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建筑对轻轨站房风荷载的干扰效应研究

2021-12-16 20:21李晨李波陈金科郭坤鹏
振动工程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风洞试验

李晨 李波 陈金科 郭坤鹏

摘要: 以典型轻轨站房为例,利用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研究了周边建筑与站房高度比分别为0.66,1.08,1.50条件下,周边建筑对轻轨站房风荷载的干扰效应。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受周边建筑物干扰效应影响,站房受到的水平风荷载减小,当周边建筑物高度不高于站房(高度比=0.66,1.08)时,竖向风荷载亦减小;当周边建筑物高于站房(高度比=1.5)时,在0°?70°风向区间站房收到的竖向风荷载增大。周围建筑物使得站房周边流场中的湍流成分增加,作用于站房表面的脉动风压亦增大,当周边建筑物高于站房时,脉动风荷载的干扰效应尤为明显,水平向脉动风荷载干扰系数达到1.8。站房表面极值风压受周边建筑影响较大,尤其是当施扰建筑高度大于站房时,该种情况下,屋盖及墙面极值风压均明显增大,其中,屋盖角区风吸力增大12.5%,墙面角区风压力和风吸力增幅分别达到33.5%和16.7%。

关键词: 风荷载; 风洞试验; 轻轨站房; 干扰效应; 干扰因子

中图分类号: TU311.3; TU31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4523(2021)05-0943-08

DOI:10.16385/j.cnki.issn.1004-4523.2021.05.007

引 言

近年来,为方便人们出行,尽早完成公共交通网络化进程,轻轨修建数量逐年增加。站房是轻轨标志性建筑,为了满足功能及地标性特征,常常采用大跨空间钢结构,该种结构体系柔度大、重量轻、阻尼小,是典型的风敏感结构[1?3]。针对这一特点,国内外学者通过风洞试验得到了采用大跨空间站房风荷载分布特性,并通过风振响应分析给出了该类结构风振响应及等效静力风荷载[4?6]。需要注意的是,轻轨站房周边环境复杂,必须考虑周围建筑物的风致干扰效应。Hui等[7]、Kim等[8?9]、Mara等[10]、Lam[11]针对高层建筑的风致干扰效应进行了相关研究,指出风致干扰效应会对结构风荷载分布产生较大影响,风致干扰效应不可忽视。但以上研究主要针对高层建筑的干扰效应,对于大跨度结构的风致干扰效应研究有所欠缺,李波等[12]利用多通道同步测压实验,研究了周边高层建筑对大跨度空间结构风荷载的干扰效应。研究表明,受到周边建筑影响,来流流场以及湍流成分改变,导致作用于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平均风荷载、脉动风荷载发生改变。Chen [13]研究了周边高层建筑与低矮建筑间距、建筑物高度比、风向等因素下,低矮建筑受到的干扰效应,研究表明,周边建筑高度增加,或减小建筑物间距会导致屋盖上风压增大。可见,在大跨度空间结构主体结构、围护结构抗风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周边建筑的干扰效应。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专门针对轻轨站房的风致干扰效应研究还十分缺乏。

本文以最为典型的、拱形高架轻轨站房为例,通过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研究了周围建筑对轻轨站房风荷载的干扰效应,为该类结构抗风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1 风洞试验概况

1.1 试验风场

1.2 试验模型及工况设计

某典型拱形高架轻轨站房纵向长度为97 m,跨度=28 m,屋盖最高处高度=19.5 m,纵墙与屋盖相连组合成整体网壳结构(如图2所示)。该线路轻轨站房周围有大量的周边建筑,且周边建筑的高度和体量各不相同。

本次试验模型几何缩尺比选为1∶100,最大阻塞率为3%。试验模型为刚性模型,试验模型采用ABS材料制作,主体模型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周边建筑利用由密度板材料制作的长方体模型进行模拟(如图3所示)。

为了研究周边建筑对轻轨站房表面风压的影响,试验根据轻轨站房所处环境,设计了单体工况和6个干扰工况的测压风洞试验。施扰模型尺寸为13 cm×21 cm×30 cm,试验过程中,利用不同布置方式,分为三类高度比干擾情况,三种高度比/H分别为0.66,1.08,1.50,并且在各高度比条件下,施扰建筑分为单、双侧布置两种情况。结合轻轨站房一般性路况,设计周边建筑与试验模型相距为25 cm。另外,本文参考Tamura[15]采用的建筑面积密度概念,利用线面积密度对施扰建筑进行描述,确定方式如下:周边建筑总宽度与站房长度的比值。各干扰工况信息如表1所示。

试验中,首先进行单体工况测压试验,然后进行考虑周边建筑干扰效应的测压试验。屋盖及两侧墙体外表面共布置170个测点,屋盖内表面布置51个测点,采样频率312.5 Hz,每个通道连续采样20000次,采样时间64 s,测量得到的风压按照文献[16]的方法进行管道修正。

1.3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为方便比较,建筑表面的风压通常采用对应于参考点的无量纲风压系数表示[17]。

将站房表面风压按水平向、竖直向进行合成,水平向、竖直向风荷载,并通过下式计算水平向、竖直向风力系数,以描述作用于主体结构的风荷载特征。

式中 ,分别为水平向、竖直向风力系数;为测点风压系数;为测压点所代表的特征面积;为测点代表的特征面的法向与水平向夹角。

本文采用干扰因子来衡量周边建筑对站房表面风压的影响程度,其中平均风荷载、脉动风荷载的干扰因子分别用,表示[17]:

考虑到风压的非高斯特征,利用Hermite矩模型理论[19],计算测点风压系数的峰值因子和极值风压。

2 平均风荷载特征

下面将根据风洞试验结果,分析周边建筑对站房平均风荷载的干扰效应。

2.1 平均风压

图4给出0°风向角下,单体工况、上游施扰(工况D?1.50,180°风向角)、下游施扰(工况D?1.50)、双侧施扰(工况S?1.50)的平均风压系数分布图。

可以看出,单体工况下,平均风压对称性较好,除迎风侧立面是正压外,顶面和背风侧立面均为负压区;站房顶面边缘处出现流体分离,风吸力较大,风压系数达到-1.5,背风侧立面风吸力很小,其值仅为-0.3左右。上游施扰时,站房受施扰建筑遮挡影响,顶面负压减小,迎风侧立面由风压力变为风吸力,风压系数达到-0.4。下游单侧干扰时,顶面区域风吸力减小到-1.0左右,背风面因下游建筑阻塞效应产生的回流,使得立面风吸力减小,同时底部区域由风吸力变为风压力。双侧施扰时,站房顶面与背风面风吸力均明显减小,迎风面分布形式与上游单侧工况相似。

综上,站房周边存在干扰建筑时,立面风压受“遮挡”效应影响,风压减小甚至变号,对于屋盖顶面,当施扰建筑起“遮挡”作用时,风压减小,无“遮挡”作用时,流体分离产生的旋涡会使风压增大。

2.2 平均风力系数及干扰因子

图5给出了站房水平向风力系数随风向角变化曲线。

可以看出,单体工况下,当风向角为0°?20°时,风力系数逐渐增大;随风向角度数继续增加,平均风力系数减小,90°风向角时,风力系数几乎为0;风向角为90°?180°的风力系数与0°?90°呈反对称分布。干扰工况下,站房水平向平均风力系数均小于单体工况,单侧干扰时,风力系数曲线变化规律与单体工况相近,双侧干扰时,风力系数曲线关于90°呈反对称分布。

图6给出0°风向角下水平向风力系数的干扰因子。建筑高度低于站房环境下,下游施扰时,干扰效应较小,干扰系数接近1,而上游及双侧施扰时,施扰建筑起“遮挡”效应,干扰系数在0.3左右;施扰建筑高度与站房相近环境下,下游施扰时,平均风力干扰系数降为0.73,上游与双侧施扰时,干扰系数仍在0.3左右;施扰建筑高于站房环境下,下游施扰时,平均风力干扰系数降为0.64,上游与双侧施扰时,干扰系数仍为0.3左右。

图7给出竖直向平均风力系数随风向角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在单体工况下,竖直向平均风力系数曲线关于90°呈对称分布;0°风向角下,风力系數达到最大值-0.96,随着风向角增大,风力系数减小;90°风向角下达到最小值,为-0.14。在干扰工况下,当风向角为0°?70°时,除D?1.50工况外,竖直向平均风力系数均大于单体工况,风吸力较小;当风向角为70°?130°时,各干扰工况竖直向平均风力系数值小于单体工况,风吸力明显增大。风向角大于130°时,干扰规律与0°?70°基本相同。

图8给出了0°风向角时竖直向平均风力系数干扰因子。可以看出,施扰建筑高度低于站房环境下,下游施扰时,竖直向风力系数与单体工况基本相同;而上游及双侧施扰时,施扰建筑改变来流,竖直向风力系数有所减小。施扰建筑高度与站房相近环境下,下游施扰时,平均风力干扰系数为0.76;上游与双侧施扰时,干扰系数略低于郊区环境。施扰建筑高于站房环境下,下游施扰时,施扰建筑阻塞效应产生回流,使得竖向平均风力明显减小;上游及双侧施扰时,施扰建筑对站房产生的“遮挡”效应使得风力系数有所减小,干扰系数分别为0.92,0.88。

3 脉动风荷载特征

3.1 脉动风压

图9给出高度比为1.50工况下,0°风向角时,单体工况、上游施扰(工况D?1.50,180°风向角)、下游施扰(工况D?1.50)、双侧施扰(工况S?1.50)下的脉动风压系数分布图。

可以看出,单体工况下,脉动风压系数分布具有一定的对称性,顶面来流前缘部分根方差较大,达到0.25,其他区域有所减小,根方差降低为0.2。上游施扰时,由于施扰建筑的“遮挡”效应,增大来流中湍流成分,导致迎风侧立面脉动风压系数增大,风压系数根方差达到0.40;立面处于施扰建筑间隙的区域受“穿堂风”效应影响,脉动风压系数增大到0.45。下游施扰时,迎风面及顶面脉动风压系数变化较小,背风面受下游建筑影响,脉动风压系数增大到0.25。在双侧施扰时,迎风面及顶面脉动风压明显增大,其脉动风压系数略大于上游施扰工况。

3.2 脉动风力系数及干扰因子

图10给出水平向、竖直向脉动风力系数随风向角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单体工况下,水平向脉动风力系数随着风向角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且曲线关于90°对称分布,当风向角为0°时,脉动风力系数达到最大,为0.2。高度比为0.66,1.08时,站房水平向脉动风压系数趋势与单体工况相似,脉动风力系数受干扰较小;在高度比为1.50时,位于施扰建筑间隙的下游区域受到“穿堂风”效应影响,脉动风力系数明显增大。对于竖直向脉动风力系数,高度比为0.66,1.08工况下,脉动风压系数与单体工况相近;高度比为1.50工况下,双侧施扰时,竖直向脉动风力系数在各风向角下均明显增大,而单侧施扰时,风向角0°?100°范围内,脉动风力系数与单体工况相近,风向角110°?180°时,风力系数显著增大。

可以看出,对于水平向脉动风力干扰系数,当施扰建筑高度接近和小于站房环境下,施扰建筑改变站房周边流场环境,脉动风力系数有所增;当施扰建筑高度高于站房时,上游和双侧施扰时,脉动风力系数受扰动明显,干扰因子分别达到1.79,1.66。对于竖直向脉动风力系数,施扰建筑高度小于站房时,脉动风力系数基本不受施扰建筑影响;高度相接近时,上游和双侧施扰时,脉动风力增大,干扰系数达到1.2左右;高度大于站房工况时,在上游和双侧施扰情况下,施扰建筑高度远大于站房高度,流场改变很大,导致脉动风力系数明显增大,干扰系数达到1.4。

4 极值风荷载特征

4.1 极值风压

图12给出36个风向角下,站房在各工况下最不利风压系数极小值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单体工况下,屋盖边缘极小值风压系数较大,中部区域有所减小,极小值风压系数为-2.0;在工况S?1.50下,屋盖边缘极小值风压系数增大,达到-2.5,位于施扰建筑附近的部分区域极小值风压系数变化幅度较大,达到-3.0。

4.2 分区极值风压系数及干扰系数

表2给出了墙面和屋盖特征分区极值风压系数,其中,屋盖和墙面根据规范分为边区、角区和中区,如图13所示。可以看出,施扰建筑高度小于站房时,墙面边区极值变化较小,屋面边区2风压系数极大值明显增大,其他屋面极值风压系数均减小;当施扰建筑高度与站房相近时,墙面边区风压系数极小值增大,屋盖边区2极大值明显增大,其他区域极值受施扰建筑影响减小;当施扰建筑高度大于站房时,墙面角区、边区极小值增大,屋盖各区极值风压系数变化较小。

圖14给出了极值风压最大的屋盖和墙面角区极值风压系数对比柱状图。屋盖角区,风压系数极大值受施扰建筑影响较小,各干扰工况下,风压系数极大值均减小;风压系数极小值在单侧干扰工况下减小,双侧干扰工况下风压系数极小值增大12.5%。墙面角区,施扰建筑高度大于站房时,墙面角区极大值明显增大,增幅达33.5%以上,其他工况增幅在10%以内;风压系数极小值受周边建筑影响,各干扰工况墙面风压系数极小值增大10%左右。可见,周边建筑对极值风荷载有较大影响,在围护结构设计中,干扰引起的极值风压变化不容忽视。

5 结 论

城市轻轨站房多处于城市楼群中,周围建筑对作用与建筑表面的风荷载的干扰效应显著,本文以典型轻轨站房为例,进行了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针对周边建筑对轻轨站房风荷载的干扰效应进行研究,结论如下:

(1)站房平均风荷载受周边建筑干扰明显。各干扰工况下,水平向平均风荷载减小。当施扰建筑低于或接近站房时,竖直向风荷载有所减小,干扰系数最低达到0.16;当施扰建筑高度大于站房时,竖向风荷载明显增大,而在单侧施扰工况0°?70°时,竖向风荷载减小。

(2)当施扰建筑高度小于或接近站房高度时,水平和竖直向脉动风荷载增大;当施扰建筑高度大于站房高度时,脉动风荷载增大最为明显,其干扰系数达到1.8。

(3)站房表面极值风压受周边建筑影响较大,尤其是当施扰建筑高度大于站房时,该种情况下,屋盖及墙面角区极值风压均明显增大,其中,屋盖角区风吸力增大12.5%,墙面角区风压力和风吸力增幅分别达到33.5%和16.7%。

参考文献:

[1] Holmes J D. Wind Loading of Structures[M]. New York: Spon Press, 2001.

[2] 李元齐, 董石麟. 大跨度网壳结构抗风研究现状[J].工业建筑, 2001, 31(5): 50-53.

Li Yuanqi, Dong Shilin. Wind-resistant research of large-span reticulated shell structures[J].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2001, 31(5): 50-53.

[3] Di Wu. Estim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in cladding support components due to wind-induced overall behaviors of long-span roof structure[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2015, 142: 15-25.

[4] 柯世堂, 陈少林,葛耀君. 济南奥体馆屋盖结构风振响应和等效静力风荷载[J]. 振动工程学报, 2013, 26(2): 214-219.

Ke Shitang, Chen Shaolin, Ge Yaojun. Wind-induced response and equivalent static wind load for suspended dome roof structure of Jinan Olympic Sports Hall[J]. Journal of Vibration Engineering, 2013, 26(2): 214-219.

[5] 陈琳琳, 崔会敏,郑云飞,等. 大跨柱面网壳结构风荷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 2019, 36(Z1): 189-193.

Chen Linlin, Cui Huimin, Zheng Yunfei,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wind load on large-span cylindrical latticed shell[J]. Engineering Mechanics, 2019, 36(Z1): 189-193.

[6] 田玉基, 杨庆山. 大跨度屋盖结构脉动风振响应的振型能量参与系数[J]. 振动工程学报, 2007, 20(3): 219-223.

Tian Yuji, Yang Qingshan. Mode energy participation factors for fluctuating wind-induced response of large-span roof structure[J]. Journal of Vibration Engineering, 2007, 20(3) : 219-223.

[7] Hui Y, Tamura Y. Pressure and flow field investigation of interference effects on external pressures between high-rise buildings[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2013, 115: 150-161.

[8] Kim W, Tamura Y. Interference effects on local peak pressures between two buildings[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2011, 99: 584-600.

[9] Kim W, Tamura Y. Interference effects on aerodynamic wind forces between two buildings[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2015, 147: 186-201.

[10] Mara T G, Terry B K. Aerodynamic and peak response interference factors for an upstream square building of identical height[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2014, 133: 200-210.

[11] Lam K M. Interference effects on wind loading of a row of closely spaced tall buildings [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2008, 99:584-600.

[12] 李 波, 杨庆山,冯少华,等. 周边建筑对大跨屋盖风荷载的干扰效应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 2010, 26(5): 27-30.

Li Bo, Yang Qingshan, Feng Shaohua, et al. Research on the interference effect of surrounding buildings on the wind load of long-span roof[J]. Journal of Experiments in Fluid Mechanics, 2010, 26(5): 27-30.

[13] Chen Bo. Wind interference effects of high-rise building on low-rise building with flat roof[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2018, 183: 88-113.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B 50009-2012, Load code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S]. Beijing: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y Press, 2012.

[15] Tamura Y. The interference effect of surrounding roughness on wind pressures of rectangular prism[C].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Bluff- Bodies Aerodynamics & Application, Milan, Italy, 2008: 1-10.

[16] 陈 波,骆盼育,杨庆山.测压管道系统频响函数及对风效应的影响[J].振动与冲击, 2014, 33(3): 130-134.

Chen Bo, Luo Panyu, Yang Qingshan. 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 of a pressure measurement pipe system and its effect on structural wind effects[J].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 2014,33(3): 130-134.

[17] 李 波, 單文姗,杨庆山,等. 肋条对仿古悬挑屋盖风荷载特性的影响[J].振动工程学报, 2016, 29(2): 269-275.

Li Bo, Shan Wenshan, Yang Qingshan, et al. Effect of ribs on wind load of archaize cantilever roof[J]. Journal of Vibration Engineering, 2016, 29(2): 269-275.

[18] Tamura Y. Actual extreme pressure distributions and LRC formula[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2002, 90: 1959-1971.

[19] 李 波,田玉基,杨庆山.非高斯风压时程的矩模型变换与峰值因子计算公式[J].振动工程学报, 2016, 29(3): 395-402.

Li Bo, Tian Yuji,Yang Qingshan. Moment-based transformation of non-Gaussian wind pressure histories and non-Gaussion peak factor formula[J]. Journal of Vibration Engineering, 2016, 29(3): 395-402.

作者简介: 李 晨(1990-),男,博士研究生。电话:15901077530; E-mail:lichen_110613@163.com

通讯作者: 李 波(1978-),男,教授。E-mail: libo_77@163.com

猜你喜欢
风洞试验
三边形桅杆杆身风荷载特性风洞试验研究
F1赛车外形缩比设计方法
圆角化方形截面高层建筑风荷载特性试验
500 kV全联合变电构架体型系数风洞试验及风振系数取值分析
特大型冷却塔单塔内表面风荷载三维效应及其设计取值
某拟建838 m高楼多自由度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椭圆形高耸结构风荷载特性试验研究
不同长宽比矩形截面高层建筑的风荷载研究
广东江顺大桥抗风性能试验研究
大开洞对高层建筑风效应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