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妙于着力处 豁然于简约中

2021-12-12 04:38林艳菊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14期
关键词:略读课文读写目标

林艳菊

摘要:统编版教科书构建了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精读学方法,略读用方法,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以统编版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略读课文《梅花魂》为例,在教学中努力构建“教略学丰”的略读学习型课堂。

关键词:统编版教科书;略读课文;目标;思维;读写

统编版教科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更系统的编排,构建了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略读课文运用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實现课内外阅读的转换和延伸,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1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教师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与浏览。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不同的老师教法各有不同,有的老师精耕细作,有的老师则“一笑而过”。笔者以统编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略读课文《梅花魂》为例,探索如何构建“教略学丰”略读自主学习课堂。

一、目标导航,巧抓提示,定“情”之所起

1.牵经引纬,纵向梳理要素

略读课文的教学,提倡学生根据文中的学习提示进行自主阅读,迁移运用本单元所学到的方法,多以学生交流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本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引导学生走进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的童年生活,品味他们对童年的深刻回忆,体会浓浓的情意,并关注自己正在经历的童年生活。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借助语文要素纵向梳理图,可以得知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

本单元意在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梅花魂》一文通过具体事例、人物细节表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把握了语文要素、文体特点和课型特点,才能精准定位目标,避免拔高要求。

2.巧抓提示,精准制定目标

统编版教科书在略读课文前安排了“学习提示”,或提出要求学生思考的问题,或提出相关的学习建议。它如一座桥梁,提示了学习本课的要求和方法,指出了学习的重难点,帮助学生从精读课文抵达略读课文。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学习提示”来制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提炼提示语,梳理出本课学习重点,围绕要点展开学习。依据上述要点,我制定了《梅花魂》一课三条教学目标:第一,想想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并尝试概括;第二,从外祖父的言行中体会外祖父的感情,作好批注;第三,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对课文题目“梅花魂”的理解。

单元语文要素为导航,课文“学习提示”为线索,学生综合运用之前学到的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迁移到本课,抓住外祖父在事例中的言行,体会背后蕴含着的深情,让略读课文的教学更高效精准。

二、思维进阶,教略学丰,探“情”之所浓

1.抓住核心,凝练概括能力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情感表达,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的五件事,因此事件的概括就成为了本课必须达到的能力坐标。同时到了五年级下学期,学生的概括能力应有所提高,在原有学力基础上,提炼关键词形成小标题,是概括思维进阶的表现。2课堂中,具体教学活动设计如下:

师: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边读边批注。

生:小时候,“我”看到外祖父读到思乡的古诗词而落泪。

师:同学们,这件事围绕着外祖父展开,抓住关键词,以外祖父为中心,我们可以将这件事概括成更短的几个字。

生:读诗而落泪

师:同学们,找到围绕外祖父写的事,请你将剩下的几件事也概括成小标题。

生:珍视墨梅图、无法归落泪、赠送墨梅图、临行赠梅绢

在中年级,提取信息进行概括是训练的重点。到了高年级,除了掌握基本的概括方法外,更要进一步凝练信息,而本文就是抓住主要人物外祖父,进行凝练概括,促进学生思维的进阶,提升了概括能力。

2.探究“反常”,提升辩证思维

略读课文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教师引导为辅助。学生借助课前设计的学习单,在预习时就回忆了曾经学过的体会情感的方法,如:直抒胸臆、融情于景、融情于事、对比烘托等。

本单元精读课文《祖父的园子》一文,在“我”的眼中,祖父“园子里的一切事物都活了”,在教学中,品析园中事物的“反常”是教学的重难点。通过方法的迁移,学生敏锐地发现在《梅花魂》一文中也藏着许多“反常之处”。课堂上,教师以核心主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默读课文,找出外祖父言行中的“反常之处”,反复品读,并作上批注。

通过寻找圈画,学生发现了外祖父多处“反常”言行,如:面对“我”不小心留下的脏手印,一向慈爱的外祖父“第一次训斥了我妈”,而后“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慈爱”与“训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小小的“我”格外不理解外祖父的变化。而“训斥”与“轻轻刮去、慢慢抹净”的对比,又让外祖父的形象又从严厉转变为细腻温情。剧烈的形象反差,引发了学生的困惑。课上,抓住这些强烈的反差,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说,在班级里大胆说,提升辩证思维能力。

通过对文字的品读,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祖父的园子》中,反复的运用是萧红写活园子景物的重要手法,而在《梅花魂》的课堂中,有小组在交流过程中主动发现了反复出现的四次“愈”字。他们通过换字,将“愈”换成了“越”,反复品读,发现换字后力量感有所下降。原文四个“愈”字,一次比一次更坚定,一次比一次有力量。通过对反复出现的字词进行品读与探究,文字背后的的深情与力量的,就跃然纸上了。

略读课文教学无需面面俱到,但通过迁移学法,扣准关键处品读,能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曾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则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学生将《祖父的园子》一课中学习到的方法,迁移运用到《梅花魂》学习中,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构建思维路径,寻找自主学习的突破口,方显略读教学“教略学丰”的奥义。3

三、读写结合,以写促悟,叹“情”之所至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课题“梅花魂”中的“魂”,不仅是梅花不畏冰雪、凌寒怒放精神的体现,也是外祖父漂泊海外、坚守爱国之情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国人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象征。在教学时,更应以此为情感孕育点,突显语文课堂“立德树人”的功能。具体做法如下:

品读“气节”这一段文字时,在充分诵读之后,请学生畅谈浮现在自己脑海中有气节的民族人物。学生列举了朱自清、杨靖宇、赵一曼等民族英雄人物,随即,出示这些英雄人物的图片和事迹,老师深情引读,学生共情接读。一唱三叹,反复回环,在师生共读的氛围中,浓浓的爱国情便自然而然地流淌在大家的心间。情之所至,笔之所至,学生提笔写下自己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再次唤起心中浓浓的爱国志。

读写结合,将情一步步推向顶峰,以写加深学生的感悟,进一步习得文章借物喻人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阅读体验,提升表达能力。

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豁然于简约中,精妙于着力处。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在精读课文中习得的方法,投入略读课文的自读自悟中,迁移融合、前勾后连。教师的引导应像一条线,串起学生思维提升和表达提升的珍珠。以略读课文为教学例子,和学生一同走进文本,用习得的阅读方法阅读,和文本一起呼吸,在实践中掌握扎实的阅读方法,逐步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最终构建“教略学丰”的学习型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劲.如何建构“教略学丰”的神话略读学习课堂——以《女娲补天》为例.语文天地.语文天地.2021(10)

[2]王维益.单元整体视域下的略读课文教学重构——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的教学为例.小学教学研究. 2021(23)

[3]朱煜.整合单元资源,落实语文要素.语文教学通讯.2021(27)

猜你喜欢
略读课文读写目标
中学语文教学注重课内外读写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古诗诵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有效的“读写”习惯培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初探
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索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过程研究
论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