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

2021-12-12 01:12李琳张汉麟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2期
关键词:选择翻译

李琳 张汉麟

摘要:顺应论作为一个语用学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翻译学研究。顺应论强调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选择的动态顺应过程,而对译者来说,翻译语言的选择和使用也是一个动态顺应的过程。译者需要有意识地从所有可能的选择中挑选出最合适的一个,同时要符合源语的语境和目的语的语言结构。 因此,翻译活动是译者在语言和语境中不断顺应和选择的过程。

关键词:顺应;选择;翻译

赖斯 (1981) 将语际翻译定义为“以双语为中介的交流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与原作者、译者与目标读者构成了一个双向交流的综合系统。王颖频(2015)指出,翻译活动是一个跨文化的意义传递过程,它涉及两套“编码—解码”过程;前者在源语语境中进行,而后者在目的语语境中进行。翻译活动受到语内和语外环境的制约,进而对环境产生影响。

一、翻译是一个做出选择的过程

与语言交流一样,翻译也是一个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首先,译者需要弄清楚“要翻译什么”。换句话说,译者选择源语言材料时,对材料以及作者和国家的信息以及材料的背景有清晰的理解。这样译者可以掌握原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层含义、文化背景、政治立场、情感基调以及源语话语的任何其他信息。例如,译者在面对鲁迅的《呐喊》原文时,必须清楚鲁迅的生平、思想信仰、《呐喊》的历史背景以及他的写作风格。

源语言材料确定后,译者需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翻译目的。顺应论强调语言选择与交际环境、交际参与者和交际目相一致。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活动,也应遵循这一原则。翻译选择的目的与交际需求有方向性的相关,是交际过程成功的保证(马利,2011)。翻译目的是进行后续翻译工作的前提。因此,“一个人翻译的目的必须指示准确和语用准确”(Newmark,2006:115)。宏观层面的选择主要顺应外语环境,实现通用目的。这个过程是高度自觉的。相比之下,微观层面的选择主要顺应语言内因素,顺应过程的意识凸显性较弱。有时这种顺应甚至是无意识的。在此基础上,翻译目的可以分为多个层次,译者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具体目的做出相应的选择,以实现两种语言系统的成功转换。

那么,为了达到特定的翻译目的,译者应该知道“如何翻译”,这就意味着译者需要选择合適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纽马克 (2001)将翻译方法分为逐字翻译、直译、忠实翻译、语义翻译、改编、意译、习语翻译和交际翻译,其中逐字翻译、直译、改编和意译研究最多。

最后一步是选择最合适的词、词组或句子结构,尽可能自然地将原始语篇转化为目的语语篇。有时直译可以满足需要,但当直译不充分时,就需要进行一些结构调整,以“保证可理解性或避免尴尬”(Nida & Taber,2004:112)。

选择过程贯穿整个翻译活动。翻译不仅仅是语言选择的一般过程,而是两种语言系统之间更复杂的多层次语言选择过程。

二、翻译是顺应的过程

根据维索尔伦的顺应论,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用法。因此,翻译不仅具有译者与原作者、译者与潜在读者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语言共性特点,而且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译者应熟悉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以及原作者的背景、历史文化背景甚至特定时代的宗教信仰。总之,翻译是对不同显着程度的语内和语外环境不断动态顺应的过程。

(一)顺应翻译中的语境关联

维索尔伦将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存在于非语言因素中,即物质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

首先,对物质世界的顺应发生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物质条件三个方面。不同语言的同一个指称在不同的物质环境下可能具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因此译者应特别注意原作者和目标读者的物质世界可能有很大不同。

其次,社会世界是指与原作者和目标读者有关的一切社会因素。 “概念只有嵌入到某种特定的社会文化决定的框架中才有意义” (Trosborg,2012:137),社会背景对意义生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译者必须考虑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中所有不同的社会因素,如文化、历史和宗教背景。

第三,心理世界包括原作者的情感因素和目标读者的认知能力。译者作为原作者与目标读者的交际桥梁,应该在原作者的心理世界和目标读者的心理期待之间起到平衡的中介作用。

语言语境包括语境衔接、互文性和序列。在翻译中的语言语境方面,主要障碍在于两种语言的结构差异。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对语言语境的顺应类似于对结构对象的顺应,这将在下一部分讨论。

(二)顺应翻译中的结构对象

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英文单词是抽象字母的组合,而中文则是象形文字;英文是表音文字,汉语是表意文字,中文是意合。相对于汉语,英语的句子结构更加严谨且更有有逻辑性。为了顺应两种语言的结构对象,译者需要在声音、词汇和句法层面做出相应的选择,同时对意义的产生进行顺应。

在声音层面,拟声词的运用是最难复现的技巧之一,句子的语调和节奏对意义的生成有很大的影响。目标语篇中不必使用相同的修辞格,词性,或句子结构,但产生的效果必须是等效的。

在词汇层面,如果原作者用词带有内涵意义,或能够传达出作者的意图,那么在目的语中这些都要体现出来。

在句法层面,“英汉之间最显着的语言特征之一在于形合和意合(Nida,2014:16)。前者组织严密,注重内在的语篇衔接,后者则松散灵活,其连贯性主要基于语义和内在逻辑。因此,在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中需要进行调整以顺应目的语的语言结构。

(三)翻译中的动态顺应

动态顺应是顺应论的核心。语言选择与顺应贯穿于翻译的整个活动,译者与源语、目的语语篇的互动也贯穿其中。译者的最终译文是不断适应语境和语言结构的结果,但并不是翻译活动的最终目的地。语言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在语言选择中始终要进行协商

语言不是一个成品,而是一个进行中的活动,一个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发展的对象(周方珠,2004)。随着世界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更新。不仅一些新词会被创造;旧词也会出现新的含义;而且,“文化的变化往往会产生新的话语类型”(Nida,2001:81)。由于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一些新形成的表达无法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等效的对应物。这个时候,译者需要采用新的策略,做出新的选择。文化和语言都在不断变化,与之相伴的是,翻译中的顺应始终是一种动态的活动。

(四)翻译中顺应的意识凸显性

凸显性在四个调查角度起主导作用。在交际过程中,发声者和口译者会表现出不同语言行为,伴随着不同的意识凸显性。同样,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也会做出不同的顺应和选择,伴随着不同的意识凸显性。如果译者的顺应意识凸显性较弱,那么他对原文的理解就会不完整或出现偏差,甚至会忽略一些重要的因素,如作者的意图、语篇的特点、目标读者的接受程度等,译文中则可能有一些不恰当的表达,违反目标读者的语言习惯。相比之下,如果译者具有高度的意识凸显性,他会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所有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的动态顺应,从而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做出合理的选择。译者在翻譯活动中不是被动的,而是被赋予了主观能动性。在顺应理论的指导下,保持高度的意识凸显性,译者更有可能平衡语言和语境因素,产生高质量的翻译作品。

顺应论由维索尔伦提出并由钱冠连(1990)传入中国后,引起了中国翻译界的极大关注。 顺应论处理语言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即语言的产生和解释;而翻译是译者对源语语篇进行解释并产生目的语语篇的过程。它们具有相同的交际渠道和相似的研究对象,因此顺应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可以有力地解释翻译。

参考文献:

[1]Newmark,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Print.

[2]Nida,E. A. 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 in Translating.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Print.

[3]Trosborg,A. Text Typology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2. Print.

[4]马利. Verschueren语言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1 (1):70-73.

[6]王颖频. 动态顺应: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 上海翻译,2015 (4):76-79.

[7]周方珠. 翻译多元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作者简介:李琳,郑州财经学院助教,硕士,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张汉麟,郑州财经学院助教,硕士,英语笔译专业。

猜你喜欢
选择翻译
探索“五选四变”对中职教育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