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骥:观光农业领路人

2021-12-20 22:38谢云凤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21年12期
关键词:玫瑰园玫瑰园区

谢云凤

张骥带领年轻团队深耕家乡这片沃土,在实现创业梦想的同时也带动了家乡经济的发展。

初冬已至,暖阳温柔地铺洒在湖面上,波光伴着涟漪,清风吹来花香,构成了无锡鹅湖玫瑰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这片占地350多亩的乡间田园,500 多个品种的玫瑰点缀在园区的各个角落,民宿、建筑景观、“网红”打卡点错落有致遍布其中,四季如画,游人如织。

玖瑰园的主人张骥徜徉在园内,看看眼前这片世外桃源,不禁感慨:“昔日烂泥塘,今日玫瑰香。近十年的耕耘,才成就了今天,未来我还有很多规划要依次展开……”

园艺世家的坚守

2012年,张骥从英国留学归来,回到家乡无锡准备创业。在英国读书的时候,当地迤逦的田园风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无锡人杰地灵,适合发展旅游业。将农业和旅游融合,“观光农业”的想法顺势而生,张骥找到了方向。

张骥执行力很强,有了想法立刻就去行动。骄阳似火,他顶着烈日四处考察农业情況。

一番调研后他发现,当地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观光农业并不多,市场空间巨大。与家人商量后,张骥决定开发一片玫瑰园,以玫瑰产业为依托,打造新兴高效的现代农业。

“我的外公和母亲都从事园艺行业,到我这里是第三代园艺传承人。我与园艺结缘,不仅是职业的选择,更是情怀的坚守。”张骥说,延续家族事业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兴趣所在。

说干就干,张骥承包了锡山区鹅湖镇350多亩土地,这片广袤的土地当时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烂泥塘,家人不看好这块土地的前景。张骥却信心坚定,告诉家人:“—片空白才是最好的施展空间,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规划,看着它一点点变成想象中的花园。”

凛冽的寒冬,张骥带着团队奋战在烂泥塘,加快建设基础设施。从材料选购、进度监督到现场规划,每个环节都在张骥的统筹管理之中,他一人身兼数职,忙忙碌碌,却没有任何怨言。就这样埋头苦干了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玫瑰园终于正式对外开放。

玫瑰园建好后,张骥经常把外公接到园中赏花。外公身体不好,记忆力下降,但是只要看到植物花卉就会感到发自内心的快乐。看到外公笑容满面,张骥觉得自己的辛苦付出非常值得。这片玫瑰园不仅是他的创业基地,也是他传承园艺、尽孝爱老的花海乐园。

农业是一个投资周期比較长的产业,见效和回报都很慢。开始的那几年,张骥顶着巨大的压力负重前行,内心非常煎熬。幸运的是,家人的支持给了他不惧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一天,张骥和母亲一起考察了无锡的玫瑰花市场,得知无锡乃至华东地区的大部分玫瑰都是从云南空运而来,一旦遇到恶劣天气,就会遭遇供不应求和价格疯涨。有一年冬天,云南突然下了场暴雪,当地玫瑰大批死亡,导致无锡的玫瑰价格疯涨,单枝可以卖到90元。

“这样的业态是不健康且不成熟的,但对我们而言正是商机和市场。我希望打破以前看天吃饭和用工业激素化肥催产的模式,带领团队用更健康、更天然的方式从事花卉种植,种出高质量的玫瑰。”张骥满怀信心地规划着玫瑰园的未来。

在张骥的精心打造下,玫瑰园焕然一新,国内外优秀月季、玫瑰及蔷薇等品种悉数绽放,人在草木间,吃茶赏花,竹扇纳凉,可以过半日小隐生活。游客纷至沓来,商家的订单也如雪片般飞来,玫瑰园名气大增。

打造玫瑰产业链

因为有英国留学的经历,张骥对农业的认知更为前卫。玫瑰园发展步入正轨后,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张骥亲自带队去欧洲考察农业,学习先进经验。

在土耳其一家农场,张骥和农场主深入交流后,得知他的农场要靠至少三代人才能完成从无到有的创建,深感震惊。原来,外国人做农业把情怀放在第一,效益排第二。农场主精心培育和种植每一个农作物品种,产自农场的蔬菜、水果、粮食等口味纯正天然,一口吃下去瞬间让人找回熟悉的味道。

“那是能治愈乡愁的美味。我吃了一个西红柿,酸甜的口感正是小时候的记忆。”这一次考察带给张骥深深的震撼。举一反三,张骥认为种玫瑰和种庄稼是一个道理,要用热爱的心态去投入创业,做好每个细节,为长久的发展做足铺垫。

学习归来,张骥充满干劲。为了引进优质的玫瑰品种,张骥走访了很多地区。在走访的过程中他了解到,玫瑰、月季、蔷薇最早起源于中国,但是由于近代文献的丢失,很多品种不为人知,这让他萌生了搜集和整理玫瑰品种的念头。

为了让不同品种的玫瑰能够更好地生长在江南地区,在请教了专家教授相关知识、反复试验多次后,张骥从一个农业的门外汉逐步成长为精通玫瑰种植的行家。目前,玫瑰园引进国内外玫瑰、月季、蔷薇等优质品种500余种。根据现场条件及实施内容,兼顾功能分布和视觉效果,张骥将园区分为野生蔷薇种质保存区、历代珍稀月季品鉴区、芳香植物体验区、玫瑰文化博览区、生产管理与项目辐射区5个区域。

为了做好玫瑰这篇文章,在立足种植的基础上,张骥对消费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以玫瑰为主题开发了一系列的衍生产品,如玫瑰鲜花饼、玫瑰花茶、玫瑰精油类洗护用品等。在当下“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张骥将农业与互联网相结合,运用苏宁易购、智慧无锡等多个网络平台帮助销售,效益和知名度大幅度提升。

其中,玫瑰鲜花饼特别受欢迎。在今年4月举行的香港文化嘉年华中,张骥的玫瑰花饼人气爆棚,成功征服了香港市民的味蕾。他带去的3000份玫瑰花饼、1000份玫瑰雪花酥和1000份玫瑰花茶刚“亮相”不久,就被抢购一空,还收到了大量预约订单。

“我们的玫瑰鲜花饼都是现做现卖的,没有任何添加剂,保持了玫瑰天然的香气口感。注重质量,不求数量,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国外的考察学习经历,让张骥领悟到用心做事的必要性。

除此之外,张骥还结合中国古老玫瑰、中国近代玫瑰、世界优选玫瑰等不同品种进行景观布局,积极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开发了花艺课堂、玫瑰精油提炼展示、水上运动、休闲垂钓、亲子露营等特色体验活动,让游客更好地享受怡然自得的乡间田园生活。

“芳香产业”促进乡村振兴

在精心打造玫瑰文化名园的基础上,张骥以玫瑰园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每年与国内外的青年艺术家及社会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如英国天使之翼合唱团文化交流、“琳声响起·玫瑰之约”维也纳金色大厅钢琴演出、丝路花语玫瑰国际文化艺术节、德国巴登符腾堡青年手风琴乐团演出等优质展演活动,有效提升了园区的知名度和文化氛围。

每到暑假,玫瑰园人潮涌动,家长带着孩子集聚在此,参加各类学习实践活动。城里的孩子没有乡村生活体验,对花草植物缺少了解。在园区讲解员的细致介绍下,孩子们终于认识了只在书本中见过的花花草草,弥补了课堂学习的不足。寓教于乐,园区的游学活动深受游客喜爱,寒暑假的玫瑰园俨然成了学习的课堂。

在鹅湖玫瑰园担任接待员的陈琳,大学所学专业是旅游管理。毕业时,她看到玫瑰园的招聘信息,正好和所学专业对口,就报名参加面试,顺利获得了园区接待这份工作。“在园区工作这几年,我看到了乡村的巨大变化,对留在村里工作更加有信心了。”陈琳说。

在玫瑰园各个工作岗位上,像陈琳这样回归乡村的年轻人有很多。张骥带领年轻团队深耕家乡这片沃土,在实现创业梦想的同时也带动了家乡经济的发展。玫瑰园与鹅湖镇鹅湖村村民形成以合作制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园区种植养护、生产加工、旅游接待等方面提供就业岗位,直接带动周边村民就业70余人。

“玫瑰园结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从农产品加工、花卉种植到文化旅游、活动策划、文创,我们开发了很多适合当地年轻人就业的岗位,并提供岗位培训。年轻人回流,让乡村更有活力。”张骥说。目前,70余位在公司就业的当地人中年轻人占30%左右。

张骥说,下一步,玫瑰园将结合玫瑰文化主题,将户外田园婚礼作为园区的主打方向。另外,乡村的环境比市区更好,结合这种天然优势,玫瑰园将单独成立户外运动俱乐部,开展皮划艇等水上户外运动项目,吸引更多年轻人到这里休闲度假。

猜你喜欢
玫瑰园玫瑰园区
整合后开发区(园区)名单“3+17”
玫瑰飘香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无眠》(外一首)
河北邯郸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67个
如何同不喜欢的邻居相处
玫瑰(外一幅)
玫瑰园
玫瑰园诗社简介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