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的思考

2021-12-11 11:03冯柳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1期
关键词:党组织过程研究

冯柳

高校党建工作以项目化管理是对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创新,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特色活动的载体,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使得高校党建的具体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和量化细化。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本文针对各高校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的现状开展调研,并就基于项目化管理促进高校的党建工作更好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高校党建项目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1.高校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是适应新时代党建工作改革创新的迫切要求。

进入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就要求党建工作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将“严紧硬”的态度向基层党组织延伸。而高校基层党组织中党建工作中党员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考核机制不完善以及党建工作方法缺乏创新必将会影响高校整体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引入项目化管理有助于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改革和创新,而且部分党建工作具备了项目的要素和基本特征,因此决定了党建工作可具有项目化管理的基本条件。

2.高校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是充分整合资源、提升党建工作效率的必然选择。

项目管理经历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系统,目前被各行各业所使用,而且项目化管理的开放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决定了党建工作的项目化管理的可行性。随着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以党务部门成立各种临时性的领导工作小组或者面临为数不少的临时性工作或任务,这些都符合项目的属性,引用项目化管理可以达到很好的预期目的。再如在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的沟通管理过程中既发挥了技术管理,有发挥了党务部门资源有效管理的优势。

3.高校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是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虚”功“实”做的有效途径。

项目化管理旨在以项目为载体,实现对党建中的特定工作的规划设计、过程管理、绩效评价等目标,有助于打破“围绕党建抓党建”传统上的“虚做”模式,以项目观念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各领域,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依托项目实施统筹安排、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运行模式,达到提升党建工作实效性的目的。其次,项目化管理有助于健全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通过项目化管理中的过程监督和验收考核等环节,改变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被动性强、实施情况差、执行效果不明显的局面,充分调动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党建工作的创新性,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提升党员受教育效果。党建工作项目化不仅仅是对项目立项、执行、验收等过程的管理,还是对项目本身的一种管理,并将项目管理内化为组织管理思想和行为模式。

二、高校党建项目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模式不适应新发展要求

一是项目组织架构不够完善。项目组织架构是项目化管理的主体和核心,对项目化管理的成败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的组织架构属于传统的“金字塔”结构,具有层次多,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战,往往忽略项目的总体目标。党建项目化管理依据党建项目的特点需要组织架构具有管理层次少、信息传递快、执行力强的特征。同时,因项目化管理一般为高校的党委相关部门,其任务的临时性通常由一支跨部门团队组建,会经常发生协调配合上的问题,因此只有这些部门的“一把手”介入项目才能较好地达成目标。其次,还存在“上大下小、头重脚轻”的特征,即项目管理团队上的配置相对较强,级别高、人数多,而承担项目具体工作的基础党组织力量相对薄弱。

二是管理组织形式不够规范。目前高校党建项目的组织管理形式以公平竞争、择优支持为主要形式。在自然科学类或人文社会学类研究項目中一般实行合同管理,通过项目合同建立起项目负责人与项目管理部门的契约,并对研究目标任务、研究手段或方法、研究成果等进行限制约定。但不少高校开展党建项目化管理工作时,受经费支出渠道等条件的限制,存在无法制定完备的项目合同的现象,或直接以行政审批形式(申请书与立项通知)代替合同,导致党建项目未能合理体现出合同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因此,一方面导致高校党建项目研究受管理者主观因素影响较为严重,另一方面降低了项目的准入门槛,容易导致课题设置不科学或者出现低水平重复。

(二)项目化管理的工作机制还不完善

一是评估机制形式化单一化。在项目的立项评审、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各阶段过度依赖文字报告和汇报材料,缺乏系统的过程评价,因此评估过程中存在不全面、不科学的弊端。同时,在项目的评估过程中过于追求形式,造成许多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二是指标量化机制不完善。在项目的评估过程中,不同的高校为了突出科学性或多或少的建立起一些量化的评分标准,但在具体的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量化的指标不成熟不完善,造成评分的弹性空间大,专家组评分主观性强,从而降低了项目评审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公信度。

(三)项目化管理科学水平不高

一是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是项目负责人还是项目的管理者,以及大部分参与过党建项目的工作人员缺乏项目化管理的相关知识。在项目实施状况调查中,参与过党建项目化管理的党员干部近一半的人对项目化管理存在模糊认识,缺乏专业化系统的培训经历,因而导致在推进本单位本部门的项目过程中,从研究项目计划制定到具体任务的分解等缺乏专业素养和必备的知识储备,将会严重制约项目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是调查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及有关责任部门在项目的工作中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或者存在项目责任人不愿或不会合理整合有效资源,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存在为了完成项目任务而完成相关任务,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研究,往往在项目专家组审查或成果评审时,依靠项目中的少量党务工作人员进行集中突击,缺少重要的调查研究环节,或项目问题分析反馈,以及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支持。

三、基于项目化管理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基础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科学选题立项

一要广泛调研,严格立项。扎实调研,科学谋划项目。在征求高校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等意见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党组织、党员的核心,拓展思路、精心谋划,并明确各基层党组织每年至少实施2-3个项目,至少解决1-2个基层党建问题。严格审批立项各个环节,是否找准了制约党建工作中的难题,是否围绕学校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需要党组织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的难点疑点,是否能使党建项目有特色、有实效、有针对性。

二要统筹分类,精准立项。坚持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统一,可将进行项目化管理的党建工作统筹划分为创新型、基础型两种,并在项目化管理中区别实施计划。对于常规性项目,建立一套完善的项目化管理体制机制,规范运行程序,保证按照项目化管理模式提升党建工作效率;对于创新性项目,探索建立项目管理模式,针对一些党建的难题、特色,打破固有的思想和思维模式,用创新的方式去推动党建工作的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和专业实际,进行充分挖掘和亮点提升,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广大党员的积极主动和创造性,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工作实效性,形成一套创新的项目化管理模式。

(二)坚持规范性与长效性相统一,强化组织管理

一是建章立制,依规实施。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涵盖计划与立项、组织与实施、验收与评估、考核评议各个环节,为项目进行提供长期管用、严格规范的政策依据,用制度管好人、管好经费,用制度约束项目、服务项目,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研究乱象,促进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二是强化组织,有序推进。明确党建项目化管理的组织机构,完善组织架构,包括立项审批部门、监督检查部门、考核激励部门、验收评估部门等;组织专题培训、讲座、报告等,培养党建项目化管理人才,打造一支党务队伍,提高党建项目工作能;强化项目工作指导,提高定期“跟踪”检查,“案例”剖析,针对性解决问题,确保项目立项落地。

(三)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积极评估推广

一要动态管理,提升质量。加大对党建研究过程持续跟踪、实时引导和动态监管的力度,增强对党建研究全方位、立体式、不间断的过程管理。充分发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势,选聘、委派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对项目研究进行“化整为零”的阶段审查,根据研究进度表对每位课题组成员承担的研究任务进行阶段性检查。通过定期巡检与典型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并纠正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防止“突击式”研究,保证研究质量和进度。

二要量化考核,精准评估。将“项目党建”纳入已有的年度党建工作考核体系,对确立的每一个党建项目都建立台账,实行全程监督,确保项目不走过场。从立项、实施、推进、总结全过程進行监管,确保项目工程不走样。确保项目要从实际从发,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避免形式主义,确保党建工作实效。定期检查验收,检查项目目标是否完成,是否有亮点,长效机制是否建立等等。

猜你喜欢
党组织过程研究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