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系统心理干预对长远航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

2021-12-17 02:39肖春红刘妮柴培俊
海军医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总分官兵阳性

肖春红,刘妮,柴培俊

随着海军战略转型和海外使命任务拓展的需要,舰艇长远航任务越来越多,并日趋常态化部署。长时间远海航行,加上海上恶劣的航行条件、封闭枯燥的舰艇环境、不可预知的风险压力等,使官兵们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心理行为状况[1]。 以往研究表明,长远航官兵执行任务前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普通军人,但长远航后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应及时予以必要的心理干预[2]。 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海外疫情形势持续严峻期间,舰艇长远航任务在刚性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严格采取超长时间的封闭管理措施,全员全程不得靠岸泊港下地。长时间与社会和家庭隔离,导致部分官兵应激心理反应凸显,负面情绪起伏较为多见[3]。 鉴于此,实时准确掌握长远航官兵的心理状况,持续加强心理防护疏导,对保证顺利完成舰艇长远航任务具有现实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系统心理干预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长远航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训练、放松训练、沙盘治疗、放松训练、睡眠治疗以及个体心理咨询等手段,帮助长远航官兵适应长远航期间训练、工作与生活,不断增进战友间的信任和协作,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选取某批次705 名护航官兵(年龄24 ~52 岁)作为研究对象,经全面体检均无急性疾病、传染病及明显的躯体性疾病,无家族精神病史及精神异常史。 本次护航共180 d,分别于护航第40 天(心理干预前)和第100 天(心理干预后)进行心理测量。 剔除无效问卷和仅完成1 次测验的问卷,有效回收数据653 对,回收率为92.6%。

1.2 方法

1.2.1 测量工具 (1)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 主要涉及被测对象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见表1。(2)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该量表共计90 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5 级评分制。 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共计10 个因子。 其分数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若某一因子分≥2分,或总分≥160 分,或阳性项目数≥43 项,则考虑筛查为阳性[4]。 (3)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该量表由18 个条目和5 个他评条目构成,分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应用及日间功能等7 项。 每项按0、1、2、3 分计分,0 分表示该因子项质量很好,2 分表示质量较差,3 分表示质量非常差。 累计各项得分即为PSQI 总分(0 ~21 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上述心理评估由随舰心理医师操作完成,保证结果的真实可靠。

表1 653 名被测对象基本情况

1.2.2 干预方法 由随舰心理医师对护航官兵实施系统心理干预,具体干预方法包括:整体心理干预和个别心理干预。 其中,整体心理干预主要针对团体,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训练和放松训练等;个别心理干预主要针对个体,包括沙盘治疗、睡眠治疗和个体心理咨询等。 (1)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官兵的心理健康意识和重视程度[5]。 分析护航第40 天的心理评估结果,并结合疫情,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共6 课时。 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疫情期间官兵如何更快更好地适应长远航生活;疫情期间官兵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自我调适方法;舰艇编队全程不靠岸环境下官兵自我压力的调整方法和技巧等。 (2)团体心理训练。 研究表明,在参加军事训练等应急活动过程中,针对性地组织团体心理训练,可有效改善官兵的应对方式[6]。 本批次护航官兵团体心理训练中,在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上结合军事体能训练,分批组织了10 次团训,共计25 h。 训练内容主要包括: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环境适应、人际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等。(3)放松训练。 研究表明,运用渐进式放松训练,能够达到有效缓解疲劳、提升自我调节效果、快速恢复战斗力的目的[7]。 本次护航任务中,每2 周组织1 次放松训练,在相对安静状态下,自由选择坐位或卧位,在专用音乐和随舰心理医师语音引导下,采用呼吸放松与渐进式肌肉放松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全身心放松的目的。 (4)沙盘治疗。 沙盘治疗具有心理评估和诊断的作用,对发现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有积极意义。 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弥补简单枯燥乏味的心理评估工作的不足,可及时甄别发现护航官兵的心理问题[8]。 本次护航任务中,随舰配备了便携式沙箱和沙具,针对出现心理问题的个别官兵开展沙盘治疗,每次30 ~40 min,有利于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其适应能力。 (5)睡眠治疗。 研究表明,长时间封闭航行会导致护航官兵的睡眠质量不断下降[9]。 本次护航任务中,随舰携带微电流刺激治疗仪,通过改变异常脑电波,增强α 波活动,增加5⁃羟色胺(5⁃HT)、褪黑素的释放,使人产生愉悦的情绪。治疗强度分为5 级,治疗时间为20 ~60 min,7 d 为1 个疗程,操作方便、简单易行。 (6)个体心理咨询。结合心理评估结果,对心理健康教育及团体心理训练中明显存在心理问题的护航官兵进行“一对一”心理咨询和持续追踪干预。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系统心理干预前、后护航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系统心理干预前、后护航官兵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与系统心理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的653 名护航官兵其心理健康水平在总分、阳性项目数,以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等因子得分上显著降低(均P<0.05),说明系统心理干预对护航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抑郁因子得分虽然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2。

表2 系统心理干预前、后653 名护航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s)

表2 系统心理干预前、后653 名护航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s)

注:与系统心理干预前比较aP <0.05,bP <0.01,cP <0.001

项目干预前干预后t 值阳性项目数 15.91 ±14.9311.53 ±12.43c8.242躯体化 1.33 ±0.351.28 ±0.32b3.408强迫 1.38 ±0.391.27 ±0.35c6.779人际关系敏感1.25 ±0.321.16 ±0.27c7.044抑郁 1.20 ±0.311.18 ±0.351.168焦虑 1.22 ±0.341.15 ±0.16c5.110敌对 1.13 ±0.251.10 ±0.20a2.070恐怖 1.10 ±0.231.06 ±0.19c4.359偏执 1.12 ±0.241.08 ±0.20c4.153精神病性 1.14 ±0.251.10 ±0.24c4.157其他 1.29 ±0.361.23 ±0.34c3.679总分 110.54 ±23.79 105.51 ±21.40c5.457

2.2 系统心理干预前、后SCL⁃90 为阳性的护航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根据SCL⁃90 筛选为阳性的标准(某一因子分>2 分,或阳性项目数≥43 项,或总分≥160 分),本批次护航官兵中共有61 名被筛选为阳性。 进一步对SCL⁃90 阳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系统心理干预后较干预前心理状况明显好转,仅抑郁、敌对和其他共3 个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结果可进一步说明系统心理干预对护航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是积极有效的。

表3 系统心理干预前、后SCI⁃90 为阳性的61 名护航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s)

表3 系统心理干预前、后SCI⁃90 为阳性的61 名护航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s)

注:与系统心理干预前比较aP <0.05,bP <0.01,cP <0.001。SCI⁃90 为症状自评量表

项目干预前干预后t 值阳性项目数 35.32 ±18.4726.26 ±18.18c4.148躯体化 1.77 ±0.501.61 ±0.47a2.575强迫 1.84 ±0.551.67 ±0.56b2.617人际关系敏感1.60 ±0.481.39 ±0.46c3.813抑郁 1.58 ±0.491.56 ±0.610.200焦虑 1.62 ±0.551.41 ±0.46c3.303敌对 1.36 ±0.431.28 ±0.321.552恐怖 1.30 ±0.411.20 ±0.37a2.284偏执 1.36 ±0.411.26 ±0.37a2.041精神病性 1.40 ±0.441.30 ±0.46a1.981其他 1.69 ±0.531.60 ±0.511.460总分 142.41 ±35.25 130.91 ±36.12b6.134

2.3 系统心理干预前、后护航官兵睡眠状况比较

经过系统心理干预后,护航官兵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等因子及PSQI 总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见表4。

表4 系统心理干预前、后653 名护航官兵睡眠状况比较(分,±s)

表4 系统心理干预前、后653 名护航官兵睡眠状况比较(分,±s)

注:与系统心理干预前比较aP <0.05,bP <0.01,cP <0.001。PSQI 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项目干预前干预后t 值睡眠质量1.92 ±0.891.11 ±0.75c4.628入睡时间1.91 ±0.851.23 ±0.67a2.423睡眠时间1.89 ±0.761.17 ±0.68b3.607睡眠效率2.13 ±0.961.28 ±0.69c3.813睡眠障碍2.04 ±0.951.05 ±0.71c4.214日间功能障碍1.68 ±0.800.99 ±0.68a2.113 PSQI 总分11.22 ±2.217.58 ±1.85b3.524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训练、放松训练、沙盘治疗、睡眠治疗和个体心理咨询等系统心理干预后,护航官兵的心理状况均有显著改善,说明系统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长远航官兵的各种情绪问题,减轻躯体化症状,改善人际关系,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0]。 长远航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影响个体的生活与工作状态,还影响舰艇部队整体的训练水平和战斗力保持[11],所以对长远航官兵进行有效的系统心理干预至关重要。此外,由于本次护航任务正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受海外疫情影响,护航官兵全程不得下船着陆,完全生活工作在高温、高盐、高湿、高噪声、高电磁辐射的舰艇环境中,活动区域较小,值班执勤压力大,加之长期远离祖国和亲人,难免会产生焦虑与紧张等负性情绪[12⁃13],通过系统心理干预来改善护航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实属必要。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样本对象仅有一批护航编队官兵,缺乏对照组,样本和评估手段相对单一,今后应扩大测评范围和样本数,丰富测评手段,充实测评数据。

4 总结

通过对本次护航编队官兵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随舰心理医师精心策划各种活动,积极采用系统心理干预手段,对护航官兵进行了科学有效的心理防护,促进了护航官兵的身心健康。 另外,在护航任务过程中,随着航行时间的延长,护航官兵的睡眠质量会逐渐下降,例如睡眠时间减少、入睡困难等。鉴于此,有针对性地运用微电流刺激治疗仪开展睡眠治疗,同时进行睡眠知识宣教,调整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等措施,从而不断改善和促进护航官兵的睡眠状况。

综上所述,长远航官兵的心理问题与舰艇战备任务压力、工作生活环境、航行作业时间、海域海况气候等有关,系统心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任务期间的官兵心理健康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下,官兵的身心健康面临着新的更大的挑战,更易产生焦虑、抑郁等生理和情绪变化[14],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在平时注重组织有效的心理训练和干预,不断强化长远航官兵的心理素质,更好地维护长远航官兵的心理健康,确保长远航部队的安全稳定和战斗力保持[15]。

猜你喜欢
总分官兵阳性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