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1-12-15 00:20王金晶
体育时空 2021年20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10-105-03

摘  要  要保证专业教育质量,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发展的工作重点必须转向质量监控体系的理论构建和运行策略方面。因此,急需构建运动训练专业质量监控体系以及相关监控指标体系。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从了解当前安徽省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入手,深入调查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构建现状,探讨构建质量监控指标体系所需用解决的各项问题,归纳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从而构建健康有序、可控的、良性的运动训练专业的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如此有利于将安徽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有助于提升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安徽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健康长远发展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  运动训练专业  质量监控体系  人才培养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系统掌握竞技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及较高的运动专项技能,能在体校、中小学校和社会体育服务机构等部门从事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健身指导、体育教学等方面工作的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1]。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运动训练专业在高等教育中充分发挥了服务于体育工作与体育专业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为适应需求,应及时调整办学宗旨与人才培养目标,从长远的规划考虑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现在的运动训练专业招生设项包括各类专业运动项目,如此广泛的招生适应当前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值得考虑的是对运动训练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2]。

一、构建指标体系所需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科学性问题

采用专家论证法、AHP法确保运动训练专业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制定的科学性[3]。两种方法的关键在于专家本身的专业能力,首先要对专家进行全国范围内的专业选择与评估,确保所请专家对运动训练专业以及专业质量监控有足够的了解。专家论证法主要用于初步筛选质量监控指标,AHP法主要用于构建质量监控指标体系。

(二)质量监控的过程性与可操作性问题

专业质量监控的目的是服务于专业建设,而专业建设的目的是服务于人才培养,毕业生质量是检验人才培养效果最为重要的依据[4]。因此,最有效的专业质量监控手段是监控“毕业生质量”。但是对于毕业生质量的监控属于“终端监控”,其监控结果只能反馈到下一届毕业生,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5]。因此,一定要实现对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使专业质量监控指标制定贯穿人才培养日常的“教、学、训、用”四个环节。

但是,过程性往往与可操作性有冲突。专业质量监控中,往往会因为质量监控的过程过于复雜而导致可操作性下降。因此,运动训练专业质量监控要抓住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确定各个重要环节的质量监控标准,做到有的放矢。

(三)质量监控指标的调控与更新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水平与教学方式和教学依赖手段在与时俱进地发生变化,同时学生素质与学习方式在不同时代也表现出多元趋势。而质量监控指标的制定与实施只有保持不断的适应性,才能不与专业发展速度脱轨,始终科学监控高等教育教学质量[6]。

(四)质量监控的及时反馈与监控过程监督问题

专业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及时反馈与监督[7]。只有及时反馈才能尽快调整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执行情况,只有监督到位才能保障质量监控的有效性[8]。因此,需要从制度上建立相应的质量监控反馈与监督办法,保障专业质量监控的有效执行。在及时反馈与监督方面,可引入信息化手段。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安徽省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质量监控体系应当包括组织管理、目标监控、过程监控、反馈监控、人才队伍、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条件、教研水平、科研水平、服务水平等方面(表1)。

(一)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包括质量监控的实施主体以及制度建设,实施主体为教学管理部门、学院,由学院成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专业建设质量监控工作。制度建设是指制定专业质量监控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教学评价制度、听评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学工作考核制度、课程管理制度、教学事故认定制度、教学竞赛管理制度、对外交流制度、实习实训制度等。

(二)目标监控

目标监控主要指对运动训练专业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质量目标的监控。对于专业负责人、教师、学生可以采用定期抽样访谈的方式监控对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质量目标的了解程度和执行程度。对于学生,可以采用就业情况调查、毕业考核等方式检查其是否达到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三)过程监控

包括对学生进行学期内的期中、期末的教学常规检查,并有针对地对学生教学、训练、竞赛等多项能力进行专业检查,以及对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的检查;对教师教学能力(督导听课、互相听评课)、教学材料、试卷等方面的检查。

(四)反馈监控

反馈监控主要包括教师信息反馈、学生信息反馈、督导反馈、教学管理反馈等四个方面。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反馈可采用座谈会、电子邮箱、意见箱等方式。督导反馈一般采用校督导团专家定期检查的方式,教学管理反馈可以分为学校、学院、系部、教研室四个层次。

(五)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主要指包括教师数量(师生比)和高水平教师情况。一般要求师生比要小于18:1。运动训练专业的高水平教师主要指拥有国家健将运动员、国家一级、二级运动员等级证书的教师,以及有国家一级以上裁判员或相应等级教练员的教师。

(六)教学条件和专业与课程建设

教学条件主要包括教学、训练、比赛所需场地设施、实习基地、校企合作产业基地、图书资源、音像资源、教学软件,以及实验室与实验设备等。

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主要包括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课程资源库、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办法、训练计划、竞赛类优秀成果库等。运动训练专业要突出与教、训、竞赛三项核心能力相关的实践类课程。

(七)教科研水平

教研水平包括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等情况。教学研究包括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教学研究论文等。教学改革包括教改推广与实施情況、教学成果与获奖情况。科研水平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学术水平、科学研究、专利、学术论文等情况。学术地位与水平是指硕士点、博士点情况以及重点学科、研究基地等情况。科学研究指主持的科研项目情况。

(八)培养质量

培养质量是指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其主要包括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学生在比赛中获奖情况、学生的“教、训、竞赛”能力、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等。人才培养质量是评价质量监控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可以采用毕业考核的方式,考核合格准予毕业,不合格不予毕业。

(九)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指的是高等学校凭借其专业实力和学生资源,对社会各界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务,发挥高等学校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促进高校服务功能的实现。运动训练专业可以提供的服务包括向各级学校输送实习生,向企业及相关部门、社区,提供免费体育咨询和人才支援服务等。

三、结论

1.运动训练专业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同时能够与时俱进地调整与更新。在监控体系监督制度完备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反馈信息,找到问题,帮助最终解决问题。

2.组织管理、目标监控、过程监控、信息监控、人才队伍、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条件、教研水平、科研水平、培养质量等数个维度的专业质量监控体系,既能够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结合安徽省实际与省内特色,有利于增加专业特色优势和加快专业发展成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保障运动训练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议

1.安徽省内、省外相关部门和机构可以借鉴,构建运动训练专业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合作委员会可以使用该体系对安徽省的运动训练专业进行质量监控。

2.由于安徽省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尚在研究与论证阶段,因此该体系目前缺乏实践检验。建议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合作委员会使用该体系对省内的运动专业进行质量监控和评估,所得的结果和产生的问题将对继续构建和完善运动训练专业质量监控指标体系提供更多支持与帮助。

3.相关部门在使用运动训练专业质量监控指标体系过程中应将所出现的问题和变化及时反馈,用于监控体系的更新与调整。

4.继续研究和制定针对运动训练专业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监督机制与调整机制。

参考文献:

[1]胡惕,姚蕾.当代我国学校运动训练发展路径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2):102-109+114.

[2]蔡忠兵.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生成机理与实现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7(10):46-49.

[3]张庆军.我国综合类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改革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4]郑振国.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5]李笑.我国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调查分析[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6.

[6]邹国忠,张健,张世林,等.对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04):161-170.

[7]储鹏飞.我国体育(大学)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调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8]张现峰.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6(21):187-188.

课题项目:2018 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安徽省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8jyxm0116。申报单位:合肥师范学院,项目负责人:王金晶。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