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地方高校的责任担当、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

2021-12-11 02:39冯建民
关键词:贫困地区攻坚生态

刘 璐,冯建民

(淮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我国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组织开展地方高校助力脱贫攻坚是我国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帮助贫困地区摆脱绝对贫困的重要途径。在面向“十四五”和2035教育现代化远景以及国家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指向下,高等教育需突出自己的力量,充分发挥高校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深度结合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围绕行业规划、民众思想、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提供战略咨询、规划编制、专题研究、法律服务、国际支持等形式多样的智力帮扶。而作为新时代在支撑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转型中的人才支撑、科研创新、公共服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地方高校。更应主动承担义务与责任,[1]为贫困地区培养更多创新人才,提高贫困群众思想修养,激发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内生动力、实施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等。可以看出,在地方高校实施帮扶过程中,高校不仅能够提供教育扶贫,同时还能实现科技扶贫、技术扶贫、文化扶贫等一系列帮扶工作,且到今天为止已取得了良好效果,帮助多数贫困地区走出贫困,奔向小康,得到了国家、当地政府与群众的一致肯定和好评。但由于在帮扶过程中存在外部环境及高校自身等条件限制,地方高校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如高校自身存在师资队伍建设、帮扶技术条件不成熟,贫困地区具有群众缺乏脱贫内生动力,这些现实症结都可能造成脱贫攻坚速度减缓,成效减半。因此,面对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政府应及时出台解决措施,高校及时调整帮扶对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一、脱贫攻坚:地方高校的责任担当

打赢脱贫攻坚战,地方高校承担着重要责任,具体表现在需要提供教育扶贫、科技扶贫、生态扶贫、文化扶贫等措施,帮助贫困地区解决产业升级、企业发展、群众思想提升、贫困思想代际传递阻断问题。

(一)教育扶贫

地方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场所,在为贫困地区开展教育扶贫过程中坚决立足不同地区发展形势,做好“对症下药”,满足地区教育发展需求,贯彻落实扶贫先“扶智”的理念要求。[2]纵观以往地方高校教育扶贫案例工作,发现其工作开展取得诸多满意成效,首都师范大学通过利用“双优云桥—乐智悦读”普通话大数据测评系统,帮助和田地区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升,落实国家提出的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倡导行动;内蒙古师范大学通过将“国培计划”各类培训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有效帮助乡村中小学教师及乡村学校校长提升业务水平,间接促进贫困乡村义务教育水平快速提升。这些教育扶贫成功案例都充分表明,地方高校在教育扶贫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在助力脱贫攻坚行动中具有明显优势。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地方高校能够根据地区教育发展现状,在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对贫困地区教育发展薄弱环节进行扶持,做到精准对接。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当地中小学义务教育教师进行继续教育。鉴于贫困地区教师年龄基数大、知识较为陈旧、思想保守落后等问题,高校通过派遣教育专家、组织教师培训等措施更新中小学教师教育观念,创新教师教学组织方式,保障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促进教学方法科学有效。未来,我国教育扶贫必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主要目标也必将发展变化,在保证农民群体“富口袋”的同时,重点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精神境界、文化知识水平、信息素养、科学技术水平、创新创造信心与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3]

(二)科技扶贫

科学研究作为地方高校职能之一,是始终贯穿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贫困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封闭,土地环境恶劣,其农业、产业发展技术比较落后,多数地区依旧保持传统的农业耕种方式,使得容易产生农业产量低且质量差,工厂企业存在运行模式保守,机器设备落后问题。而地方高校可通过科研技术扶持,帮助贫困地区农业走向现代化发展模式,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带动更多人口就业。安徽农业大学通过建立综合试验站,搭建集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推广和创业孵化功能于一体、政产学研推紧密结合的永久的、驻地的产业扶贫和农技推广支撑平台,帮助安徽省贫困重点县走出贫困。青海大学通过聚焦科技优势,发展地方产业,建立扶贫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创造扶贫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增创收入。四川农业大学创新农技推广模式,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依托、对接政府为保障、对接高校做技术支撑,探索建立 “科技小院”、“专家大院”等多种农技推广模式,实现科技扶贫“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可以发现,地方高校的科研赋能帮助贫困地区不仅摆脱了现实贫困,还带动人民走向小康生活,成就高质量产业发展。到今天为止,我国贫困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农村科技扶贫服务体系,[4]但未来还需进一步提高地方高校在科技领域的贡献,发挥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为农村繁荣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持。[5]

(三)生态扶贫

生态扶贫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础条件。[6]建立生态扶贫思想对于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启示。[7]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往往伴随生态环境脆弱现象,使得当地农业产业发展落后,因此二者的治理也成为长期以来的难题。福建农林大学在面对贫困地区存在现实问题上,提出了林花、林果、林蜂、林菌、林药、林农、林旅、林草相结合的设计理念,直接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同时并通过从事生态林的抚育、管护工作,进一步增加劳务收入。从以上案例中可以得出,地方高校着重加大生态扶贫工程建设,可有效缓解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矛盾,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双赢”目标,从而构建新时代我国生态扶贫共建共享机制新体系。加强生态扶贫是秉持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是做好脱贫与生态发展同心共享,实现“双赢”的良好举措。

(四)文化扶贫

文化扶贫是国家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独特的减贫功能。[8]文化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诉求,也是脱贫攻坚的内生原动力。[9]新时代,打好脱贫攻坚战对文化的需求更为迫切和多元。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由于文化落后,贫困思想代际传递现象严重问题,因此更需高校通过文化洗礼和熏陶,让村民从根本上破除陈旧的文化底蕴,拔除落后的文化根基,进而发展新型特色文化产业,重塑乡村文化生态。湖南省吉首大学首先通过建立高校参与文化扶贫的常态化机制,确保高校文化扶贫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次高校注重强化文化教育,在加强扶贫政策宣传、组织开展培训与学习等措施下,开阔村民视野,提升村民的自生能力,做到从根本上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四川音乐学院在立足自身特色,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扶贫工作,在贫困地区开展艺术教育、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助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出努力。开展文化扶贫最终目的是增加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食粮,为摆脱贫困增加活力,增强群众稳步奔小康的信心和内生动力。做好文化扶贫工作是地方高校的重要任务,也是赢得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

二、脱贫攻坚:地方高校的现实困境

地方高校在助力贫困地区实现“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积极影响,能够产生长足效益。但由于地方高校自身内部发展及外部条件等问题制约,导致在实际助力过程中出现困难和阻碍,具体可归结有以下几方面。

(一)内部条件制约

1.教育内容偏差不精确

地方高校是各地区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但由于当前多数地方高校定位不准确,过分注重学校内的基础研究发展,忽视应用研究的开展。因此在对贫困人群的培养目标制定上,主要是通过对其传授大量的理论知识,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地方高校应注重加强贫困群众实践性、应用型能力培养的初衷,无法满足群众在接受高等教育后成为有能力、有技术的专业人员,进入企业后可以传输技术,带动企业科学发展的目的。在通过对贫困地区群众观察中发现,当前地方高校在完成对接贫困地区群众进行技术技能培养的人员工作表现上,他们多数情况下无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的顺利开展,表现在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后,遇到问题时仍不能快速、高效地处理。究其问题产生的根源是由于理论脱离实践,能力训练不足。进一步追本溯源,则是地方高校在实现教育扶贫过程中一味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群众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诚然,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机构,注重加强对贫困居民理论知识方面的强化教育是本质要责,但针对教育实施的对象差异问题首先要符合该地区的教育需求状况,做好因地施教。在贫困地区的帮扶工作中,地方高校应将教育重心放在加强群众的工作能力和技术培育上,使他们在接受教育学习之后直接能够运用到工作中,在解决自己工作的同时带动其他居民就业。所以面对目前存在的脱贫教育开展与就业能力不足的脱节现象,地方高校要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措施改变当前的问题现状。

2.育人目标粗犷不明确

地方高校助力脱贫攻坚存在一定优势,如学校数量多、分布范围广,但由于高校在面对解决贫困地区发展问题过程中认识不到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造成育人目标制定略显粗犷,定位不准。当前,地方高校对当地村民的教育中出现村民工作岗位适应性较差,无法短期适应工作要求,甚至出现少部分村民不懂操作原理问题。究其原因,首先与该地区居民基础教育,知识积累欠缺有关,所以在接受高深、专门知识时无法“消化吸收”。其次,地方高校与当地企业合作不紧密有关,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要求地方高校为其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因此加强接受教育的村民的实习机会异常关键,这是实现他们理论指导实践的主要途径。再次,地方高校一般派遣专家对贫困群众进行教育,而专家的年龄相对较大,教学知识有时不能做到及时更新,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略显不足,同时获取资源的激情较差,使得最终培育出的受教育者无法做到思想意识超前,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主要贡献者。总之,地方高校对贫困地区的教育不得当,不仅会导致产业缺乏专门化高素质人才和技术人员的支撑,使得产业发展缓慢,经济落后现状难以改善,还会造成脱贫目标无法达成。[10]

(二)外部条件制约

1.贫困地区发展基础薄弱,资金支持不足

地方高校在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过程中,由于地区的教育发展基础薄弱,而不得不拖延了脱贫进程。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地方高校主要通过帮扶贫困地区实现农业生产模式更新,产业升级等,带动经济发展。在农业方面,贫困地区依然主要采用传统农业耕种方式,缺乏统一规划、没有科学技术、缺少建设资金、产业链不通、发展理念不新等条件制约着当地农业发展。严重造成对人力资本利用的抑制和阻碍,也造成贫困发生和延续。[11]具体表现在主要以种植业、旱作、耕地资源为主,靠平面垦殖、掠夺式开发、传统经营手段、生态环境破坏的自然农业为主等特点,过度注重生产,轻视技术;在产业方面,实现贫困地区产业经济发展是改善贫困现状的主要动力。当前由于外部市场竞争激烈,而贫困地区存在工业资源短缺、原料不足、资本匮乏、人才缺乏等影响因素,因此产业发展缓慢,且发展处境艰难。工业经济总量小,增长速度偏慢,对农业的带动能力弱,对地区经济支撑能力差。[12]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使得高校在帮扶过程中遇到障碍。

2.贫困地区贫困代际传递思想严重

脱贫主体是贫困地区贫困人群的脱贫,因此只有从主体自身出发,彻底阻断贫困群体代际传递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当前贫困地区人民脱贫主动性差,缺乏自我脱贫的决心和勇气,“等、靠、要”的懒人思维和依赖心理严重,内生脱贫动力不足,而这些思想困境是脱贫的主要阻力。如果思想困境不破除,脱贫目标就不能实现,高校对其科学技术的支持、人才的派遣、能力的提高也最终毫无作用。

总体来看,当前地方高校在助力实现脱贫攻坚效果上还没有完全达到国家提出的目标要求,究其产生困境原因有:一是国家政策落实与贫困地区实际需要匹配度不足,未能按照因地制策、因地施策的方针进行落实。二是各个地区的政策没有形成合力共同除贫,不同地区只限于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消除贫困,但总体效果却最终不尽如人意。[13]三是腐朽文化的侵蚀接连不断,无论传统文化还是当今社会文化,都存在优秀与腐朽之分,在无法保证教育者的引导下,腐朽文化对人们思想的侵蚀无法阻挡。四是教师薪资报酬待遇有待提升,在偏远地区,教师的个人发展受限的情况下,更应加强对其物质上的补偿。

三、脱贫攻坚:地方高校的创新路径

打赢脱贫攻坚战,地方高校需从精准扶贫入手。保障精准扶贫是地方高校助力脱贫的关键,在此,针对当前地方高校在脱贫攻坚中的实施困境,并结合具体问题,应从以下四方面创新脱贫路径。

(一)教育扶贫内容目标具体可行

地方高校需充分认识教育扶贫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教育扶贫的目标和内容。在教育扶贫目标的确定上,地方高校要依据不同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条件,制定适合的扶贫目标,面对教育扶贫主要增加该地区的群众的受教程度,提高智力水平,实现“扶贫先扶智”的任务下,以该任务的圆满实现为前提,以落实国家提出的愿景为导向,制定扶贫目标至关重要。在教育扶贫内容的选择上,基于增加受教群众的文化程度,促进智力水平提升,提升思想修养的目标任务,地方高校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内容进行施教,增加应用技术知识的传授和技术技能训练。在教育扶贫内容的实施上,恰当的教学方式能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加强技术演示与技术培训与指导,是确保技术知识与技术技能完美结合的基础。在教育扶贫目标与内容的评价上,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14]所以面对已收获的高校扶贫成果与工作经验,在恰当的、充分肯定的评价激发下能够保障地方高校的帮扶活力和村民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

(二)科技扶贫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扶贫是我国的一项历史性事业,科技在扶贫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积极实施科技扶贫能够促进乡村振兴,保证农业生产现代化与产业升级转型。地方高校加强科技扶贫要基于当地特色产业,基于当地发展优势进行精准对接。在面向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地区,地方高校可将着眼点放在改善土地耕种方式、提高生产加工技术、建立网络化营销模式。而在具有特色产业,依靠产业工厂发展的地区,高校需充分帮助挖掘产业发展优势,首先在技术生产上,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派遣专家进行生产指导,帮助建立产业研发与推销平台,形成一体化服务体系。其次在技术研发中,加强科技研发与创新,增加产业链延伸长度,积极构建“高校+专家+生产”模式,实现技术扶贫,带动当地产业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促进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帮助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

(三)生态扶贫共同铸就因地增产

面对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推进贫困地区的生态发展与摆脱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方略。摆脱贫困最终的表现是实现经济自由,但同时也需实现生态、贫困与可持续发展三者同步并行。因此地方高校在生态扶贫过程中,需秉持发展的眼光看待贫困问题。力求在克服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下,利用当地发展优势,带动贫困户增产创收。因此这需要高校在充分了解当地生态状况,以此为基础制定发展方案的状况下,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量,培育生态产品消费市场。此外在具体扶持过程中,要确保形成主体多元参与格局,不仅高校领导积极筹划,学生与教师也要加入其中;要确保实施路径多样化,积极寻找多方切入点,促进农业、产业、服务业各方面与生态发展齐头并进;要确保模式创新有突破,构思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扶贫方案,做到与时俱进,为时代所需,为人们所用。[15]

(四)文化扶贫切实阻断代际传递

文化扶贫的实质是基于文化功能激发人的内生动力,使贫困群众对有意义理想生活的需要得到最大化满足。[16]文化扶贫主要是通过发挥文化的人文功效,提升贫困群众的思想意识和思想动力。地方高校作为提供高深知识的主要场所,能够为贫困地区的居民提供精神上的“营养供给”,通过提供新时代文化教育,以“隐性文化”形式焕发群众的精神风貌,努力追求高质量生活,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通过建造文化长廊,文化博物馆,积极宣扬传统文化,促使贫困群众摒弃落后观念,阻断贫困思想代际传递现象。当前,立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地方高校助力脱贫攻坚要做好全方面努力和措施,为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进。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攻坚生态
比亚迪集团扶贫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西南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桂林举办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