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多元智能”混合教学模式的 课程评价体系建构

2021-12-14 23:41陈芳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考核混合教学模式

陈芳

摘   要:“语言+多元智能”的混合教学模式不仅是线下课堂面对面交流与线上虚拟交流的混合,也是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的混合,更是语言教学和多元智能两个培育目标的混合,其特点是混合教学的全流程考核、单元模块的多元化考核。文章根据高职学生的学情状况建构了“语言+多元智能”的英语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了多元化的考核方案,依托网络教学平台记录教学过程,不同学习阶段设置对应得分权重,最终形成终结性评价数据。教学实践后的调研数据显示,“语言+多元智能”课程评价体系,能够实现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提高英语课程全过程育人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语言;多元智能;过程性考核;多元化考核;终结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1)22-0069-04

一、互联网时代的高职英语学情状况

英语学习中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密切相关,输入是输出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输出是输入的终极目标,也能刺激输入,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互联网虽然提供了海量的网络学习资源,但高职学生英语水平的个体差异较大,主动获取语言输入的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网络资源的能力欠佳,身处互联网时代的高职学生仍然存在有效语言输入不足的问题。此外,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课时和教学容量都有所局限,公共英语课多采取大班教学,每班学生人数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上百人,一次课90分钟平均到每位学生的语言输出机会极少,课堂上学生的语言输出量远远低于语言输入量。

依托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实现师生的线上线下实时互动,拓展教学空间和时间,增加学生在线上平台和线下课堂的语言输出机会,有助于解决英语传统课堂的困境。语言输出的内容和形式要求不是杂乱或随意的,应该和语言输入的内容、形式要求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解决此类问题,不仅需要教师对语言输入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调控,使语言输入的素材内容符合高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保证语言输入素材的难易程度契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更需要教师在课堂和网络平台上适当监督学生线上线下的语言输入过程,推进学生的线上和线下的自主学习,实现语言的有效输出。

二、模块化的“语言+多元智能”混合教学模式整体设计

多元智能理論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包括语言、逻辑数学、肢体动觉、空间、音乐、人际、内省、自然观察等八个方面智能,人人天生具备这八种智能的潜能,但擅长或不擅长的智能则因人而异[1]。多元智能理论观点为高职英语教学带来新启示,英语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智能的同时,借助其他方面智能的优势和特点,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拓展语言输入的内容,拓宽语言输出的形式等,配置多元化丰富的教学活动,在提升学生语言智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整体智能的均衡发展,让语言学习内容多元化、教学活动多样化,激发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学爱学,提高英语听说看读写译技能[2]。

混合式教学是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参与的混合,课前课后学生借助网络教学资源和网络交互工具进行学习和讨论交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授课。

以超星泛雅网络课程平台为例,“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实时互动,“语言+多元智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是:课前以在线学习为主,课后以在线任务练习为主,课中以线下教学及课堂教学为主,词汇、视听、阅读模块侧重语言输入,口语、写作模块侧重语言输出,语法辅助模块在语言输入阶段进行,翻译辅助模块(分口译和笔译两个小模块)在语言输出阶段展开。整个教学过程以课前在线学习为前导、课堂讲授和线下学练为中心、课后在线任务练习为拓展巩固。

英语课设置教学单元时,可将章节主题模块化,每个教学单元采取生活主题、职场或岗位主题的组合模式,也可按照词汇、视听、口语、阅读、写作、语法和翻译(口译、笔译)的模块组合方式选定常用的教学内容。各学习模块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线上学习+线上辅导、线下教学+线下活动的组合,分别配置教学内容。依照教学内容,设计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各类活动,优化课程的在线学习模式和师生互动模式,拓宽语言任务输出的路径,设计相应的作业、任务及其配套评价方式等。模块化的混合教学模式整体框架如图1所示:

1.语言输入环节的混合教学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石,拓展词汇量需在语言输入阶段解决。依托网络教学平台或智能App,学生课前预习词汇,通过随堂测检测词汇学习效果,为视听、阅读和语法的线上学习做好必要准备。视听和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形式,通过课前充分的视听练习和阅读练习,引导学生获得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训练,为课中线下教学做好准备。视听内容优先安排为课前练习,教师根据课前视听练习的学习记录和得分情况,调整课中评讲的详略点,侧重讲解英语词句等,为课中的口语操练做好语言技能点的准备。阅读模块安排课前预习文章阅读理解和词汇练习,课中教师进行详细评讲或简略点评,重点提升学生的词汇理解能力、篇章理解能力,进一步结合课后的线上练习进行阅读拓展。

2.语言输出环节的混合教学

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是语言输出的主要形式,是检验语言输入有效性的主要途径,设计口语和视听、阅读和写作的教学内容,需注意模块之间主题衔接的相关性,保证同一学习主题下,学生能够层层递进学习词汇、句式,并反复操练、逐步提升。口语内容主要安排在课中环节进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训练口语表达或演讲能力,如遇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可设置课后口语作业,鼓励学生线下互助完成。在写作模块可提供课前预习短视频、微课或课件资料供学生自学。如果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不应设置数量过多、难度过大的课前写作任务,可侧重写作知识的输入,在课中阶段强化教师的精讲和指导,鼓励学生在课堂现场写作,完成有效的语言输出。

3.辅助模块的混合教学

扎实的语法知识有助于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能力的提升,翻译模块训练学生英汉双语沟通能力,是单一语言学习发展到双语交际阶段必然的能力要求,依托线上学习平台,提供语法和翻译学习资源,夯实学生英语语法基础,增加语法、翻译的知识和技能输入,进而通过课中教师讲授强化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和翻译技能,结合课堂的随堂测、练习或测试检验学生的语法水平,设计口译、笔译的语言输出任务,夯实学生的英汉翻译能力。

4.多元智能为教学目标

配合线上线下教学,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在混合教学中融入多元智能教学法[3]。不同教学活动能够训练学生各种技能和素质,进而提升学生的多元智能。如图1所示,在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以语言、人际和内省三种智能培养为核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语言输入阶段增加视觉空间和自然观察智能的训练,建议在线上学习中增添思维训练知识、图表信息、自然或百科知识的语言输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语言输出阶段增加逻辑数学、音乐和肢体动觉的智能训练,设计生动、有趣、活泼的英语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增强课堂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三、“语言+多元智能”课程评价体系特点

“语言+多元智能”课程评价体系实现了英语教与学的“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记录,实时更新多元智能教学活动的各考核点,使课程的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评价的数据更加客观高效[4]。

1.混合教学的全流程考核

依托网络平台实时数据记录和反馈,实现线上线下综合考评的过程性、系统性、考核点多元化、考核数据动态化[5],能保证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能力和语言智能的提升效果。以超星泛雅教学平台为例,考核点细分到十二项,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设定相应比例的权重,详情如下:

(1) 线上学习的考核点

包括章节学习次数、阅读、课程音视频或直播等,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度和内容量,设定学习次数积分、阅读次数积分、音视频学习积分和直播课参与次数积分。

(2) 线下面授的考核点

包括签到、课堂互动、分组任务(PBL)和线下评分等。其中,课堂互动记录课堂上投票、问卷、抢答、选人、讨论、随堂练习等课程活动的得分。分组任务(PBL)记录课堂学生分组任务活动获得的分数,每次分组任务的评分可以設定教师评分、组间评分、组内评分、学生自评的比例。线下考核点可以单独记录学生线下学习行为的得分。

(3)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考核点

包括章节测验、作业、考试等。章节测验是课程所有任务点的测验平均分,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既可以设置为学生课前完成,也可以安排课中或课后进行。作业是学生完成教师在平台推送的所有作业的平均分,记录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所有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按学生参加所有考试的平均分计分,或设置考试明细分配,按考试成绩×权重占比之和计分明细分配,既能在课堂进行随堂考试,也能设置为线上的课前测或课后测。

当前网络教学平台已经实现了电脑、手机端的数据实时同步更新,全流程考核体现的是形成性评价的特点,教师和学生都能及时知晓学习积分的进展动态,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自己把握学习进度,教师实时关注自主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加强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果。

2.单元模块的多元化考核

如图1所示,英语教学单元包括了词汇、视听、口语、阅读、写作等五个基本学习模块以及语法、口译和笔译等三个辅助学习模块,因此每个单元的教学组合可以根据学习主题特点,进行不同方式的模块组合,例如,“词汇→视听→口语→口译”、“词汇→阅读→语法→写作”、“词汇→视听→阅读→写作→笔译”。不同的模块组合方式均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的方式进行智能多元化的考核。

视听模块,采用探究性学习和任务教学法,侧重开发学生的语言、人际、内省智能,对应设计了视听英语故事、新闻、歌曲、演讲、对话、英语讨论等教学活动,相应设置考核方式。

口语模块,对应视听模块的教学方案,侧重开发学生的语言、逻辑数学、肢体动觉、音乐、人际等智能,设计了朗读、讲故事、英语演讲、英语访谈、英语电影配音、英语辩论、演唱英文歌曲等多元教学活动。

阅读模块,侧重开发学生的语言、视觉空间、人际、自然观察等智能。多元教学活动包括:阅读新闻、故事、散文诗歌、自然人文、史地百科、科技等文献以及小组阅读讨论等,学生在线上完成探究性学习,在线下课堂按照任务教学法完成对应的阅读拓展任务。

写作模块,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视觉空间、音乐、人际、内省智能,学生在课前按照探究性学习模式,在线学习英语各类信函、商务报告、英语歌曲、英文海报、广告等,课前掌握写作要求和技巧,课中的线下课堂中按照任务教学法的要求,完成信函、商务报告、歌曲、海报或广告等的设计和创作。

翻译模块即口译、笔译两个辅助模块,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数学、人际、内省、音乐等智能。多元教学活动有英汉互译游戏、口笔译训练、口笔译竞赛等,主要采取合作学习和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组成翻译兴趣小组,进行歌曲、诗歌、散文的翻译训练或翻译竞赛,线下课堂可以进行英汉互译游戏,学生在课堂交流翻译作品。

以视听模块的多元考核为例,视听英语故事、英语新闻,培养的是学生语言和内省智能。课前任务采取线上视听自主学习,网络教学平台记录课程音视频学习积分,课前词汇随堂测记录章节测验或考试的积分;课中教学时,教师发布主题讨论,学生概述英语故事、讨论英语新闻的主要信息点,平台通过“主题讨论、选人、抢答”等方式记录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分。课后任务拓展为写作作业,学生进行英语故事读后续写、英语新闻点评等任务,学生以在线答题或拍照上传作业的方式完成,平台记录“作业”项目下的积分。参照单元模块的多元考核模式,课前—课中—课后、线上+线下各教学阶段的考核点,不仅客观记录学生日常学习过程和学业成绩,到学期结束能按照一定的权重比例自动生成学期成绩,达到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3.课程评价体系的实践反馈

高职英语混合教学模式在两个实验班中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完整体验了“语言+多元智能”的课程评价流程,获得相应的学业成绩。临近期末在两个实验班中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网络学习平台学习时,学生的专注程度提高到了91%;近六成左右的学生认为课外网络自主学习显著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效。大部分学生对超星网络教学平台的英语课程较为满意,满意度超过80%。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学生最喜欢的是学习资源(70.97%)、学习视频(67.74%)和课堂活动,如签到、选人、抢答等(56.99%)。在课程评价体系设计的多元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活动是英文朗读,如对话或课文等(56.99%)和英语歌曲欣赏(47.31%)。

虽然“语言+多元智能”混合教学模式设置的考核点非常细致,但是超过九成的学生认为网络学习的时间更自由灵活,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场所,勤加努力基本能够完成考核点的任务要求。近七成学生认为网络教学平台资源丰富,在课程评价体系的激励机制下,超过六成的学生会主动登录超星学习平台学习英语、观看英语教学视频、完成听力练习。六成左右的学生在线上自主学习时,如果遇到不懂的知识点会暂停/反复观看视频,完成视听模块的音视频学习积分。还有近四成的学生会使用网络学习平台“讨论组”发帖讨论,实现师生7×24小时互动,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语言+多元智能”混合教学课程评价体系激励了学生积极参与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完成课内外的多元教学活动和课业任务等,超过五成的学生认为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学生学与练相结合)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学习收获。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学生在感受线上+线上混合教学所带来的学习压力的同时,迸发了更强劲的学习动力,学习积极性更为高涨,积极对网络教学平台提出改进建议。混合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反而更加珍视线下面授的学习机会。七成左右的学生表示,如果遇到了不懂的学习问题,希望能够在课堂或课间当面求助于教师或同学。综合一学期的混合教学实施情况,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互联网时代英语学习能力的不足,学习动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体现了考核评价机制对英语学习的积极反拨效应。

四、结语

“语言+多元智能”的英语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了多元化的考核方案,注重混合教学的全流程考核、过程性考核,依托网络教学平台,为英语教学“课前—课中—课后”的多元智能教学活动实时积分,不同学习阶段设置对应得分权重,最终形成终结性评价数据。教学实践后的调研数据结果显示,“语言+多元智能”混合教学模式的课程评价体系能够全方位、多视角考核学生线上线下学业成绩,评价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水平,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發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英语课程全过程育人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M].沈致隆,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2]教职成厅函[2021]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的通知[Z].

[3][英]迈克·福里萨姆.多元智能教学法: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最大潜能[M].郑晓梅,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20.

[4]张琳娜.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价反馈机制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J].教学与管理,2018(21):102-105.

[5]宋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J].新闻战线,2015(2):105-106.

(编辑:李晓萍)

猜你喜欢
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考核混合教学模式
应用型法学课程过程性考核方式探析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思路研究
新形势下大学英语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比较研究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模式初探
高校外语学习评价现状及改革研究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形成性评价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有效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