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传》与《明珠记》中古押衙形象比较研究

2021-12-12 07:59丁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3期
关键词:唐传奇中古侠客

丁赟

[摘           要]  唐代薛调所作传奇《无双传》与明代陆采据《无双传》撰作的传奇剧本《明珠记》虽属同源,但从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思想上来看后者都有创新和发展。细作分析研究,古押衙形象的重塑就是其中流光溢彩的篇章。這一人物形象的变化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变化息息相关。

[关    键   词]  《无双传》;《明珠记》;古押衙;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3-0162-02

唐代是汉代之后文学发展的又一高峰,侠文化在唐代也是大放异彩。唐代的侠客文学在初期以游侠与血气方刚的少年郎为创作主体,经由盛唐气象,侠义小说在唐传奇中崭露头角,成为之后侠客文学的坚实基础。

在唐代行侠主题的小说作品中,无论是侠客面对不平事的自我排遣,还是侠客对他人苦难挺身而出,其实都蕴藉了一种理想的因素,而这也恰恰契合了唐代小说所蕴含的浪漫主义特性:着力打破制度的约束,充满情绪的因子,带有夸张和想象之色彩。因此,唐代行侠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侠客形象结合了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和史传纪实的特点,既是实写,又有虚写的一面。譬如,对侠盗、剑仙这一部分侠客的超群武功的刻画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崇武尚力和猎奇的心理需求。由此衍生出去,让小说中的侠客们具备了各种扶弱锄强、不畏强权的形象,还撼动了读者心中的农业伦理。对待世间不公的反抗,就是“侠”之精神留下的痕迹,也是自由和道义的精神合体。

就唐传奇小说《无双传》来看,情节曲折,人物生动,男女主人公王仙客和无双的爱情故事令人动容,但众多人物之中,义薄云天的古押衙却是光环无二。这位侠客老谋深算、知恩图报,最终促成了那一对苦命鸳鸯。其实在众多唐传奇中,侠客助良人这种题材并不鲜见。《柳氏传》中的许俊,《霍小玉传》中的黄衫客都是极有代表性的人物,但二人与古押衙的奇绝比起来,还是稍有逊色。待到明传奇《明珠记》中古生也愈加是非分明,不再为报恩而草菅人命。

一、身份的重塑

《无双传》中古押衙没有任何的铺垫,由无双的信直接引出“常见敕使说,富平县古押衙,人间有心人,今能求之否”。可见小说中的古押衙是一个名声在外的侠客,无双是由敕使口中知道他的大名,仙客得此信后,尽心竭力地服侍他,而古生一句“感郎君之深恩,愿粉身以答效”便将这位“有心人”的行为方向基本勾勒了。这位有心人平日里寡言少语、不好接近,却在重重困难之下,冒险设计救出了王生的心上人。《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一书中说:“读者但领略奇美之趣,而不必诘其可能与否。况作者叙其过程颇谨,全无缺隙,‘不情中乃见‘情矣。”作者对勇毅果敢的古生赞许有加,“有心人”的称号也由此而来,将其与裴铏《昆仑奴传》中磨勒相提并论。古押衙是薛调虚构的人物,并无生活原型,这个人物比之同期的江湖侠客,更为仗义豪迈,而他极致的报恩行为也似乎绝情了些。薛调在塑造人物时,因古生之“不情”让营救之事有了可能,而古生之“不实”又让无双与仙客的爱情获得了完满的结局。读者们也在这惊心动魄的描述当中,跟着跌宕起伏。薛调的用笔平实古朴,但古押衙这个侠客的出现和行为始终非常梦幻,也比较突兀。

到了《明珠记》中古押衙的身份有了一些变化。一是从社会地位来看,戏曲中的古押衙已不再是一个有江湖威名的侠客,而是一个有侠客之力的官员,“姓古名洪,见做羽林卫古押衙之职”。二是从人物关系上来看,《无双传》中古押衙在与仙客见面之前与众人皆无瓜葛。而《明珠记》在救无双之前就为我们交代了古押衙这个人物和王、刘二人的渊源。第五出《奸谋》中,王遂中这样讲道:“下官有一故人,心如聂政,谋比荆轲……若用此人,无有不成。”在这出之中人物关系环环相扣,先由刘震带出卢杞,然后卢奸相又带出了王遂中,最终在王的呼唤中,古押衙粉墨登场,人物出场紧凑有序,并无虚笔。三是从具体人物形象来看,侠客古押衙在戏剧中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士为知己者死”早在封建社会之前的春秋时代就已经提出,人以常人待我,我便以人报之;人以国士待我,我便以国士报之。历来侠客行为的指导标准是不管正邪善恶,只管无愧本心。因此,历史上侠客充当豪门走狗,为非作歹,欺良凌善的人确实不在少数。其中,在第九出《拒奸》古押衙同王遂中商谈过程中,批评春秋时期鉏麑不识是非,为晋灵公行刺赵盾的行为称不上侠义;批评战国时的荆轲不识大势,为燕太子丹行刺秦王的行为也称不上侠义。他认为这两人虽不惧一死,但匹夫之怒却与真正的侠义行为背道而驰,论调新颖,见识卓远。所以他毅然拒绝去行刺刘震一事,为防止因不受驱使而招致祸患,于是他情愿辞官,归隐遁去。此外,从古生的自述来看,此人为报杀父之仇,可以弑人于都市以雪恨,这可谓壮怀激烈,在罢朝闭门之际又可读书以养心,从所读之书《左氏春秋》来看,他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绝不是一勇之夫。

由以上三点可看出,古押衙在此已经跳出了《无双传》只为报恩的框框,一句“腰间匕首光如雪,不染他忠良血迹”是他的立身宗旨,辨识正邪更是他的做人之本。相较小说和戏曲中的古押衙,其身份与立场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小说中的古押衙就是闲居村墅的侠客,感念仙客的奉养之恩而以命为报,离开仙客,他就是与世隔绝的,与他人毫无瓜葛。而戏曲中的古生则在官场沉浮,与无双之父早已相识,也是因为不愿残害忠良才隐居乡野的,但一颗火热而正直的心最终成就了刘震一大家子的幸福。如此一来,人物设置、情节发展合情合理,古押衙的英雄之色也渐渐浮出水面。

二、救人过程的细化

(一)救无双之前

戏曲中的古押衙面对仙客的拜访,既不愿表露身份又不予亲近,写得颇有层次,不像小說中点墨带过,直接跳到一年后古生粉身答效的场景。侠士虽然已经隐居,更是看淡了世间的功名利禄等身外物,却依旧看重人间道义,却依旧珍惜人间真情。譬如,他接受了王仙客的倾心奉养,也在心中决定要予以回报。他觉得要帮助王仙客报父母之仇和洗刷妻子之恨,因为在他看来,王仙客做不来杀人之事,而他却是轻而易举可以完成的。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王仙客竟然央求他赴皇陵救出一名小宫女,而这件事属于犯上作乱,触逆皇权,更何况难度也很大:一方面皇陵戒备森严,固若金汤,如果仅凭匹夫之勇,难以成事;另一方面一旦谋划有差池纰漏,面对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不仅自己身死还要连累家人和朋友。所以他犹豫不决,但他也知晓一个事实:刘震的家族覆灭,正是卢杞使用奸诈的政治陷害所促成的。虽然对方有朝廷官方的认可,但在侠客的心中,受害者是正义的一方。所以,他报答王仙客是义无反顾的道义,搭救受苦受难的无双更是理所当然的道义。义之所指,当仁不让,无须彷徨,于是他最终无愧心意,一往无前。

(二)营救无双

纵观小说中古押衙救人的情况,过程凝练:见茅山道士;借采苹;使无双假死;无双归仙客处还魂;借塞鸿;自刎。这位侠客的动作迅速,在真真假假中就把人给救了。《明珠记》里接连用了六出戏集中表现这个惊险的过程。《买药》一出,古押衙去茅山求药之时,经神仙点化,决定在偿还仙客的人情债后入道求仙,这就暗含了侠士最后的归宿;到了《写诏》中,古押衙内心挣扎,对作假诏一事非常矛盾。这样写不但使得人物形象有血有肉,而且也渲染了救出无双就是与皇权做斗争,这是件惊天动地、极危险的事;到了《违赦》中,如果不是古押衙从中周旋,强装镇定,那么采苹的破绽、塞鸿的语漏都是不能瞒天过海的;到了《饮药》这一出,也正是古押衙的假诏仙药,使无双置之死地而后生;第三十六出《珠赎》中,无双的尸首被古生以明珠赎出,此乃他心中计划的关键,其后这位侠士又自备抬尸的轿夫而不用陵园的差役,以免泄密,足见其事事安排周到;最后,古押衙将无双送到仙客身边,授他还魂之法,告诉他救人的整个过程,这位侠士不但拒绝了明珠酬谢,还催促王仙客带爱人无双远遁潜藏,还为他们准备好行装,再次表现他的处事周详。至此,古押衙奇谋实现,足以自豪。

侠的精义就是自由。侠客们战无不胜却不恋战,伸张正义后便悄然离去。这份超越常人的精神自由,使得侠客本身极具神秘与浪漫的色彩。舍自己而助他人的侠客精神在众多文人笔下也成为一种情怀,叫侠情。

参考文献:

[1]董跃忠.武侠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2]陈广宏,汪勇豪.游侠人格[M].武昌: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

[3]赵旭.试论唐人小说中侠客形象的形成特征[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1).

[4]刘敏.道教与唐传奇中梦的意象[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5]胡艳兰.从《无双传》管窥古代侠士的恩义观[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6]白笛.唐传奇的豪侠思想[J].安徽文学,2010(3).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唐传奇中古侠客
论《儒林外史》对传统侠客形象的解构和重塑
侠客的踪影
挂羊头卖狗肉
侠客
“中古”生意“最好的时代”?
唐传奇中男性书写下的女性形象
唐代侠义小说中的自由精神与文人人格追求
20年的侠客梦!
《诗经·大车》正音与谈部中古分化探
上古、中古与三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