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策略

2021-12-18 08:04蒋维维
清风 2021年20期
关键词:文明礼貌用语文明礼仪

文_蒋维维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海安市大公镇中心幼儿园)

礼仪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素养的外在表现。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教育对培养学前儿童的文明礼貌、高尚道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新时代视野下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呢?

创设文明礼仪教育环境,陶冶儿童高尚情操

“环境”是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资源。幼儿园应为幼儿精心设计有效的文明礼仪教育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受到文明礼仪的教育,认识礼仪知识,将“讲文明、守礼仪”内化为幼儿自主、自觉、自动的行为。首先,幼儿园应优化环境创设,全面、精心、全方位地设计,统筹规划。比如,幼儿园可以在幼儿出入幼儿园的大道上设置文明礼貌用语展板,并用颜色多样的盆栽进行点缀,展板上可以展示一些文明礼仪用语,辅之以卡通标识。幼儿园还可以让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分别成立“文明礼仪小天使”小分队,在幼儿入园环节,用迎接贵宾的方式欢迎每一位幼儿或教师进入幼儿园,并鼓励小分队的幼儿准确地用文明礼貌用语等。幼儿园还可以利用幼儿园的墙壁或走廊为幼儿创设“文明礼仪知识宣传栏”。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并恰当地使用礼貌用语,让幼儿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感知文明礼仪文化,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让幼儿真正学会知礼、懂礼、守礼。幼儿园还可以利用主题墙饰让幼儿认识什么是“仁”“智”“礼”“义”“信”等,还可以让幼儿认识什么是“爱”,并让幼儿学会如何去表达“爱”。幼儿园应依据幼儿园大、中、小班不同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让文明礼仪教育更富有趣味性,实现寓教于乐,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里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习得文明礼仪知识。

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幼儿园应将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之中,力求让幼儿从日常行为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养成讲文明、守礼仪的良好习惯。

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幼儿园集体活动是提升幼儿文明素养、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载体。教师在集体活动中应让幼儿学会耐心地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如出现困惑可以举手示意等。又如,在集体活动中,教师应让幼儿做到安静、有序、不大声喧哗等,让幼儿在游戏化活动中能轻拿轻放活动材料,当需要向他人求助时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重视对幼儿进行礼仪活动教育。幼儿园应经常引导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比如,在幼儿就餐环节、午睡环节、入园离园环节等,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幼儿参与其中,从而让幼儿能自主体验到哪些行为是正确的,是讲文明的行为;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是不文明的行为。又如,在进餐环节,幼儿看到别人为自己盛饭时,应主动说声“谢谢”;在就餐过程中,幼儿应知道不宜交头接耳,咀嚼食物时不宜发出大的声音,不能挑食、偏食;餐具使用后,应尽量放回原处;等等。

为幼儿开设礼仪课程。在礼仪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幼儿讲述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从而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让幼儿学习文明礼仪文化。比如,幼儿家里来了客人时,让幼儿能做到待客有礼,主动给客人倒茶水,主动向客人问好,客人离开时让幼儿学会送客,用上“再见”等礼仪用语。

开展“礼仪小标兵”活动。幼儿园可以让幼儿轮流担任“礼仪小标兵”,欢迎入园的幼儿、家长、教师等,让幼儿体验、感悟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去扮演社会上的不同角色的人,如警察、医生、售货员等,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同时恰当运用礼仪用语。

发挥教师文明礼仪的榜样示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应为幼儿文明礼仪的教育做好榜样。教师自身应严格要求自己,与幼儿交谈时也应用文明礼貌用语,对幼儿施以影响。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修养,做到热情、大方、得体、自然。平时,教师应多加强礼仪知识的学习,以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内修气质,外塑形象,让教师真正成为幼儿的学习榜样。

总之,教师应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方式、方法、策略,努力创设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环境氛围,以陶冶幼儿高尚的情操,力求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对幼儿渗透文明礼仪教育。教师也要真正以身作则,做幼儿的榜样,从而让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结出丰硕的成果。

猜你喜欢
文明礼貌用语文明礼仪
争做少年好榜样
3月历史大事记
在活动中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培养小班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实践研究
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礼貌用语大家学!
校园文明礼貌靠大家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
网聊用语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