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应用

2021-12-11 11:06吴胜玲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0期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

吴胜玲

摘要:课程游戏化是指将游戏的理念融入到课程之中,打造趣味性的学习环境,从而让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发展智力,提升能力,健全思想道德品质。在现阶段的幼儿集体活动中,教师通过打造安全环境、创建合作平台等,都能有效彰显课程游戏化的优势,逐步让幼儿在“乐”中成长。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安全环境

前言:目前,仍有大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和限制,依旧采取死板、专制的教学手段,一味地向幼儿传授陈述性的知识,却忽略了幼儿的主体体验和学习感受,让教学活动丧失活力,磨灭了幼儿对课程内容的学习热情,阻碍了幼儿各项技能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改变上述现状,教师应该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出发,在准确把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让所设计的游戏活动与幼儿的现实生活有效连接,以此降低幼儿对新知识的陌生程度,逐步提升幼儿自身的认知水平。

一、营造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兴趣,增强幼儿课程趣味性

为了有效增强幼儿课程的趣味性,教师要适当地运用现有的资源来营造丰富、有趣、欢快的故事情境,以此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关注和好奇,进一步激发他们内心的学习热情,推动幼儿快速地进入良好、专注的学习状态,有利于幼儿体验到语言的乐趣。因此,教师要提高语言课程教学的趣味性,通过营造生动、欢悦的情境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保持较强的专注力,使其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相应的故事,同时产生获得快乐的愉悦感,增强他们的游戏体验。例如,教师在教学《吴刚折桂》时,首先,向幼儿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吴刚住在月亮上,他的工作就是伐木,咯咯哒、咯咯哒,用力砍,砍倒了桂树回到地面上……”给幼儿的听觉带来一定的刺激。其次,教师组织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来做一个小游戏,由教师扮演“吴刚”,引领班内的幼儿按照节奏开始“砍树”,幼儿一同喊着“嘿咻嘿咻”的口号,有效地增强了幼儿的游戏体验。最后,教师要求幼儿根据音乐内容来总结这个简短的小故事,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增强了幼儿课程的趣味性。

二、打造安全环境,助力游戏实施

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前提和基本保障。试想,当幼儿参与游戏活动时受到了意外伤害,那么在幼儿的心底会留下阴影,这些阴影不仅会影响幼儿之后参与活动的兴趣,也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所以,为了让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时没有“后顾之忧”,教师可以在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前,检验活动场地的安全性,以及活动中需要用到材料的安全性,为幼儿打造安全的游戏环境。此外,教师也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避免幼儿在游戏中作出危险行为。以“快乐城堡”的沙水游戏活动为例,在幼儿走进游戏场地前,教师先对沙地的安全性进行检验,查看沙地中是否有尖锐物品,避免幼儿在玩沙时受到伤害。之后,教师对玩沙工具和辅助材料进行安全检验,查看花片、房子积塑、可乐瓶等物品上是否有缺口等,从而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的玩沙环境。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形成讨论小组,引导幼儿谈论自己的玩沙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如有的幼儿讲述自己玩沙时不小心将沙子揉进眼里,有的幼儿讲述自己与其他小朋友碰撞后倒在沙地里。之后,结合幼儿的玩沙经过,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注意事项,如不用带有沙子的手揉眼睛;不在沙地里激烈地运动等,促使幼儿可以在玩沙中保障自己的安全。当幼儿建立了安全意识后,教师再引导幼儿正式进入沙地,以便幼儿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快乐地玩沙、玩水。显而易见,教师重视安全环境的创建,能够保障游戏活动的顺利实施。当教师在游戏活动开始前检验游戏场地的安全性,以及活动材料的安全性,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后,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使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尽情地玩耍。

三、设定多元游戏,尊重幼儿差异

每一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自身独特的生活背景和学习经历,这就造成幼儿的兴趣爱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当教师为幼儿设定了同样的游戏课程后,经常存在有的幼儿兴致高涨,而有的幼儿兴致缺缺的現象,无法使全体幼儿在游戏中释放自己的热情。因此,为了满足所有幼儿的学习需要,使得每一个幼儿都可以对所学内容保持高涨的情绪,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为幼儿设定自由选择的活动形式,以便幼儿可以真正地遵从自己的内心,主动地参与游戏课程。例如,对于语言类游戏活动,教师就可以基于幼儿的不同兴趣爱好,为幼儿设定多个活动区域,供给幼儿自主选择。在实际设计语言游戏前,教师可以先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幼儿的不同学习倾向,如有的幼儿喜欢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展开游戏活动;而有的幼儿则喜欢通过朗读的方式理解故事的内容;还有些幼儿喜欢聆听范读语音等。围绕幼儿的不同兴趣,教师为幼儿设计“角色扮演区”“朗读区”“范读区”等活动区域,并为幼儿简单地介绍这些区域中的基本游戏形式,以便幼儿在了解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活动,从而在积极参与游戏中,逐步实现语言能力的发展。可以看出,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前,与幼儿进行谈话,询问幼儿的不同兴趣偏好,并针对幼儿的不同需求,为幼儿设定多元化的游戏形式,能够充分体现出对幼儿的尊重,真正地让幼儿在游戏中释放自己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之中。

四、重视德育指导,发展高尚品格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与幼儿教育的不断融合,在当前幼儿游戏活动中,教师也愈发重视德育工作,期望幼儿在玩乐的同时,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然而,道德品质内涵具有较强的抽象色彩,在游戏活动中,当教师单纯地利用口述的方式为幼儿介绍道德品质的内涵时,很难增强幼儿的理解,真正地助力幼儿高尚品格的养成。所以,教师可以对游戏活动进行改良,将德育元素渗透到游戏活动中,促使幼儿在玩完游戏后,能够提高对高尚道德品质的感知效果,从而完成对高尚品格的内化。比如,指导幼儿学习交通规则,不仅能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和生命意识,同时也可以帮助幼儿发展遵纪守法的良好品格,而为了做好交通规则的指导,教师就可以创建情境模拟的游戏活动,促使幼儿在情境中逐步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首先,教师先向幼儿播放《篮球女孩》的录像,并为幼儿提出“她是如何变成这样的呢?”“这样的走路方式会为她带来怎样的困难呢?”等问题。在幼儿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后,教师顺势引入“遵守交通规则”的话题。之后,教师向幼儿介绍一些交通标记,并向幼儿提出“你在哪里见过它们呢?”“你知道它们的任务是什么吗?”的问题,鼓励幼儿使用语言和动作等,表述这些交通标记的含义。当幼儿熟悉了各种交通标志后,教师创建“我会过马路”的游戏活动,设置过马路的场景,以便幼儿在模拟过马路的过程中按照规定行走,践行正确的交通规则。显然,教师先引导幼儿学习基础知识,再指导幼儿以情境模式的方式进行体验,能够真正地让幼儿发展“遵守交通规则”“重视生命”等观念,促进游戏活动与德育指导内容的整合,以便幼儿在完成游戏活动的同时,实现高尚品格的养成。

结语:总而言之,课程游戏化的设计,能够有效符合幼儿的学习思维,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真正地在凸显幼儿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调动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动力,以便幼儿在积极玩乐中,实现能力、智力和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于丽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思考[J].新课程,2021(42):50.

[2]蒋爽.课程游戏化,让幼儿在“乐”中成长[J].文理导航(下旬),2021(11):89-90.

猜你喜欢
课程游戏化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