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格赖斯合作原则视角探究辩论语言的感染力

2021-12-15 01:16张之俊
现代交际 2021年20期
关键词:辩论逻辑语言

刘 佳 张之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 北京 100083]

辩论,指在基于社会共识,如社会公理、科学规律的前提下,持不同观点的辩论双方就同一问题进行讨论,说明己方观点,揭露对方矛盾,最终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辩论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逐渐流行,当今社会各类辩论赛应运而生。

目前通用的辩论赛制为陈词和质询的不同组合,如世界杯赛制、新国辩赛制等。各个赛制中每位辩手的环节和作用各不相同,但各赛制均设立一辩立论环节,即通过赛前撰写的辩论稿表达己方态度,陈述己方观点。各辩论赛制中,除一辩立论环节以外,其他各环节均需要辩手根据辩论场上的情况做出即时反映。由于每位辩手的语言习惯、逻辑思维及队伍的任务分布等具有较大差异性,加之每场辩论赛的过程具有不可控性和不可预见性,故辩论后期环节的语言表达没有固定规范,不具有讨论意义。

在立论陈词环节,辩手不仅要有条不紊地阐述己方观点,为后续环节做好铺垫,也要通过语言与评委、观众交流互动来说服听者,达成论证。由此可见,辩论赛中一辩稿十分重要,不仅应逻辑严密合理,还需语言表达通顺、有说服力。

在华语辩论语言研究中,一部分学者运用系统功能语法对辩论话语进行分析,如黄国文对于政治类的一般性辩论语言进行功能语篇分析[1],孙青云以三大元功能探究中英辩论的语言使用习惯异同[2]。以上研究虽各有侧重,但是在整体分析上缺少框架感,只聚焦于辩论语言的某一语言特点进行研究,且语料库过分单一。另一部分则聚焦于语用分析,如彭丽琴运用关联理论阐述辩手运用辞格的方法和原因[3],尹婧分析辩论赛中的冲突话语等[4]。此类研究的局限则主要在于语料库选取集中在自由辩论环节,不定性和不可控性强。

目前运用合作原则对辩论语言进行分析的研究中,钱进[5]及臧丽、李新军[6]主要聚焦于对于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的违反所产生的效果,徐辉[7]主要分析自由辩论环节中的辩论语言。以上研究角度过于单一,只讨论了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且由于后期环节随机性强,受辩手个人特质影响大,不具有代表性。

本文主要聚焦于更具有稳定性的一辩稿,以2020年第四届“临潮杯”国际辩论邀请赛、2020年华语辩论世界杯北京赛区黄金联赛冠军队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9篇一辩稿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在遵守合作原则的情况下将语言感染力最大化的表达方式。

一、格赖斯的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是由美国哲学家格赖斯于1975年在其著作“Logic and Conversation”中提出的,格赖斯认为,人们在交际时只有相互合作,交际才能成功。而所谓的合作即说话人和听话人努力朝相同的方向,为达到相同的目的进行交际,双方需要基于同一立场诚心讨论,而非诡辩。

成功的会话需要交际各方的合作。格赖斯的合作原则称,交际者根据会话发展所处阶段的要求和目标来决定自己说什么。在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格赖斯提出四条准则(maxims)[8]:第一,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即要充分提供所需的、不多不少的信息;第二,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即要说实话、不要说没有证据的话;第三,关系准则(relation maxim),即讲话内容要相关、不要离题;第四,方式准则(manner maxim),即说话要清楚、简洁。

二、合作原则视角下的辩论语言分析

辩论赛要求双方基于共识诚恳讨论,在有限的比赛时间内做出尽可能多的观点陈述、攻击、防守,最终达成一致,或说服评委,或打动观众。故在辩论赛进行时,双方辩手均朝相同方向努力,即对同一论题达成共识,这符合格赖斯合作原则的背景要求。

(一)辩论语言的数量分析

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要求交际者仅提供所需内容,既不因字数过少而导致信息无法被完整精准传递,也不过多赘述,使得话语冗长乏味。辩论稿第一段需对后续讨论的前提及判断标准进行确认,使双方在达成基本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讨论。因此,辩论稿第一段陈述尤为重要。本文将节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黄金联赛第二轮比赛一辩稿为例进行分析:

辩题:解构还是建构英雄对现代社会更有利

持方:正方

开宗明义,解构一词源于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原意为分解、消解、拆解。而放在今天的辩题讨论中,建构是指突出赞颂英雄人物伟大的行为贡献,解构英雄则是指将英雄人物平凡化,淡化其英雄行为。二者最核心的区别是,一个强调英雄跨越了困难,着重展示过人的功绩和特质,一个着重展现英雄也有平凡、头痛的时候,具体是否达成建构和解构也要就事论事来看。而弘扬英雄有两大本质:第一,让人们效仿学习精神,第二,帮助解决社会问题。今天我方判断何者对社会更有利的标准,就是在这两个层面上,何者更有作用,具体论证如下……

根据 Halliday在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008)中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9],主位结构包括两个部分:主位(Theme,以下简称为T)和述位(Rheme,以下简称为R)。主位通常为双方已知的信息,述位往往是发话人要传递的新信息,为双方未知的信息。[10]辩论稿第一段的主要目的为明晰定义及判断标准,因此语言表达力求准确简洁,话语结构力求清晰。

通过分析以上选篇不难看出,此段中的主位推进模式是较为复杂的,请看表1。

表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黄金联赛第二轮辩论稿主述位结构

本段中存在主位同一型、述位同一型的推进结构。在此基础上,选篇又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分别围绕建构与解构、英雄、判断标准进行展开。

在整体结构上辩论稿的第一段呈现出平行结构,即在选定辩题中的关键词后,以平行的主位推进结构对关键词进行分别解释,并在最后阐明判断标准,引出后续论证。而对每一关键词的阐释,则可以选用不同的结构,如在第一部分关于解构的概念解释中,辩手采用了主位同一型和述位同一型,从字典上的词语解释细化到辩题中解构和建构的具体含义及表现,整体呈现出倒三角的结构,使听者可以由浅入深,由概括到具体地逐步了解具体概念,感悟其中区别。在第二、三部分中,辩手则采用了述位同一型结构,既避免了语言重复冗长,又体现出整体逻辑环环相扣,结构紧密。

每个辩题都有其独特的背景,每个辩手也有自己习惯的表达方式。但无论内容如何变换,关键词及判准之间的平行结构是不可违反的。只有保证了每个关键词及最终判准之间的结构呈现出大致平行的推进结构,才能更大限度地保证语言逻辑,避免结构混乱、对相关概念进行多次且不必要阐述。同时,在每个关键词的阐述过程中,辩手也应灵活运用多种主位推进结构,通过逻辑的连接减少字数,达到言简意赅的目的。

(二)辩论语言的质量分析

质量准则要求会话者说实话、有根据的话。辩论赛中双方在证明己方观点时,需列举具有权威性的调查数据或实际案例来证明观点,增强论证效果。下面将节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临潮杯”北京赛区十六强赛一辩稿为例进行分析:

辩题:安全比隐私/隐私比安全更重要

持方:反方

日常生活中的我们被监控记录的所谓隐私无非是消费记录、身份证明等切实存在且有痕迹的东西,然而上城区的AI所要求的隐私却是大脑,是一个人将自己有意识无意识、有恶意无恶意、认真的抱怨的想法全部交由AI来审核,评判其是否会“危害社会”。而能“危害社会”的绝不仅仅只有强奸杀人等犯罪,一些实际上对社会长期发展有益、却对当前利益既得者产生挑战的新思潮在客观层面上也同样会对原本社会的正常运行与稳定运转造成影响。

以现实世界为例,在“科学成了神学的婢女”的中世纪里,学者们对科学的探究和神学的质疑严重动摇了当时教会与封建统治的权威。以布鲁诺为代表,他因捍卫日心说,1600年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而在白人统领的时期,曼德拉引导罢工和抗议,抵制种族主义,最终南非政府以“企图以暴力推翻政府”罪判处正在服刑的曼德拉终身监禁。在上城区,big eye的系统深深植入每个人的大脑,那些勇敢的改革者在还没有来得及站出来开启民智时,就已经被当局抓了起来。

在这段辩词中我们可以发现,辩手通过多个真实案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如提出日心说的布鲁诺、抵制种族主义的曼德拉等。第一段中的逻辑为big eye系统将对社会有害的思想剔除,其中包括挑战社会认知、开启民智的新思潮。紧接着,辩手在第二段中以现实例子为辅助。仔细分析两个例子的内在逻辑,可以看出,两句话的逻辑均为:某人提出某种新思潮,被当时社会所不容,最终遭受极大不公。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段及第二段两个例子的整体逻辑相一致,均为“新思潮产生+引起社会反抗=遭受不公待遇”,形成了语句层面上的借代。找到真实案例或者数据对于大多数辩手来说绝非难事,但让事实依据与论点更好地对应和联系则是一门需要学习的功课。语句层面上的借代就是很好的选择之一:在阐述观点时找出论据中的关键部分,并以真实案例进行借代,在集齐论据所需要素后形成一个逻辑相同但内容不同的新语句,从而达到以有根据的话论证己方观点的目的。

(三)辩论语言的关系分析

关系准则提出会话者讲话内容要相关、不要离题。内容的相关性主要取决于数据或例子的内在逻辑是否与论证逻辑相一致。在找到恰当论据后,如何处理相关内容也直接决定了数据的表达效果及听者的感受和认可度。因此,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辩论稿,不仅要找到合适的论据,更要仔细揣摩语言的使用,以使数据发挥最大效益。

本文以语言学视角聚焦于辩论赛中的语言分析,故此处主要分析在已经找到合适论据后的情况下,何种语言处理方式可以使论据更具有说服力。下面将节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黄金联赛第三轮比赛一辩稿进行分析:

辩题:通过将私人对话记录公布到公共空间的方式寻求正义可不可取?

持方:正方

当事实问题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公布聊天记录可以有效曝光事实,维护公民权益和社会道德。当当事人公布聊天记录可引发社会舆论,进而使事件作用到加害方,伸张正义,推动事件得到解决。如在北大女学生包丽被PUA事件中,牟林翰通过精神PUA手段对受害人进行伤害,包母拿聊天记录报警。由于现阶段我国并无法律可以约束这种PUA行为,牟某企图用情侣矛盾搪塞受害者家人并威胁包母,警方也因为证据不足没有受理该案件,而包母诉诸北大校方时,却因为牟林翰父亲是山东省企业高管也被忽略。但当家属将二人聊天记录发布到网上后,相关话题拥有15亿阅读量与21万网民讨论,不仅男生被取消保研资格并被警方控制,国家心理机关也开始对PUA行为进行研究。还有周扬青事件,让粉丝不再被一个私德缺失的偶像所欺骗。乃至生活中的渣男出轨、导师压榨学生等各种道德问题,公布聊天都能有效解决,维护正义,相比恶人的隐私,社会利益更重要。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辩手的思维逻辑清晰,整段文字按照“论点陈述——理论解释——案例分析——价值倡导”的逻辑线进行。其中,辩手运用了大量语篇衔接词使整篇文章逻辑紧密。基于Halliday&Hasan(1976)[11]根据衔接词的分类,此段辩论稿内衔接词统计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黄金联赛第三轮辩论稿衔接词统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辩手通过运用大量的衔接词,如“也因为”“却因为”“不仅……也”“不再”等词强调时间、因果、转折等逻辑关系。衔接词可使整篇辩论稿更加紧凑,给听者一种强烈的节奏感。如第三、四句中,“也因为”“而”“却因为”“也(被)”“但”“当”几个衔接词的使用,使得听者在听这段辩词时脑中浮现出相关画面:

1.包丽母亲掌握了证据想要寻求公道,但是

(1)被牟林翰威胁

(2)求助警方无果

(3)投诉校方被拒

2.但当包丽母亲将记录发布到网上时,事情一步步得到解决

(1)牟林翰得到了相关处罚

(2)国家开始关注此类事件

短短几个衔接词,使得包丽母亲求助无门、有苦难诉的无助景象跃然纸上。包母之前由于种种原因四处碰壁,而在公布聊天记录后,不仅得到了事情的推进,还帮助了更多同类受害者,推动社会进步。这一系列的衔接词让听者更容易进行情感代入,感受到法律空白使人冤屈难伸的苦恼与无助,以及公布聊天记录的诸多好处,从而更好地达到论证目的。

在国际比赛中,当双方都拥有强有力的逻辑及论据时,语言的表达效果对于最终的结果胜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辩论稿中应灵活应用各类衔接词,控制好内容铺陈的节奏,力争让每一句话都能引起共情,把实话动听地表达,把论据有力地陈述。

(四)辩论语言的方式分析

方式准则提出,会话者说话要清楚、简洁。辩论赛中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语言的精简高效对论证观点尤为重要。作为比赛的首个环节,一辩陈词需要清楚地陈述己方观点、逻辑,说服评委和观众。下面将节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临潮杯”北京赛区八强赛一辩稿进行分析:

辩题:应该反对/支持“女娲计划”

持方:反方

最后,题解提出了对自由意志侵害的担忧,而我方认为,自由意志是可以让步的,且女娲计划的让步是合理的。

第一,绝对的自我意志本就不存在。我们出生在什么家庭,接受怎样的家庭教育和物质支持是父母决定的;从小上什么学校接受怎样的教育是国家决定的。人的人格本就是在诸多不可控的环境中逐渐塑造。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选择都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被客观规律所支配,绝对地遵从自我意志进行人生选择从来无法实现。

第二,战争阶段,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女娲计划在父母志愿情况下对胚胎进行的赋予正向价值的编辑,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人道主义。今天辩题里的天平两端,从来不是一个悲壮惨烈的英雄,和一个绚丽多彩的快乐人生,而是要么选择成为战争的英雄早日结束战争,要么所有人不接受编辑,战争继续陷入僵持,在多年的煎熬中最终还是要走上战场,饱受战争的苦害。战争期间,没有美丽的幻梦,只有残忍的现实:国家满目疮痍,战痕斑驳,大马士革的少女因为家里实在养不下多一张嘴而被标价卖出,索马里的儿童为了果腹只能拿起步枪加入战斗。命运既定的情况下,在英雄和士兵中,这些胚胎失去了当普通士兵的权利,但换来的是战争的尽早胜利,是无论自己还是人民,更多人可以拥抱和平,拥有更多的选择。

此辩题的题解为,战争给国家带来了巨大伤亡,军方想用“女娲计划”,对志愿父母的胚胎进行基因编辑,赋予他们各类正向品质以尽早结束战争。但题解最后一句,“这些超级士兵很可能成为赢得未来战争的英雄,但也引发了对自由意志之侵害的担忧”,引出女娲战士的弊端,即对于个体自由意志的侵害。这为正方提供了论证思路,故反方对正方在自由意志这一点的攻击进行预设,并在一辩稿中进行了预回应。

此段的论述中,辩手重复两次对比以论述在常年饱受战争之苦的情况下接受基因编辑,是人们最好的选择。乍看之下,这一段违反了方式准则,语言不够简洁清楚,但通过仔细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的深层逻辑。

第二句中辩手以天平做比喻,引出两次对比:人们心目中的天平两端和常年战争下的天平两端。

根据Mark Johnson的意义图式理论[12]我们可以得知,辩手此处使用的两组对比实际是Balance Image的进一步延伸。以第一组对比为例,天平一端为悲壮惨烈的英雄,另一端为灿烂多彩的快乐人生。天平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在两种选择中,人们明显倾向于后者。此处辩手将对方的逻辑进行了清晰地展现,即如果不参加女娲计划,人们会过上快乐轻松的生活,因此女娲计划侵害了人们的自由意志。

在第二组对比中,辩手以题解为背景,展现出实际情况中的天平两端:一端是接受基因编辑,显著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伴随着更小的死亡概率上战场,带来战争更早的结束,让整个国家和人民更早地脱离苦海;另一端为不接受基因编辑,在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作为平民饱受战争折磨,最终由于战场人员伤亡加剧而被迫走上战场,且面临着相较于女娲战士更大的死亡风险。此时,天平再次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

在此,辩手又提供了两种Path意义图式:

选择1的起点为女娲战士的出生,终点为战争结束。而在出生到战争结束的漫长过程中,女娲战士又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第一,由于接受基因编辑,成长为一个各方面优秀的战士;第二,凭借更为出众的作战能力,在战场上更有可能成功,死亡概率更小;第三,战争更早地结束,人们更早的免受战争之苦。

选择2的起点为普通人的出生,终点同样为战争结束。但是在这条路径上,人们的经历则截然不同:第一,作为普通人出生,成长过程中承受战争带来的疾苦;第二,由于人员的不断损失,被迫上战场,相比于能力更强的女娲战士面临更小的成功率及更大的死亡概率;第三,战争更晚地结束,人们遭受更长时间、更大强度的折磨。

两个Path的对比,使接受基因编辑的优势得到凸显,天平的第二次不平衡得到强调。最后,辩手以“战争期间,没有美丽的幻梦,只有残忍的现实”点明观点,将预设中反方的情境与实际情境做对比,指出反方论点的不合理之处,加深评委及听众印象。此时,天平1因快乐人生为虚构而不成立,只剩下天平2的对比,正方论点得到论证。同时,辩手再次使用Path图式,以“失去……换来……”的句式重申正方论点,进行结尾升华。

由此可见,虽然辩手在一个论点的论述中使用了多次对比,但是对比之间层层递进,从反方预设到题解分析,再到两者之间的对比,以及呈现出己方合理之处。整段论述行云流水,逻辑紧密,句句直击重点。辩手通过话语来激活人们的想象,将不平衡的天平呈现在人们眼前,给评委和观众更直观、更有冲击力的印象。遵循方式准则,并非避免使用同一句式或者进行多次同类型的对比,而是在合理紧密的内在逻辑基础上,使用清楚、简洁的语言,以最快速高效的隐喻激活人们的想象,使每句话形似而意不同,真正达到论证的目的。

三、结语

《资治通鉴》中邹衍曾说:所谓辩论,应该区别不同类型,不相侵害;排列不同概念,不相混淆;抒发自己的意旨和一般概念。表明自己的观点,让别人理解,而不是困惑迷惘。如果用繁文缛节作为凭据,用巧言饰词来互相诋毁,用华丽辞藻来偷换概念,吸引别人使之不得要领,就会妨害治学的根本道理。

辩论以其独特的会话形式存在,对语言的精准度、简练度提出了极高要求。利用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对辩论语言进行分析,我们最终得出如何让辩论稿更具有说服力的建议:构建清晰的主位结构、善用语句层面的借代、使用合理的衔接词及激活大众熟悉的意义图式等。

当然,提高辩词说服力的方法并非只此一种,如果运用得当,辩手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语言学知识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效力。笔者只是在收录的九篇辩论稿中寻找出较为通用的表达技巧,以供读者思考。以期更多的学者可以从本文中获得灵感,对于辩论语言进行更多研究,填补研究空白。

猜你喜欢
辩论逻辑语言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语言是刀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同影子辩论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