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应用迈向知识创造: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现状及能力提升策略

2021-12-14 08:12付道明朱龙麦子号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技术应用

付道明 朱龙 麦子号

摘   要: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背景下,如何精准、有效提升教师的在线教学能力,使在线教学从疫情期间的应急性教学转变为常态化教学,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混合,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值得关注的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结合数据分析和现状调研,系统梳理了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在线教育和在线教学素养现状,为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推动教师在线教学能力从“技术应用”迈向“知识创造”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在线教学;能力;中小学教师;技术应用;知识创造

中圖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1)22-0054-06

一、迈向知识创造成为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发展的国际趋势

2020年初,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在线教学成为保障教育教学的重要举措。如何有效设计、组织在线教学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挑战,由此教师的在线教学能力发展获得学界的广泛关注。在线教学能力是教师开展在线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疫情期间,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指导下,广东省各级教育部门积极行动,有力保障中小学校线上教育工作有序开展。据统计,近七成的学生对线上教学表示满意(其中22.99%的学生感到非常满意);超过78%的学生对教师线上教学的态度和线上教学水平与效果表示满意;超过64%的学生对线上学习资源内容、线上学习平台、线上课堂录播方式、线上课堂直播方式表示满意[1]。由此可见,面对疫情的考验,教师普遍能积极有效应对,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先后于2009年和2011年发布教师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标准和能力框架(简称ICT-CST和ICT-CFT)[2-3],提出教师ICT能力发展要经历“技术素养—知识深化—知识创造”(如图1所示),对全球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为推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我国在2012年开始实施提升工程1.0计划,旨在建立标准体系、促进教师提升信息素养、推动信息技术进课堂。截至2017年底,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接受了1.0的培训。根据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办主任闫寒冰教授团队的持续跟进和对全国总结报告数据的梳理分析,认为一期提升工程在技术应用层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基于问题出发的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培训,还是存在学校与培训的关联度不高、激励机制欠缺、教师个性化需求未能有效满足、教育政策推动力不够等诸多问题[5]。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是对全球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的一次深入考验和全方位提升,在倒逼教师在线技术素养提升的同时,必将推动在线教学素养迈向知识创造层次。未来在推动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发展方面必将指向知识创造。关注教师个体和整校发展、为中小学校提供“一校一策”“一人一案”的系统解决方案、在真实情景中的成人学习以及依靠数据驱动的逻辑是未来“互联网+”时代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的方向和趋势。

二、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分析

1.研究设计

为进一步了解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摸清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现状和为教师培训提供建议,项目组开展了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现状调查。问卷从《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2014)[6]、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微能力(2019)与在线教学的特征出发,从在线教学技术素养、在线教学设计素养、在线教学指导素养、在线教学评价素养、在线学习发展素养5个维度设计问卷。经过专家研讨论证,设计出涵盖15个观测点的问卷。本次调研将问卷上传到问卷星平台,通过微信、QQ等群组发送给广东省21个地市级中小学教师。

2.数据分析

本次调研问卷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收集数据,在数据统计分析时,分别将“非常不符合”“不符合”“一般”“符合”“非常符合”或者“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分别记1~5分。

本次调研共回收10583份问卷,有效问卷10532份,有效回收率为99.52%。在参与调研的10532名教师中,男教师占总人数的27.43%,女教师占72.57%。从任教学段来看,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数量占比分别为64.97%、19.43%、15.60%。从教师的年龄结构来看,24岁以下教师有539名,占5.12%;25~29岁教师2060名,占19.56%;30~34岁教师1627名,占15.45%;35~39岁教师1711名,占16.25%;40~54岁教师4215名,占40.02%;55岁以上教师380名,占3.61%。从教师的职称来看,本次调研共有4238名初级职称教师,占40.24%;4853名中级职称教师,占46.08%;1422名副高级职称教师,占13.50%;19名正高级职称教师,占0.18%。

(1)在线教学开展现状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第一,教师普遍喜欢使用移动终端开展在线教学,教师选用最多的终端是笔记本电脑和手机,总占比为61.7%,仅有19.7%的教师选用台式计算机。第二,应用广泛的在线教学工具是社交软件。在本次调研中,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排行前五的在线教学平台分别是教师自建社交群(QQ群、微信群等)、腾讯系软件(腾讯课堂、腾讯会议和腾讯乐享)、钉钉、粤教翔云和粤课堂。由此可见,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平台并非是专门为在线教学设计的,基本上是典型的社交型软件。而为在线教学设计的专业平台在教育相关部门的推荐下也逐渐成为了在线教学的主力军。第三,教师在线教学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发现,教师最常用的是“文字+音视频”的教学方式以及直播教学,较少教师采用翻转课堂形式进行教学。

(2)在线教学技术素养

教师普遍具有较好的在线教学技术素养。在本次调研中,在线教学技术素养主要从终端操作能力、工具使用能力以及平台应用能力这三方面进行考察。其中终端操作能力平均分为3.60;工具使用能力平均分为3.61;平台应用能力平均分为3.56。技术素养能力平均分为3.59,各方面的平均得分均高于3分,说明教师在在线教学终端、工具和平台应用方面具备了良好的基础,能较为熟练运用终端。

青年教师的在线教学素养相对较好。结合技术素养与教师的年龄分析发现,终端操作能力、工具使用能力与平台应用能力和教师年龄的变化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线性关系。如终端操作能力方面,24岁以下教师平均分为3.83,55岁以上教师平均分为3.31。虽然所有参与调研的教师水平均高于一般水平,但是青年教师在技术素养能力上展示出了更强的能力,如图2所示。

高学历教师技术使用水平呈现较高趋势。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除了教师的年龄会影响教师在线教学中的技术素养以外,教師的学历也会影响教师的技术素养。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教师的终端操作能力、工具使用能力与平台应用能力均随着教师学历的变化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线性关系。高学历教师在技术素养能力上展示出了更强的能力,如图3所示。

培训有助于提升教师在线教学技术素养。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教师是否参加过在线教学培训是影响教师技术素养的因素之一,技术素养下属三个子能力均表现为参加过培训的教师能力比没参过培训的教师高,如图4所示。

(3)在线教学设计素养

为了更深入了解教师的在线教学设计素养,本次调研从模式选择、活动设计以及资源开发对教师的在线教学设计素养进行考察。从模式选择来看,教师对教学理论了解得分为3.55、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教学能力得分为3.69、理解不同在线教学模式的应用场景及作用得分为3.61、知道常见的在线教学模式得分为3.77,综合来看,教师对在线教学相关理论的了解相对薄弱,如图5所示。

教师能依据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类型学习活动。从活动设计的角度看,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实用的工具与支架支持学习活动得分为3.57、根据学习内容设计不同在线学习活动得分为3.68。由此可见,教师能根据学习内容设计不同在线学习活动,并为在线学习提供实用的工具与支架支持学习活动。

教师能根据需要开发或改进在线教学资源。从资源开发的角度看,教师在“根据应用场景评估在线资源的优劣,并做出针对性的改进”得分为3.58,“对自己所教课程的数字化资源进行更新”的得分为3.60,“整合使用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得分为3.69,“为学习者设计合适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得分为3.58。综合来看,教师对在线上与线下资源整合方面最有心得。

(4)在线教学指导素养

在本次调研中,在线教学指导素养主要包括活动实施能力、反馈调整能力以及故障应对能力。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师在线教学的在线教学指导情况,本次调研首先对在线教学中常见的教学环节进行考察。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实验演示平均得分为3.02分,其他环节得分均大于3.1分。其中布置作业环节平均得分为4.02分,即频繁使用。结合前文对在线平台功能得分的数据分析发现,由于较多教师采用社交型平台,社交型平台本身的实验演示功能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实验演示活动的开展。同理,在线测试功能平台得分较低,在线测试功能不完善,所以课堂测验环节也是采用较少的教学环节。可见在线教学平台功能的完善与否是限制教师进行更好组织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部门应针对特定学段、学科和教学内容遴选出合适的教学平台,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在线教学指导。

通过调研发现,教师基本能组织实施常见的在线教学活动,除了异步讨论平均分为2.99以及投票活动平均分为2.96,其余活动的平均分均大于3。

在本次调研中,教师在线教学指导素养是对活动实施能力、反馈调整能力以及故障应对能力进行考察。其中活动实施能力平均分为3.85;反馈调整能力平均分为3.83;故障应对能力平均分为3.73;组织管理能力平均分为3.81。平均得分均大于3分。

(5)在线教学评价素养

在本次调研中,教师在线教学评价素养主要从评价理念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反思改进能力这三个子能力进行考察。评价理念能力平均分为3.72;数据分析能力平均分为3.68;反思改进能力平均分为3.81,评估诊断能力平均分为3.75,均大于3分,教师基本具备一定的在线教学评价能力。

(6)在线学习发展素养

在本次调研中,在线学习发展素养主要从理念认同能力、伦理道德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这方面进行考察。在线学习发展素养平均分为3.83分,可以看出教师关注自身职业发展,特别是关注自身在线教学能力的发展。可见面对教师的自身职业发展需求,在未来教学发展部门应该给予更多教师发展的机会。其中理念认同能力平均分为3.63;伦理道德平均分为3.92;自我发展能力平均分为3.94;学习发展能力平均分为3.83。教师尤其关注伦理道德和自我发展能力方面的内容。

3.小结

(1)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发展呈现从“技术应用”迈向“知识创造”的趋势

整体来看,教师具有了较为扎实的在线教学能力。在线学习发展素养(3.83)、在线教学指导素养(3.81)、在线教学评价素养(3.75)、在线教学设计素养(3.63)、在线教学技术素养(3.59)均达到较高水平。说明经过数月的在线教学实践,教师的在线教学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不仅在技术应用素养获得提升,更在在线情境创设、培养学生高阶能力以及促进自身发展等“知识创造”层面获得极大提高。

(2)通过调研发现,年龄、学历背景是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通过调研发现,从年龄因素角度看,青年教师大多是“数字原住民”,在本次疫情在线教学中展现出了与他们出生时代背景相符合的“数字化胜任力”。但40岁以上教师的在线教学能力普遍偏低,在培训时要注意这个群体的在线教学技术素养、在线教学设计素养方面的培训,加强在线教学理论方面知识的培训,让教师从本质上了解在线教学,逐步探索新型在线教学模式。此外,从学历的角度看,接受过硕博学位深造的教师表现出了更优秀的在线教学能力。

(3)通过调研发现,培训有利于提升教师在线教学能力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与没有参加过培训的教师相比,参加过培训的教师的在线技术素养、在线教学设计素养、在线教学指导素养、在线教学评价素养、在线学习发展素养平均得分相对较高,由此可以说明,培训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在线教学能力。

三、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建议

1.进行顶层设计,构建在线教育教学保障机制

建立多元格局的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在线教育教学经费投入[7]。在线教育教学经费投入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学校、社会组织和个人,其中政府是经费投入的主导力量。政府应以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为核心,根据各地在线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经费支出结构,扩大师资培训、优质资源开发的投入经费。政府还应发挥经费投入主体的引导作用,动员现有的多元投入主体,鼓励企业采用建联合实验室或捐赠的方式加入多元投入格局,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利用各自优势加入多元投入格局中。

建立有效的在线教育教学安全保障机制,保障在线教育教学活动健康有序进行。制定和实施在线教育教学信息安全建设管理规范,建立全方位安全的在线教育教学保障体系,确保教育管理、教学和服务等信息系统安全。协同教育界、法律界和企业界人士共同商议在线教育教学中“隐私信息”的界定及分类,规范信息使用条件和范围。规范在线培训教育机构收集、使用相关用户信息行为,并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有关信息保护的规定,保障数据信息安全。加强网络有害行为防范能力和不良信息监管力度,防止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对师生的侵害。

建立多方参与的在线教育教学协同机制,提升多元主体协同联动的教育治理能力。推进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家庭等建立在线教育教学协同体制机制,发挥不同机构职能和特点,实现技术环境、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成果产出等方面深度协同,推进在线教育教学可持续、深度发展。通过多元主体的协同推进,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在应对危机和不确定性中的作用,提升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协同联动的现代教育治理能力,助力特殊时期在线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专家组织或智库,为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和发展路径出谋划策。

2.完善信息化软硬件的建设,支撑在线教学高质量运行

优化各类硬件设施环境建设,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良好的在线教育教学硬件环境是支撑教师顺利开展在线教育教学活动的先要条件,也是在线教学顺畅运行的重要保障。各级各类学校加快完善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配备支撑教师开展在线教学的计算机、平板或者手机等硬件设备,破除因信息化装备而导致的“第一道数字鸿沟”。各学校可根据现有硬件设施水平实际情况,制定在线教学工作方案,保障在线教学有序开展[8]。政府应加强薄弱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教育信息化发展“最后一公里”,促进教育起点公平[9]。

優化各类软件设施环境建设,推动在线教学方式创新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应加快采购支撑教师在线教学的录播系统、智慧教学系统、教学平台、教学软件等,补齐网络环境短板,为在线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软件设施环境建设应满足同步教学和异步教学两种在线教学组织形式。同步教学包括直播讲授式教学和在线实时互动教学,需要直播平台、课堂互动软件的支撑;异步教学包括辅以实时互动答疑的网络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的在线合作学习,需要网络学习平台、实时互动工具、在线协作学习平台、学习分析工具的支撑。

建设智慧课堂管理运用一体化平台,打造智慧化教学环境。鼓励学校构建智慧化教学环境,为教师打造集物联管控、课堂教学、校本学习及教学质量评估的一体化平台,满足教师在线备课、在线授课、在线批改等要求。鼓励企业开发基于裸眼3D、全息投影技术、5G、VR/AR等技术的全息虚拟课堂环境,将进一步激发教师和学生对空间感和存在感的需要,塑造“课堂空间在场感”,确保师生能够做到真正“在场”。鼓励教师运用VR/AR教室的情境设备和优质学习资源,推进人工智能情景化教学应用创新,丰富学生体验,为学生打造自主探索的空间。

3.建立动态资源库,满足教师能力提升需求

建立动态教学资源库,满足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资源需求。目前,教育管理部门、企业、高校等单位已经开发和制作了多样化的促进教师在线能力提升的资源。建议各区域统筹汇聚、整合原有的教师在线教学能力资源,构建体系化的教师在线能力提升动态资源库。在此基础上,充分调研当前紧缺的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资源情况,深入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再进行资源建设,尽可能做到供需匹配。同时运用智能技术开展资源供求精准预测,有针对性地定期对动态资源库的资源进行更新迭代,促进资源的应用,避免出现资源重复建设、低水平供给的情况。

重视对资源的评价,为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持续提升提供资源。学校应激励教师积极使用资源库中的资源,并将教师使用资源行为与企业开发资源经费挂钩,构建以教师使用率为核心的评价模式。通过教师的资源平台使用率,为企业划拨相应的资源开发经费,形成“学校—教师—企业”一体的资源评价模式。在该模式下,企业为获得更多的资源开发经费,将不断提高资源质量,教师也将有更多的优质资源可供利用。

4.制定规划,全方位提升教师在线教学能力

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中重点关注的能力之一。在线教学能力包括技术素养、计划准备、组织管理、评估诊断、学习发展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建议制定科学的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规划,制定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指南,明确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项目的开展思路和组织实施策略,厘清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需要学习和实践的模块,向一线教师呈现清晰的在线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分别针对教师不同的在线教学能力起点水平,制定差异化的方案,实现精准培训、精准提升,进而提升教师在线教学胜任力。

建议将数字智商纳入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指南,推进数字智商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数字智商是全面的数字能力素养的反映,使个人能够通过使用、控制和创造技术来促进自身发展。教师作为学生在线学习的辅导者和示范者,不仅需要发展自我的数字智商,还需要跨越数字鸿沟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数字化转型。因此,应将数字智商教育纳入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指南,对教师进行数字智商教育专业化培训,提升教师数字智商,以数字智商教育目标框架辅助各项教学活动设计[10]。

5.立足实践,支持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

从应用出发,创新教学设计方法。在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着重培育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强调教师要成为学习经验和环境的设计者,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项目。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设计,形成重视学习个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形式,在区域内形成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提升区域教育水平,探索形成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

从能力出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要求,开展教育教学探索与实践,教师必须从能力出发,探索智慧型教师的发展途径,不断创新丰富教学内容,梳理各种在线教学的方式方法,适应在不同教学场景、不同阶段的专业发展需求。同时,各级各类管理部门也要创新师范生培养方案,完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范生信息素养培育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培养掌握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具有创新思维的师范生。

6.精准测评,开展智能化教学评价新范式

建设专业化教师评价团队,组建专家队伍。充分利用区域优势,组建高水平的专家队伍,为在线培训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支持。在各级各类教育管理部门设立评价团队,对不同层次的在线教学进行针对性测评管理,实行“一对一”导师制点评,全面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成效。构建智能化动态评价系统,创新評价维度。在区域内一体化平台的支持下,利用在线工具(智能测试系统)帮助教师进行在线诊断和教学,为教师的工作样例、视频或其他制品形式提供评价。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电子档案袋,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教学评估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进行测评分析,形成教师专业发展数据分析报告,发现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对教师行为进行干预和调整,持续监测评价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形成动态持续性的评价。

开设多元化评价管理渠道,丰富评价形式。注重评价手段的多样性,从多个角度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采用项目评估、学员反馈、团队互评等方式加强对教师的评估管理。注重评价类型的多样性,结合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教学资源与教学设施的合理使用、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强调在评估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注重评价主体的多样性,采取教师自评、区域内教师互评、名师点评等方式进行,科学检测教师在知识理解、能力提升、实践应用等方面的实效。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科研网.广东:构建“粤课堂”线上教育资源体系[EB/OL].http://cernet.edu.cn/xxh/zt/fk/202009/t20200928_2017760.shtml, 2021-3-03.

[2]UNESCO. UNESCO ICT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Teachers[EB/OL]. http://cst.unesco-ci.org/sites/projects/cst/default.aspx, 2020-9-20.

[3]UNESCO. UNESCO ICT Competency Framework for Teachers [EB/OL]. http://www.unesco.org/new/en/communication-and-information/access-to-knowledge/unesco-ict-competency-framework-for-teachers/, 2020-9-20.

[4]马宁,崔京菁,余胜泉.UNESCO《教师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框架》(2011版)解读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3(7):57-64.

[5]闫寒冰,苗冬玲,单俊豪,等.“互联网+”时代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方向与路径[J].中国远程教育,2019(1):1-8.

[6]教师厅[2014]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Z].

[7]史利平.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机制创新解析[J].教育研究,2018,39(10):147-153.

[8]谢幼如,邱艺,黄瑜玲,等.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方式的特征、问题与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3):20-28.

[9]雷万鹏,黄旭中.重大疫情与在线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0(2):13-16+22.

[10]王佑镁,赵文竹,宛平,等.应对数字社会挑战:数字智商及其在线教育体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32(1):61-67+92.

(编辑:王晓明)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技术应用
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电子白板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浅谈基于Web试题库系统的设计
浅谈基于Web在线教学系统设计
互联网+教育微网站的设计与应用
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