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支部生活》“漫画小品”栏目特色探析

2021-12-13 14:12张志萍
传媒 2021年22期

张志萍

摘要:作为中共上海市委党刊,上海市委动员和教育党员群众的重要阵地,《上海支部生活》自1961年7月起,率先在全国党刊中开辟了“漫画小品”彩色专栏。数十年来,“漫画小品”栏目以其鲜明的思想性,担负着传播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责任。本文通过主题题材的专门选择,思想内涵的深度提炼,艺术创意的独特构思,表现手法的不断创新,人物形象的鲜明勾勒等方面,探索了新时期“漫画小品”的栏目特色和思想引导建设路径。

关键词:党刊特色 漫画小品 《上海支部生活》

《上海支部生活》于1954年创刊,是中共上海市委的机关刊物,由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其面向基层党组织,面向广大党员、干部和积极分子,是上海市委联系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中共上海市委党刊《上海支部生活》的传统品牌栏目,“漫画小品”以其鲜明的思想性,担负着传播主流媒体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责任。在思想引领和文化内涵的建设上,充分体现了中共上海市委党刊应有的深度、广度和影响力。

一、小切口大主题,凸显思想性

作为一本严肃的政治类刊物,《上海支部生活》创办之初,在刊物整体栏目的设置上,就有着统揽全局的考虑,既要严肃庄重,体现党刊平台独到的指导性,又不能高高在上、孤芳自赏,脱离群众。所以编辑部考虑更多的是怎样才能办出具有舆论影响力的栏目。早在1925年5月,在郑振铎任主编的上海《文学周报》上冠以“子恺漫画”的题头,连载丰子恺平日所见所闻可悲可喜之作,并注明为漫画,丰子恺因此被称之为“中国现代漫画鼻祖”。作为一种新闻探索,1961年7月,《上海支部生活》在全国党刊中率先开辟了“漫画小品”彩色专栏。

和普通新闻漫画最大的区别是,党刊“漫画小品”栏目既可独立成篇一事一议,也可以四幅漫画甚至八幅漫画作为一组,充分发挥微型读本的各种功能。近年来,《上海支部生活》曾受上海市松江区纪律检察委员会、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等单位委托,邀请上海市著名漫画家联袂创作,编辑出版了《图说〈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漫画图解〈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斗争的若干准则〉》《漫画圖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微型漫画读本,充分体现了《上海支部生活》的权威性,发挥了党刊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作用。

二、不失艺术特色,用好批评功能

作为党刊的一种舆论工具,但又不失其艺术特色,在批评报道上采用“漫画小品”的形式,也是党刊新闻宣传的一大亮点。20世纪60年代,《上海支部生活》就曾针对“文山会海”问题,刊登过一幅标题为《14-10=?》的“漫画小品”,讲述全厂仅有14名职工的上海勤益弹簧厂,竟然收到市农机公司、闸北公安分局、行业党委等上级部门的开会通知,要求出席人数达10人(后来实际去了7人),企业不堪重负,却又不能得罪这些上级部门的勤益弹簧厂,只好把生产都停了下来。党刊“漫画小品”对此现象“以画点评”,以“画”说“事”,“画”里有“话”。短短100多个文字,配上一幅生动形象的漫画,及时聚焦社会热点,针砭时弊,很好地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体现了“漫画小品”栏目深刻的思想性。读者则在轻松的氛围中体会到作者的深意,进而引发更深刻的思考。新闻漫画的思想性使漫画本身的感染力得到了明显的增强,所以读者能够基于漫画欣赏其内容,并从内容上受到启示。《上海支部生活》“漫画小品”栏目因此为读者喜闻乐见,很多读者拿到刊物,阅读习惯往往是先翻看其中的“漫画小品”栏目,这一栏目在读者中有着良好的口碑和深远的影响力。老一辈上海乃至全国久负盛名的漫画家张乐平、乐小英、方成、汪观清等都经常不断地为“漫画小品”栏目配画,到现在新的一批漫画家如郑辛遥、沈天呈、谢振强、孙绍波、邹勤等已成为“漫画小品”栏目的中坚主创力量,显著地提升了该栏目的质量和品位。

三、对当下的热点迅速反应提升题材关注度

新闻性是新闻漫画具备的必要属性。从具体的分析来看,新闻漫画的新闻性主要指其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如在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的新闻漫画,其往往是针对社会现实中不良倾向、问题以及现象的批评。新闻的真实性,就是要在新闻工作中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漫画小品”的本质是新闻漫画,就像时事评论一样,第一要素是新闻性。“漫画小品”对当下热点迅速反应,再配之以短小精悍、鞭辟入里的文字,以独具的幽默性、讽刺性凸显其精要,以视觉冲击力吸引读者阅读。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大众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作为“笑的武器”,党刊“漫画小品”依托新闻,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巧妙地用简洁的线条,借助幽默、谐趣、夸张的艺术形象,勾勒出妙趣横生的画面,隐含睿智的讽刺意味,具有生动性和娱态性,在轻松调侃中去恶破毒,让人们在开怀大笑之时领悟深刻的思想内涵,启迪智慧,涤荡灵魂,可谓是大俗中见大雅,天真中有深刻,雅俗共赏,老少皆宜,且留给读者广阔的联想和回味空间。党刊对新闻热点的第一时间反应,使党刊的可读性、趣味性得以大大地提升。

《上海支部生活》的“漫画小品”与时俱进地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读者对办好“漫画小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时代,“漫画小品”在进一步加大品牌化运作步伐的同时,应积极探索创作的多样化,探索通过运用电脑来制作“漫画小品”,使“漫画小品”更加生动形象。

四、漫画和文字有机结合凸显主题

作为《上海支部生活》的传统品牌栏目,历经刊物数十年的发展变迁,“漫画小品”始终坚持其初创时的栏目定位,坚持两个方面组稿:一是在题材选择方面,以全国新闻、上海时政新闻中选取当下热点、有警示、启迪作用的内容为主要创作素材;二是编辑记者要配上短小凝练的文字,经过严格的三审后,再约请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的著名漫画家为文章配图。

“漫画小品”栏目曾经刊登过著名漫画家、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郑辛遥的“学历造假:文凭注水,脑袋进水”独幅漫画。郑辛遥对此漫画的诠释是:“文凭注水,说明是自己本身有问题;脑袋进水,讽刺当下很多官员的文凭腐败现象。”该幅漫画比喻生动,仅有寥寥几笔,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作品的思想性和政治高度,可谓简单中见深刻,给读者以警示和启迪。

现实生活中,因为竞争的激烈,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想着“托关系”,不择手段地给孩子办理重点学校就读,却因此遭遇骗局。“漫画小品”《“托关系”入学掉进诈骗陷阱》讲述的就是这样的事例。由于自己是外地户籍,黄先生的孩子不满足入读某公办幼儿园的条件。朋友庄某某说可以帮他完成“心愿”。结果是转了6000元的“打点费”,又被以“请吃饭”为名,被庄某某讹诈了1600元后竟然销声匿迹了,最终结果是一场骗局。法院依法判处庄某某拘役五个月,缓刑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该“漫画小品”采用八幅漫画加一个标题的形式,占据党刊整整一个版面。精炼的语言,配上幽默、讽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深刻地揭露了骗子庄某某的丑恶行径。此文经刊出后,引发读者强烈反响,认为作为中共上海市委党刊的《上海支部生活》刊登此类“漫画小品”,读者深受教育,回味无穷,起到举一反三、警钟长鸣的作用。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彼得·伯克在《图像证史》中所言,“在报纸发明之后和电视发明之前,漫画在政治辩论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撕掉了权力的神秘色彩,鼓励普通民众参与国家事务”。

五、踏准读图时代节奏,小漫画体现大关怀

“漫画小品”栏目上的漫画紧扣读图时代的节奏,浅显通俗地宣传党的重要方针政策,凸显出“漫画小品”的独特传播特色和舆论工具作用。《上海支部生活》为半月刊,每月出版两期,分为《先锋》和《前沿》,为每月5日和21日出版。《先锋》和《前沿》两本刊物的出版时间节点,对以做深度报道为主要特色的《上海支部生活》来说,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充分领会中央的精神要求,紧跟上海市委的指示举措,组织记者撰写封面深度报道。对新闻栏目“漫画小品”来说,同样也是如此。

“漫画小品”栏目系1961年创办,其中因特殊原因,曾经一度停刊。1980年《上海支部生活》重新出版后,“漫画小品”栏目再度又出现在了党刊的封三。经过近60载的磨砺,“漫画小品”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其以一得之见,传神地刻画了瞬间的典型形象,催人联想,激发思考,不经意间已经成为党刊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群众的一种新闻体裁。

六、传播手段革新,发挥引导功能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在社会资讯高度发达的当下,人们的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空前活跃,阅读面更广,视野更开阔,更善于体现独立思考。近年来,很多纸媒因各种原因,发行量、订阅量、阅读率呈现直线下滑的态势。在如此惨烈的大浪淘沙态势下,尽管《上海支部生活》为严肃的政治类刊物,但依然以40余万份的发行量,占据上海主流媒体的前列。

新形势下,无疑对党刊“漫画小品”的特色和思想引导建设路径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何做到既不触碰一丝敏感界限,又能旗帜鲜明地刊载代表党刊地位和作为的作品,继续保持和体现“漫画小品”这个传统品牌栏目的深刻的思想性和政治高度?这些就需要党刊工作者具备与时俱进对新闻热点的新闻职业敏感、深入持久地对新闻采编文字的精准表述和配有极具幽默、讽刺、视觉冲击力的艺术表现手法,使“漫画小品”栏目在传统党刊中的地位始终不动摇。

新媒体时代,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更加迅捷,新闻传播速度也是与时俱进。新媒体借助公众号平台,不受时空所限制,第一时间发挥新闻警示、引导等作用。作为传统品牌新闻栏目,“漫画小品”在新形势下要历久弥新,从主题的专门选择,到思想内涵的深度提炼,艺术创意的独特构思,表现手法的不断创新,人物形象的鲜明勾勒等思想引导的特色和建设路径为主旨,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以深刻、擊中时弊的选题,提出和反映事物的本质和揭示深层次的问题,以及时、精准的文字表现形式,辛辣、诙谐、讽刺、幽默的表现手法,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幽默苗子,最终产生趣味无穷、忍俊不禁的效果。

新媒体时代,为使《上海支部生活》继续不断地向纵深发展,“漫画小品”栏目要顺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要求,面对当下社会价值判断失范和道德滑坡所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漫画小品”要充分发挥新闻漫画的特点和优势,要及时回应读者的持续关注。要充分发挥党刊的优势,争取挖掘更多的绘画人才参与到“漫画小品”的创作队伍中来。还要利用现有的新媒体优势,除了已经建立深度合作的“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外,未来,《上海支部生活》“漫画小品”栏目可以更进一步地通过其他新媒体平台,比如抖音、哔哩哔哩、快手等APP,加以拓展传播,使传统品牌栏目“漫画小品”在网络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者系《上海支部生活》主任编辑

参考文献

[1]苗建忠.中英新闻报道中的模糊语言研究[J].幸福生活指南,2019(16).

[2]刘一丁.中国新闻漫画[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3][英]彼得·伯克.图像证史[M].杨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杨佳汶.新媒体时代漫画的创作及发展研究[J].参花,2019(22).

【编辑: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