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劳动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2021-12-12 10:05王在军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劳动理念教学模式

王在军

摘  要: 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我国的课程体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将劳动教育正式纳入了日常教学考核系统之中,并提出了新的劳动教育理念,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育人目标,同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受此影响,初中阶段的综合实践课程也需与劳动教育衔接,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使之在参与中领会新理念、形成良好的劳动素养,从而推动其健全发展。本文以新劳动教育理念为指导,分析利用“3-111”教学模式开展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 新劳动教育理念;初中综合实践课程;“3-111”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主要涉及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而在日常教学中,“劳”这个模块常常被学校、教师和家长所忽视,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劳动能力、生活实践能力,对于其今后的发展十分不利。为了进一步解决该问题,同时贯彻落实新时期的劳动教育理念,初中阶段可以采用“3-111”教学模式来组织综合实践课程,以此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开放的渠道,使之获得更多自主参与和实践的机会,从而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掌握更多生活技能,切实满足其未来的发展需求。

一、“3-111”教学模式概述

“3-111”教学模式是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为切入点,根据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和能够发挥的作用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的一种新型模式,具有全方位、多角度、针对性强的特点。在此模式中,学校教育是基础,且是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衔接的纽带,即学校要根据国家政策以及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需求确定基本的育人方案,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为他们提供合理的建议和策略,协作提升教育效果,还要安排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和体验,促使他们吸收更加真实的信息,不断完善个人的价值理念。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因材施教、因人制宜的原则,也打破教育维度单一、教学资源不足、教育场地受限的弊端,有助于切实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效果。

二、新劳动教育理念的基本特点

1.综合性

新时期的劳动教育理念强调的是综合育人,即应当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需求,在多层面、多维度渗透劳动教育,并以多元方法、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要保证劳动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发挥基础作用,推动学生其他素质的稳定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2.连续性

劳动教育是一项连续的工作,需要在各个教学阶段开展,不能局限于某一个时期,且应根据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及时调整方案,使各阶段的教育内容合理衔接起来,从而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储备知识,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和劳动技能,通过持续教育推动他们健全发展。

3.开放性

劳动教育既可以作为一门独立课程,以针对性教育启发和引导学生,还要具有开放性,与其他的学科内容互相渗透、融合,还要善于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挖掘更加多元的教育渠道,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使他们在参与中提升个人的劳动素养。

4.多维性

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不单是学校和教师的任务,也应是家长、社会的责任,因此要实现多维联合,从不同角度着手,在特定环境中以针对性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劳动,使他们体会劳动价值、树立劳动意识、形成劳动思维,并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从而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5.常态性

劳动教育工作要渗透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且既要有精心设计的活动,也要善于抓住机会,在不同场合、利用不同方法对学生进行实时引导和教育,从而使该项工作成为常态,促使学生在长期的参与、练习、积累中形成良好的素养,真正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三、基于新劳动教育理念利用“3-111”教学模式组织初中综合实践课程的策略

1.立足学校角度,设计具有实效的综合实践课程

首先学校要召开研讨会,将各年级段的班主任和劳动教师组织起来,要求他们围绕如何开展劳动实践课展开讨论,制订教育计划,同时可根据所负责班级学生的特点,对相应的实施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使之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要针对综合实践课程制定相应的考评机制,且需要考评教师和学生两个对象。最后,教师们在组织劳动实践课程时,应结合劳动教材、学生情况来设计方案,同时要转变教育方法,以多样化的手段带领学生实践。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课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播放视频,演示一些变废为宝的方法,然后为学生分发易拉罐、树枝、破旧的帽子等,要求他们发挥想象力,对这些物品进行改造、设计,使之转变为美观且实用的物品,有助于锻炼其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强化其环保意识和劳动意识。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中参加劳动,如提前和学校沟通在校内开辟一片空地,然后利用综合实践课的机会带学生去种植应季的农作物、给作物除虫或松土,并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和记录作物的生产变化情况,还可以为他们讲解各种种植作物的经验和方法,待作物成熟后可以将其分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带回家品尝自己劳动的果实,使之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劳动的愉悦,树立珍惜粮食的意识。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内实践活动,会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也能受到德育、锻炼自身体质,进而不断增强综合实践课程的效果。

2.立足家庭角度,通过家校合作开设综合实践课程

为使劳动教育综合实践课程与家庭教育联合起来,学校应做好规划,让各班劳动教师和班主任对接学生家长,分享校内的劳动教育内容,并为家长提供家庭劳动教育方案与建议,便于他们在家中实施教育活动,推动学生健康发展。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份“家庭劳动清单”,其中的必做项目为“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洗碗”,并设计选做项目,如“洗衣服、做饭、为家长洗头”,然后印制两份,分别给家长和学生,学生要据此在家中开展相应的劳动活动,家长则要依据学生的表现为其打分,每个星期五,家长都可向教师反馈学生的劳动成果,而教师则可将其作为考核学生劳动素养的指标之一。与此同时,家长可以根据教师的劳动教育安排在家庭中组织实践活动,如可利用周末时间邀请孩子与自己一起在家中大扫除,也可以教孩子如何使用洗衣机,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道菜,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并使劳动实践课程在家庭中有效落实,进而不断强化学生的劳动素养。

3.立足社会角度,由學校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和教师应合理筛选社会实践活动,并提前设计科学的方案,以便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指导,促使他们在参与中树立劳动意识。具体来讲,学校可以和当地的福利机构取得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孤儿院等场所做义工,可以打扫卫生、表演节目,也可以到食堂去为老人、小孩做一顿饭,从而在体验助人的幸福感之余,也能得到劳动的回馈。另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的养殖场、农业种植区体验农户的一日生活,感受劳动的不易,或者是让学生利用综合实践课的机会去打扫马路、和交警一起站岗等,以此使之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学会珍惜食物、尊重每个岗位,并树立规则意识,从而切实提高劳动教育的有效性。

总的来说,劳动教育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模块,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举措。当下,初中学校和教师应认真研读新劳动教育理念的相关内容,了解主要的育人任务,然后根据学生的需求确定劳动教育的目标和方案,同时借助综合实践课程,以“3-111”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锻炼,使他们在参与中体验到劳动的幸福感、积累更多生活常识和实践技能、形成良好的自理能力,并辅助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从而凸显劳动教育的价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江坤.新时代初中生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广安市五所初中学校为例[D].西华师范大学,2020(08):68.

[2]刘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劳动教育模式的建构[J].新课程研究,2019(06):70-71.

[3]章振乐.基于新劳动教育理念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设计与实施——以“开学活动”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8(04):57-60.

【课题信息: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劳动教育专项课题“基于新劳动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综合实践课程‘3-111教学模式实验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ZX211。】

猜你喜欢
劳动理念教学模式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热爱劳动
用心处事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