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香梨产业发展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1-12-13 08:52蒋志琴陈小光李世强何天明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34期
关键词:库尔勒市库尔勒香梨

张 峰,蒋志琴,陈小光,李世强,何天明

(1库尔勒市香梨研究中心,新疆 库尔勒 841000;2巴州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新疆 库尔勒 841000;3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

0 引言

库尔勒香梨原产新疆,为古老的地方品种,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为瀚海梨(新疆梨的原始种)与鸭梨的自然杂交种,其栽培历史距今已有1400余年[1],是新疆原产的优质特色品种且以库尔勒市行政区域为主产区,栽种面积最大、品质最优。库尔勒香梨因具有味甜爽滑、香气浓郁、皮薄肉细、酥脆爽口、汁多渣少、耐久贮藏、营养丰富等特点[2-3],被誉为“梨中珍品”、“果中王子”[2-3]。库尔勒市因盛产驰名中外的“库尔勒香梨”,由此得名“梨城”。库尔勒香梨是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仅库尔勒香梨一项收入就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4]。但是香梨生产标准化管理不到位、投入成本增加,出园价格、市场行情变化较大[5],还有冰雹、采前风灾的严重影响[6-7],多种因素制约着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分析当前影响香梨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对于指导编制产业发展规划,促进香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提质增效,助推农民脱贫致富,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 香梨产业发展现状

1.1 香梨基地建设已成规模

库尔勒香梨是库尔勒市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进入2000年以来,种植规模快速扩大,产业链也迅速扩展延伸,香梨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已成为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四大林果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库尔勒香梨种植面积增速减缓,截至2020年全市香梨种植面积3.10×104hm2,较“十二五”末新增0.38万hm2;结果面积2.51万hm2,较“十二五”末增加0.45万hm2;总产量40.26万t,较“十二五”末增加11.46万t,经济效益提升潜力较大(表1)。

表1 库尔勒市2016—2020年香梨生产情况

1.2 贮藏保鲜业发展迅速

库尔勒香梨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贮藏保鲜和包装企业的蓬勃发展。自2000年以来贮藏保鲜业得到迅猛发展,而且贮藏期可达到12个月[8]。截至2020年,市域内从事林果产品贮藏保鲜企业已达110余家,贮藏保鲜容量达65万t,早已实现了库尔勒香梨的季产年销,周年供应。贮藏保鲜业的发展,也催生了上市公司新疆库尔勒香梨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冠农果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新疆源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库尔勒金丰利冷藏有限公司、新疆众力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以贮藏保鲜为主的龙头企业,推动了产业链的延伸,提高了香梨贮藏保鲜能力和水平,为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香梨产业的不断壮大,以及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展,有力拉动了香梨包装行业、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已有包装企业32家,规模以上企业10家,年生产香梨内外包装5000万套以上,实现了自给自足并大量外销,形成了环塔里木盆地千万亩特色林果基地集储藏保鲜、包装、物流为一体的集散中心。

1.3 香梨产业的发展显著提高农牧民收入

通过30多年的大力发展,库尔勒香梨成为库尔勒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9],也是农牧民增收的新亮点、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产业振新的着力点。随着香梨结果面积的逐年扩大,农民来自香梨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2010年以来,仅香梨一项的收入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占比最高就达35.62%,平均占比已达30%以上(图1)。

图1 香梨收入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

1.4 品牌效益不断提升

为保护库尔勒香梨地理标志,巴州库尔勒香梨协会自1995年就开始申报“库尔勒香梨”地理标志商标[10],并于1996年11月获得批准,库尔勒香梨被成功注册为全国第一件原产地证明商标[10-11],也是国内惟一农产品类原产地地理标志标识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并形成库尔勒香梨品牌效应。之后,“库尔勒香梨”作为区域公用品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出极高的美誉度和知名度。2004年12月被国家质监总局批准“库尔勒香梨地理标志产品”;2006年10月库尔勒香梨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9年获得国家商标节委员会授予的具市场竞争力的商标称号;2011年在中国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评比中获得公用品牌第三名。2017年库尔勒香梨成功入选2017年世界地理标志,2019年库尔勒香梨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同年入选“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库尔勒香梨地理标志2019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值100.92亿元,位居梨类第一,位居全国第二名;2020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值110.34亿元,同年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保护清单。

2 影响香梨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2.1 水土资源短缺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属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十分匮乏[12],库尔勒市作为巴州的首府,水资源同样非常短缺,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6],再加上退水减地政策和水资源管理制度等,目前已经出现因水资源缺乏导致灌溉制度的不合理,水资源问题也直接影响香梨树的正常生长和产业的健康发展[13]。香梨生产对水的需求量明显大于棉花等作物,每年1.2×104m3/hm2以上的水量是确保高品质香梨生产的基本条件。库尔勒市耕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5.95%,园地占全市总面积的0.6%[14],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同时必须严守土地政策红线。一方面要保护棉花种植基地,另一方面确保基本农田不能随意种植果树,目前大规模发展香梨其发展空间非常有限。

2.2 品种结构单一

新疆林果业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实现向用途系列化、时间系列化、特色系列化发展,调整优化品种布局[15]。时间系列化是满足不同时间的供给问题;用途系列化是满足社会一种果品多样化的需求问题,也是满足一种果品形成多种商品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特色系列化是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问题。虽然以库尔勒香梨为亲本,选育了不少新品种,如‘新梨1 号’、‘新梨 6 号’、‘新梨 7 号’、‘玉露香’、‘红香酥’等[16],但库尔勒香梨仍是巴州地区梨产业中唯一的主栽品种,品种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17],缺乏配套的早中晚熟品种始终是库尔勒市梨产业发展的短板弱项。因此,今后梨产业的发展应在以库尔勒香梨为主栽培品种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调整丰富品种结构,综合考虑适度发展不同品种类型的、市场潜力较大的、不同熟期的优良梨品种,使栽培品种适度多元化,确保果农有稳定收入,同时降低自然灾害和市场等不确定因子对产业带来的风险。例如可适度发展‘新梨7号’、‘新梨9号’、‘新梨10号’、‘玉露香’、‘红香酥’等优良品种。

2.3 果品质量不高

2000年以来,新疆特色林果业种植面积快速递增,但因多方面因素,优质果品率低[18]。同样,库尔勒香梨作为新疆重要特色林果之一,在实践生产中果实品质参差不齐,优质果率也不高[19]。自2000年以来,香梨种植面积迅猛扩张,2000年全市香梨种植面积约1.13×104hm2,2020年种植面积3.10×104hm2,增加了1.97×104hm2,增长了174.7%,基地规模不断扩张。但因科技服务能力不足、农民资金及思想观念等对林果业投入缺乏,有机肥投入不足,影响品质[20],而且自身也有弱点,例如果个小、果心大、抗风能力差等[21]。种植规模在迅速扩大,但广大果农的思想观念落后,素质技能较低,生产管理水平不高,而且生产管理主体仍然以家庭为单元,分散经营,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极难推进,未严格实施标准化生产。加之管理措施不到位,有机肥等物化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树势衰弱,果品质量下滑,而品质决定价格和市场的需求量,品质问题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大面积的发展香梨风险大于机遇。因此,当前库尔勒市香梨产业的发展,还应当是在稳面积和提品质上下功夫,实现提质增效,提高经济效益。

2.4 生产成本不断增加

果园生产成本增加也是影响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因素。当前劳动力成本上涨也是产业面临的挑战之一[22],特别是近几年劳动力的短缺造成成本不断增加,另外水资源费政策的出台,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造成生产成本明显增加,投入产出比不呈正比,生产者的投入能力明显不足,相当一部分果农出现亏损状态,从而影响到部分果农对果园管理的正常投入,尤其是有机肥投入明显不足,造成土壤贫瘠,树势衰弱,果实品质下滑,产量波动较大,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阻碍了产业提质增效。

2.5 自然灾害频发

新疆的农业生产,因冰雹、冻害等自然灾害损失惨重[23]。回顾香梨发展历程,自然灾害对香梨产业的影响非常严重,直接影响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自2000年后库尔勒地区冬季低温冻害、雹灾、风灾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香梨产业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害和打击,特别是2000年以来出现了4次大冻害,造成重灾区大面积死树毁园。2002/2003年冬季巴州香梨遭受低温冻害0.9万hm2,2007/2008年仅库尔勒市香梨低温冻害受灾面积就达0.6万hm2[24],2010/2011年库尔勒市香梨受低温冻害面积达1.02万hm2[25]。近几年,虽冻害有所缓和,但冰雹、采前大风灾害性天气频发,2015年先后出现4次冰雹天气,重灾区果园绝产绝收,损失惨重,2016年出现2次冰雹天气,2018—2020年连续3年遭受不同程度的大风、冰雹灾害天气,受灾区域严重减产。仅2019年一次大风灾害造成香梨受灾面积就达1.87万hm2,评估损失产量7.91万t,造成经济损失约6.3亿元。可见气象灾害频发,对香梨产业的持续健康高效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2.6 市场风险不断增大

多年来中国梨果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出现“内销不旺,外销不畅”的产能过剩现象[26]。市场经济条件下,数量增加,价格必然下降,种植面积应该由市场的需求量、价格决定,发展规模应以市场为导向,市场应该是产业发展规模的风向标。从总体上,国内梨的面积和产量比较稳定并已经饱和,这种状态已维持了近10年之久,新疆梨种植面积仅次于河北、辽宁、四川,库尔勒市梨产量和面积均占到全疆的近1/2。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这15年新疆自治区林果业大发展时期,库尔勒香梨虽然没有大面积发展,但也没有出现哪一年的香梨产品有供不应求的情况,没有出现过香梨价格高、农民收入非常好的年份,加上近年来随着内地香梨杂交新品种‘玉露香’、‘红香酥’、‘新梨7号’等参与市场竞争,阿克苏地区香梨面积也较大,使香梨在国内外的市场份额基本饱和。据专家多年研究,新疆库尔勒香梨和辽宁南果梨类似,国内市场反应敏感,一旦丰产价格必然下降。例如2017年产量历年来最高,但价格却是最低,甚至有些果园都没有完全采摘,因为销售价格低于采摘费。因为库尔香梨在终端市场的销售价格高,消费群体也较为稳定(库尔勒香梨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城市中的购买力较大的年轻一代,主要在南方市场和北方的中心城市),市场已基本饱和。石细胞含量的增加也是影响库尔勒香梨品质的主要原因之一[27],果皮薄和肉质果柄导致不耐运输等,导致其在国内外优质和高档果品市场的竞争力较弱。目前库尔勒市还有近20%幼龄果园,如果不受大的自然灾害影响,总产量的增加将在未来对香梨价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2.7 种植积极性减弱

2017年香梨丰产不丰收,2018—2020年连续3年冰雹和采前风灾,严重影响了产量和经济收入,严重挫伤果农的积极性。同时,随着近几年劳动力成本、生产资料投入成本不断提高,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经济效益大幅下降;市场低迷,果品销售受到严重影响,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严重影响果农的经济效益。

2.8 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基层科技力量极为薄弱,从事林果业的科技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28]。库尔勒市香梨研究中心作为唯一的专业技术部门,长期以来仍然以技术推广服务为主,在专业的、深层次的技术研发方面非常薄弱。20世纪60年代后,巴州农科所(现为巴州农业科学院)、巴州农校和兵团第二师农科所有一批从事香梨基础研究和推广应用的专家前辈,并为香梨产业培养了一大批中生代骨干力量,为香梨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但到20世纪90年代后,老一辈专家陆续退休,大部分中生代力量转行、晋升,从事香梨产业的骨干专业人才出现断代,香梨产业基础研究尤其是重大共性问题和应急突发问题攻关研究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推广效果不明显,香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缺乏强大的技术保障和科技支撑,没有形成专业的、稳定的、高素质的本地科研团队。

3 促进库尔勒市香梨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全面实施产业提质增效

加强市场开拓、提高品质、降低流通成本是保证香梨价格链和产业链相对稳定的关键[29]。单果重是库尔勒香梨果品分级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果个的库尔勒香梨价格上能相差数倍[30]。因此,必须调整发展思路,将香梨产业发展的中心任务从基地规模的扩张转变为提升果品产量和品质。当前,库尔勒香梨产业的重点还是应从供给侧入手,在稳面积和提品质上下功夫,使香梨回归原味,提升经济效益,不宜盲目追求种植面积。同时,注重幼树的树形和树势的培育,结果树以提高单产和优质果品为主,生产优质果品,促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巩固提升现有香梨的种植水平、产量和品质,加快实现提质增效,在巩固提升的同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时适度扩大种植规模。

3.2 加快标准化生产

改良土壤是提高果实品质的根本途径[19],果园土壤养分直接影响果树的产量和品质[31]。以修复改良土壤为切入点,大力实施增施有机肥,全面推广种植绿肥,逐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将堆肥沤肥、种植绿肥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措施,每年动员组织果农广辟肥源,在夏季将修剪枝条、秸秆、杂草等粉碎与农家肥混合进行堆沤腐熟有机肥。积极建立水肥一体化的试验示范园,研究探索适合库尔勒香梨种植的水肥一体化灌溉节水模式和技术,逐步推广,提高肥水利用率。持续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积极推广迷向丝、诱捕器、粘虫板、杀虫灯等绿色防治产品和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对现有的老果园和低产低效园采取开心、落头或伐除重建等措施逐步更新改造,有序推进“新旧果园”交替,通过更新改造,实现果园产量产值“双提升”。

3.3 加强科技能力建设

认真落实库尔勒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香梨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库尔勒市引进人才实施办法》的文件精神,积极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及时落实好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及待遇,充实、壮大科技力量,形成相对稳定的科技服务团队,充分调动科研单位、技术部门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加强与区内外科研院所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尤其是要利用好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库尔勒综合试验站这个平台,通过科技合作,努力提升本地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由政府部门每年聘请区内外知名林果专家,长期在库尔勒市开展科研、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共同为香梨产业发展提供科技保障。市、县、乡、村四级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32],尤其要重视乡镇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根据种植规模大小,每个乡镇场配备5~10名专职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建立至少一支稳定的、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专业技术服务队,积极开展社会化技术服务,增强基层科技服务能力。

3.4 推进品牌发展战略

知名品牌是知名产品的主要载体[33]。以市场为导向,广泛宣传,不断增加香梨的品牌知名度,整合规范现有品牌,突出孔雀河畔品牌主体地位,发挥行业协会职能作用,积极推进统一标准、统一采摘、统一分级、统一包装、统一标识,逐渐形成生产、销售、贮藏、运输、加工、包装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多产精品产品。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培育建设品牌,扶持和鼓励龙头企业利用各种媒体和现代手段广泛宣传,扩大库尔勒香梨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利用品牌效应,建立多渠道的销售网络,提高品牌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以特色和品质赢得市场。因此,库尔勒香梨的种植者和经营者首先要强化品牌营销意识,坚定品牌营销观念。其次要规范包装标识,注重设计不同规格的精美包装,提升果品档次。第三,严格执行果品分级标准,实行分级包装,优质优价,低质低价,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第四,强化品牌营销宣传,每年组织林果企业、专业合作社在大中型城市参加各类林果产品推介会。

3.5 加快建设组织化经营模式

目前,库尔勒香梨生产仍然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生产经营方式较为传统,产业竞争力弱。今后应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引导、转变果农思想观念,探索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同时结合土地政策,加快研究探索集中托管、土地股份合作、反租倒包等模式的果园流转经营机制和方式,加快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提高果品质量和档次,形成产业优势,稳定市场。目前以库尔勒金玖诚香梨合作社、库尔勒美旭香梨农民专业合作社、库尔勒民诚香梨专业合作社、库尔勒睿坤香梨专业合作社等为代表的经济组织,已成为香梨生产、经营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他们的组织形式还非常松散,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发挥作用还不够,通过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进一体化、规模化经营,形成真正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

3.6 加快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机制体系

与气象、应急管理等部门建立畅通的信息共享网络,利用气象部门现有的信息平台,定期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在经常性发生冰雹灾害的重点区域建立人工干预冰雹灾害天气工作站点,配备完善的防范设施设备,各站点所在乡镇场安排专门作业人员,由气象部门负责人员培训。按照林长制的要求,明确乡镇场、村级林长及其职责,在责任区域显要位置设立林长制公示牌,加强防护林的管护,提高其抵御风灾的能力。在有害生物防治中,要充分发挥林检部门的职能作用和专业优势,制定重大病虫害防控应急预案,根据库尔勒香梨种植区域的分布,建立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站点,定期发布预测预报信息,提出防治建议和技术措施,指导各乡镇场开展防治工作,对于危险性病虫害一旦发现,按照程序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报告,做到早发现、快反应、严处置,将有害生物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猜你喜欢
库尔勒市库尔勒香梨
玉露香梨“赛美人”
中国新疆库尔勒:越冬天鹅“闹”新春
库尔勒下行到发场电码化特殊改频电路的改进
转变生产方式,促进库尔勒香梨提质增效
香梨:瀚海的果实
新疆库尔勒市居民心源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氢对X80钢在库尔勒土壤模拟溶液中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的影响
农户农产品安全生产行为的调查分析
库尔勒市三例奶牛出血性乳房炎的诊治
库尔勒香梨冻害与腐烂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