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乃居谈艺札记 张大千缘何赠扇张学良

2021-12-11 06:01胡西林
中国收藏 2021年12期
关键词:苍龙七绝秋水

胡西林

这把《华岳图书法成扇》系张大千1981年在摩耶精舍绘赠张学良的,不但题诗有典故,更是两人多年友谊的见证。

十年前,也就是2 011年9月的某日,我在位于纽约皇后区森林小丘的收藏家、画家杨思胜先生家里见到一张照片,里面的主人公是大家熟悉的张学良将军。但是这不是一张正面照,而是两个人的背影:其时由纽约世界日报副董事长李厚维做东,张学良先生与他在纽约的诸位好友刚刚从位于皇后大道的纽约著名中餐厅“鲤鱼门”席散出来,一旁搀扶的是李厚维的太太王友兰女士。晦如银色的灯光映照在张学良略显佝偻的背脊上,苍茫得让人感慨。走在后面的杨思胜先生眼敏手捷,取出相机,按下了快门。

第二天,我在纽约收藏家、涤砚草堂主人家里看画。主人的收藏令我大饱眼福,其中现代部分一柄成扇更是让我惊讶——张大千19 81年在台北摩耶精舍绘赠张学良的《华岳图书法成扇》。头一天刚在杨先生家里目睹了张学良的“背影”,今天又在涤砚草堂观赏张大千绘赠张学良的书画成扇,两天之内两遇“张学良”,际会两位旷世人物,畅我思绪,饱我眼福,真不虚此行。

这把成扇画得很好,正面的山水和背面的书法均以华山为题材,翠耸峭壁,双流泻瀑,瓦屋浮烟,满幅都是浑沦气象。尤其画上题诗,七绝,28个字,句句写景,连环嵌典,隽永的文字穿越千余年时间隧道,于是山水浑沦,故事浮荡。张大千绘画赠人,题材选择注重对方的身份和经历,这既是对受画人的尊重,也体现了作者本人的修养。何况他与张学良相识有年,厚积友谊。张大千一生二上华山,无论人文还是自然,他都相当了解;张学良一生跌宕,叱诧风云,其最重要的经历是在西安华山之麓,可见张大千对此扇题材选择的用心。

而画上所题七绝,初题于1958 年。当时张大千为治疗眼疾从巴西去美国,在纽约与旅美老友及门人欢晤时谈及华山,他兴致陡增,即刻提笔作一幅《华山苍龙岭图》,这首七绝就是当时即兴吟来题于画上的:

这张照片中,着蓝色服装的老者为张学良先生。

韩公痛哭苍龙岭,

谢眺忽诗落雁峰。

青天一夜银河泻,

涨成大海开芙蓉。

苍龙岭在华山胸腰处,极为陡峭,南北长达1500米,而宽度仅1米,中间突起,两旁为深谷。传说唐代文学家韩愈曾经攀上苍龙岭,回头望去,恐惧失色,自度身还无望,于是写下遗书,投掷岩下,这是“韩公痛哭苍龙岭”的出典。“谢眺忽诗落雁峰”则典出李白。李白曾游华山至落雁峰,落雁峰为华山最高峰,海拔2200米,山高树密,迤逦数里,气象万千。李白驻足山前,望而兴叹:“此峰最高,呼吸之气,想通帝座,恨不能携谢眺惊人诗来,搔首问青天耳!”

为什么这个时候李白会想到谢眺呢?谢眺是南朝诗人,著名文学家,所作山水诗清丽奇绝,李白自谓不如而深深倾慕。面对落雁峰,为出诗句念先贤,那是才人相许,文人佳话。张大千录于扇上,藉此与张学良指说往事。背面书法所录也是一首华山诗,但所写不是昨日而是当下:

一泓秋水漾澄鮮,

玉如明窗整翠鬟。

却笑仙人爱梳洗,

如愁尘垢老朱颜。

诗后小注:华山玉女洗头盆。看似写景,其实是借景喻人,“一泓秋水漾澄鲜”,秋水照人,照人何颜?原是“如愁尘垢老朱颜”!诗兴正起,张大千笔峰一转,“却笑仙人爱梳洗”,仙人何人?张学良也。人老矣,百感交集梳洗间……

一柄书画成扇,一个佝偻背影,画的是华山风景,背后是今昔故事。

两年后,张大千谢世;十年后,张学良去了美国。(注:“真乃居”系本文作者斋号。)

猜你喜欢
苍龙七绝秋水
秋水无声
绘画
《秋水共长天一色》
秋水长天(创意作品)
是什么“龙” 只能让女子独舞
是什么“龙” 只能让女子独舞
颂毛公
七绝·春雪
赵学敏书法作品:二十四节气诗之《七绝?秋分》《七绝?冬至》
赵学敏书法作品《七绝·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