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的大学生网络人格

2021-12-15 15:25潘赐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50期
关键词:人格现实道德

潘赐璇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高校学生受网络文化的影响与日俱增。在虚拟与现实世界的转换中,大学生网络人格的发展水平良莠不齐,部分学生出现网络人格异化。主要在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视角下,对大学生网络人格进行剖析,并针对异化群体提出有效措施。通过环境建设、载体创新等方式,用正确积极的思想、文化和信息占领网络阵地,正确引导和优化大学生网络人格。

[关    键   词]  弗洛伊德;视角;网络人格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0-0026-02

新时代的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他们延续了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大学生网络人格状态整体趋势呈现良好。近年来,网络作为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特征,已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大学作为提前进入网络时代的社区,已从传统意义上的“绝缘体”变成“导体”。当代高校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手段,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网络生活逐渐成为他们的基本需要。年轻一代的大学生在依靠网络获取知识、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等过程中,大部分能够自觉抵制不良现象,坚守道德原则,线上线下相统一。但是,不可避免地仍会出现大学生网络人格发展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

一、大学生网络人格存在的问题

(一)道德标准模糊

道德标准是指判断和评价人们行为是非、善恶、荣辱的尺度或根据。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从小接受社会教育,自然而然地奉行时代倡导与实际奉行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以此接受社会舆论的评价和监督。但是在网络世界中,大学生的形象、身份、经历等都可以完全不同于现实,完全隐身匿名不再可望而不可即。这种状态下,一直遵守的社会道德原则或行为规范变成基本或完全自律的状态。大学生会发现网络中道德评价标准的客观规定性变得缥缈。缺乏引导和参照的大学生很容易出现道德标准的模糊。

(二)自我认识迷失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网络创造了完全不同于现实空间的数字世界,在这里可以无需外界认证,人物可完全独立于现实状态。人的“本我”可以脱离“超我”约束无限放大,网络状态可以部分甚至完全异化于现实状态。因此,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建立在自我观察基础上的对自身状况的自我分析,对自己能力、品德、行为等方面社会价值评估基础上的自我评价,都完全可以不同于现实认知。这就必然会导致现实与虚拟空间的冲突,导致大学生自我认知的迷失。

(三)网络依存过高

大学生活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自由度。外表成人化、内在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學生,直接面临自身各方面的规划和管理。这种情况下,部分缺乏自律的大学生在初期尝试频繁或长时间进入虚拟世界,在没有受到外力约束后,往往会开启“沉浸式”上网模式。他们往往会无意识地消耗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网上持续浏览页面、打游戏等。甚至部分学生过于投入,分不清现实与虚拟的区别,导致脱离现实社交群体,自我封闭。长时间无节制的上网模式,会影响学生的正常作息,容易导致学生的交感神经部分功能的失常、情绪低迷、自我评价下降……过高的网络依赖性会导致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紊乱。

二、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对大学生网络人格塑造的指导意义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基本部分,构成本我的是人类的原始本能和需求,超我在人格结构中居于最高管制地位,是道德最高点。自我则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同时受到外在舆论和监督机制的调空,超我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起到引导作用。当在一些特殊场合中,外在舆论和监督机制弱化或消失的时候,本我就会被放大。虚拟网络世界正是这样一种特殊场合,由于网络的隐匿性,大学生可以按心意完成隐身或面具状态,弱化或完全不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约束监督。这个时候大学生原先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协调和状态开始失衡,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及网络人格的异常发展。本我遵循“快乐原则”按本能行事,需求不再受到日常教养的制约,需要被立刻满足。过度的放纵,会导致人性中的道德不良面被过多或完全释放。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网络行为,避免本我的无限放大;要求我们加强校园和网络环境的双重建设,并在日常教育中强化超我的存在。统一现实与虚拟人格,使得虚拟状态下,超我仍能对本我进行道德引导,构建健康网络人格。

三、大学生网络人格的塑造途径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给高校学生带来快捷便利的网上生活,但同时网上信息真假难辨,娱乐内容众多,对涉世未深、自制力不够的大学生来说易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导致其本我放大,网络人格发展异化。那究竟怎么办呢?“禁网”肯定是下策,听之任之也不可取。需积极利用新载体,构建大学生网络人格教育的全方位模式。

(一)加强网络规则建设和安全监督

以高校为触点,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的常设机构,制定网络行为准则。网络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定期整理BBS上的讨论热点及主要观点,捕捉和反馈重要信息,反驳和平衡消极信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网络时代充分发挥引导大学生网络人格健康发展的优势,完成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

此外,完善高校网络和信息的安全环境,稳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在政府积极推动法律法规的大环境下,加强技术标准、基础设施、网络信任体系等方面的建设,不断加快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平台建设,加大对通信网络的监管力度,以及校内学生对钓鱼网站、非法网站、不良信息的防范能力。

(二)加强网络道德及伦理教育

充分利用各个工作平台,构建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引导网络人格良性发展。首先,依托各校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同时,加强网络道德和行为的教育培养。帮助学生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时,可以保持正确的道德判断。其次,高校要增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使学生的网络情绪能够及时反馈与疏导。比如设立校园沟通版,学校管理政策评议、意见和建议窗口等,增强其主体性,唤起学生的超我状态,不断加强其网络道德与责任感教育。避免学生将本我状态以不良的网络形式展现出来。

(三)加强网络文化的校园建设

善用微信、QQ互动功能,投放集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定期邀请校内外学者专家开设讲座,依托热点事件,进行网络道德相关问题讨论,提高广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素養。

建立正向引导的博客与微博,使之成为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桥梁。博客、微博应与即时通信、SNS等国内社交网络应用高度结合与重合,对影响大学生的其他社交网络应用市场进行辐射,加快高校内部社交网络的平台化发展,使之成为高校内部对学生加深了解、进行深度交流的重要媒介。使博客、微博等成为广大学生获取新闻时事、人际交往、自我表达、社会分享以及社会参与的重要媒介,以此保证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持久性、全程性。

(四)加强网络和现实人格的融合

网络是现实和虚拟数字的结合,网络人格则是虚拟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平衡,只有引导学生将现实与数字世界整合统一,才能产生完整健康的网络人格。因此,高校可以利用校园管理优势,把现实中的专业知识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和网络载体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德育中脱离传统的单方授课模式,创新情景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虚拟身份、道德角色,真实感受人格塑造,体会现实情景与虚拟世界的关联。比如举办各类线上线下联合活动,利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其专业知识,增强其综合素质。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树立信心的平台。帮助学生摆脱认知迷失、现实与数字世界脱节的状态,并在过程中不断放大超我的存在。

参考文献:

[1]王小锡,王建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尹风雨,张本青,邓青林.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基于大学生健康网络人格培育视角[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7).

[3]杜防.浅析佛洛依德人格结构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教育时空,2014(5).

[4]李亚南.微时代”环境下的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当代教研论丛,2019(1).

◎编辑 尹 军

猜你喜欢
人格现实道德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漫画:现实背后(上)
漫画:现实背后(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