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培育机制研究

2021-12-12 05:49常辉眭翔庄丽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7期
关键词:培育大赛院校

常辉 眭翔 庄丽

[摘           要]  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大赛过程中普遍存在赛制不熟悉、项目培育难、师生成长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了大赛现状以及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构建“专创融合、持续提升”的高职院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培育机制,并结合近两年的全国金奖项目培育经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    键   词]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专创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7-0088-02

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高等学校需要对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

针对这一迫切的需求,自2015年起教育部举办第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到2020年已经成功举办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培养更具“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意思维及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但是相比普通本科院校,众多高职院校在备赛方面倍感压力和无所适从,主要体现出赛制不熟悉、项目培育难、师生成长慢等问题,因此需要对该赛事开展符合高职院校特色的培育机制研究。

一、“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培育现状分析

(一)大赛概况

据权威数据统计,大赛举办6年来,累计有1578万名大学生、377万个大学生团队参赛。大赛的赛制是校、省级、全国赛的三级赛制。通过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的基础上,择优进入全国决赛。第六届比赛全国共产生1600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1],所以基本是“万里挑一”才能获得金奖。

(二)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模式

通过调查近几届获得较多金奖的院校,他们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有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本科院校如浙江大学以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为引领,深化科教融合与实践育人,汇聚学科和区域资源优势。构建专业融合的教育机制,打造“全链条”式实践平台[2]。

高职方面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全面覆盖、精英带动、实践支撑”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覆盖;实施精英帶动创新创业战略;打造分层分类实践育人体系[3]。

其他院校在项目培育体系建设上还处于初始阶段,相关经验和报道并不多。

(三)缺乏合格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

高职院校相关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较晚,相关指导教师较少,有些只是创新创业兼职指导教师,未受过相关系统的培训,因此指导经验匮乏,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完成创新创业项目,更没有起到引领者的作用。有时虽然教师用心指导学生比赛,但是在项目决策上分析不到位,导致项目在操作过程中方向发生了偏差,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有时还会出现学生不满指导教师分配的工作任务而做出不利于团队合作的事,团队缺少凝聚力。

(四)缺少参赛项目的筛选能力

团队通过参加第四、五、六届大赛,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发现很多参赛项目缺乏一定的筛选能力。对参赛项目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如下:

1.机会识别存在失误,项目前景不被市场看好,市场前景黯淡或当前已经是“红海”市场。市场分析数据或方法存在问题,数据不全面或空洞,仅仅从项目团队所接触的局部小众市场或网上资料进行简单罗列。

2.项目处于初始状态,创意项目讲故事,项目仍然停留在原始的商业策划、技术构思或产品原型阶段,未形成具体的产品和使用客户。

3.项目技术缺乏产品化思维,项目核心技术是陈旧技术并且未有技术突破,缺乏创新性。关键技术的竞争性分析模糊。

4.项目团队构成不合理,团队成员是清一色的、相同专业的技术人才,没有销售和管理人员。

这些问题归咎于:项目培育过程中,未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没有较高的技术创新,产品化设计思维未贯穿于整个项目的设计和运营以及在团队组成中未有合理有效的学科渗透。导致参赛项目在“价值、特色、落地、壁垒和支撑”五个重要方面没有鲜明的说服力。

二、基于“专创融合、持续提升”的“互联网+”项目培育机制研究

大学生创新过程可以归纳为“学习、实践、问题、创新”四个阶段[4]。“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培养更具“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意思维及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需要以培养更具“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意思维及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形成以行业需求为导向、阶梯式培育、专创融合和学科渗透的大赛项目培育机制。

(一)以“专创融合”专业课程融入创新教育

采用“专创融合”的方式,通过创新案例、创新人物等将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方式逐步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中[5]。例如,在“访问控制与认证方式”教学单元中,首先通过最简单的“用户名/口令”的组合,指出不足之处,然后通过“头脑风暴”寻找改进方式,再依次引入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技术再到当今先进的生物识别技术。教学内容得到逐步提高的同时,既开展了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宣传,又介绍了当前行业中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同时也介绍了产品设计的不断迭代过程。在实验课程增设“微改进”环节,引导学生发掘更有效的实现方式。

(二)以“价值与特色”筛选和培育项目

以项目的“价值”为首选立项要素,以项目“特色”为主要培养目标。在项目的培育过程中,以项目定位和竞品分析为主要抓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专业机构的咨询报告等多种方式,去识别目标市场的痛点、市场规模、特点、增长趋势,市场容量和客户群体。在参赛项目中,有项目研究和分析了前三年国际国内相关行业100多家初创公司成功融资的经验和产品定位,项目最终定位为区域内的相关客户群体。

在项目产品设计过程中,要以产品化思维设计产品功能,而不是以单纯技术的思维去设计产品。以客户为中心设计产品,做到产品能够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和使用习惯。

在构建商业模式过程中,有参赛项目研究了前三年30多家国内知名的同行业公司的60多份分析报告。从这些报告中,了解这些公司的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采用商业画布工具去审视和清晰构建自己的商业模式。

(三)以“多专融合”组建项目师生团队

高职院校项目特色是贴近需求,所以项目团队的组建也是体现专业特色、互相融合。在项目的团队组建过程中,构建以专业技术、商务营销和校内外创新创业导师等构成的多元化指导老师团队;重视学科渗透,吸收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进入项目,如:专业技术、销售、经贸、文案和播音,为项目的最后参赛做好队伍建设。

在项目的落地过程中,依托学校和团队自身的资源,发掘潜在客户。例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具有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包括数梦学院、阿里云大数据学院和中德新松学院在内的十余个双主体学院,学校多方面的资源为项目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

(四)以“构建产业、持续提升”进行项目打磨

在项目打磨过程中,需要以产业视角构建项目逻辑。数据和PPT呈现逻辑是项目打磨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数据包括市场分析数据、技术数据和财务数据。在比赛中,为了市场分析数据更具有说服力,可以采用PEST、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模型三种工具打磨市场分析数据。

通过准确的财务数据推算,合理地、清晰地预测未来公司的盈利能力。在推算中,委托专业的财务机构进行财务估算,除提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张基本的财务报表外,还应提供销量预测表、劳动力成本估算表、主要财务指标分析等财务数据,做到财务数据翔实、准确和合理。

三、结语

“互联网+”大赛为众多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和舞台,随着创新创业大赛对项目的推动,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力拓展了他们的发展空间。创新创业大赛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高职院校首先应研究大赛项目的培育机制,构建体现专创融合、价值与特色、多专融合、构建产业的项目培育体系。该机制成功培育了两届大赛金奖项目,充分挖掘了大学生的潜力,增强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促进了学校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可持续发展,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宋猛.以“互联网+”大赛为载体,探究江苏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思路[J].文教资料,2020(11):94-97.

[2]浙江大學创业教育实践育人体系简介[J].思想教育研究,2021(1):161.

[3]程宇.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全面覆盖、精英带动、实践支撑”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35):1.

[4]杨利江,陈晓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四阶梯”实践课程教学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20(5):7-10.

[5]眭翔,颜鹏,常辉.“课赛一体”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与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5):54-56.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培育大赛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最美证件照PK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