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在环境新闻报道中的应用研究

2021-12-11 02:39何亮莉朱爱敏
关键词:新闻报道环境用户

何亮莉,朱爱敏

(新疆财经大学 文化与传媒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00)

2019年央视索福瑞发布的《CSM 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中显示,在各视频形态中,短视频已超越电视、网络视频,成为使用率最高、具有高使用黏度的视频形式。短视频新闻是“长度以秒计算,总时长一般不超过5分钟,利用智能终端进行美化、编辑,并可在多种社交平台上实时分享的一种新型视频新闻产品”。我国的主流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连接党、政府和人民的桥梁纽带,是人民群众获取重要环境信息的晴雨表和瞭望台。在媒体融合环境下,我国主流媒体主动“借势”新媒体,积极做到用户在哪,自己的传播就在哪,包括开通微博微信,入驻抖音、快手、Bilibili(B站)等短视平台,以用户喜欢的形式传递重要环境信息,引导用户的环保意识、规范用户的环保行为等。

一、短视频契合用户碎片化的阅览习惯

2019年央视索福瑞发布的《CSM 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中显示:短视频成为网民最大众化的视频应用,从用户触媒习惯来看,58.7%的用户重合使用短视频和网络视频,57.3%的用户重合使用短视频和电视,45.8%的用户重合使用短视频、网络视频和电视。短视频一般在5分钟以内,时长短,内容集中,表现力强,用户可以自拍自传,符合用户碎片化的阅读、休闲等习惯。

我国环境新闻的报道主要依赖中国环境报、中国环境网等主流媒体,报道内容主要是关于环境污染、环境治理、环境保护等比较严肃的文字信息,媒体在报道过程中言语措辞相对生硬、传统的报道框架明显,用户在阅读相关信息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阅读接收信息的积极性相对较低。

在环境新闻报道中,相较于文字形式的呈现,对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来说更愿意观看、阅览短视频形式的环境信息传播,在短视频新闻观看过程中,用户可以综合听觉、视觉以及触觉了解视频信息,更好地了解自身所处环境的状态、面临的问题及相关的解决措施。

二、短视频在环境新闻报道中的优势

2017年被称为“短视频元年”。2019年央视索福瑞发布的《CSM 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中显示,在短视频、网络视频、电视、网络直播这四种视频形态中,短视频的用户占比为52.4%,而其他三种视频形态总共占比47.6%,这也说明用户对于短视频信息的接收程度更高。环境新闻报道中短视频的应用可以促使媒体的传播更加具有“时”、“度”、“效”。

(一)短视频的即时性促使环境新闻报道更具时效性

对媒体而言,在新闻报道中,“时”主要是指要及时,适时,全时,第一时间抢先报道,第一时间进行权威发布,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把握话语领导权,主动权。短视频新闻报道为用户迅速提供了事件的“点-线-面”,在重要信息的报道中,用户从“点”知晓事件的发生,从“线”了解事件的发展,从“面”掌握事件的全貌,更好地在第一时间内掌握新闻所传达的信息要素。

每年的两会是全国人民群众最关注的主要事件之一,在两会中党和政府都会商议、决策及制定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政策法规。作为普通老百姓进入现场获知第一手现场信息不太现实,但是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为代表的我国主流媒体通过在微博、抖音、微信等平台发布短视频的方式,使得人民群众可以第一时间获知两会信息,在两会新闻获取中以“我”的方式得知,这种短视频报道的即时性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性。

2019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新华社等记者通过“部长直播渠道”,以短视频的方式在微博直播环保部部长李干杰与记者的“你问我答”环节。通过短视频直播的方式,用户在几分钟甚至几秒内就获知了环保部关于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相关政策规定,也加深了用户对环保部部长李干杰关于生态环境相关政策措施的理解掌握。加之这类传播价值较高的现场新闻普通人一般难以获取,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却往往能够利用自身的权威性,为用户架起了与党中央对话的桥梁,提供了其他媒体无法第一时间获得的信息。我国主流媒体主动创新报道方式,在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过程中,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而服务,也增强了我国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引导力和传播力,为环境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提供了保障。

(二)短视频的强参与性加深了环境新闻报道的在场感

新闻报道过程中,媒体对于“度”的拿捏至关重要,这要求媒体要充分遵守新闻传播规律,把握好新闻传播情境,在高度、深度、温度、能见度、配发度等方面尽可能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信息。短视频形式的新闻报道可以更好地显现信息的能见度和配发度,用户借助短视频“直播”进入现场,作为当事人“参与”其中,以“我”的身份与“他”面对面交流,与文字报道的远离现场相比,短视频报道使得用户“在场”阅览、观看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新闻。

面对竞争压力较大的生活环境,大部分人每天的生活方式几乎就是朝九晚五或者“996”的生活状态,单独属于工作人群拓展知识、获取信息、休闲放松的时间很少,碎片化的时间显得更加珍贵,短视频的碎片化、强参与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陪伴用户的角色,用户通过短视频学习、娱乐和社交,使得用户有了书本、游乐场所、亲人“在场”的感知。相较于文字、图片形式的呈现方式,短视频的呈现方式更容易引起用户兴趣,促使用户参与讨论、点赞、转发等行为,短视频的背景音乐及同期声等更容易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加深用户“在场”的感觉。以往的环境新闻报道一般以文字、图片或者文字+图片的方式呈现,相较于短视频的呈现方式而言,显得比较严肃且中规中矩,对于习惯碎片化获取信息的用户来说时间、精力等紧缺的原因,最后的结果是用户可能放弃了关于环境信息的获取,我国媒体关于环境新闻的报道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搭建人民群众和环境的交流平台中的“在场感”不足。

环境新闻报道中短视频的运用增强了用户的“在场感”。通过直播的方式,使得用户“进入”事件中,就像彭兰老师说的,这种报道方式使得用户的“现场感”变成了“在场感”,更好的满足了用户“进入”事件现场的诉求,用户可以以自己的主观视角来观察事件现场。人民日报、新华社借助自身的优势,及时准确的通过微博话题“部长直播通道”等进行直播,向用户以“在场感”的呈现方式传达党中央关于环境举措的信息,通过直播也让普通用户有了与环保部部长“在场”交流的参与感,更好的理解生态环境相关的政策方针,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利于用户的环保行为的规范,从这一角度来讲,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搭建了普通微博用户与环保部部长“在场交流”的桥梁,很好的担负起了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通信桥梁地责任。

我国媒体在环境新闻报道中灵活使用直播,加强了用户与环境部负责人的交流。比如两会期间@人民日报采用直播的方式报道环保部部长的讲话,并通过环保部部长与记者的你问我答环节为用户提供现场参与感,加深人民日报与用户的黏度,通过两会“部长通道”的直播,用户更加以现场感的方式了解党和政府关于环境的重视度及要采取的举措和要实现的目标,如微博用户@法海还我温柔评论道: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汉台公安评论说:要以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的姿态将这场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用户通过在直播中获取信息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以及对环境保护治理的建议,使得我国媒体可以更加有效及时的获知用户反馈,向上级反映用户环境保护和治理等的建议,向人民群众传达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更好的发挥我国媒体上通下达的功能,负责任的做好上连党心、下连民意的媒体,增强媒体的用户黏度,更好的为党、政府和人民服务。

(三)短视频的碎片化报道可以提高用户对环境新闻的阅览、观看

媒体作为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瞭望台,是连接党、政府和人民的桥梁纽带,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上连党心、下连民意,做好传播过程中的“效”是媒体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保证。“效”意味着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要通过“讲故事”和话语表达创新,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在效果上要入眼,入脑,入心,提高用户对其所报道内容的阅览观看率。

习近平总书记说:“群众在哪里上网,我们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群众都在“快手”、“抖音”表达,主流媒介就应该进入这一场域来做主流表达;群众都在微信、微博上交流,主流媒介就应该融入其中,实现主流话语与社会话语的对话和交流,离开这一主要平台的所谓主流传播,究其实质就是一种自我隔离、卡拉OK,应该坚决加以避免。”在人人都拥有麦克风的时代,用户更愿意观看集文字、图片、声音为一体的视频新闻。我国媒体紧跟时代步伐,主动融入微博微信、抖音等视频平台,主动与用户进行对话与交流,降低自己的身份,以平等的姿态主动与用户建立联系,在主动建立联系的过程中也提高了用户环境新闻的阅览率,加强了用户对于我国环境状况的了解,对于规范用户日常生活中环保行为做出了保障。

在环境新闻报道中,我国媒体有效借助微博、抖音等平台的优势,以短视频的方式为用户提供环境相关的信息。比如@人民日报在报到过程中,推出了标题为【地球卫士在哪里?我们一起,守护地球】、【你了解垃圾发电吗?看完这个动画片,原来“渣渣”也能那么可爱!】等短视频,借助动画片及科幻形式的短视频形式向用户传递环境信息,区别于传统的文字报道的严肃,用户更偏向于观看动画片。人民日报微博用户小王小王评论说:明白了,和团团一起保护环境;用户一只寸草评论到:变废为宝,更好地保护环境,更多的用户大都评论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种小视频的形式让我明白了生活中自己可以发电,变废为宝,渣渣也会很可爱。

短视频形式的环境新闻传播,更容易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引发用户的好奇心,促使用户点击、阅览、收看报道,在接收的过程中,有利于用户环保意识的增强。在“#和地球自拍”的话题中,微博用户积极加入到竞赛环节中,用户直接也积极交流互动,互相分享观点见解,普及学习相关的环境知识,并通过对用户思维的影响来促进用户日常生活中环保行为的改善,对环境的不断改善贡献自己的细微之力,在日常生活中这些用户保护环境的意识可能会有所上升,进而对环境保护做出努力。

(四)短视频的社交化传播可以增强环境新闻媒体的用户黏度

2020年5月12日,CNNIC发布的《2020年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社交应用》中显示,截至2020年3月,微信朋友圈、微博使用率分别为85.1%、42.5%,较2018年底分别上升1.7、0.2个百分点;QQ空间使用率为47.6%。2019年,社交产品不断创新,社交元素推动流量变现 ,社交平台助力社会公益,社交网络生态持续向好设计。深受用户喜爱的短视频、VLOG等信息呈现方式增加了用户对于媒介的使用长度,增强了用户与媒介之间的黏性。如基于短视频的“多闪”、基于声音的“吱呀”、“音遇”、知乎开通直播功能等。

我国媒体在环境新闻报道方面,借助微博等社交平台,利用其社交性强的特点巧妙利用明星效应,向用户传播环保知识,增强自身的用户黏度。王俊凯作为90后、00后,甚至一些阿姨粉的偶像,他的言语和行动给其粉丝带来很大的影响。@人民日报紧跟时代潮流,借势明星效应来宣传环保举措和环境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加之人民日报自身强大权威的影响力,使得对环保的宣传更加深入用户,有利于环境保护举措的实施。

@人民日报2018年以“【“环保是从小事做起 比如出门带个保温杯””为主题,并艾特联合国环境署亲善大使TFBOYS-王俊凯,并转发了王俊凯在2018贵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中所谈到的环保理念和做法:“尽量少用一次性的东西,出门带一个保温杯,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其实环保就是从细节做起,用大家共同的力量保护这片环境的形式利用明星效应引导用户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列当中。在评论区很多用户评论说,作为粉丝要和王俊凯一起为保护环境行动起来,为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要向自己的偶像学习。

新媒体时代的用户,在信息选择和传播方面主动性很强,用户自己决定对一个事件“围观”或者“参与”。环境新闻报道中,媒体在保证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微博等平台的强社交性可以增强用户对于所报道环境信息的接收、点赞、评论、转发等。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形式的新闻报道形式会越来越受用户青睐,运用这一形式进行环境新闻报道,媒体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增强环境新闻媒体与用户的黏度。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因素,对其有明确且清晰地认识是每一位公民的诉求,我国主流媒体特有的权威性使得人民群众更愿意相信其报道,在获取环境信息的过程中也有意无意的改变自身的环境意识及环保行为,对环境改善及治理做出自己的努力。新闻媒体作为联接党、政府和人民的桥梁纽带,向人民群众报道真实可信的相关环境信息是其责任,也是其权利。新时代主流媒体积极主动进行媒体融合,在微博中利用短视频等用户喜爱的方式传播环境相关信息,开设环境相关的话题,与用户及时交流互动,了解用户的所求所愿;在微信推出原创新闻并结合小视频及海报等,使用户在阅览、观看新闻时不失视觉和听觉的联合,在抖音平台直播重要会议上环保部部长及其他领导人与记者的“你问我答”,让用户有“我问你答”的在场感,更全面的了解环境现状及未来部署,新的报道形式更加丰富了媒体的新闻报道,也加深了用户的记忆,促使环境新闻报道更即时有效。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环境用户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关注用户
两新党建新媒体用户与全网新媒体用户之间有何差别
关注用户
漫观环境
让新闻报道充满正能量——江西宜春“夺刀少年”报道的启示与思考
人文关怀——新闻报道体现群众观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