.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2.河北传媒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7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公共文化课,十年来改革创新停滞不前,在养成学生核心素养方面不及“两课”。原因是部分教师在编撰教材、教学设计、选择教学内容时对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茶文化所承载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乐观积极、朴实厚道的处世态度,不急不燥,温润谦谨的为人之道,对当下部分大学生的轻佻浮躁心态,有指引之功,安抚之效。因此,融合了茶文化的《大学生心理将康教育》,作为一种关注学生深层次学习思维、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和深度学习模式,将成为撬动课堂改进策略的新发力点。

1 茶文化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可行性

作为从西方引入的健康心理学,其最初防治心理问题的目标与我国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的教育目标不太一致,致使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理论化、表面化、形式化的问题,为此,需要将优秀的中华文化与之融合,学生通过深度学习,消化吸收。茶文化,作为我国的国粹之一,融合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伦理、思想文化的精髓,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学科性质、学科范畴、教育目标高度正相关。故而包含着本土心理学思想的茶文化,能在茶与水之间为大学生提供行为指导,滋养润泽他们的心灵。

1.1 茶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实践价值

2018年7月16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提高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水平,是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思政育人的一个重点内容。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使我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能保持平和阳光的心态,十分必要。通过茶文化为载体的知识、艺术可以培育大学生平和的气质,塑造乐观的性格,两者高度正相关。如“中庸”、“礼”、“和合”等茶文化思想,能培育大学生的健全人格;“自省”“知行合一”“学思结合”等茶文化思想,能提高人际沟通能力;“茶史”“茶诗”“茶道”等茶知识,能增强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作为创新深度学习的重要方式,从茶文化融合视角来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必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1.2 茶文化思维在心理学发展模式中的理论价值

茶文化与心理学理论基础有密切的关联,茶文化中蕴含着心理调节作用。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通过茶文化传达出的心理引导效果,简明有效,事半功倍。在茶文化思维融入心理学发展模式下,其理论价值主要体现为:一是我国茶文化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思想内涵,在心理学角度下展开思想和行为上的引导,也为学生带来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茶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观念,与心理学知识的相互作用,可建立良好的教育氛围,对人们心理健康形成熏陶,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解决人们存在的心理障碍和疾病,获得更优质的教育成效。二是茶文化思维和心理学发展模式的融合,可完善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茶文化思维和心理学所倡导的思想观念有着一定的共通性,茶文化思想和思维的融入,可充实其内涵,促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发展。

2 融合了茶文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充实了课程内容

课程与教学改革既要加强大数据、高技术、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教学技术的硬件建设,同时还要注重传统文化、工匠精神等“软实力”的提升。茶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代表,被广泛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等各环节后,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1 茶道艺术使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得以提升,人格得以健全

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自制力弱,独立性差,迷茫、易冲动、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等心理问题,没有父母监督的零零后遇到诸多学业和生活困难,加上很多大学生缺乏人文精神、社会意识薄弱,看待问题容易以偏概全,不见森林,只见树木。茶文化包涵茶道、茶艺、哲学、美学等精神的总和,茶具有中正平和的作用,通过煮茶、饮茶等式仪能够平和心情,促进人际交往。广泛深入地汲取茶文化蕴含的儒释道精神和心理元素,有助于大学生培育健全人格。

2.2 茶知识使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得以增强,情绪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思维和视野的局限,容易被各种短视频或碎片化的信息影响,致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心浮气躁、眼高手低;在生活中出现人际交往不畅、自我表达不清、自我定位不准。借助茶道思维,大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依托茶文化中“茶诗”、“茶画”“茶艺”等众多载体可以丰富教育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深度学习,情绪得以疏导,更加勇敢地面对和解决心理问题。

3 茶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深度学习策略

深度学习是一种沉浸式的学习,追求学习内容与学生生命处境的深度联系,追求学生思维的萌发和登攀,特别是强调个体在学习中的意义感和效能感。即作为一种学习模式,融合茶文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学习围绕学习本身,优化学习各个要素,关注学习思维的训练是否高阶有效,学习关系的建构是否安全和学习的结果是否可迁移。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的课堂学习将不再是对知识符号的识记,因此教学的最终目标将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学科教师的角色理解要自觉从“学科教学”升级到“学科育人”的高度上来,从“学科知识代言人”升级为“如何用学科育人的探索者”。

3.1 通过茶文化营造平和、接纳的学习环境,开启学生深度学习模式。

学生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主要会形成两种模式,一种是防御模式,另一种是学习模式。当学生感受到敌意、冷漠、枯燥时就会开启防御模式,此时若进行教育活动,则教学事倍功半。当学生感受到接纳、平和、友好时,就会启动学习模式,积极探索未知,接受新知。因此,只有让学生与课堂各要素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学习才能持久。

茶文化讲究以茶润情,心气平和;重视人际交流,情感共振。在心理健康课上,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来感知茶的气韵生动,由感官通达心灵,体会“茶精神”的温良恭俭让,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创造出平和、友好、相互接纳的学习环境,开启学生的深度学习模式。

3.2 结合茶文化设计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任务,提高课堂效能感

教师要有比较强的课程设计能力,把自己学习内容转化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习项目,在完成学习任务时,不但解决了相关的心理学问题,而且在品茗、习茶的过程中形成了解决心理问题的经验与能力。

教师设计一些茶事的操作性学习项目,比如茶叶采摘、晾晒、烘干等学习项目,学生感受到了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主动去思考、探索,甚至产生高价值的心理资源。融合茶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间接地让学生在学习心理知识时接受了到茶文化的熏陶,被茶精神和茶文化思维所感染,以积极和主动的心态去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推动学生形成良好性格和人格,增强学生处理心理的问题的能力。

3.3 适时搭建手脚架,帮助学生开启自主探究的“以茶润心”之旅

教师通过了解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遇到的困难和产生的需求,在学生最需要的关键节点搭建手脚架,并给学生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自主探究时间,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阅读教材或者对某核心问题进行思考。当学生对茶文化产生感知和兴趣,对心理状态提出自己的疑问时,正是其探索的开始。茶叶经过历史长河凝聚了中国的文化符号,其承载的思想是接地气的、朴素的。茶汤是一股温暖有智慧的民间“语言”,为中国新一代力量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基础。习近平曾说过,“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游物外”,学生在学习心理课程时和接受了茶文化思想,将促使其悦纳自我,改善自我,追求进步,推动其身心朝着更健康的趋势发展。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茶文化,教师可结合茶文化精髓精心设计课程,即在《大学生心理将康教育》的砧木上,嫁接入茶文化的新枝,“沁茶自芳”。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时,以茶润心,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综合素养,筑牢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根基和阳光心态的底色。

猜你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茶文化心理学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浅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及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新趋势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的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