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

2021-12-13 00:51枫林晚
快乐作文(7.8年级)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宝钗黛玉宝玉

枫林晚

爱情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从《诗经》开始,不断流淌,生生不息。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憧憬,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欣喜,有“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悲伤……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本期,我们从宝黛钗身上略窥端倪。

木石前盟为何故

古代社会,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是没有自主权的。男权社会里,女子更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运气好点的,遇到情投意合之人相看两不厌;运气不好的,轻则冷眼相待,重则蛮横粗暴,遑论爱情。即使是前者,也冷不防婆婆棒打鸳鸯,一纸休书天各一方。君不见陆游与表妹唐婉伉俪情深却被陆母生生拆散,留下“东风恶,欢情薄”的悲叹;君不见焦仲卿与刘兰芝相敬如宾却被焦母强行分开,留下“仰头相向鸣”的悲剧。因此,在小说里戏剧中,才子佳人一见钟情私定终身的故事不胜枚举,其实是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的向往。

但曹公不满于一般小说戏剧的套路,他借老祖宗贾母之口批评:

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便是告老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服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第五十四回)

佳人一见钟情不合常识,那宝黛的爱情呢?

贾宝玉的前身是太虚幻境的神瑛侍者,黛玉是他浇灌的一棵绛珠仙草,所谓木石前盟,前世有恩,今生还泪。虽然有神话色彩,其实富含隐喻意义。木石,都是自然之物,富有自然之性,富于自然之情。宝黛爱情是建立在朝夕相处的基础上,无关风月,无关郎才女貌。经历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到相互试探再到心心相映的过程,是自然而然发生的。黛玉刚到贾府,被贾母安排到身边的碧纱橱,宝玉自己要求移到外边的床上;后来大家搬到大观园,黛玉住进潇湘馆,宝玉住到怡红院,隔得很近。物理空间近,心理上也很近,但其间有猜疑、有赌气、有试探。第二十六回,黛玉听见宝玉被舅舅叫去一日,为宝玉担忧,晚饭后听说回来了便去怡红院探望,谁知被晴雯以宝玉为由拒绝开门,恰巧听见宝玉、宝钗在院里笑,越发生气,哭得“落花满地鸟惊飞”。便有了二十七回黛玉葬花,二十八回宝玉追问,二人冰释前嫌。宝玉在丫头面前都是做小伏低,何况面对黛玉。

“当初姑娘来了,那不是我陪着玩笑?凭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干干净净收着等姑娘吃。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我替丫头们想到了……我也和你似的独出,只怕同我的心一样。谁知我是白操了这个心,弄的有冤无处诉!”(第二十八回)

这番表白,情真意切。爱的前提是了解。弗洛姆说:“不了解一个人就不能尊重他,爱的责任若没有了解作为向导便是盲目的。了解若无关心为动力,便是一句空话。”宝玉爱黛玉,了解她的好恶,关心她的喜悲。爱是快乐地给予,不是自私地占有;爱是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不是从自我出发。爱不仅是爱着你的爱,悲伤着你的悲伤,爱还是尽己所能创造条件让对方幸福。

黛玉因为宝钗有金锁,恰好又有金玉良缘的说法,心里一直耿耿于怀,别人她没办法把握,但她特别在乎宝玉的看法。总是拿“金玉”去试探宝玉的态度,宝玉也很难过,别人不知,唯独你应该知道,可你每每来刺激我。两个真心相爱的人却将假意试探。直到宝玉挨了贾政毒打,黛玉哭红了眼睛,宝玉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记挂着黛玉,怕她担心,派晴雯拿两条半新不旧的帕子送给黛玉,黛玉体贴出帕子的深意,提笔在旧帕上写了三首诗。自此,二人心意相通,不再互相怀疑。爱不是一厢情愿,而是唤醒和共鸣。沟通是桥梁,在沟通的过程中,彼此了解、彼此包容,渐渐变得心有灵犀。两方旧帕寄心知,晴雯不解,黛玉懂得,帕子里有宝玉的温暖,宝玉的深情,能拂去黛玉的孤独,收藏黛玉的眼泪。物在人在,交付一生。

那么,大观园里优秀的女孩儿灿如群星,比如湘云,比如宝钗,为什么宝玉独独钟情黛玉呢?要知道宝玉对所有的女孩子都热情,都怜惜。特别是宝钗,艳冠群芳,才情卓绝,博得贾府上下一片赞美。这里就涉及爱情的本质,爱情是灵魂的相融,精神的一致,价值观的相同。最初可能始于颜值,最后肯定终于价值。宝玉不喜科举考试,厌恶仕途经济,宝钗曾经劝说过他,被他请出去,并且说林妹妹从来就不说这样的混账话。黛玉无意中听到,心中又惊又喜,认做知音。可见,爱情的前提是了解和尊重,基石是给予和包容,支柱是懂得和成全。没有懂得和成全,婚姻的大厦即使建立,也摇摇欲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和冬妮娅,也是少年恋人,却分道扬镳,原因何在?保尔志在人类的解放事业,冬妮娅只讲究个人享受,道不同不能同行。宝玉和宝钗人生追求不同,“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走进婚姻又怎样,还不是“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金玉良姻終难逃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却成了水中月镜中花的悲剧,黛玉为情郁郁而终。金玉良缘取代了木石前盟,人为战胜了自然。为什么?

贾家五世而斩,正面临内囊空虚的危机。第五十三回借贾珍之口说出:

比不得那府里,这几年添了许多花钱的事,一定不可免是要花的,却又不添些银子产业。这一二年倒赔了许多。

“赔了许多”指贾元春省亲讲排场奢靡过度,导致入不敷出,捉襟见肘。富贵富贵,贵而不富,贵难持久;富而不贵,富难保持。贾家皇亲国戚外强中干不富而贵,薛家皇室药材供应商家财万贯富而不贵,正好结成联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金玉良缘,良的是家族利益,缘的是权钱结盟。在封建社会,贵族阶层,婚姻从来都是政治行为,绝不是个人意愿。再看黛玉,父亲虽是巡盐御史,但不幸故去,对贾家没什么作用。这从贾元春先后送的礼物就可以看出。

第一次元妃省亲:

宝钗、黛玉诸姊妹等,每人新书一部,宝砚一方,新样格式金银锞二对。宝玉亦同此。

第二次贾妃赏端午节礼,袭人向宝玉汇报:

你的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别人都没了。

第一次三人一样,第二次宝玉、宝钗一样,黛玉没有。深谙政治的贾妃是贾家的风向标,她透露出来的信息非同小可。

宝钗是宝二奶奶的理想人选,是当时主流价值观教育出来的好孩子,循规蹈矩。她劝宝玉科举制业符合贾家改造宝玉的愿望。她“小惠全大体”,懂得笼络人心,博得贾府上下一片欢心,连赵姨娘都说她好话。

黛玉就不同了。黛玉鄙视功名利禄,从不劝宝玉那些“混账话”。黛玉才华横溢,可这才无益于贾家维持荣华富贵,何况“女子无才便是德”。黛玉爱耍小性,伶牙俐齿,“专挑人不是”,伤人又伤己,与贤良敦厚相差甚远。

无论从家族利益还是从个人条件看,黛玉都不符合贾府的要求。即使她和宝玉情投意合又如何?凭一己之力挑战整个封建礼教无异于以卵击石,黛玉是爱情的殉道者。但宝钗也不是胜利者,她这个主流秩序的维护者,也是这场婚姻悲剧的牺牲品。

悦读心分享:

这场宝黛钗爱情令人唏嘘,亲爱的同学们,对于宝黛钗之间的情感,一定感慨良多,你又是怎么看待的呢?请与好友分享吧!

猜你喜欢
宝钗黛玉宝玉
一代倾城逐浪花
品潇湘妃子
《红楼梦》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续红楼梦 第八回 梦相逢钗黛两无嫌 叙幽情鹃莺各为主(4)
她带着前夫生活二十年再婚后前夫瘫痪
宝钗:生活要靠自己经营
偷来梨蕊三分白
寓言故事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 English Abridgement
由黛玉与宝钗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