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素质教育:内涵、特点与路径

2021-12-11 02:39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价值

谢 峰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8)

在大力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新背景下,生产与服务的数字化让人的简单劳动将在可预见的将来被人工智能、机器所取代,但无论是产业界还是教育界,也都越来越关注如何管理好、教育好操纵机器的“那只手”。总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个更加“复合化”的变化过程——“它力图使工作不那么费力,但需要人的更多的主动性和责任心;人力资源比以前显得更为珍贵”。[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目标与这种“复合化”的变化过程相契合,无疑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挑战与契机。

一、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

根据《现代汉语大辞典》的解释,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当然,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职业早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饭碗”,还是一种事业,一种折射着自身的精神诉求,一种张扬着个性与社会性的价值存在。

因此,对于人们而言,职业至少有三个层面的意义:一是专业化分工下的具体岗位工作,主要依靠一定的知识、技能去从事的某项事务;二是体现了某种职业发展或职业变迁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印证了或提升了个人价值;三是体现为一种职业联系或社会联系的纽带,即指“从业者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2]

如果从前文所说的职业的“三个层面”去进一步理解,就不难发现,人们通常语境中的职业素质,其实也有着三个层面的指向:一是技艺层面的,即胜任某岗位(群)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主要体现为个人对于工具的使用、对于流程的掌握、对于资源的整合等方面;二是态度层面的,即胜任某岗位(群)的基本职业操守、职业动机、职业合作、职业责任等,主要体现为个人对于岗位的忠诚、对于压力的应变、对于规范的遵守、对于同事的沟通、对于客户的尊重与理解等;三是价值层面的,即胜任某岗位(群)的精神追求与归属感,主要体现为对于个人职业理想的坚守、对于实现职业价值的渴望以及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

如同职业素质具有三个层次一样,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也应有三个层次:一是认知与操作训练层面的,这个层面的教育与培训的区别不大,旨在提供针对具体职业的知识与技术训练,具有较强的确定性与针对性,往往是可以量化、检验的,比如一分钟能点多少张钞票、一小时能生产多少个零件等;二是态度与情感养成层面的,这些层面的内容往往不直接体现为教学内容,却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养成职业习惯、培养职业情感、强化职业责任、提升抗压能力等,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兼容性,往往是可迁移的、可观察但难以考核、比较的,比如团队协作能力、压力应对能力、职业责任感等;三是价值倡导层面的,这个层面最能体现教育的价值,具有对个人的职业生涯的引导性,往往最是难以养成却又是一经养成之后十分牢固的部分,并总是与社会价值层面相通,比如职业理想、职业价值、奉献精神等。

二、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职业生涯发展的核心要求

从个人的职业发展来看,2020年6月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显示,2016届高职生毕业三年后认为对职位晋升最有帮助的大学活动是“课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扩大社会人脉联系、假期实习(课外兼职)、课下自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大学的社团活动”;[3]而2019届高职毕业生认为工作中重要度较高的能力是理解他人、学习方法、积极学习、指导他人以及有效沟通。同时,相关研究表明,对比本科院校毕业生,高职毕业生更加“安于现状”、“缺乏职业进取心”、“计划与组织能力相对落实”——显示了高职毕业生职业生涯的“续航”能力有所欠缺。

(二)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从理论上讲,职业素质教育既是一个整体性概念;而从高职院校具体实践来说,又体现为不同层面与重点,显然不是通过单纯的课程或专业教学能够涵盖的。这就一方面需要充分整合校内资源,在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社团、寝室、校园甚至网络等校内育人资源,组建涵盖公共课、专业课、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不同领域教师的育人团队。另一方面是要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整合校外资源。职业素质的源泉来自于不同的职业领域。对于能够滋养职业素质的种种“养分”,高职院校无法自给自足,必须联合行业、企业共同打造特色化的职业环境,引入职业标准、企业理念、企业师资、行业文化等,从而在保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的同时,又促进大学生从学习生涯向职业生涯的过渡,更好地适应“职业人”的角色。

(三)多维价值倡导的必然要求

职业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催化剂”。职业价值的实现,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时得到了实现。比如教师实现了教书育人的追求,这其实也是他的重要社会价值;又比如技术工人实现了技术革新,降低了生产成本,这其实也是他的重要社会价值。但如果职业价值一旦背离了个人价值或是社会价值,那对于个人则无异于“牢笼”,对社会则无异于“病毒”。在当代社会,一家企业要实现企业价值,必然需要通过促进员工实现个人价值与职业价值的统一,才能激发员工的潜能,也必然需要将企业价值皈依到社会价值层面上,才能成为一家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企业。因此,实现职业价值是体现个人价值的重要路径,而社会价值又是职业价值的重要坐标。从这个角度来讲,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其实应该是三维合一的:那就是基于个人、职业、社会三个维度的价值同构。

三、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特点

(一)正视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认知走向实践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固然是不错,但“力量”之所以能爆发出来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知识得到了现实的应用。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所针对的问题之一便是就“应试教育”而言的。而“应试教育”的症结便在于以应试为目的的机械化教学、被动式接受,使知识成为了“死物”,让考试没能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反而成为一种束缚学生生长的力量。学校教育需要考试这本不是问题,但考试本身不应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但遗憾的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基本都是“应试教育的学徒”,他们的认知与心理的特点——即“直观形象思维强于抽象逻辑思维”的特点,[4]其实让他们更容易成为“应试教育的失意者”。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素质教育其实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从中学的“应试”中解脱出来,进而从知识的机械记忆中解脱出来,从单一的考核方式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特点,让知识在应用中“活起来”,让科学技术在实践中形成生产力,并不断强化知识与技能的职业针对性,真正实现“做中学”、“做中考”。

(二)兼顾职业的综合需求:从专业型走向复合型

专业是高等职业院校组织教学的基本单位。如果说普通高等教育是学科教育的话,那么高等职业院校更像是一种专业教育。但职业素质的养成是一个学习、实践、内化的过程,必须长流水、不间断,充分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同时,转型升级中的产业、行业与企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综合。“职业素质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专业教育,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学习、体验、内化的过程,应当涵盖学生发展的全方位、全过程”。[5]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在专业(群)之间、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之间基本仍是割裂的,所开设的职业素质类课程之间,所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之间,所传达的职业素质知识之间、知识与技能之间,也常常处于孤立状态。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所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便是使封闭的、单一性专业人才培养系统转型为开放的、综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系统,既使学生的学习与未来的职业面向之间发生联系,又为学生面向特定岗位群、岗位迁移甚至面向社会以及未来生产、服务的转型升级所需要的多样职业素质提供支撑。比如银行业务的升级需要柜员在传统综合柜台业务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营销、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知识和技能,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产业转型升级要求。

(三)强调个人的主体地位:从工具性走向主体性

职业的要求必然是让个人从事某类机器的操控或是某项业务流程的执行。时至今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或许尚未充分认识到个体的职业化可能带来的另一种“潜在”的危害——那就是流水线上的工人或是业务员流程中的员工如果缺乏主体性的存在,可能会使个人变成只是机器的一个部分或者业务流程的一个环节。笔者将此称之为“职业的异化”——从业者成为了机器、业务流程甚至是金钱的“附庸”,自身的职业情感、职业理想、职业创新(反思)或者说个体职业价值却丧失了——职业人变成了职业工具。从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到某些商业银行存款因“内鬼”不翼而飞,无不提醒着这种可能发生的危险。而现实中,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在对用人单位的跟踪调研中得到的诸如“机械完成任务”、“缺乏职业进取心”、“贪图回报”、“喜欢享受与安逸”等等反馈,也正警示着我们,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存在着一定的成为“机器的奴隶”、“工作的奴隶”、“金钱的奴隶”的危险。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第三个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要使职业价值、职业情感等进入到教育领域,不断唤醒、确认、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摆脱对生产工具、业务流程甚至金钱的依附,进而彰显人的主体价值与社会价值,成为“疱丁解牛”故事中那样的“自由的职业人”。

四、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教学体系建设

1.从课程体系建设来看,要把职业素质教育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职业素质教育专项学分,构建科学的、完善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可构建为三个模块:把职业目标、职业认知、职业选择以及岗位能力要求等内容组合成职业认知和技能模块;把以爱岗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和对学生人生目标的导向内容组合成职业态度模块;将职业价值、社会责任的培养及工匠精神的塑造等内容组合成职业价值模块。

2.从教学方法的选择来看,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确立以后,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成了能否支撑职业素质培养模式的关键——选择标准在于三点:一是能否切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二是能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三是能否具有培养学生相应职业素质的功能?从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微观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经验来看,合作学习、情境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都具有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优势与功能。其中合作学生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态度和胸怀;情境教学可以模拟职业场景,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适应职业环境的问题;项目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管理意识、成本意识和风险意识等。具体方法的选择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特点以及课程特点进行灵活选择或者组合。

3.从学业评价方式的转换来看,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也要注意同步改进对于学生的学业评价方式,实现从“做中学”到“做中考”。旨在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学业评价方式有三个可以考量的维度:一是从评价的时效性来看,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参与程度、表现、收获和不足的总结,是一个学生自我认识、调整和完善的过程。终结性评价是对学习整体效果的评定。二是从评价的主体来看,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评价的重点在于把握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协作精神、进取心等职业素质;小组评价的重点在于考察团队内部分工合作的有效性、流程的合理性以及个体的执行力;学生自评的重点则在于自我认知水平、理解或服务他人的能力以及自身任务的完成度。三是从评价的依据来看,可以采用绩效评价的方式,重点考察项目的成本、质量、效益等职业化因素。

(二)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1.设立校企深度融合的二级学院。探索以专业和专业群为单位,与大型企业、行业协会举办混合所有制的二级学院办学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并在此框架下强化学校与企业、行业协会的利益共同体纽带,真正搭建充分融入职业元素,实现办学主体和教育管理的多元化,建成支撑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平台,并通过不断加强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校的职业素质教育与行业、企业的需求相吻合,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微网作为能源互联网领域进步的基础环节,其发展势必推动能源互联网领域前进。未来微网领域的发展将向能源互联网方向靠近,未来能源互联网势必成为行业领域的关注点,且关注度会越来越高。

2.探索现代学徒制。一是在校企深度融合的前提下,深化“订单式培养”,尝试开展校企联合招生,使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具备“大学生”、“企业学徒”双重身份,以更早也更为完整的确立职业身份、职业意识;二是为学生提供学校教室和企业生产或服务部门两种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好融入职业环境,了解企业生产或服务流程,体验企业的管理与考核标准;三是向学生提出来自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业的两项任务要求,一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整体学习任务,主要在于进行公共基础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如外语、思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育等,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养成;二是由企业提供的真实工作项目,主要通过生产性实训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跟岗或顶岗学习,有利于培养适应未来职业素质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四是要求学生获得两类证书,即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使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具备更高的基本素养和职业素质。

3.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在校企合作平台上推进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其实有两个层面的重点:一是打造专兼结合、分工协作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整合公共课、专业课及行业兼职教师力量,发挥不同教师特长,校内专任教师重点教授理论知识,行业兼职教师重点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理解职业规范、岗位工作流程和考核标准等职业素质要求,催化学生职业反思,进一步确实职业理想,进而转化为自身的职业自觉。二是打造校内外结合的育人团队,涵盖校内教学、学生社团活动和学生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环节,有效促进第一、第二课堂的融合,拓展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时空。

(三)校园文化建设

1.环境载体建设。环境载体建设主要通过在教室、楼宇、校园景观以及寝室等融入典型的职业环境、职业人物、职业流程等要素,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便将“诚信文化、金融文化、校友文化”为主的三维文化融入到环境载体建设中,以金融机构为校园建筑冠名,设立货币博览馆、各类金融特点鲜明的雕塑作品,为学生从中体验典型金融文化。

2.组织载体建设。组织载体建设主要通过各级各类学生社团等组织的建设,打造学生同辈群体的“亚文化”,以强化学生在有效沟通、服务他人、专业技能、主动学习等职业素质的培养。学生社团建设的重点在于对接学校学生就业岗位群的核心职业素质要求建立对应的学生社团,有效的实现第一、第二课堂之间的衔接,使学生社团建设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活动载体建设。活动载体建设主要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演讲、辩论、文艺演出、优秀学生评比等活动,讨论各类职业现象、职业发展趋势,展示学生各类职业才能,树立学生发展典型,培养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服务他人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

4.宣传载体建设。宣传载体建设主要通过发挥校园网、官微等新媒体的宣传作用,展示典型职业人物形象、宣传优秀校友奋斗故事、介绍行业企业文化、构建职业人物网上沟通平台等方式,强化学生职业认知,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催化学生职业素质养成。

(四)实践基地建设

1.企业实践基地建设。企业实践基地建设重点在于依托行业企业,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企业具体工作需求相结合,主要可以通过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等形式,明确岗位工作对自身的要求,对照职业标准与自身能力水平,找到存在的差距,从而不断促进自我反思、自我提升,推动个体的职业素质得到不断完善。

2.青年志愿者实践基地建设。青年志愿者实践基地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并以此反哺学生职业素质养成。高等职业院校应面向行业、企业和社区,建立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志愿者服务基地,把职业素质教育的时空延伸到课外、校外,强化“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更崇高的职业理想,引导学生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长道路,使学生不仅成长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更能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五)职业性格测评平台建设

2.强化学生职业生涯指导课程建设。在让学生了解自身职业性格特点之后,高等职业院校应通过职业生涯指导的课程或相关讲座,并建立专业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以及行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教师团队,引导学生能尽早针对自身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选择与决策,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开展职业探索。这在德国、美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已经广泛采用。

五、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展望

(一)工业4.0:知识整合的能力

今天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化趋势——这也是现代性合理化(rationalization)的必然结果——这也使得……很少人作整合的工作,甚至连跨学科的对话也很罕见”。[6]但“工业4.0”概念或这种革命的产生也导致了优秀职工标准的转变。当虚拟和现实世界高度融合的时候,“要求员工对日益增长的复杂性有一定的掌控能力,还要求员工对工作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员工已经从‘服务者’转换成了操纵者、协调者”。[7]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甚至于就在今天,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而言,让学生具备更多的跨专业知识与信息、管理的整合和协调能力将越来越为重要。

(二)私人订制:直面客户的能力

电子商务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如何直接面临不同的客户的不同需求,“私人订制”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抗拒也更加人性化的潮流——家具、旅游服务、服装、零配件都可以为客户量身打造。B2C模式的兴起,一方面拉近了厂商与客户的距离,另一方面也要求职工不能像过去那样简单地面对机器或流程,而是需要更多地了解人情世故,更多地学会角色转换,学会营销与谈判,以更好地在实现企业利润的同时,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三)终身教育:自主学习的能力

无论是技术的变革还是客户群体的变化,都需要职工不断地从更多的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领域汲取营养。职业素质的提升过程,一方面是学校教育的支撑,另一方面,在今后可能关键的也是终身学习的过程。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一方面在于让学生学会解决现实的职业问题,而另一方面也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而这,或许已经成为职业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内容与难题。因为,只有学会学习的人才会更多地进行职业反思,也更多地会解决看似永远都解决不完的职业问题。

猜你喜欢
素质素质教育价值
素质教育视域下超硬材料制造教学探索与实践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育人风采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素质太差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