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型包虫病的CT表现

2021-12-13 18:34邓春梅熊静张奎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9期

邓春梅 熊静 张奎

【摘 要】目的:探讨肺泡型包虫病的CT影像特点,提高对该病 CT 诊断的认识。方法:对36例肺泡型包虫病患者的128-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泡型包虫病 CT 表现:可单发或多发病灶,多发较常见,以肺野外带居多,常可见 “小囊泡”“小空泡征”、钙化、空洞、气液平面、强化,可伴少量胸腔积液,病灶均继发于肝泡型包虫,可伴发脑泡型包虫。结论:肺泡型包虫病CT表现具有特异性,可较准确、简单、经济的对病灶进行诊断,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肺泡型包虫;肺包虫;泡型包虫;棘球蚴 HD

包虫病(HD,Hydatid Disease)即棘球蚴病,是棘球绦虫在其幼虫阶段(棘球蚴)寄生于人兽体内而引起的一种古老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人类作为中间宿主,是通过食用被包虫卵污染的食物而受到感染[1,2]。近20年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包虫病的发病率呈不断升高趨势, 逐渐从地方性疾病发展为全球性疾病[3],全球超过90%的包虫病患者在中国报道[3]。我国各省、自治区均有包虫病例报道,在我国中西部牧区比较常见[4],如:青海、新疆、四川、宁夏、甘肃,其中又以青海、西藏与四川的交界处最为严重[5]。经估计囊型包虫(CE,Cystic echinococcosis)的全球发病率<1~200/10万人;而泡型包虫(AE,Alveolar echinococcosis)约0.03~1.2/10万人[6];中国地区这一数值约为0.13%,但在中国西部流行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包虫病的平均检出率为1.28%(4 260/332884)[7],在青海果洛州的达日县,这一数值甚至达到了11.93%(430/3 605),远远超过了世界乃至中国地区的平均患病率[8]。西部7省以囊型包虫多见,青藏高原、四川甘孜阿坝地区囊型包虫与泡型包虫均好发,但以泡型包虫较多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从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肺泡型包虫病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肝泡型包虫血行转移至肺内生长病例。本研究病例均为藏族,其中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20岁~78岁,平均年龄(46.67±15.05)岁。

1.2 检查方法

采用飞利浦Ingenuity 128层螺旋CT及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 128层螺旋CT,进行平扫及增强检查,扫描范围自肺尖至较低侧肋膈角下2cm,层厚3.0mm,层间距3.0mm,重建层厚1.0mm,间隔1.0mm。CT检查对肺泡型包虫有定性、对位准确的特点。

1.3 图像分析

所有患者的CT图像均由3名从事影像诊断5年以上的放射科医生独立分析解读,如诊断意见不一致时以相互讨论得出的一致性结果为准。

1.4 临床表现

肺泡型包虫早期病灶较小时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 长大到一定程度时患者临床可有胸痛、咳嗽、咯血、低热、盗汗、呼吸困难等症状,常被误诊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疾病,从而延误或过度医疗。少数患者可伴有过敏反应,如皮肤潮红、荨麻疹和喘息,严重者可休克。

2 结果

本研究中肺泡型包虫病灶大小不一,可单发或多发,多发较常见,8例为单发,28例为多发;肺叶分布无明显好发部位,右肺上叶23例,右肺中叶20例,右肺下叶22例,左肺上叶22例,左肺下叶22例;可发生于内中带及外带,以外带居多,内中带23例,外带33例;36例可见“小囊泡”;14例可见“小空泡征”;34例可见钙化;21例可见空洞;10例病灶空洞内见气液平面;29例可见强化,“小囊泡”无强化;8例伴胸腔积液,积液厚度均<1 cm;36例病灶均继发于肝泡型包虫;12例伴发脑泡型包虫。本研究未见共生肺囊型与泡型包虫病例,见表1。

3 讨论

目前世界上报道的棘球绦虫有10余种,已知致病的病原寄生虫及其所引起的包虫病种类主要有:①细粒棘球绦虫(E.granulosus Batsch,E. g,1786)的幼虫棘球蚴所致的囊型包虫;②多房棘球绦虫(E.multilocularis Leuckart,E.m,1863)的幼虫泡球蚴所致的泡型包虫;③福氏棘球绦虫(E.vogeli Rausch and Bemstein,1972)幼虫所致的多囊型包虫病;④少节棘球绦虫(E.oligarthrus Diesing,1863),目前尚未见确切的人体病例报道;⑤石渠棘球绦虫(E.shiquicus,Xiao et al,2005),目前尚未见确切的人体病例报道[9,10]。

原发型肺泡型包虫罕见,多继发于肝泡型包虫的血行转移。包虫在肝脏发病率最高,而泡型包虫几乎是肝脏原发约98%。六钩蚴经肝脏→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肺动脉→寄生在肺,或经小肠淋巴管→胸导管→颈内静脉→右心→肺动脉→寄生在肺,故肺的发病率仅次于肝脏[11]。CT见两肺内单发或多发的结节、斑块、团块状实性病灶,常为多发,肺野外带居多,大小不一,病灶较小时形态规则,长大后边缘呈分叶状或有小结节状隆起,边界较清,病灶内部密度不均匀,可见“小囊泡”“小空泡征”、空洞、钙化或气液平面。寄生虫小泡是泡型包虫的活跃部分,CT表现为病灶内多发“小囊泡”,病灶每个囊的大小相近,多数直径约0.1cm~1.0cm,少数可较大,甚至>3cm,“小囊泡”可呈群簇状、“蜂窝样”“葡萄串”分布。病灶钙化形态多样,可呈沙砾样、小结节状、小斑片状、环状等,或仅表现为病灶实性部分密度较均匀性稍增高。“小囊泡”及钙化是泡型包虫病的特异性CT征象。空洞多为偏心性空洞,少数为薄壁中心性空洞,部分空洞内可见气液平面。病灶常见强化,强化形式多样,多呈环形强化,“小囊泡”无强化,增强后可更好地显示“小囊泡”及“囊泡群”、确定病灶的范围、发现较小的转移灶、观察病灶压迫、侵犯周围结构的详细状况。六钩蚴通过肺毛细血管这个“筛子”后,便可随血液循环寄生在脑,甚至全身各部位生长。

膈顶区域肝泡型包虫病灶向上侵犯,穿透膈肌、膈胸膜,直接累及肺底,引发肺泡型包虫病,CT表现为肺炎样模糊影,同时可伴有胸腔积液[11]。

人群感染包虫病目前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是流行于世界畜牧业发达地区最常见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包虫病每年给我国畜产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牧区居民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我国对包虫病的筛查、诊治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与帮助,但因藏区中间宿主数量多且种类丰富,偏远地区居民对包虫病认知有限,包虫病的传播途径未得到根本性的控制,我国罹病患者仍较多,包虫病防控工作仍十分艰巨。包虫病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一般血液学检查、临床生化检测、寄生虫学检查、免疫学检查,检查结果假阴性率较高,对病灶的准确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肺泡型包虫的CT表现具有特异性,可较准确、简单、经济的对病灶进行诊断,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GROSSO G,GRUTTADAURIA S,BIONDI A,et al.Worldwide epidemiology of liver hydatidosis including the Mediterranean area[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Wjg,2012,18(13):1425.

[2] QIAN M B,ABELA-RIDDER B,WU W P,et al.Combating echinococcosis in China: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2017,6(1):161.

[3] TORGERSON P R,KELLER K,MAGNOTTA M,et al.The global burden of alveolar echinococcosis[J].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2010,4(6):e722.

[4] 王敬,邱海静.泡型肝包虫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26(7):1070-1071.

[5] 伍卫平.我国两型包虫病的流行与分布情况[J].中国动物保健,2017,19(7):7-9.

[6] SCHWEIGER A,AMMANN R W,CANDINAS D,et al.Human alveolar echinococcosis after fox population increase,Switzerland[J].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07,13(6):878-882.

[7] 伍卫平,王虎,王谦,等.2012-2016年中国棘球蚴病抽样调查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8,36(1):1-14.

[8] 马霄,王虎,张静宵,等.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和棘球绦虫病流行情况调查[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7,35(4):366-370.

[9] 温浩,丁兆勋.包虫病图谱[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

[10] NAKAO M,LAVIKAINEN A,YANAGIDA T,et al.Phylogenetic systematics of the genus Echinococcus (Cestoda: Taeniidae)[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arasitolo gy,2013,43(12-13):1017-1029.

[11] 溫浩,邵英梅,赵晋明,等.包虫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