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资助育人管理探究

2021-12-12 06:46李晗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7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贫困生资助

李晗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资助政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已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贷、助、奖、勤、减、免、补”一体的多元助学体系,基本完成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1]。从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对高职院校在资助育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优化提升路径,以期为提高高职院校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资助育人管理成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资助育人;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7-0202-02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招生政策正在朝着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倾斜,高职院校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越发受到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并非是某一个部门就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各个行业人才的参与,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未来必将成为地区建设的主要力量。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一般都是来自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为少数民族贫困学生提供充足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实现高质量就业,是当前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管理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资助育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生认定缺乏精准性

高职院校通常都制订了专门的贫困生认定流程,按照學生申请、班级民主评议、辅导员谈心谈话、学院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核上报等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但是地域经济发展差异导致各个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贫困标准不同,所以每个学院的贫困生人数分布不均衡,特别是一些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招生的学院贫困生数量可能更多。高职院校按照学院人数单一划分资助人数和额度,就会导致有些少数民族贫困学生无法得到精准的认定和资助。按照当前教育部规定的贫困生认定标准,学生申请贫困生认定不再需要提供地方民政部门的贫困证明,只需要填写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即可,对于“建档立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孤儿”这五类需要重点保障的贫困生则要参照中央和省学生资助管理系统下发的数据,而系统数据的更新滞后、中央和省级数据无法共享等问题都为精准认定贫困生造成了一定困难。贫困生认定是一个动态过程,每年秋季学期都会在规定的时间段内重新进行认定,部分重点保障贫困学生已脱贫,但是学生资助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并没有进行及时更新,都会导致贫困生认定缺乏精准性。

(二)资助与育人脱离

资助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十分关键。对于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而言,在给予他们物质资助的过程中充分挖掘育人要素,促进他们成长成才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专门负责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部门,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缺少基本的关注。学生资助工作往往由专职辅导员负责,而辅导员还要负责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班级管理等大量工作,往往只能保证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获得物质资助,无法在资助育人方面投入较多精力。其次,针对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大部分辅导员并没有综合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从而给予他们特殊的帮助和教育,这样也无法充分发挥资助育人的作用[2],导致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资助育人的整体效果较差。

此外,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队伍薄弱,无法形成育人合力。高职院校专业任课教师、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往往认为资助育人是辅导员的工作,没有将资助育人融入日常工作和课程中,更不会重点关注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导致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存在脱节情况。

(三)资助育人管理体系不健全

健全的资助育人管理体系是落实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我国当前正处在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但是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家庭处在网络、信息流通不发达的地区,导致学生和父母对于国家资助政策了解较少。且少数民族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方言,学生的家长与学校辅导员、专业任课教师沟通交流会遇到诸多困难,这为学校宣传资助政策、全面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也造成了一定阻碍。同时,在贫困生认定班级民主评议过程中,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可能会由于自身语言、地域文化差异等问题无法全程参与、准确表达,所以无法保证评价的客观准确。这些问题都是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管理体系不健全造成的。

二、高职院校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资助育人管理工作提升路径

(一)实施贫困学生精准认定

高职院校应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对少数民族学生贫困生认定标准加以优化和完善,制订切实可行的认定方案。少数民族学生在入学之后,学校可以为他们设立专门的资助档案,将学生个人的基本情况、家庭经济情况、入学前受资助等信息收集起来,这样就可以更加全面地对学生信息加以掌握。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首先,资助名额应当向少数民族贫困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倾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名额。其次,在实施认定工作时,可以适当调整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资助申请的标准,如适当提高资助额度,或降低申请资助的学习成绩要求,这样就可以切实保证对少数民族贫困生应助尽助,将国家资助政策落到实处[3]。

(二)促进资助育人融合发展

1.完善资助育人工作队伍,形成育人合力。高职院校辅导员一般都身兼多职,工作十分繁忙,要想将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入,只凭借辅导员一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高职院校应当从学生资助管理部门中遴选专人负责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资助育人管理工作,管理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资助档案,关注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心理健康状态,与辅导员相互合作、相互补位,及时回应少数民族贫困生各方面的关切。同时,高职院校专业任课教师、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也要将资助育人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一,在工作中给予少数民族贫困学生指引和关爱,将资助育人融入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因为地域和家庭原因,往往会出现内向自卑、情感交流缺失、人际交往障碍等诸多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应对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波动情况进行跟踪和关注,安排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对存在心理健康异常情况的学生实施心理援助。并积极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对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疏导,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建立健康、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4]。同时,促进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积极参与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帮助他们消除心理焦虑,促使学生身心能够始终维持在放松的状态,掌握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三)健全资助育人管理体系

1.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高职院校应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专门的宣传方案,把握好“招生时、入学时、毕业时”三个关键时间节点,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国家、高校的资助政策,从而积极主动地申请资助。同时,高职院校应尽可能为少数民族贫困学生提供假期社会实践的机会,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对于缓解贫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也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事学生资助工作的教师可以利用假期对少数民族困难学生家庭进行走访、调研,对学生家庭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解决物质和思想关切。

2.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干部管理队伍。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人员和辅导员应充分挖掘和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干部队伍,协助他们开展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育人管理工作。少数民族学生干部与大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学生有着相似的背景,更容易取得他们的信任、了解他们的情况,成为群体中的“意见领袖”,能够在教师和学生中起到桥梁作用。同时,少数民族学生干部也能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方便资助管理部门更好地改进完善,做好总结工作,有助于资助育人功能的发挥[5]。

资助育人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对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成长成才十分重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管理工作应当始终秉承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原则,切实落实国家各項资助方针和政策,不断完善全方位、多角度的资助育人管理机制。这样才能促进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顺利完成学业,实现高质量就业,从而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崔亚楠,文雯,刘惠琴.普及化阶段中美高等教育结构的对比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1(7):55-62.

[2]殷俊,董高瑞.高职院校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资助育人管理研究[J].市场周刊,2020,33(10):116-118.

[3]唐妙言.江苏高职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现状调查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6):89-90.

[4]夏真.普通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资助工作的探索: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赤子(上中旬),2017(6):132-133.

[5]李蓉.关于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J].科技信息,2013(12):51,60.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贫困生资助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陕西全省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南明区离休干部党支部慰问嘉润学校贫困学生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
澳门爱心人士吴少芬、释会明等赴兴仁县看望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