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位置共享

2021-12-15 15:27龙冉冉彭敦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23期
关键词:陈老师数学课测量

龙冉冉 彭敦运

乐其行,爱其师;亲其师则信其道。只要教师懂得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再枯燥的课程也会因教师的创造而妙处横生,学生也会因为别出心裁的教学互动而成为快乐的学习主体。

本文找“赵子龙妈妈”

赵子龙(赵云)不可能是“妈妈”。

但是那天,妈妈却真的当了一回“赵子龙”。在光谷第八小学的旁边,有座马鞍山森林公园。公园很大,园中有山林、湖塘,有农田,也有苗圃,还有几个小村错落其中,构成了一处典型的江南生态佳境,因此它成了人们周末打卡的好去处。周五下午,在四位家长和一位志愿者的帮助下,笔者把小学三年级数学《实际测量》一课的课堂安排在了这里;为了活动的需要,张紫卉的妈妈带着头饰扮演“赵子龙”,提前赶到了“赵子龙山”(简称赵龙山)上的画亭。

“‘赵子龙妈妈,你在哪里?”紫卉对着手机说。

“我在赵龙山。”

“赵龙山在哪里?”

“就在你前面10点钟方向不远的地方。”

“什么是‘10点钟方向呀?我还是不知道。”

“请老师帮助一下,你与我进行‘位置共享,就可以找到我了。”紫卉的妈妈告诉她。

身边的陈老师接过紫卉递过来的手机,教她怎样一步一步点开“位置共享”,并告诉她荧屏上那两个箭头是什么,哪一个是自己,哪一个是妈妈。在陈老师的陪伴下,紫卉举着手机,带着学习小组,根据荧屏上箭头的指引,翻过一个小山头,在树林的那边,不一会就找到了头上戴着“赵子龙”字样、手里举着小红旗的妈妈。

“妈妈,‘位置共享好神奇啊,有了这个,我们就不会走丢了。”

“是啊,而且是最近的路,是吗?”

“是的。”

“小卉,什么是‘最近的路?”

“就是最平的路。”

“不对,是没有转弯的路。”林松大声纠正道。

“你们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说说看。”陈老师提醒说。

“是距离路……”

“是直线路。”两个人抢着说。

“对,同学们,最近的路就是两点间连成的直线,也叫直线距离。”陈老师微笑着问:“‘赵子龙妈妈,怎样才能知道是10点钟方向呀?”

“你们想学?”

“想。”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好,你们把准备好的手表拿出来,一起看着表。”“赵子龙妈妈”说。

“将手表现在表示的时间数除以2,是多少?”

“是1点半。”徐森说。

“好,从手表上看的确是对的。但是,现在是上午还是下午?”“赵子龙妈妈”问。

“下午。”

“对,所以要加上前半天的12,也就是说,现在时间不是3点,而是……”

“15点。”

“好,15点的一半是多少?”

“7点半。”

“对。现在就用7点半的刻度,对准太阳。”

一阵骚动,但大家经过努力,还是对准了。

“你们看看,‘12在哪里?它指的方向就是北方。”

“再看看,你们刚才从那里找我,是不是10点钟的位置呀?”

“真的呀。”

望着几张通红的小脸,陈老师说:“第一次探险就到这里,下面我们要正式学习《实际测量》了,好吗?”

“好。”

集合的哨声在山头响起……

本文数学可以变成信息时代的田野课

《实际测量》是小学数学三年级的一节内容。它的教学目标是:初步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测定直线和沿直线测量指定的距离,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方法;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认识到数学知识是来源于实际生活,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问题的科学。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利用简单的工具沿直线测定指定的距离,陈老师结合实景,现场补充了两个“次重点”,即搞懂怎样进行“位置共享”,怎样“通过手表来判断方向”,以便以后开展课外研学。

6个小组围坐在草地上,每个小组的圈子中间都摆放着卷尺、标杆、测绳、手表、手机、笔记本。在几个小组的前方,有一个活动的架子,上面挂着一块小黑板,陈老师就这样开启了这节数学课。

说起来真奇怪,这节课要是放在教室里,20分钟也很难把“测量”“目测”“步测”“距离”几个概念讲清楚,可今天,三言两语就让学生都明白了。

最后,陈老师对每个小组提出要求:

每个小组都要有一名记录员,记录在山下标杆观测山顶小亭在几点钟方向,到了小亭后,再回看标杆在什么方向;

每个人都要目测从山下标杆到山顶小亭之间的距离,单位用“米”;

每个小组,都要准确记录每个人步测的数据;

仔细观察利用卷尺、标杆、测绳的特点,并准确测量出实际距离;

尽可能在纸上绘出缩小的图;

派出代表说出这次课的收获。

不久,各小组派出代表,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陈老师发现,平时最不爱讲话的学生也站上了石阶,代表第四小组说:“我们小组步测数据不一样,最多的是陈静,她有788步,最少的是我,只有723步。我们不明白,到底哪一个对呢?”

主持交流的陈老师问大家:“你们说说看,谁对?”同时问第四小组的成员:“你们的步测是自己做的吗?”

“是的。”

“那就——”陈老师有意拉长声音。

“都对!”

“我想问问,谁能告诉我怎样进行位置共享?”待掌声停住后,陈老师又说。

幸运落在紫卉的头上,只见她不慌不忙地站起来,举起手机一晃,然后盯着荧屏说:“首先要点开微信图标,登录;点击你要找的好友,进入‘聊天;接着点击号,添加内容;点击‘位置,点击第二个‘共享实时位置,就成功发起了位置共享。”紫卉的发言赢得了掌声。下午,4点40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测量课结束了,课后,我们进行了反思。大家发现,这节课之所以成功,关键有这样几点:首先是备好了课,钻透了教材和场景。田野课,如果不考虑场景,没有突出而且明明白白易于操作的主题,课堂是很容易散的。其次是实践环节,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并知道怎样做,怎样才叫“做好了”。再次要強调分工合作。最后,还需要每一个学生把自己怎样做的说出来,以推动融合课程的学习。

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数学课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必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信心,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学习素质。要想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就要推动他们不断思考,不断对各种信息和观念进行加工转换。

实际测量是数学课,是数学课就必须使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数学概念,能识别别人的表述是否正确。如今是信息时代,手机是人们离不开的设备。学生们平时上学不能带手机,但田野课必须带手机,不然就无法进行课程的深度融合实践,学生也不会明白信息技术可以这样支撑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陈老师数学课测量
我的科学老师
有趣的数学课
小陈老师来上课
二十四节气简易测量
讨厌的理由
我们的“开心果”
把人物写得生动活泼吧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
“网红”数学课
你所不知道的测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