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索洛尔联合依那普利及螺内酯对风湿性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作用研究

2021-12-17 08:27陈银海
中外医疗 2021年28期
关键词:风湿性比索依那普利

陈银海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福建福州 350001

风湿性心脏病属于心脏瓣膜损伤类疾病,致病因素为风湿性炎症反应,此疾病早期症状有隐匿性,病情进展后有下肢水肿、心律失常、心慌气短等症状,且会逐渐向心力衰竭发展,最终会使风湿性心脏病者病死率增加[1]。与单纯风湿性心脏病不同,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者有病情进展快的特点,经洋地黄、利尿剂等药物,能稳定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者的生命体征,对其心脏衰竭进行抑制,但此类药物很难使其瓣膜损伤得到逆转,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者病死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2]。近年,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者的用药方案得到优化,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的用药方式被临床提出,能减轻心脏负荷,逆转瓣膜损伤,且心肌纤维化能得到抑制,有延长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者生存周期的作用[3]。基于此,方便选择该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2例签署同意书的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者进行研究,旨在观察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62例签署同意书的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者进行研究,随机对其进行分组,每组31例。一般组病程1~5年,平均病程(3.48±1.07)年;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2.58±5.04)岁;女13例、男18例。研究组病程1~5年,平均病程(3.91±1.16)年;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63.08±5.26)岁;女12例、男19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者;未合并其他心脏疾病者;精神正常并签署同意书者;对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不过敏者;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

排除标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血压异常者;此前1周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史者;房室传导阻滞为Ⅲ度或Ⅱ度者;脏器器官严重损伤者;非风湿性心脏病造成的心力衰竭者。

1.2 方法

一般组应用行地高辛(国药准字H51021112)口服治疗,剂量依据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者病情进展调整,最终控制在0.125~0.25 g,1次/d,并予以其利尿剂治疗即可。

研究组近用比索洛尔(国药准字J20170042)+依那普利(国药准字H41021895)+螺内酯 (国药准字H33020070)治疗,其中比索洛尔用药剂量依据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者病情进行确定,初始剂量控制在1.25 mg/d,可保持1.25 mg/次的频率行剂量增加处理,最终需控制在10 mg/d。依那普利则同样是口服用药,早晚各口服2.5 mg,若药效不足,可行药量增加处理,最终需在20 mg/d内。螺内酯则在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者晨起时口服,维持20 mg/次的剂量即可。

1.3 观察指标

观察风湿性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者的心功能指标,观察时间是用药前后,所涉及指标除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外,还有风湿性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

观察风湿性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者的治疗有效性:①显效。经用药后,心功能提高幅度在2个级别及以上,心律失常、水肿等症状均消失。②好转。经用药后,心功能提高幅度为1级,仍有轻微的心律失常和水肿情况。③无效。上述指标均未改善。

观察风湿性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者的预后指标,有6 min行走距离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

用药前,两组患者LVEDD、LVE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均改善,且研究组LVEDD、LVESD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s),mm]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s),mm]

组别LVEDD用药前 用药后LVESD用药前 用药后研究组(n=31)一般组(n=31)t值P值58.04±4.33 58.72±4.81 52.87±2.48 58.96±2.29 51.07±4.82 51.59±4.77 40.98±2.61 46.02±2.17 0.585 0.561 10.045<0.001 0.427 0.671 8.267<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对比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77%,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对比

2.3 两组患者预后指标对比

用药前,两组LVEF、6 min行走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研究组LVEF比一般组高,6 min行走距离比一般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预后指标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预后指标对比(±s)

组别LVEF(%)用药前 用药后6 min行走距离(m)用药前 用药后研究组(n=31)一般组(n=31)t值P值35.94±4.62 35.82±4.43 43.86±2.07 39.15±2.21 372.49±43.20 371.98±43.33 458.92±36.18 408.65±33.81 0.104 0.917 8.660<0.001 0.046 0.963 5.652<0.001

3 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有紧密相关性,在病情进展中有心室重构的情况,二尖瓣、主动脉瓣会被累及,会出现心慌气短、水肿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有瓣膜关闭不全或瓣膜狭窄等并发症,最终会出现心力衰竭,对风湿性心脏病者造成生命威胁[4]。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临床对此未能研发出特异性药物,仅能经药物抑制心力衰竭的进展,对心室重构进行逆转,其中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系统阻滞剂等应用较多。既往洋地黄类药物对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者的疗效好,但很难有效逆转心室重构,无法使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者的预后得到改善,且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5]。

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的用药方案近年被提出,对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者展示出较好的疗效,其中比索洛尔经治疗后,能使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者的交感神经兴奋度得到抑制,在儿茶氨酚释放中有阻止作用,能减轻心脏受到的毒副反应,使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冠脉痉挛情况得到解除,且心肌耗氧情况得到改善,是疗效显著的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6]。此外,比索洛尔能对心肌细胞膜内环腺苷酸进行抑制,在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进展中能控制心肌细胞钙离子含量,以预防心肌细胞的过度损伤,同时能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进行阻滞,使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患者钠潴留情况得到缓解,心脏负荷也会减轻。然单纯比索洛尔疗效有限,于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者而言,需增加其他药物强化疗效。

依那普利是临床应用较多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特征是药物持续时间长,有较强的特异性,经服用后能对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进行抑制,除扩张小动脉外,能减轻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者的心脏负荷,对水钠潴留的预防效果好,且能对心室心肌重构等症状进行逆转[7]。但依那普利长期服用,容易造成醛固酮抑制作用的减弱,对此,螺内酯,即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展示出良好的治疗价值,经服用后能抑制逆转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者的心肌损伤,使其左心室肥厚、心律失常等症状得到改善,且血管内皮功能可得到恢复,有预防血管损伤的作用,使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者心功能得到显著改善[8-9]。

该研究纳入者经用药后,研究组LVEDD、LVESD分别是(52.87±2.48)、(40.98±2.61)mm,LVEF、6 min行走距离在研究组分别是(43.86±2.07)%、(458.92±36.18)m,均优于一般组(P<0.05)。刘晓蓓[9]则观察108例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者,在其研究中,LVEDD、LVESD在观察组分别是(46.1±7.4)、(36.2±6.3)mm,LVEF、6 min行走距离在观察组分别是(45.6±9.2)%、(461.5±108.4),优于对照组(P<0.05),其结果和该课题一致,提示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对心脏损伤有较好的疗效,不仅能稳定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者的心功能指标,且能实现较高的治疗有效性,使其预后恢复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有显著的疗效,除改善风湿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者心功能指标外,能使其治疗有效率得到提升,预后好。

猜你喜欢
风湿性比索依那普利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药物水杨酸钠与5%碳酸氢钠耳静脉注射治疗猪风湿性后肢瘫痪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101例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谁为啤酒买单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比索洛尔联合依达拉奉对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预防及抗氧化作用分析
美托洛尔在风湿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14年4月墨西哥米却肯州油梨价格上涨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