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言语冲突会话的不礼貌策略对比分析
——以日剧和国产翻拍剧《谁说我结不了婚》为例

2021-12-15 01:16李艳茹肖婷婷
现代交际 2021年20期
关键词:消极礼貌语境

李艳茹 肖婷婷

(大连外国语大学 辽 宁 大连 116044)

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冲突性的场合,它们或是显性的,或是隐性的,尤其是在跨文化交流中,由言语表达形式导致的分歧更为常见。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分辨不同言语表达形式、了解不礼貌语言特征的能力,对缓和冲突、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礼貌理论分析下的研究比较多,针对不礼貌策略的研究相对较少。另外,在不礼貌策略分析研究中,中美、中英对比研究较多,中日研究很少。基于此,本文开展了中日言语冲突会话的不礼貌策略对比研究。本文所指的“不礼貌”是言语会话中的不礼貌言语,不涉及对不礼貌行为的研究。

一、研究现状

Brown &Levinson(1978)[1]对礼貌、面子进行研究时指出,每个人都极力维护公众自我形象,这个形象或面子可以被维持、被提升,也可以被损坏。Culpeper(1996)[2]认为,不礼貌是有意攻击听话人,并导致冲突的交际策略。为了进一步阐释言语交际中的不礼貌现象,他提出了包含五大策略的不礼貌框架:直接不礼貌策略(bald on record impoliteness);积极不礼貌策略(positive impoliteness);消极不礼貌策略(negative impoliteness);间接不礼貌策略(off-record impoliteness);拒绝执行礼貌策略(withhold politeness)。这个不礼貌模式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但由于受到Brown &Levinson的礼貌框架影响较大,一定程度上过于理想化,对不礼貌使用的语境因素考虑不到位。此后,Culpeper等(2003)[3]在这个经典模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提出“多元—动态策略不礼貌模式”,扩大语境范畴,将交际参与者和不礼貌交际的情景语境纳入语境范畴,考察不礼貌的策略特点,并考虑到参与者在多轮话语交际中对不礼貌的反应。他们要么选择对面子攻击话语进行回应,要么选择不回应。交际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也是各种语境因素之间互动的反映。但是,Culpeper等学者在2003年提出的这个模式也有缺陷,例如对选择“不礼貌回应”之后的情况研究不足,也没涉及言语互动过程中的起始问题等。不礼貌研究摆脱了传统的研究范式,并得到快速发展(Culpeper et al.,2017:5),越来越多的学者不断呼吁和努力构建不礼貌的理论框架(Culpeper,1996;Bousfield,2008;Haugh,2009),不礼貌的研究范围日益扩大,涉及更为广泛的语言使用,如“取笑”(Haugh &Bousfield,2012)、“讥讽”和“取笑”(Leech,2014)、“诙谐嘲弄”(Haugh,2014)等。于是,语用学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Pragmatics近十年来刊载了较多相关话题的研究论文。[4]

二、分析框架

(一)不礼貌言语策略

1.直接不礼貌:在危急的场合下直接使用面子威胁策略,有意地对他人产生面子威胁。

2.积极不礼貌:损害对方的积极面子。包括:忽视、怠慢对方;将对方排除在活动之外;孤立对方;不感兴趣,不予关心、同情;使用不恰当的身份标记;使用模糊难懂的语言表达;找碴,寻求分歧;令对方感到不适(沉默、开玩笑、说悄悄话);使用禁忌语言;谩骂。

3.消极不礼貌:损害对方的消极面子。包括:恐吓;表现优越感,轻蔑或者嘲笑对方;侵犯他人空间(字面上侵犯或者用比喻的方式侵犯);明确地将对方与负面因素联系起来;公然记仇;打扰、妨碍对方(肢体上或者言语上)。

4.间接性不礼貌:也称讽刺、虚假性礼貌,仅为维护表面和谐关系,不真诚。

5.拒绝执行不礼貌:也称抑制性礼貌,保持沉默、不予回应。

(二)不礼貌动态扩展模型[5]

表1 不礼貌动态扩展模型

三、语料分析

近年来,中日翻拍剧数量不断增多,去外国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翻拍剧质量逐年提高,并得到市场的认可。选取翻拍剧进行语料分析,便于对两国相似生活化场景的语言表达的异同进行分析。《谁说我结不了婚》这部剧首播于2020年,其原版来源日本在2016年放映的「私 結婚できないんじゃなくて しないんです」一剧,从时间上来看,相距较近,且与当前中日两国的社会现状较为契合,更符合真实的语境。其中,中国翻拍版本在原有日剧基础上增添了其他女主叙事线,在以下的语境横向分析中暂不考虑。

本研究将两部电视剧中相似冲突场面的不礼貌会话整理出来,根据上述分析考虑到一个不礼貌会话中可能体现出多种不礼貌策略,最终分别从两部剧中收集到六处相似的冲突性场面以及50次和57次的不礼貌策略应用。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中日不礼貌策略的实施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在两部剧的不礼貌策略中积极不礼貌占比过半,可以说是主流的表达策略。其中,日剧中使用不恰当的身份标记出现的次数最多;国产剧中找碴、寻求分歧的特点最为突出。同时在国产剧的分析中,消极不礼貌策略占比也比较明显。而在中日语料的横向对比中国产剧相较日剧更喜欢使用禁忌语,在比例中翻了一倍。

下面,将表格数据中具有突出特点的积极不礼貌、消极不礼貌策略详细进行举例分析:

(一)积极不礼貌策略

通过使用禁忌语言、找碴、冷落怠慢他人等方式来攻击听话者积极面子。

1.使用禁忌语

禁忌语是指使用强硬的辱骂性话语来直接表达不满,具有极大的冒犯性,一般会加大冲突。例如:

国产剧背景:外部条件优秀的大龄未婚女主在去婚介所相亲受挫以后,与好友来到一家餐馆抱怨,吸引了一旁苦于寻找适龄未婚女研究对象的男主。于是,男主上前搭讪,想邀请女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并对女主的婚恋提出建议,却被女主误解为骗子,进而两人发生争执。

男:你想想看,你已经三十四岁了,还嫁不出去,还拿着一套所谓成年人的择偶标准去评判别人对你真诚的心意。你讨厌别人物化你,但其实你也是在物化别人。

女:你有病吧!

男:三十多岁的外表,装着一颗十八岁的少女心,受了打击还不知道反省,还把责任盲目推卸给别人。太好了!你就是我要找的怎么也结不了婚的那种女性的典型。

女:我不是结不了婚,我是不想结!

在这个片段中,男主指出女主的年龄劣势及行为缺陷,以说教的方式惹怒了女主,她不再伪装自己的不满,选择使用禁忌语“你有病吧”,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这属于进攻性的回应方式。后续男主跟进会话,从学术的角度为发现了一个新的典型研究对象而欣喜,殊不知他的话触及了女主的敏感信息,引发女主的否定辩驳。

2.使用不恰当的身份标记

指在会话中突然转变称呼,来表达亲疏关系以及情感的变化。例如:

日剧背景:作为事业有成的“黄金剩女”,女主角在参加了高中同学会及相亲会后备受打击,但她要强的个性不愿意接受现状。女主和友人来到了一家品质餐厅,闲聊中对男性品头论足,而忽略了对菜品本身的欣赏。她们对于男性偏颇的看法引起主厨男主的不满,遭到男主的警告和长篇大论的辩驳,由此引发的一个冲突场面。

男:……

女:何、こいつ?関係ないでしょ?あなたには?

男:しかし、値踏みによってテンション下げた、お前は!

女:お前?……あのね、何、あなた?!私達のこと何も知らないで!

在这个片段中,男主以长篇大论的发言及轻蔑的称呼激怒了女主,使用“你这家伙”等不礼貌的指代名词,来表达不满之情。这也是日语语言的突出特点之一,通过人称的变化来表达说话人间的亲疏远近关系及情感变化,而在汉语的表达中这种情况不常出现。因为前文男主把女主的对话看作“没有营养的废话”,女主恼羞成怒,采取积极的不礼貌策略,使用不恰当的身份标记,在对男主的称呼上进行改变,较为粗鲁地抒发了自己的不满情绪。男主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应,也在称呼上进行改变,使用了相同的不礼貌策略进行还击,极具代表性。

3.找碴,寻求分歧

指寻找对方的敏感话题进行辩驳,进而激怒对方。例如:

国产剧背景:女主在相亲会上和相亲对象关于工作问题发生争执,恼羞成怒,争执不下。于是男人找碴,转而攻击女主的穿着以及年龄,惹怒女主。女主便指出对方曾经离婚,没有资格指责她。

男:唉,你别看你穿得挺像样的,你这说话尖酸刻薄的,怪不得四十岁了还嫁不出去呀,我算明白了。

女:先生,首先我34岁,离40岁还差好远呢。再说,嫁不出去怎么了,来这儿的嫁出去了吗?你还离过婚呢!

在这个片段中,相亲的双方互相攻击彼此的职业,最后男方转而攻击女方的穿着以及年龄,女方选择攻击男方离异的事实。双方都选取了敏感话题进行辩驳,加剧了冲突。双方都进行了积极回应,采取冒犯策略进行反击。

(二)消极不礼貌策略

通过恐吓、表现优越感、侵犯他人空间等方式,威胁听话者的消极面子。例如:

国产剧背景:女主对男主的批评指正不予接受,恼羞成怒,愤然离席,并威胁不再继续用餐,并给餐厅差评。

女:我不是结不了婚,我是不想结!(分歧,否定,直接反驳)

男:我……我是想帮你。(退出冲突,使用模糊表达)

女:什么破餐馆啊,不吃了!(消极不礼貌,恐吓,表达不满)

男:……(沉默,不回应)

结果:给餐厅差评。

在这个片段中,“不吃了”就是消极不礼貌的体现,对于开店做生意的男主构成威胁。但男主没有道歉挽回,选择了沉默接受这样的后果。冲突结束,以一方撤离、一方沉默应对而告终。

通过上述解读,我们可以看出,在相似背景设定下的冲突会话中,多采用积极的不礼貌策略,占比分别达到52%和50.9%之多,冲突双方以此来表达不满,否定对方,进而提出自己的主张。在日剧会话不礼貌策略的体现中,使用不恰当的身份标记成为一个突出的特征。通过称呼人称的变换,我们可以看出人物关系以及说话人的情绪变化,这一点也与日语人称多变的特点有关。而在中国的片段中,冲突场面多以出现禁忌语、谩骂为比较严重的现象,也是冲突矛盾点较为激化的体现。找碴、寻求分歧也成为一个特征,占比高达26.3%,体现出中国人吵架时针锋相对的特征,通过话语中的分歧来进行攻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即使使用了相同的不礼貌表达策略,受不同语言及人文影响,还是有着细微差别。在实际与日本人的交流中,我们要做到求同存异,在了解不礼貌话语的发展机制的基础上,积极关注到冲突点的发生,在过程中尽量减少误会。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际中,也应该充分认识到语言的表达差异,做到相互理解,能够读懂“言外之意”,避免不必要的分歧与冲突。

四、结语

本文采取了近年来最新的中日翻拍剧作为语料对比,分析了两国相似生活化场景下,冲突场面中不礼貌策略的使用异同。中日两国人民都多用积极的不礼貌策略表达不满,否定对方,进而提出自己的主张。日本方面,会通过人称变化来表现情绪与人物关系的变化;而中国方面,多使用禁忌语来表达情绪。即使在不礼貌的冲突场面中使用相同的策略,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会导致具体使用中的细微差别。本文选取的片段贴近真实的社会生活,对跨文化交际中有效避免由冲突对话产生的不必要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不可否认,本文场景选取较为单一,人物关系设定也具有局限性,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该扩大研究对象范围,深入研究其理论与现实的适配性。

猜你喜欢
消极礼貌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消极的后果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让自己发光
跟踪导练(三)2
为何当代艺术很多都是消极的,血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