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技术与养护管理措施

2021-12-16 08:01
乡村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乔木园林施工苗木

徐 齐

(广东省乐昌林场,广东 乐昌 512200)

近年来,在生态化建设理念的指导下,园林施工项目增多、施工难度加大,对园林施工管理提出了更多要求。探索园林施工管理的有效举措,明确其有效的养护管理策略,才能真正实现科学管理、规范施工,形成科学的园林养护管理体系,提高园林建设和养护质量,更好地推进园林建设[1]。

1 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关系

园林施工与养护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均属于园林建设管理的内容。园林施工在前,养护管理在后。从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程度来看,养护管理难度更大。在园林施工中施工技术的选择至关重要,施工操作的规范度对施工实效有很大影响,园林施工技术的运用及施工效果对养护管理也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应把握好施工技术运用与养护管理之间的关系,以二者的有效衔接带来理想的园林施工及管理效果,打造良好的园林景观。施工技术与养护管理相辅相成、相互关联的同时,也具有自身特点:施工技术更强调工程的时效性和园林的实用性,而养护管理更强调效益回报和美观度,二者在实际管控中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真正有效的园林建设必然是以良好的施工、规范的施工技术运用和完善的养护为基础的,因此,应将其融合在一起展现园林的生态环境价值,让其人文价值在社会发展中得以凸显。但在实际操作中,其又受诸多要素的影响,对于设计人员、建造人员及管理人员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2 园林施工与管理的意义

当前,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园林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园林建设与管理标准逐步提升,园林施工与管理备受关注。在实际的园林施工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相应的施工技术,明确园林养护的原则和策略,以打造更理想的园林景观环境,从而实现生态文明深化建设。

当前影响园林绿化施工及管理的因素较多,有人为因素、机械因素、材料因素和方法因素等(见表1)。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园林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园林施工与养护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施工及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来掌握相应的园林施工技术、明确养护重点,可以使园林建设与管理更具针对性,从而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园林施工技术与养护策略是园林管理的重点,施工属于短期工程,而养护属于长期工程,无论是短期工程还是长期工程,均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保证园林工程的美观性与实用性。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虽然是分属于两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但他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只有将两二者有机结合,把控好质量,才能获得预期效果。

表1 园林绿化施工及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3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四统筹

3.1 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主要着眼点。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能降低投入成本,提升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效益。在成本管理方面,应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预算,重点关注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费用等[2],确保这些费用统筹安排到位,且与工期进度统一。

3.2 进度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持续且复杂的工程,需要各环节有效衔接、各流程合理匹配,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均会导致耽误整体施工进度。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前,需要全方位实地勘探施工现场,收集相关材料等,以合理规划施工进度。此外,各部门之间需要团结协作,以顺利推进施工进程。

3.3 质量管理

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是质量管理。因此,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必须重视质量控制,切实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绿化效益。由于园林绿化工程与其他工程项目存在明显差异,其对艺术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在确保植株成活的前提下,需要重点关注园林施工工艺的创新。艺术性是由植株的观赏价值决定的,质量管理则是其艺术性提升的关键。

3.4 安全管理

安全无小事,园林绿化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重视安全管理。相比其他工程项目,虽然园林绿化施工的危险系数较低,但也不容忽视,需要明确园林安全施工的规章制度,确保园林规范施工、安全作业。此外,需要重点关注施工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优选年轻的绿化工人,并加强对他们的健康管理,上岗前必须做好健康体检。当施工中遇到吊机、挖掘机等大型作业器械时,需要确保规范化操作,减少意外发生。在夏季施工时,需要合理防暑降温。一些重点材料,如农药等有毒物品,需要妥善保管[3]。对于临时用电,需要按照规范要求使用,严禁私拉乱接,确保用电安全。

4 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措施

4.1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充分的准备、科学的部署规划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发挥实效的保障。施工之前,应深入分析绿化工程的具体设计方案,仔细解读后确定整体的设计思路,使施工人员能充分理解设计者的意图。同时,应配合做好施工现场的全面勘查工作,尤其是图纸中涉及的详细数据,需要准确测量,以获取真实的工程数据,并将其作为后期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依据,把控园林施工管理质量。具体来说,设计人员需要基于施工现场的土壤、地形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同时,勘察施工现场地表及地下1 m处的土壤情况,及时发现建筑残留物,清除杂物。在必要的情况下,应根据设计要求对施工现场的地理位置、土壤质量等进行基础调整,如使用土壤改良剂,打造良好的植物种植环境[4]。

4.2 做好苗木材料选择工作

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重点是苗木管理。应基于地区气候特点和园林绿化设计要求,优选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的苗木。选购苗木时,需要考虑成本因素,在市场上进行多家对比,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苗木。同时,需要重点检查苗木的根系发育情况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确保苗木健康生长,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减少因苗木死亡而导致的重新采购及二次施工现象。

4.3 科学规范种植苗木

在园林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挖掘种植穴、种植槽,做到科学规范种植,如将裸根植物的种植穴底部用细土填成锥形;还应避免植物根系与肥料直接接触[5]。在此基础上,需要合理选择不同的种植方式。例如,规则式种植,即按规则图形对称配植,或以排列整齐成行的方式种植;自然式种植,即采用株行距不等且不对称的自然配植形式。就园林施工而言,正常情况下土球类树种的种植穴直径应超出土球直径20~30 cm,裸根型植株的种植穴直径则需要超出其根系直径20~30 cm,以保证根系发育良好。一般乔木栽植株距为5~6 m,灌木为1~2 m,藤本植物为30~50 cm。不同植株类型对应的种植标准具有明显差异,需要根据种植要求、苗木类型及场地实际确定种植规格(见图1)。

图1 常规树木种植标准

4.4 重视后期养护与管理

4.4.1 灌溉管理。应抓住灌溉黄金期,勤浇水、浇透水,为林木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一般冬季气温较低,应减少灌溉次数、灌溉量;雨季也需要减少灌溉次数、灌溉量,并注意防涝。另外,植物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应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合理灌溉。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喷灌、滴灌等灌溉方式,既能满足灌溉要求,又能达到节水目的。

4.4.2 修剪管理。不同植物类型对应的修剪方式不同、修剪部位也存在差异,在实际修剪作业中应按照植物类型进行区别对待。例如,修剪灌木时,作业人员应根据其长势确定修剪部位和保留部位,正常情况下需保留较为规整的枝干部分,对于生长较为繁密的枝干应适当进行修剪。修剪过程中,不仅需要基于凸显植物观赏价值的需求,以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而且需要修剪老枝干,使灌木植物处于茂盛生长状态。修剪乔木的主要目的是使乔木生长为高大笔直的景观树。修剪人员应通过修剪乔木的侧枝,合理控制乔木植物的生长态势。为避免错误开展树枝修剪作业,技术人员进行作业时应循序渐进地进行。

4.4.3 施肥管理。应多施腐熟的有机肥,配施速溶复合肥。施肥的同时进行灌溉。乔木在12月至翌年2月可于根部施一次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少量高磷钾复合肥。由于灌木根系多横向生长,因此,需要在每年早春和晚秋增施一两次有机肥。

4.4.4 防冻管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苗木,均需要做好防冻管理,在冬季可以通过树干涂白反射掉一部分辐射热,也可以喷施防冻剂达到防冻目的。通常,在秋季树叶未变黄之前给树木喷施防冻剂,不仅能起到防冻作用,而且能促进树木生长发育。

4.4.5 病虫害防治。在病虫害防治中,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养护管理人员应加强日常观察,多角度分析园林病虫害的产生原因与发展情况,提前制定病虫害防治的有效应急措施。另外,建议多采用生物、物理等绿色防治措施,如利用昆虫信息素、防虫网、银灰网、色板等进行绿色防控,减少农药使用量,保证园林植物健康生长。

4.4.6 修剪管理。

①灌木。园林中的灌木主要起美化、点缀作用,可以通过人工修剪让灌木保持整体形象上的统一性,以呈现良好的景观效果。在施工中进行灌木修剪必须明确技术要点,应根据灌木丛的疏密程度,保留形状比较规则的主枝,去除一些生长密集的侧枝。以主干为修剪的中心点,进行旁枝的配合性修剪,使灌木最终呈现圆形、椭圆形或其他的形状。在园林施工中应新老灌木合理配植,保持良好的群落效应。

②乔木。修剪乔木的主要目的是让乔木处于健康的生长状态,且通过修剪美化树木形状,使其成长为高大笔直的景观树。修剪时必须保留树干的主芽,重点就旁枝进行修剪,合理控制旁枝的生长态势。若在修剪中触碰到主芽,应选择比较靠近主芽且笔直度较好的旁枝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以确保乔木生长态势良好。修剪后要及时清理伤口,防止出现严重的病虫害。对于一些珍贵的乔木,可以选择树皮修补或移植的方式进行伤口的优化处理,最大限度地保证植株伤口能快速愈合。

③绿篱。绿篱是由灌木或小型乔木近距离密植构成的单排或双排围墙式景观。修剪的重点是将其修剪成不同的形状,可以是笔直并排式,可以是波浪式,也可以是椭圆式。应将绿篱种植于园林景观绿化带的边缘,或者是园林景观与道路衔接部位,以起到引导、隔离及保护环境等作用。为让绿篱保持特定的高度和形状,应进行整株集体式修剪,适当修剪绿篱主尖,将主尖截去1/3以上,剪口高度应控制在5~10 cm,合理限制主枝活动,让绿篱处于正常的生长状态。

5 结语

综合来说,在园林绿化施工与管理中应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严格审查技术方案,加强对组织设计的审查,及时进行技术总结。具体来说,要多方论证,慎重考虑,多方参与讨论,协商施工方案,考虑设计变更,为施工技术的运用建言献策,要学会运用技术思维去解决工程难题。在园林施工中,现场很容易出现诸多的工程难题,要基于科技攻关的思维,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方案的对比分析,优化调整方案,指导施工难题的化解。在施工管控中应侧重关注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对于一些重点工程需要特殊关注。一般来说,重点工程所对应的技术细节较复杂,很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在施工技术运用中应加强安全部署、技术指导,以优化的技术管理减少事故发生概率,严格核查与分析重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另外,应及时消除质量隐患。园林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应参考质量控制方案进行整改。在实际检查中也应针对一些薄弱点进行细致核查,一旦发现质量隐患,应立即返工重做。若出现较大质量问题,可通过设计变更或运用新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进行弥补。在园林工程施工和养护过程中,必须科学筹划、合理布局、理论联系实际、多管齐下,在保障建设质量的基础上,配合后续科学管理与养护工作,以提高园林工程建设质量,充分发挥园林工程的价值。

猜你喜欢
乔木园林施工苗木
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探讨
关于现代园林施工管理的探讨
分析园林施工规划及施工细节处理
园林施工项目全过程管理策略探微
苗木供求信息
深析乔木移植栽培技术
最新苗木行情
找出犯罪嫌疑人
最新苗木行情
超级隐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