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仪器仪表应用》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1-12-19 10:12郑洁霁
启迪·中 2021年9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课程思政

郑洁霁

摘 要:本文以《测量仪器仪表应用》课程为例,首先阐述了课程特点,说明了课程思政的内涵要求,提出了技能水平、文化修养、工匠精神等3方面的育人目标。其次充分挖掘本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通过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法对思政教育的实施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最后对实践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本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课程思政;测量仪器;实践探索

引言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课程思政要与学校的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实现知识传授、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2]。

一、课程特点

《测量仪器仪表应用》是电子技术综合性训练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电子工程素质和科学实验能力非常重要,是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成长的重要环节。本课程在《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前导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查阅资料,设计、安装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并操作仪器进行测试和调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模拟、数字电路知识的能力以及学会熟练使用常用电子测量仪器。

二、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课程思政融入《测量仪器仪表应用》课程,为课程增添了新的教学手段,并且增强了课程的感染力和多样性[3]。通过课程思政 “润物无声”的教育,塑造正确的价值觀、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勇攀科学技术的高峰。本课程的育人目标分为3个方面:

(1)使学生熟练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常见电路故障的排查与检修,培养科学务实的工作态度,为成为合格的电子技术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2)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富含深刻的哲理[4]。本课程将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中,激发学生对民族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增强民族与文化自信心。

(3)培养工匠精神,树立远大理想。课程引入红船精神、工匠精神的教育内容,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根植红色基因,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造学生敢为人先、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

三、思政教育的实施

思政教育是一个“春风化雨”的过程,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视频、图片、实物作品、课堂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全方位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程中,挖掘各知识要点与思政元素的联系,形成具有课程专业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围绕育人目标,本课程在以下内容实施思政教育。

(1)红船精神引领,勇于创新。红船精神是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5]。在课程中由教师发布设计任务要求,由学生自由组队自主完成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查阅最新的资料,了解学科前沿动态,运用发散性思维,提出自己的创新设计。对于优秀的创新设计,鼓励学生以撰写论文或申报专利体现创新性成果。

(2)关注科技焦点,培养爱国情怀。在授课过程中,关注世界科技与时事的焦点,引入对我国科技成果的介绍和讨论。如我国探月工程的实施,世界上的主要发达国家均提出了登月计划,掀起了第二轮月球探索热。但由于上世纪科学界曾一度将探月研究停滞下来,现在要重拾“探月工程”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我国的探月技术已走在世界的前列。而先进的测量技术是探月工程的重要基础,通过轨道测量、遥测监视等测量手段,使我们“看得见”、“测得准”,确保探测工程的顺利进行。通过新闻短片、记录片与课堂讨论的实施,使学生了解我国取得的最新科技成果,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3)培养工匠精神。本课程有较多的实践操作练习,在这些练习中融入工匠精神教育。在设计时,需绘制规范的原理图,要求元器件布局合理,连接线走线清晰,电源线与信号线要求互不干扰;在安装时要求按图操作,保证安装的顺序和方向,杜绝接触不良;在焊接时,要求规范使用电烙铁,避免虚焊、错焊、毛刺等;在测量时,要求先进行电路板短路安全测量,再根据规范要求操作电子测量仪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教师对实践过程和完成作品进行监督评价,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四、实施效果

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将具有教育意义的时事新闻、人文故事、哲理名言引入课堂,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

(1)平时作业。在课程中布置相关的作业,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提交。从作业的提交速度、完成度、正确率等几个方面来评价教学效果,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

(2)任务完成度。课程中有若干需要学生自行设计、实施的任务。通过设计方案的质量、任务参与度、任务完成质量等方面来评价学生实践与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3)课堂表现。从学生的课堂纪律、参与程度、专注度、满意度等方面来体现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

思政教育贯彻本课程教学的始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反馈和教学平台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到课程思政教育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平均成绩和任务完成程度,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课程思政教育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等元素融入专业学习中,旨在树立高尚的理想与追求,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本文以《测量仪器仪表应用》课程为例,结合课程特点围绕课程育人目标,对思政教育的实施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程思政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应持续改进完善,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精神素养,从而更好地推动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9)[2020-8-1]. 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2] 刘卫国.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0(11):1-5.

[3] 刘畅.电子测量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J].数码设计,2020(9):205

[4] 林俊.如何结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课程教学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J].装备制造技术,2020(2):164-166.

[5] 王得忠.红船精神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现代交际,2020(19):137-139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