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地区胡萝卜春播轻简化栽培技术

2021-12-12 18:28李成江仁怀富张瑞芳戚仁杰欧承刚
中国蔬菜 2021年5期
关键词:皖北定苗胡萝卜

李成江 付 玲 仁怀富 张瑞芳 代 晋 戚仁杰 欧承刚

(1 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安徽宿州 234000;2 安徽金色家园农业社会化服务有限公司,安徽宿州 234000;3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

近年来,皖北地区春茬胡萝卜从播种到采收已实现全程机械化,农机农艺配套较为完善合理,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实现了轻简化栽培,平均每667 m2增收2 000~4 000 元。

皖北地区的萧县孙圩子乡及其周边地区为黄泛冲击平原,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以砂土、沙壤土为主,适宜种植根茎类蔬菜。该地区胡萝卜种植历史悠久,据清嘉庆(1814 年)《萧县志》记载,至今已有逾200 年的种植历史。当地胡萝卜传统种植模式为夏季播种、秋冬季节收获,种植模式单一。近年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及地方农技部门等科研机构的大力推广下,当地创新了皖北地区胡萝卜春播种植模式。与传统的夏茬栽培相比,春茬胡萝卜解决了夏茬栽培因高温、多雨等造成的重播问题,实现了苗期生长环境可控;平均每667 m2增收2 000 元左右。同时,春胡萝卜—夏胡萝卜的种植模式与该地区传统的夏茬胡萝—春茬豌豆套种玉米种植模式相比,增效更为明显,平均每667 m2增收4 000 元以上。目前当地春茬胡萝卜生产从播种到采收已实现全程机械化,农机农艺配套较为完善合理,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实现了轻简化栽培。近3 年来,当地春茬胡萝卜累计种植面积超过667 hm2(10 005 亩),每年新增面积保持在33.3 hm2(500 亩)以上,且呈逐年增加趋势。2021 年皖北地区春季胡萝卜种植面积约300 hm2(4 500亩),较2020 年增加50%左右,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发展前景广阔。笔者根据近年来试验、示范、推广经验,将皖北地区胡萝卜春季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由于春茬胡萝卜播种期较早,幼苗在低温条件下易发生春化抽薹现象,因此应选择耐抽薹、中早熟、商品性状优异、综合抗性强的品种。目前适宜当地推广应用的胡萝卜品种主要有:红塔313、早生1 号、早春红日、H1182 等。

2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主要包括晒种、净度筛选、丸粒化、风干等步骤,然后采用SH-BZ-111 等型号的数控种子编绳机按照5.0~5.5 cm的株距进行单粒编绳。经过编绳处理的种子可为后期精播提供保障,节约间苗、定苗环节的人工成本。

3 轻简化栽培技术要点

3.1 整地播种 皖北地区春茬胡萝卜适宜播种期为12 月下旬至翌年1 月下旬。整地时每667 m2施入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N-P-K 为15-15-15 或以上)50 kg,结合施肥每667 m2施0.12%噻虫嗪颗粒剂20 kg 防治蝼蛄、地蛆等地下害虫。播种时采用成帆1GVF-180(潍坊市成帆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生产)或双鑫2FQ-2 型(青州双鑫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等专用起垄播种一体机进行起垄播种。垄面宽35~40 cm,垄高30 cm 以上,每垄播种2 行,行距18~20 cm,播种深度1 cm 左右,滴灌带铺设在垄面中间位置,深度0.5 cm。播种后,每667 m2用33%二甲戊灵乳油100~150 mL 兑水15~20 kg 喷施,进行化学封闭除草。有条件的可采用覆盖地膜或搭建二层拱棚提高地温,促进种子及早出苗。

3.2 设施搭建 设施材料一般以六分镀锌钢管、竹片为主,依据种植时间早晚,可选择不同垄数合并搭建,通常采用5 垄、2 垄合并搭建。搭建时骨架材料间距为1.0~1.5 m、设施高度1.5 m 左右。骨架材料搭建完成后覆盖0.04 mm 厚的普通薄膜,并将薄膜压实。

3.3 田间管理

3.3.1 浇水 主要采用滴灌方式,依据水泵功率大小选择合适单次浇水面积。播种完成后及时浇水,第1 次浇水应浇足浇透。由于春季温度低,播种到全苗需7~15 d(天),因此应根据土壤墒情适时补水2~3 次,每次补水时间控制在0.5 h(小时)左右,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以利全苗,齐苗后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定苗至肉质根膨大初期控水与浇水相结合,定苗后可适当控水,控水时间一般为7~10 d(天)。合理控水能有效促进根系下扎,提高胡萝卜商品根长度。控水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肉质根膨大。肉质根进入快速生长期后对水分需求明显加大,应小水勤浇,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80%,一般间隔7~10 d(天)浇1次水。采收前7 d(天)停止浇水,防止裂根。

3.3.2 追肥 春茬胡萝整个生育期追肥2~3 次,前期以氮肥为主,中后期以钾肥为主,追肥与浇水结合进行。第1 次追肥在定苗完成后进行,以后每隔10~15 d(天)追肥1 次。追肥类型以高钾型大量元素水溶肥或速溶复合肥为主,可选择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水溶滴灌型复合肥料(N-P-K 为15-5-25),或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大量元素水溶肥(N-P-K 为14-6-30)。追肥量按照“少-多-少”的原则进行,每次每667 m2追施10~15 kg。采收前15 d(天)停止追肥。

3.3.3 通风、撤膜 春茬胡萝卜与夏茬胡萝卜在管理上的不同之处主要是温度管理,保温增温、通风降温是温度管理的重要环节。生产上,当外界最高温度持续稳定在15 ℃以上、棚内温度高于25 ℃时开始通风。前期揭开棚的两端即可,晚揭早盖。随着外界温度持续回升、棚内温度急剧上升,此时可在棚膜中上部开“十”字孔或圆形孔进行通风,并逐渐增加开孔数量,加大通风量。通风时避免采取从底部掀膜的通风方式,以减少风直吹幼苗。皖北地区4 月上旬,即清明前后撤膜。选择风力较小的早晨或傍晚,避免中午撤膜,以防撤膜时因风力较大、温度较高,塑料薄膜接触植株造成叶片生理性伤害。

3.3.4 中耕、除草、培土 撤膜后封垄前,当植株长至7~8 片叶时采用潍坊市三山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三山ST809 或同类型的中耕培土机械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增加土壤通气性,促进肉质根快速膨大。采收前20 d(天)再中耕培土1 次,可有效减少胡萝卜青头率,提高商品性。

3.3.5 病虫害防治 常见虫害有蝼蛄、蛴螬、蚜虫等。蝼蛄、蛴螬可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500 mL 随水滴灌,连续滴灌2~3 次,每次间隔5~7 d(天);蚜虫发生时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进行喷施,每次间隔3 d(天),连续防治2~3 次。常见病害有黑斑病、软腐病等。黑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喷施,软腐病可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喷施,每隔7~10 d(天)喷施1 次,连续喷施2~3 次。

4 采收

春季胡萝消费市场有别于冬季上市的胡萝卜,对胡萝卜收尾程度要求不严格,因此在采收时应兼顾经济效益,根据市场价格适时采收。同时根据市场需求,采收时可保留部分叶片,提高外观品质。目前胡萝卜采收机械以农户自制的简易采收机械为主,国内外先进的牵引式采收机械正在逐步引进推广。采收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对采收后不能及时装车运输的胡萝卜应进行遮盖,避免光照直射肉质根而影响品质,有条件的可在夜间采收、装车、运输。

5 综合效益分析

相比传统的夏茬胡萝卜栽培,胡萝卜春播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减少了人工、种子等生产成本投入,其中采用种绳等精播技术省去了间苗、定苗环节,每667 m2可减少人工成本150 元左右,每667 m2种子用量由原来的0.5 kg 以上减少至0.15 kg 左右,节约种子成本400 元以上。而且两种茬口模式的效益差距明显,近几年春茬胡萝卜收购单价为1.5~3.0元 · kg-1,夏茬胡萝卜收购单价为1.2~1.6元 · kg-1。在投入方面,春茬胡萝卜虽然增加了骨架材料、薄膜等固定资产投入,但考虑折旧情况,平均每667 m2每季增加成本600~1 000 元。扣除固定资产投资折旧费用,春茬胡萝卜平均每667 m2增加直接经济效益2 000 元左右。此外,春茬胡萝卜采用滴灌技术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也较好地解决了夏茬栽培因高温、多雨等造成的重播问题,减少种子、机械、人工等成本的重复投入,实现了间接增收。

猜你喜欢
皖北定苗胡萝卜
摄影·美好安徽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七招让胡萝卜出好苗
如何让胡萝卜出好苗
皖北地区老年女性健康管理状况调查报告
推理:谁最粗,谁最细
汉字也逗趣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