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背景下《旅游信息化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1-12-14 09:46林筱筠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景区智慧信息化

文/林筱筠(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教育信息化对旅游本科课程改革提出新诉求, 由于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教育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以开放、平等、共享为特征的互联网以“+”的方式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处在信息时代,旅游本科课程要敢于打破传统思想束缚,转变教育观念,倡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利用信息资源促进自身专业能力发展,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下,旅游本科课程需要与时俱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创新与实践。

旅游信息化人才需求扩大, 据《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13)》统计,2020年世界范围内的重大疫情引发了全球性经济危机,基于远行、社交和异地生活体验的旅游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然而疫情期间,以国民消费为基础的大众旅游从未消失,“安全,无接触服务,数字化”背景下促使智慧旅游不断创新,终端消费驱动、现代产业导向的智慧旅游新时代已经来临,旅游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需求迫在眉睫。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就业观念保守,他们的就业观念依然停留在旅游服务一线岗位,如导游员、讲解员、酒店前台接待员、餐饮服务员等。随着信息技术与现代旅游业深度融合,一批新兴的旅游信息化管理岗位涌现,如政府部门电子政务管理岗、旅游企业网站维护管理岗、旅游新媒体策划岗、酒店软件实施工程师、酒店维护技术工程师等。《旅游信息化管理》课程的交叉理论体系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认为信息化属于技术知识,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技术人员担任。其实旅游信息化管理更偏重于管理,从业者需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中,使信息化技术在旅游管理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一、改革与实践主要内容

本文基于智慧教室,以《旅游信息化管理》课程为教学内容,以培养现代旅游信息化人才为目标,强调“问题导向”,以ADDIE(Analysis分析、Design设计、Develop开发、Implement实施、Evaluate评价)教学设计为模型,分别研究课前——分析与设计,课中——开发与实施,课后——评价五个步骤的具体内容,通过运用系统整体观开发课程,确保学生获得实际工作中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1.以新业态需求为导向,重新规划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分析)

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对传统旅游业造成重创的同时,加速了旅游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了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主要表现在资讯、线路、景区、导航、休闲、餐饮、购物、交通、酒店九大板块的物联网和互联网系统连接和融合,智慧景区、智慧酒店和智慧博物馆纷纷落地,各大景区加强官网建设,政府推进电子政务网构建,旅游从业者纷纷尝试“云”观展,“云”旅游和“云”直播。在智慧旅游新业态需求下,培养既具备扎实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型人才,成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当务之急。

2.基于智慧课堂,优化《旅游信息化管理》课程教学设计。(设计)

旅游新媒体策划培训:包括智能修图,视频剪辑和生成景区三维地图三方面内容,采取“阶段培养,能力递进”的教学理念为政府部门、旅游企业、旅行社等培养旅游新媒体策划人才。

景区取景及背景净化:学习使用InpaintPortable去除图像污点、杂物、水印、消除多余的事物与人物;

文物三维化:学习使用PhotoSculpt将二维景象生成三维模型,使其观看时更具立体感;

图片去雾及调色:学习使用Photolemuw进行人工智能修复照片,去除雾气,调节色彩,使图片清晰度更高,不失真;

视频录制与后期剪辑:学习使用Camtasia Studio进行屏幕录制,做后期剪辑与处理;

制作景区三维地图:首先使用PanoGiga输出全景图像,然后使用Pano2VR生成多个热点导出Flash动图,形成景区三维地图。

酒店信息管理系统培训:该内容由高校与校企合作单位——杭州西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设计。通过培训以下10类企业自行研究开发的软件,让学生学习最新旅游饭店信息化建设、开发和服务。

掌讯通:基于电脑端与智能手机,查看酒店营业数据,管理酒店大小事务。

一点通:基于电脑端与智能手机,随时随地了解酒店客房、餐饮等各个营业点的实时客情及营收。

客房通:基于安卓手持设备的软件应用,提供客房报房查房、房态修改、迷你吧入账、客房报修一系列解决方案。

餐饮通(手机点菜):餐饮点菜工具,集点菜和支付于一体。

移动S&C:电脑端与手机端查询宴会场地实时状态。

签名板:酒店前台签名板程序,用于账单、登记单等的浏览、信息确认、签名。

AI管家:协助酒店店长管理,通过简单的操作及时了解酒店的运营情况。

移动PMS:实现掌上服务,酒店员工在酒店内外任何区域,用平板为散客办理预定转登记、退房、查询等服务。

2.借助雨课堂,搭建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开发)

课堂前,以《旅游信息化管理》课程为主要内容,录制关于软件实操的微课视频,将视频上传至优酷网,生成二维码,发送至创建好的雨课堂班群给学生做课前预习,确定学习难点与重点;

课堂上:运用雨课堂实现精准教学。课堂上设置课堂签到,随机点名,开启弹幕与学生实时互动,开展解惑答疑、问题反馈与随堂小测;

课堂后:生成移动端测验型微课程。以《旅游信息管理》课程为主要测试内容,使用iSpring QuizMaker 制作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填空题、匹配题、排序题、下拉列表选放题、拖放选项题、热点点选题等,设置测试结果页面与测试时间,发布试题,生成移动端测验型课程。

3.采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混合式教学。(实施)

为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以校园充当景区,为“校园”拍摄宣传照、宣传片,进行后期剪辑与编辑,最后生成三维地图。形成照片→视频→三维地图递进式教学,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待时机成熟可与旅游景区合作,为其制作景区三维地图。

让学生通过模拟酒店预订,登记入住、点餐、宴会预订和退房、运用西软公司提供的软件完成实操项目,将虚拟仿真的工作流程融入至课程体系中,实现“产学研教”一体化。

4.通过“实验验证+需求验证”检测学习效果。(评价)

雨课堂具备精准的教学日记,详细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收集学生学习过程的数据,用数据化的手段有效、精准地评价ADDIE教学改革课堂实施效果;结合实习单位用人评价,实验检验ADDIE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

二、改革目标

1.为旅游企业输送新媒体策划人才。本项目基于智慧课堂,以ADDIE教学设计模型为基础,以“阶段培养,能力递进”为教学理念,在《旅游信息化管理》课程中增加“图片→视频→三维地图”制作,形成点、线、面的递进式教学,以服务智慧景区为宗旨,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培养方向,根据当代政府旅游部门、旅游企业、旅行社等任职要求,以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新媒体策划能力为最终目标。

2.为酒店行业输送信息系统管理人才。从2021年3月起,杭州西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本专业正式开展校企合作,合作方式是企业为高校提供教学软件,派遣软件专家现场指导,由专业教师在校培训专业学生熟练掌握该企业软件,学成后将学生输送至该企业驻国内五星级酒店的对口岗位:如软件实施工程师、维护技术工程师、驻外技术工程师、集团项目实施工程师等。

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学习现状。本课程通过课前发送软件实操视频的方式,改变了教材的观念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获取信息;课中运用“雨课堂”,转变了教学环境、手段和方法,变革了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后的移动端测验,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考试形式,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实践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专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鼓励专业教师突破传统教育,深入学习教学信息化技术,提高旅游本科课程信息化建设水平;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促进专业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注重信息化教学师资人才培养,围绕“两性一度”,建设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三、创新之处

1.项目化教学。分组分工合作——明确项目任务—制定拍摄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形成完整作品—课堂分享。以校园的真实环境为背景,为校园风景拍摄宣传片,以校园生活为主题拍摄短视频,以校园布局为基础制作三维地图,课堂上分享,互相学习借鉴经验,以此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与操作创新能力;通过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的转变,让项目的主题与真实世界密切联系,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与企业共同培养旅游信息化管理人才。与杭州西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规划馆、广西旅游发展集团搭建实习合作基地,学习旅游企业智慧酒店、智慧景区、智慧旅行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掌握旅游电子政务、旅游目的地公共信息服务、旅游新媒体策划、酒店信息系统管理等内容;校方与企业共同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的旅游信息化人才,对学生就业提供专业指导,学生人才库对接优质企业,帮助学生对口实习、高质量就业。

3.利用新技术突破传统课堂的弊端。传统课堂教学存在不足,如始终以教师为中心、基于经验的教学预设、难以即时评测、师生互动不够、缺乏课内协作互助等。借助“雨课堂”,能够帮助教师在作教学决策时基于数据分析更科学,对学生的评价更客观,反馈更及时,师生基于各种网络空间使得交流更加立体化,增进师生之间的联系,有效解决传统课堂教学的难题。

四、总结

此次改革与实践将改变旅游管理本科学生的传统就业观念,使学生通过学习《旅游信息化管理》,将旅游管理理论知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切实掌握软件操作技能,软件管理技能,培养符合智慧旅游、智慧景区、智慧酒店发展的专业人才。基于智慧课堂,使旅游管理本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师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深度变革。此次改革与实践将于本校旅游管理专业持续开展为期3个教学周期的改革实践,项目实施后,将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加强师生间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精神,提升综合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实践能力,提高信息化技能,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其他同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并向社会输送符合新业态需求的现代旅游信息化人才。

猜你喜欢
景区智慧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摘牌』
“摘牌”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某景区留念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