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在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探析

2021-12-20 06:35夏军李旭李正毅张蕾赵雪夏晓静
中国内部审计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大数据应用

夏军 李旭 李正毅 张蕾 赵雪 夏晓静

[摘要]《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明确提出要推动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本文着重就大数据技术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应用的必要性、在具体审计项目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并结合具体案例说明该技术的应用途径和方法,然后就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以提高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成效。

[关键词]大数据   经济责任审计   应用

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客户端等

高新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大数据作为上述技术背后的主要基石,发挥着关键生产要素、社会无形资产与资源的重要作用。2019年印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审计部门应当推动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由此,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方式与审计结果运用等方面全面步入了“大数据时代”。

一、大数据技术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大数据技术是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重要手段

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宽、内容多、针对性强,数据证据庞大繁多。通过数据的收集、挖掘并利用其罗列功能,将传统审计的抽查方式转变为数据建模全量分析方式,这一方式包括两种数据结构,即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的全样本数据,由此可以显著提高审计工作中的资料覆盖面,降低审计风险。用此方法并剔除相关性较低的数据后,更易获得经济责任审计中所涉及领导人员的高相关性审计证据。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一方面提升了审计工作的深度与广度,扩大了审查事项的覆盖面,使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区、多维度、多层次审计得以实现,使审计质量提高,另一方面通过数据相关性比对与剔除,使审计工作中的复杂性、隐蔽性问题更易暴露和发现,使审计结果更准确,审计结论更客观。

(二)大数据技术是构建经济责任审计新模式的必然要求

以往的经济责任审计以现场审计为主,主要依赖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数据进行审计,在资料的收集上常常存在着被审计单位资料提供不及时、不完整等诸多缺陷,这不仅会削弱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审计风险。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审计由传统现场模式向远程+现场模式的转变,即以数据分析为核心,充分运用多维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探索多方面数据与信息的融合,构建数据驱动、敏捷高效的审计新模式。

在远程审计阶段,侧重对领导干部履职相关的主要问题疑点和风险隐患的深入分析。通过直接利用各系统提取数据,保证了审计资料获取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并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建立相关的数据分析模型,提高整体经济责任审计的智能化水平,进而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度,提高审计覆盖范围与审计质量。

在现场审计阶段,侧重于对重大问题的核实取证。首先通过数据比对查找发现相关领导人员的异常管理活动,并以此确定经济责任审计的侧重点,再经由访谈、现场勘查查验等传统审计方式方法进行验证并锁定,由此保证审计结果更可靠、更客观、更公正,为后续整改打下基础。

(三)大数据技术是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计类型,通过对“事”的监督实现对“人”的监督,通过对单位的评价实现对“人”的评价,是审计结果的“人格化”,这就要求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要按照全方位与重要性的原则,既要全面又要精准地聚焦领导人员经济责任,从而做出客观评价,而这也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以数据为出发点,搭建数据跨部门、跨地区、跨年度的多维度、多口径评价体系,横向、纵向进行数据关联分析,数据实时存储和分析、定期优化、动态更新,实现立体式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提高数据信息的使用效率,提升数据在评价中的“说话”分量,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科学化、数据化水平,由此形成更有说服力的审计结果,将该结果人格化为对“人”经济责任的认定,最终形成对“人”履职情况的审计意见,从而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指挥棒”“风向标”的作用。

二、大数据技术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主要适用于企业经营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及运用等几个阶段。移动通信行业作为信息系统应用水平较高的行业,各类业务均需在信息系统中承载和运行,因此客观上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一)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阶段要按照审计对象的不同而进行不同分类,并以此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与数据模型,然后再根据不同类型的数据库特点和实际审计工作设计与之相对应的审计表格。对于数据采集而言,主要目的在于数据的“全”,即数据资料不仅要包括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相关联的内部信息,也要包括相关外围的全部信息。

数据采集需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通过访谈了解并梳理各类资料的具体内容、数据来源、数据结构及各系统中数据表间的关系。对于各类业务系统中的数据,应由信息技术部门提取并将其导入ORACLE数据库;对于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并能从相关部门取得的数据和信息,应尽可能地从相关部门取得,以确保审计所需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于无法从信息系统和职能部门取得的信息,应编制资料清单,将其以二维表格的形式,向被审计单位提出资料需求,确保得到所需的完整信息。

(二)数据整理

经过数据采集工作,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大数据库,不仅为数据分析、挖掘等疑点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审计组查找问题提供了具体切入点。对采集的数据,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一般性的数据检查,对其中存在逻辑错误的,要向相关部门进行确认,了解其正误和统计口径,以對其进行初步整理与清洗,剃除无效和冗余数据,确保用真实的数据进行分析,防止出现假数据真分析的情况。该环节非常重要,因为之后的所有分析均基于该项工作之上。该环节若出错,将导致后面的大量分析工作失效。

(三)数据分析及运用

对于数据模型的建立与数据分析,应根据审计工作的实际需求,通过数据查询、数据比对、计量统计、数据挖掘等分析法筛选出数据疑点线索,并从深度挖掘数据疑点线索为出发点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为审计组现场勘查核实工作提供方向。

三、大数据技术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应用的案例

移动通信行业的主要收入为:大众市场收入、集团信息化收入、家庭宽带收入以及其他新业务收入。大众市场经过多年的运营,风险控制措施和手段相对比较完善,而在集团信息化收入、家庭宽带收入以及新业务收入方面还存在诸多管理不到位的情况。由于新业务收入规模较小,因此在经济责任审计中,一般将集团信息化收入和家庭宽带收入等作为了解和评估领导人员在企业发展战略执行和效果情况以及风险管控情况的窗口。

另外,移动通信行业大量使用社会资源建立基站,由购买服务的方式从社会选择合作伙伴对企业的运营提供支撑服务,基站租赁费、基站电费和网络代维费用(以下简称网络三费)等在移动通信行业的费用中占比较高,因此在经济责任审计中,一般将网络三费作为了解和评估领导人员履职企业的财务真实合法效益情况及风险管控情况的重要途径。

现就移动通信行业的家庭宽带业务审计、集团信息化收入审计、网络三费审计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作一阐述。

(一)家庭宽带业务审计

家庭宽带业务是移动通信行业的一项战略性业务,投资额大,各项资源较为倾斜,涉及建设、装机、移机、拆机、代维、终端管理等多项运营成本,且整个过程均由外部单位来实施,属于高风险业务领域,为全面了解、分析家庭宽带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需将家庭宽带业务发展质量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以降低审计风险。

1.大数据分析思路。家庭宽带业务审计分三个步骤:首先,确定数据来源,与家庭宽带有关的数据来源于不同的信息系统,如综合资源管理系统负责家庭宽带物理侧的资源管理,智慧装维系统和综合装维系统负责家庭宽带装机、移机、拆机的工单管理,宽带终端管理系统负责家庭终端从采购入库、库间周转、装机、退库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渠道酬金管理系统负责所有酬金的结算管理等。其次,从各系统中,将与家庭宽带有关的数据进行整理,明确数据表之间的关系以及关系字段。并根据数据表的具体内容以及数据表之间的关系,构建多维的数据模型,以发现疑点问题。最后,通过对疑点问题进行现场检查,落实问题。见图1。

2.查找问题并落实问题的过程。以通过报装虚假宽带,套取业务酬金为例来说明:首先,通过前期数据表收集,取得综资系统家庭宽带业务查询表,对已办理了家庭宽带的线路进行匹配,筛选出已装机但综资系统中未开通的家庭宽带作为虚假宽带处理。其次,对家庭宽带的装、移、拆机场景进行思考,对同一个家庭地址安装的宽带条数、同一个联系电话安装的宽带条数、短期内存在装移拆并再次装机的情况、长期端口不活跃用户、代维安装人员日装维量等明显不符合正常家庭宽带安装、使用场景的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对家庭宽带装移拆过程中的不知情订制进行聚类分析,对渠道酬金明细表分别按工单、代维人员、宽带账号进行聚类分析等多个维度,并提取家庭宽带安装信息,取得上述各类聚类分析结果的交集。最后,抽取部分项目组织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突击实地踏勘,获取直接证据。

(二)集团信息化收入审计

受国家提速降费的影响,移动通信行业正在从过度依赖大众市场向集团信息化收入方式转型,以优化收入结构,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企业效益。

1.大数据分析思路。集团信息化收入大数据审计分析思路见图2。由于集团信息化收入涉及多个信息系统,首先,需要与相关部门了解清楚,都有哪些业务系统与集团信息化业务有关,如综合资源管理系统负责集团专线产品的资源管理,渠道商机管理系统负责收集与集团客户业务相关的信息管理,CRM系统负责集团客户出账收入、欠费管理,渠道集中化管理平台负责渠道酬金的结算管理等。其次,将各业务系统中与集团客户业务相关的各类信息全部提取出来,明确各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业务模型。最后,根据业务模型分析的异常,向相关部门确认。

2.查找问题并落实问题的过程。以客户与渠道商是同一家单位、变相降低产品价格来说明:首先,将从相关部门取得的集团信息化收入表、集团信息化收入业务查询表进行关联,匹配每笔业务最终客户及其渠道代理商,并结合渠道代理商关联关系表,初步判定存在客户与代理商是同一单位或存在关联关系的情况。其次,对于存在客户与代理商是同一家或存在关联关系的业务,与渠道酬金明细表进行匹配,检查客户与代理商是同一家或存在关联关系的业务是否已经结酬。最后,对于已结酬的业务,将数据提取出来,明确责任人,追缴多支付的渠道酬金。

(三)网络三费审计

网络三费作为占企业运营成本较大的付现成本,属于企业运营的高风险领域,加强对该风险领域的审计,一直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

1.大数据分析思路。网络三费大数据审计分析思路见图3。首先,需了解与网络三费有关的信息系统信息,从内部、外部收集相关信息。其次,从各信息系统取得相关运营数据,明确各系统间数据关联的信息,从网站取得外部信息,包括导入IC卡燃油采购信息,构建各数据表间的逻辑关系和数据模型。最后,将各关联数据进行逻辑匹配和聚类分析,找到问题疑点。

2.查找问题并落实问题的过程。以网络代维费用审计举例说明:首先,自各类信息系统中取得基站、管道、动环监控等各类基础设施基本信息,包括基站开通时间、目前状态、产权单位、经纬度、管道起止时点等信息,自合同管理系统、代维管理系统、报账系统取得商务结算、支付信息,自综资系统取得各类代维工单,导入Oracle数据库,并对数据结构进行调整,便于不同数据表间的信息关联和信息交换;根据系统中管道信息分段计算管道长度;对于基站,按类型进行聚类统计。其次,对于包干结算的代维费,根据不同的结算单价分别将基站分类统计数据与结算清单的数量进行检查、测算管道长度与结算长度进行检查、结算单价与合同系统中的结算单价进行匹配,从而分析结算差异是价格差异还是数量差异。再次,对于按次结算的代维费,则分别根据工单信息、代维时长、代维人员、派单人员等方面进行聚类分析,看是否存在同一基站短时间内重复派单、同一代维人员在短时间内在两處逻辑上不可能到达的地方开展代维作业、不同工单存在时间逻辑错误、停送电记录不一致、出现异常工单是集中于个别派单人员还是普遍现象等情况。最后,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涉及人员进行面谈,了解差异原因,对性质严重的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四、大数据技术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应用的相关思考

(一)打造高素质的大数据审计团队

大数据时代对审计人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传统的财务会计、审计知识,还需要有全局数据把控思维,熟练掌握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数据模型,运用大数据分析的思路,可显著降低传统经济责任审计中覆盖面小、审计效率低导致的审计风险,更全面、客观地反映被审计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一是要培养审计人员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时代下,审计人员应在实践过程中建立具体的数据计算分析式思维,即在面临复杂问题时能够从总体宏观角度出发,附加以智能思维和容错思维,建模现实问题并解决。二是要加强相关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日渐普及使审计人员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需要相关信息技术与工具的使用,这就需要审计人员紧跟时代及审计方法发展,不断学习相关IT工具并能够熟练运用,做到得心应手地处理海量数据。三是要培养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在大数据视角下,审计数据范围不再局限于传统审计工作中的财务数据,而是各方面多种数据均有涉及,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学科交叉融合能力,能够运用多种学科的不同知识进行职业判断。

(二)传统审计方法与大数据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大数据的应用使经济责任审计传统方式得以变革。审计人员利用大数据,可以显著降低风险,提高质效,但大数据审计模式并不会完全取代传统审计方法,如经济责任审计中涉及的访谈调查、纪要查阅及现场勘查等传统审计方法,更多的是需要审计人员多年积累的职业敏感度与专业职业判断,进而获取活的线索。大数据技术为审计工作提供全面、深入、总体视角,筛选出问题线索,优化审计流程,为审计工作提供切入点,使审计人员能够有的放矢,更高效地开展审计工作,传统审计方法侧重于微观层面与具体动态情形,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可以形成一种更为高效的审计工作机制与流程。

(三)外部数据的兼容性需持续关注

经济责任审计牵涉面广,需要繁杂的各类行业数据,通过联网审计系统可有效整合审计中所需要的财政、税务等相关数据。然而,对于此类外部数据而言,存在一定数据安全与数据兼容性问題。因此,一方面要在数据产生、采集、传输、存储、读取、使用等环节建立相应的安全措施与规则,同时采取多种加密传输链路,确保外部数据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则要尽可能地解决数据接口标准化问题,使数据互联互通更为顺畅,进而减少数据兼容性问题。

五、总结

围绕《规定》,运用大数据技术,是实现“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的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必经之路,使全方位、多层次审计得以实现,使复杂性、隐蔽性问题更易发现,使有共性、趋势性问题得以预警并能采取预防措施,实现可视化领导层决策。通过贯彻落实“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精确定位”审计方式和信息化管理方式,从而充分发挥审计的“抵御”和“预防”的功能,成为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反腐败的“利剑”,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得以进一步提升。

(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邮政编码:100007,电子邮箱:zhanglei@bj.chinamobile.com)

主要参考文献

[1]蔡伟.大数据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J].审计月刊, 2017(11):9-13

[2]陶畅,尹珍丽.大数据时代经济责任审计的变化及应对措施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 (1):41-42

[3]周易思弘.大数据背景下经济责任审计发展趋势探讨[J].财政监督, 2018(13):89-93

猜你喜欢
经济责任审计大数据应用
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及风险控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新形势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方法思考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