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中年段混合式作文教学策略初探

2021-12-16 04:56赖凤英
课外语文·上 2021年11期

【摘要】混合式教学是后疫情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混合式教学改变了单一的授课模式,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运用混合式作文教学策略,提高小学中年段作文教学的效率?笔者在多次课堂实践的基础上,梳理出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中年段作文教学流程,并在此流程的基础上提炼出精准学情诊断策略、多向互动拓宽思路策略、双线结合片段教评策略,提高了作文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混合式作文教学策略;学情诊断;多向互动;双线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31-125-03

【本文著录格式】赖凤英.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中年段混合式作文教学策略初探[J].课外语文,2021,20(31):125-127.

引言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的重头戏。在40分钟课堂内,学生如何能迅速打开思路、快速收集素材并使用恰当的表达方法,最后完成一篇优秀的习作?不少研究者都在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融入,作文课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笔者在进行小学中年段作文教学过程中,多次尝试使用新技术,并在课堂实践的基础上梳理出小学中年段作文教学流程,提炼出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对习作由“怕”到“爱”,由“写不出”到“写不停”,由“要我写”到“我要写”,学生习作的态度、习惯、能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小学中年段混合式作文教学基本流程

小学中年段混合式作文教学的基本流程如下:课前依托信息技术进行精准学情诊断。课中,教师根据目标设计出四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激趣导入、明确要求,拓宽思路、筛选素材,双线结合、学习写法,完善全篇、分享交流”。使用混合式作文教学策略,学生学习的场景发生了变化,学习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学习方式变得活泼有趣,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率,提升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及能力。教学流程图如图1所示。

二、混合式作文教学策略

基于混合式作文教学流程,笔者在多次课堂实践后,结合相关的教学理念,提炼出以下三种混合式作文教学策略:精准学情诊断策略、多向互动拓宽思路策略、双线结合片段教评策略。

(一)精准学情诊断策略

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影响学习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由此可见,在学习新内容前,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还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即学生的“现实发展区”以及“最近发展区”,只有精准地把握学情,我们才能做到 “以学定教”,从而增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预见性,实施精准化教学。

笔者在进行学情诊断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进阶式学情诊断步驟,精准地把握学情,为教学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小“动物园”》为例,在授课前,笔者通过问卷星设计问卷,从“对习作内容的理解、已掌握的写法、困惑”三个维度进行调查,通过问卷星智能分析系统,精准把握学生的情况。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已具备的能力,以及了解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困难,笔者又通过“芝麻作文APP”推送“写人技巧”学习任务,学生在观看视频、文档等资源后,根据所学的方法写一个片段,并发布在钉钉群班级圈,学生互相阅读并进行点评。教师则通过批阅学生的片段作文,了解学生在写法方面已具备的能力以及存在的困难(如图2所示)。

通过线上问卷、智能分析数据,我们已经掌握了学生的初步数据,但是由于学生在填写问卷的时候会带一些主观的因素,调查的结果难免会产生偏差。第二阶段通过观看“写人技法”资源包并进行片段练习,不仅可以唤醒学生对写人技法的回忆,而且通过实践练习,学生可以更深刻意识到自己在写法方面存在的困难。在钉钉班级圈互相分享、点评片段,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最后是教师批改学生的片段习作,在批改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已具备的能力以及困惑有更全面、清晰的了解,弥补了问卷带来的偏差,让教学目标的制定更有针对性。

(二)多向互动拓宽思路策略

传统课堂上的互动主要指的是生本、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随着信息技术的融入,多媒体以其强大的实时交互性,让课堂的互动实现了“课内—课内外、双向互动—多向互动”的转变。笔者在习作指导课中的“拓宽思路”环节,借助希沃白板、钉钉班级圈,课前课中实现多向互动,有效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为顺利完成素材的筛选奠定基础。

如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课前,笔者先布置学生阅读教材,进行“生本互动”,教材中的图片、文字对学生的大脑形成刺激,引发学生回忆、联想自己玩得最高兴的生活经历、自己阅读过描写高兴的文章、自己曾经写过体现高兴的事的作文……生本互动,通过“图文刺激——回忆联想”这样的思考路径拓宽学生的思路,学生初步构建出自己的写作素材库。

其次是每位学生把思考的结果以图文结合/视频文字结合的形式上传到钉钉班级圈,全班师生互相学习、评价,实现“生生、师生互动”。在互动过程中,生生之间进行思维碰撞,在碰撞中不断调整、丰富自己的思路。师生互动,教师则会对每位学生思考的结果进行评价,给学生提出修改的意见。生生、师生互动,通过“交流互启—反思调整”的思维方式,学生形成多角度、全面地思考问题的习惯。线上互动,又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留给师生更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能静下心来,根据同学、老师的意见不断调整、丰富自己的思路,以达到从不同途径、不同范围、不同角度收集写作素材,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本次习作是写一件最高兴的事,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把“写一件高兴的事”写成“一天的活动”。为了预防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这样的偏差,笔者在课堂上借助希沃白板“课堂活动”,设计“趣味分类”小游戏,实现人机互动,帮助学生调整写作思路,以免出现偏离写作要求的现象,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生本、生生、师生、人机多向互动,是通过“人—物、人—人、线下—线上”交替互动实现。多向互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而且训练了学生全面、多角度的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养成了多方面听取意见、及时调整思路的习惯。多向互动拓宽思路策略在习作指导课的运用如图3所示。

(三)双线结合片段教评策略

全国小学语文名师何捷老师认为“片段写”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写片段,真正实现了在课堂上进行“教—写—评”,师生间的互动言说、片段写作观摩,都可以成为同伴写作的信息源,做到“教、练”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融入,采用线上线下双线结合的方法,可以提高教师教的效率,让教师的评更加客观、全面和准确。

1.翻转课堂,双线结合提高学生习得写作技巧效率

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重组”,它应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并以儿童的经验增长为目的。中年段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有写片段的经验,也曾描写过景物,但是“有目的地围绕一个意思写”却是一个全新的写作要求。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要落实的就是这个语文要素。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这个技巧并能在习作中运用,笔者在精准分析学情后,运用希沃白板5录制了微课《妙笔生花——写景方法宝典》,分享二维码给学生。学生反复观看微课,掌握“围绕一个意思写”的要领,为在课堂上能顺利写片段做好认知上的准备。

但是认知上的提升并没有和写作经历结合起来。因此,在习作指导课上,笔者以“花城广场的花真美啊!”为中心意思,通过师生合作、口头完成片段作文,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对“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的理解,實现“写景经验的增长”。课前微课学习获得理论上的认识,师生合作完成片段练习让学生又获得经验上的积累,在认识和经验均已获得的基础上,笔者布置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片段写作是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实现由易到难的合理过渡。

2.人机结合,双线评价提高习作批改准确性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认为,课堂上要及时进行评价,以便了解目标的达成情况,作文教学更应如此。学生在完成片段写作后,及时的评价是“教”的有效补充。在作文点评方面,笔者主要采用人机双线结合的方式进行,让作文的评价变得高效、客观。

学生在写片段的过程中,笔者在巡视时有目的地挑选一两篇学生的习作,作为点评的范文。作文拍照后,通过希沃投屏功能呈现在一体机屏幕上,对照片段写作要求,师生共同通过批注的形式对范文进行点评、修改。教师的点评、同学的观点交锋、优秀习作的打磨,给学生带来思想的冲击,让他们不断地修正自己对“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的理解。这种练完就评、评完就改、改后再议、议即分享,也是一种相互的教,实现由老师“一人教”向“众人教”的转变。

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老师不可能对所有学生的习作现场进行评价,为了提高作文评价的效率,笔者在课堂上还通过“芝麻作文”APP进行智能评价。学生用平板电脑把自己的习作片段拍照后,上传到APP,然后利用“图像转变为文字”功能,APP就会进行智能分析。系统会从“主题明确、结构严谨、语句通顺、修辞运用、好词好句、真情实感”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雷达图的形式展示结果,并附有评语。此外,系统还会对段落从错别字、修辞手法、疑似病句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如图4所示。

作文智能分析系统,可以实时对所有学生的习作进行客观、全面的点评,学生可以即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修改,提高修改作文的效率,弥补了教师一个人难以在短时间内点评全班学生的缺憾。唯一不足的是目前智能分析基本是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不能参照每单元的习作要求进行个性化批改,难以在内容上、写法上给予写作有困难的学生针对性的指导,老师可以通过面批面改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结语

在“互联网+教育”的趋势中,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力量,以课堂为实践阵地,梳理出基于希沃教学平台的中年段习作指导课的教学流程,并在分析教学流程的基础上提炼出三种混合式作文教学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率,提升了学生写作能力。但是在作文评改方面,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力量实施更精准化的评价,仍是我们努力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燕学敏.我国学情分析的意义、问题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10).

[2]于歆杰.论混合式教学的六大关系[J].中国大学学报,2019(5).

[3]祁鑫,宋会英,陈强.线上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及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20(32).

[4]潘秀领.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向互动”教学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1).

附  注

本文是广州市天河区一般课题《基于希沃教学平台的小学中年段作文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2019Y024)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赖凤英,女,1979年生,广东河源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