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总体思路浅析

2021-12-15 03:16李阳洋吴燕霞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教学内容

李阳洋,吴燕霞

(1.四川农业大学 研究生院,四川 雅安 625014;2.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招生就业处,四川 成都 610213)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党和国家一再要求要把思政课建设好。2016年12月,党中央组织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简称思政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019年3月,党中央组织召开了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简称教师座谈会),调研与安排学校思政课建设。在这两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就高校思政工作和学校思政课建设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两次讲话所针对的问题虽有不同,但共同聚焦了学校思政课建设问题。在这两次讲话中,总书记直接、间接对思政课建设提出的要求、作出的布局和安排,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明确了总体思路。

1 明确思政课教学目的,突出目的、层次和根本

在思政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高校肩负为国家育才的任务,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健康的心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和世界大势、中国与世界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成长成才点亮理想之灯、照亮前行之路。[2]这些话语虽是对高校思政工作的要求,却也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目的的明确。

在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铸魂育人。开设思政课的目的,在于坚定学生的“四个自信”,培育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而最为根本的,是为党治国理政、为深化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1]所以,思政课教学不仅要把理论讲清讲透,而且要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和行为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最终使学生成为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有用之人。

通过上述讲话,习近平明确了三个层次的教学目的。其一,在把道理讲明白讲清楚的基础上,让学生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学生学会客观地认识中国和世界、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必然性。这是从传播、认知、认同与接受层面上明确的教学目的,重在为人的思想和行为转化奠定认知前提,属于教学目的的较低层次。其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勇于担当时代使命。这是从思想内化和外化层面上明确的教学目的,重在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施加积极影响,属于教学目的的较高层次。其三,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从服务于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层面上明确的教学目的,重在培养合格人才,位于教学目的的最高层次。

这三个层次的教学目的,从认知认同接受,到促进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再到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体现了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和特点、人的思想行为转化规律,成为思政课教学目的的总体设计和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根本要求与根本方向。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评价,都要以此为依据。在思政课建设和思政课教学中,是否坚持这三个层次的目的,从根本上决定着思政课建设和思政课教学效果乃至整个国家教育目的的实现。思政课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并依据思政课教学目的来进行,突出目的的层次性和根本性。一旦偏离教学目的这个根本,去简单地传播知识和思想、片面地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与精彩,必将失去思政课立德铸魂的“魂”与“根”。

2 明确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性质和范围,突出内容特色

习近平指出,办好中国高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不懈地教育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这不仅明确了高校办学方向,而且明确了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它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在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是建好思政课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是建设好思政课的有力支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党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建设好思政课的深厚力量。[1]在这里,总书记既谈了思政课建设的经验和信心,又谈了思政课教学内容,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经验,都属于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通过这两次讲话,习近平明确界定了思政课教学内容:它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其基本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党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成就是其重要部分。

思政课教学内容是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有意向学生传递的知识信息和思想政治信息,是实现立德树人目的的知识载体、信息载体,是思政课教学和思政课建设的核心要素。教学内容是否是马克思主义的、是否是系统科学和逻辑严整的,是否讲好中国故事,是否正确回应中国时代问题,直接决定着向学生传输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直接决定着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优劣及思政课教学目的的实现程度。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政治思想性、理论性和系统性,不能不予以高度重视。

习近平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界定,突出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系统整体性、政治思想性、时代发展性和中国本土性,为各级学校各类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设置、思政课教材的编写和修订提出了总要求、总规划,为建构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提供了基本方向和基本依据。思政课建设必须明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范围,在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及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思政课内容的理论特色、政治思想特色、中国本土韵味和时代气息。只有在此基础上,大中小学思政课才能去突出各自特点、实现相互衔接。

3 明确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的要求,突出“坚持八个统一”

在思政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思政工作方法应根据学生成长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思政工作规律,做到“因事而化、因势而进、因时而新”;思政课教学应着力提高亲和力和针对性,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重视人性化教育和以文化人,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这些话语既是对提高思政工作效果所提出的具体方法和要求,也是对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所提出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在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就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提出了“坚持八个统一”。其中,“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就是将思政课的政治思想性置于透彻的理论分析之上,让学生在深刻的学理分析基础上明确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取向;“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就是把传播知识与培育价值观念结合起来,在传授知识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就是把理论培养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际的互动;“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就是在批判各种错误观点与思潮中,建构正确的思想观点和价值立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主流意识形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就是在统一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和教学管理的基础上,灵活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创新和选择教学方法;“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就是以师生双方主体的理念进行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就是把“灌输”和启发结合起来,在启发式教学中“灌输”理论;“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就是实现思政课与非思政课的结合,形成思政教育合力。[3]“坚持八个统一”体现了思政课教学方法应因事而变、因时而变的要求,体现了学生成长、教书育人和思政工作规律,概括了思政课教学经验,是对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片面、错误观点的及时回应,为持续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提出了原则性、导向性的意见与要求。

教学方法是展开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其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和教学目的的贯彻效果。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学方法必须“得法”,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和对象、教学环境和手段等教学因素的变化进行选择与创新。总书记所凝练的“坚持八个统一”,明确了思政课教学方法守正创新的理念和原则要求,勾勒了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框架和方向。要建好思政课、推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就必须明确和突出“坚持八个统一”。

4 明确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突出六个素质

在思政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成为“先进思想文化传播者”“党治国理政的坚定支持者”,要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就要明道、信道,就要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把“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统一起来。[2]这就基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职责,从真懂、真信、德高、学高、身正等方面提出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必备素养。

在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必须具备六个基本素养。其一,政治强,就是政治观点、政治信仰正确而坚定,能以高度的政治清醒和政治自觉看待问题、讲授理论。其二,情怀深,就是心系民族和国家发展,不断从时代和社会发展中汲取思想养分、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思政课的“热度”。其三,思维新,就是不断创新教学内容、理念与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正确思维、创新思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其四,视野广,就是基于宽广的知识视野,在国际视野、现实视野和历史视野的纵横比较中,把问题讲清楚、理论讲明白。其五,自律严,就是严格要求自己,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传播正确思想观点,传递正能量。其六,人格正,就是以堂堂正正的人格为人、为学、为师、为范,感染学生、赢得学生。[1]这六个素养是对思政工作会议上所提出的真懂、真信、德高、学高、身正之必备素质的进一步凝练与概括。

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教学的关键主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者、传播者和践行者,肩负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引导和纠偏,向学生心灵播种“真善美的种子”[1],为学生成长“点亮理想的灯、前行的路”[2]的职责。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思政课教师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要建设好思政课,就必须打造出一支可信、可靠的师资队伍。习近平明确提出的六个素质,是对思政课教师基本素质的新要求,为思政课教师的成长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标准和要求。要建设好思政课,就要明确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不仅仅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的师资队伍,更要建设一支兼有六个素养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5 明确大思政格局,突出协同育人理念

在思政工作会议讲话中,习近平谈到,要把思政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而行,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和各类社会实践在思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要推动新媒体新技术同思政工作传统优势融合,形成高校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4]这些话语,实际明确了全程全员全方位思政的高校大思政课格局,突出了协同育人的理念。

在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学校思政工作不是“单纯的一条线的工作”,而是复杂的、全方位的工作。进行学校思政工作,必须完善各级各类课程体系,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好思政课;必须挖掘其他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资源,解决好其他课程与各级各类思政课之间相互配合的问题;必须鼓励教学名师和各地各部门负责人讲思政课,解决好非思政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相配合的问题,发挥立德树人的协同效应;必须注重家校合作,发挥家长、家庭、家风的配合作用,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办好思政课的局面。[3]在这里,习近平再次突出了协同育人理念,明确了全程全员全方位思政的大思政课格局。

基于上述两个讲话,习近平明确了大思政的思政格局。把思政教育贯穿到从小学到大学的全过程,实行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符合大中小学生特点的思政教育,进行全程思政;充分利用思政课、非思政课、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思政资源进行铸魂育人,发挥各类思政资源同向同行的作用,进行全方位思政;全党全社会、全体教师及教职员工依托各自的优势与工作职责,积极参与协同育人,进行全员思政。这是把各类思政资源和各方面思政力量整合起来,由党委领导,学校、社会、家长、有关部门、教师及教职员工协同配合而成的“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5],其中所包含的基本理念就是协同育人。当然,在这个大思政格局中,学校思政是主渠道、主阵地,思政课教师是主体。所以,这个大思政格局是以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为主体的大思政体系。

思政育人是个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思政、全党思政、全社会思政同学校思政相配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只有把各方面的思政力量和思政资源融合起来,才能形成思政育人的“合力”,创造出最佳思政效果。总书记所明确的大思政格局、所突出的协同育人理念,反映了思政育人的特点、规律和时代要求,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要建设好思政课,必须明确大思政格局,突出协同育人的重要性。

6 明确党的领导责任,突出党的领导保障

在思政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党委必须掌握高校思政工作的主导权,确保高校正确办学方向;各级党委必须把高校思政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领导、各方面齐抓共管思政工作的格局;学校党委要对学校思政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主体责任。[3]这些讲话,明确了各级党委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责任,突出了各级党委及其负责人对高校思政工作和思政课建设的关键作用。

在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要建立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协同配合的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机制、工作格局和支持保障,着力解决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局面;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思政课堂,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积极推进思政课建设。[1]这些要求,不仅明确了各级党委在思政课建设中的领导责任,而且突出了各级党委领导负责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对思政课建设的关键作用。

在这两次讲话中,总书记明确了各级党委对办好思政课的领导责任,突出了党的领导、党委负责人、党委领导负责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对建好思政课的必要性、关键支持与保障作用,对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机制进行了规划和布局,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提供了领导保障。“党是领导一切的”。[6]要建好思政课,就必须明确和落实党的领导责任、突出党的领导保障。这就要强化各级党委领导负责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发挥各级党委、各地各部门负责人、学校党委、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等各级党委和有关负责人在思政课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教学内容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