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途径

2021-12-14 06:11周茝冰
职业 2021年22期
关键词:支柱产业宁德市宁德

周茝冰

摘 要:本文以服务宁德市四大支柱产业为背景,对当前中职院校服务宁德市四大支柱产业的途径进行探析,以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服务意识,更好地推动宁德市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地方产业经济    就业    中职院校

近年来,宁德市始终围绕“环三都澳”发展谋篇布局,构建不锈钢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锂电新能源、铜材料四大千亿产业集群,城市发展正步入快车道。同时,当地产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缺口明显增大。在宁德市当地经济的迅猛发展与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中职院校的本地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旨在努力做大做强宁德市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一、宁德市四大支柱产业发展概况

目前,宁德市以四大支柱产业为发展重心,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推动闽东经济走上一条蓬勃发展的道路。作为锂电新能源的世界级领军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远销海内外。在宁德市人民政府和企业的不懈努力下,宁德已经成为一个多元化的锂电新能源生态小镇。宁德市以上汽集团宁德基地为龙头,带动周边31家一级配套供应商落户宁德市。2019年9月,项目一期已经正式投产。不仅如此,宁德市还引进不锈钢新材料产业,以青拓集团为主导,组建了完整的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产品种类多、工艺先进、产量高。宁德市中铝东南铜业基地项目年产阴极铜40万吨,生产线不仅规模大,而且工艺水平领先、能耗低。未来几年,宁德市将向“万亿工业时代”的目标前进。随着经济的发展,宁德市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缺口也明显增大。因此,中职院校应当做好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工作,为宁德市四大支柱产业培养出所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做大做强宁德市职业教育,促进宁德市四大支柱产业发展。

二、中职院校服务宁德市四大支柱产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宁德市正处于重要发展阶段,中职院校应该抓住这个有利契机,为当地产业排忧解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但是,面对如此重大的历史机遇,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中职院校学生对服務宁德市四大支柱产业的认识不足,未能及时转换角色,无法适应企业的工作模式,从而产生抵触、对抗等情绪的问题。这说明目前中职院校学生对于服务宁德市四大支柱产业意识不强。不少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倾向于选择在一线发达城市就业,而放弃了正在发展中的、充满机遇的宁德市,这对于宁德市的发展无疑是一种损失,对于学生个人来说是放弃了自身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

三、中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途径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深刻体会其内涵精神,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笔者分析前期宁德市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总结出中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几大途径。

(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中职院校学生毕业前要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在企业工作时间固定、制度严格的环境下,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让学生既能安心工作,又能愉快地适应实习生活,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这就需要学校与企业之间保持紧密联系,采取严格要求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激发学生潜力。同时要鼓励学生家长积极配合,对学生的实习进行鼓励与监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例如,宁德技师学院的学生在上汽宁德基地顶岗实习期间,学校领导与班主任经常去企业看望顶岗实习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工作情况,做好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断鼓励学生,引导学生领会“劳动无上光荣”的深刻内涵;在宁德技师学院与上汽宁德基地的共同组织下,学生家长实地参观企业,了解子女的实习情况。

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看待实习期薪资待遇,以技能提升、能力培养为目标,不能好高骛远,要在企业实践中积攒宝贵的经验,踏踏实实地学习技能与本领,努力成为未来四大支柱产业中的“技能大师”。

(二)强化中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意识

中职院校在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上要明确任务,确立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通过统一的工作部署和协调一致的工作步骤,同时把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工作纳入工作考核范围,使全校各部门在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工作上形成合力。中职院校全体领导班子与教职工要高度重视,要做到职责明确、认识统一,将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意识的思想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学生生活,强化学生对服务宁德市四大支柱产业的认识。宁德市中职院校需要上下同心、齐心协力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观:“宁德市是个好地方,就业不需到远方”,要鼓励学生为宁德市四大支柱产业服务,助力宁德市地方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就业指导,提供升学机会,推行“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共谋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中职院校要对学生就业形势进行全面分析,深入企业调研用工实际需求,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对在校学生进行就业、择业、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培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将思政教育融入就业实践,与宁德市当地四大支柱产业相匹配,推动宁德市地方产业发展,更好地搭建宁德地区营商服务平台。宁德市中职院校与当地四大支柱产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新生以“订单班”的形式就读于学校,在跟岗、顶岗实习期间服务企业,将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与企业技术相结合。例如,自2018年起,宁德技师学院与上汽集团乘用车福建分公司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开设上汽冠名班;自2019年起,宁德技师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和宁德时代、宁德新能源签约开设校企合作订单冠名班;自2020年起,宁德技师学院与新能源产业上游企业——宁德思客琦开设数控加工专业冠名班。学校与企业之间密切合作,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所有课程根据企业实际场景进行安排,在课堂上模拟企业实际工作情境,企业派专人负责,并及时更新技术资料与课程内容。此外,校企合作学生毕业后在服务宁德市四大支柱产业的同时,还可以享受企业与福建省部分优质高职院校共建的“二元制”学历提升项目待遇,毕业后取得全日制大专学历,工作、学习两不误。这不仅稳定了宁德市四大支柱产业的用工需求,还帮助校企合作学生拓宽升学通道。

(四)产教深度融合,加强技能培养

宁德市依托四大支柱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不少知名企业积极与当地教育部门配合,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宁德市四大支柱产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例如,上汽宁德基地与宁德技师学院共同成立汽车钣金与涂装产学研究中心,并捐赠教学用车。这标志着企业与地方教育产教融合格局的形成,将为企业输送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宁德技师学院与上汽宁德基地共建新能源汽车产学研实训基地,为当地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学生自身的技能水平得到提高,并且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企业实习中,悉心服务企业,为未来的就业发展夯实基础,助力宁德市地方产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五)培养爱岗敬业精神,提高服务意识,缓解企业用工压力

爱岗敬业精神的强化是帮助学生端正职业态度的前提。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每位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将爱岗敬业精神与服务宁德市四大支柱产业的意识融入课堂教学,真正让服务宁德市四大支柱产业的意识深入人心。当下,宁德市四大支柱产业发展迅猛,企业不仅用工需求大量增加,对于技能型应用人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但由于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大,给企业带来招工、用工方面的困难。宁德市中职院校经过深入调研,通过校企合作“订单班”形式或开设对口专业,为企业培养所需的技能型人才。2020年9月,上汽宁德基地面对量产爬坡和疫情的双重压力,宁德技师学院上汽冠名班驰援一线,学生迅速转变角色,保证了上汽宁德基地的正常生产运行。通过与企业之间的深入交流和合作,促进企业与学生的共同进步发展,缓解了宁德市四大支柱产业的用工压力。面对宁德市四大支柱产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职院校学生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爱岗敬业精神,时刻了解前沿先进技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早日成为符合企业用工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用实际行动高质量地服务寧德市四大支柱产业,为宁德市早日步入“万亿工业时代”努力拼搏、艰苦奋斗,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小结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的发展不能脱离地方产业的实际情况,地方产业同样需要中职院校输送技能人才。因此,必须充分认识中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帮助学生提升技能水平、提高服务地方产业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当地产业所需的技能型专业人才,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服务当地产业发展,促进地方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王旭忠.提高中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效果的途径初探[J].办公室业务,2017(18).

(作者单位:宁德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支柱产业宁德市宁德
同享好时光
房地产重回支柱产业
宁德市妇联举办“传承好家风·建设新宁德”主题活动
宁德:撑起脱贫攻坚“半边天”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The wave 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multi-layer vertical perforated thin plates *
宁德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
Effect of the PTO damping force on the wave pressures on a 2-D wave energy converter *
老区情深人未老——记宁德市蕉城区老促会会长叶协进
海南:推进医疗健康产业成为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