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金融人才培养研究

2021-12-21 02:22罗淳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金融科技教学改革

罗淳

摘  要: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科学技术蓬勃发展,金融与科技结合的创新性产品及服务不断拓展,金融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在此背景下,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是推进社会经济进步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课程仍停留在传统的金融人才培养阶段,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储备量不足。本文分析了现阶段金融专业人才素质的新定位,总结现阶段人才培养的不足,并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提出相应意见与未来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金融科技;教学改革;金融教学;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O69-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4-0059-04

金融科技,是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各类新兴科技手段对原有的金融产品及服务进行创新,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的一种新业态。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提出了“充分发挥金融科技赋能作用,推动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金融科技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支柱,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的人才是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目前,传统金融课程已不能适应新时代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金融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人工+传统金融业务阶段”“IT+金融交互式阶段”“互联网+金融智能终端阶段”与现在正经历的“大数据+人工智能+金融创新阶段”。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人工智能投资顾问、大数据智能风险控制等新金融业态不断涌现,以金融智能化为特征的金融科技时代已经到来 [1]。金融企业在人才需求上已不仅局限于传统金融专业培养的单一型人才,对劳动力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行业门槛进一步提高。金融行业所急需掌握数据分析、量化投资、金融生态平台维护与创新等知识技能的金融复合型人才 [2]。

培养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是提高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重要途径。金融业与科技创新结合日益紧密,新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催生了新业态、新职业、新岗位。“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思想,应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群)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胜任各类金融企业一线工作任务、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金融人才。高职院校专业(群)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金融全产业链人才具有重大意义,而培养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是提高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重要途径。

二、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复合型人才概念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亞里士多德的博雅教育观,是指精通一个专业,并通晓多个专业知识与技能,实现学科间知识应用融会贯通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才。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指的是精通金融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熟练运用新兴科学技术工具,在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上体现复合的新型人才。对于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言,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在传统金融专业理论框架下,通过实践教学有机融入大数据理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掌握大数据营销、量化投资、智能投顾、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3]。金融类专业教师应加大对传统金融领域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拓展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技能学习的广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新实践补全知识结构的能力。金融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金融科技实训教学相结合,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育具备金融数据分析能力、智能投融资决策管理能力、风险管理技能及金融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通过金融科技复合型专业培养,学生应具备主动学习能力,适应智能金融服务潮流,能够借助人工智能辅助金融服务创新,提高业务效率,应学会应用技术,而非被技术取代。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金融类专业要为社会提供懂业务、精技术、善营销的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

三、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现状

(一)现有高职金融人才培养目标不能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要求

金融科技是从传统金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人才的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传统金融是业务工业社会体系内形成的标准化与流程化的金融服务,所需人才适应于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金融科技业务是信息社会体系孕育的金融新业态,其产品与服务体现出差异化与多元化的特点,呼唤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是以复合型知识结构为基础,具备创新性思维的人才。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仍围绕如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等传统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设置,与现代金融业发展潮流脱节。高职院校从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的角度出发,对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即将原有的单一技术型人才培养转向综合性金融人才的培养,使得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有更多的职业选择空间,在未来的职业领域中更好地发展。

(二)现有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滞后于行业发展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未能跟上金融行业的发展。区别于研究型院校,高职教育具有就业指导的特殊优势,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与研究型院校相比,更注重实践教育与技能教授。但据目前情况分析,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对人才的培养停留在教授传统金融理论与基本操作技能阶段,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多数围绕传统金融行业业务内容开展,知识点与形式较为单一,与目前市场对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相悖。金融理论课程滞后于行业发展,学生的知识结构较为基础与陈旧,缺乏对行业前沿业务的接触,难以满足快速变革的金融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4]。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未建立完善的专业课、辅修课的学分兑换制度,金融专业与其他学科之间缺乏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暂未能探索行之有效的金融与计算机学科交叉培养路径。

(三)金融科技师资的缺乏成为制约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瓶颈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师资队伍的传统金融理论扎实,社会实践经验丰富,基本符合目前教学需要。但现有教师多数从事传统经济领域研究,且未接受过金融科技相关知识教育,知识结构受到时代限制。金融科技是近年出现的新业态,现有师资队伍通常不具备金融科技行业的从业经验,未能充分了解金融科技实践业务,在高职院校大量实践教学的要求下难以直接指导学生实训,且现有高职阶段金融科技类教材匮乏,难以支撑教师对金融科技知识的教授,教学存在较大局限性 [5]。此外,部分教师未能及时更新知识架构,授课内容与时代脱节,教学过程中缺少金融领域前沿知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引入的企业教师多为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未能有效改善金融科技师资缺乏现状。金融科技师资的缺乏制约了对适应金融科技时代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校內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不能满足金融科技人才培养需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需依托于计算机技术,金融专业开展实训教学所需的软硬件要求也日益增加。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相关实训室的硬件与软件基础较为薄弱,信息化设备老旧,实训教学器材仅能满足传统金融业务实训需要,未能紧跟行业潮流更新换代,且主流公司提供的金融科技实训平台仍在开发初期,价格高昂。此外,校外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实习基地多为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大多数学生未能得到金融科技业务的实践机会。且高职学生到基地实习时接触的业务多为营销类的前台业务,无法充分了解金融业的业务核心与新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实际运用。

四、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思路

根据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结合时代背景下金融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改革思路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背景下,金融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产品、新业务、新岗位不断涌现。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应提高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以培养金融科技知识技能复合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优化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更新知识结构内涵,紧跟行业发展步伐,使课程设置具有动态性与灵活性。针对金融行业业务创新迅速、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深度应用日益广泛的特点,高职院校应紧贴实际,注意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及时进行优化,及时更新课程教学目标内容,使用活页教材等形式,及时剔除陈旧过时的知识。高职院校还可借鉴国内外先进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经验,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进一步优化实训教学,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具有现代化视野与自学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应对人才市场进行充分调查研究,以实用主义为指导调整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在传统金融课程标准中融入新技术知识,为全产业链培养与时俱进的新型金融人才。

(二)丰富专业课程内容

在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将大数据营销、量化交易、智能投顾、线上供应链金融等新兴金融技术与业务模式融入课堂案例教学,实现前沿金融实践与课堂基础理论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构建金融科技复合型知识与能力结构 [6]。例如,在金融专业课程中,引入AI工具,在设计家庭保险方案与设计家庭理财规划方案等学习项目中辅助学生突破传统学习难点,让学生在掌握金融理论知识的同时习得科技工具的操作技能,帮助学生了解金融科技业务是以传统金融逻辑为底层架构,融入科技手段实现生产效率提高的一种创新型金融业务。可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金融科技企业共建脱密真实客户案例系统,通过部分脱密平台数据,开展数据分析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运用金融数据进行现象分析及平台实操。学校应加强课程灵活性,健全学分制度,引导学生选择金融与计算机学科交叉培养的路径,创新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学制。

(三)配备金融科技复合型师资力量

优秀的金融科技复合型师资团队是培养新型金融人才的重要支撑。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师资构成主要为传统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及传统金融学科研究人员,金融科技复合型师资人员短缺。高职应组织开展部分教师跨学科培训,鼓励金融专业教师与计算机专业教师跨学科进修,完善教学方面的激励与惩罚机制,引导教师队伍完善知识结构,建立一支具有跨学科复合型知识与技能储备,并及时更新行业前沿业务动态的师资团队。高职院校应利用校企合作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金融科技企业教师作为实训导师参与金融专业实践教学,利用行业经验补充高职原师资在科技金融知识方面的空缺。学校可鼓励教师跨专业组成研究组,试点金融科技教改项目,跟踪试点学生毕业就业情况,为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实践依据。鼓励并支持教师参与科技金融类企业的实践锻炼中,或参与社会机构关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培训,以此构建高水平的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师资队伍。

(四)推进高新金融科技企业与学校的校企合作

实践教学作为高职金融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核心环节,对金融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起着支撑作用。推进高新金融科技企业与学校间的校企合作,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金融科技领域。传统金融专业实习基地基本由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的业务部门组成,业务内容较为传统单一。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普及的时代,智能合约、智能投顾、大数据营销等新业务形式构建了金融新业态,传统金融流水线型的工作内容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同时新业态也催生了相应的新岗位。因此,高职院校应调整金融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结构,适量增加与金融科技类企业的相关合作,在保有传统优势实习基地的前提下,引入如蚂蚁金服等互联网金融类企业、用友科技等财务数据分析类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学生通过金融科技类型实习,能在实践中体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金融业务中的运用,掌握金融科技核心技能。企业通过合作项目,也能够储备一批对口的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五、结语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的逐步深化,科技改变了金融行业的原有业态,部分传统岗位已被人工智能取代。与此同时,金融科技浪潮也带来了新业务与新岗位,金融职业环境迎来巨大转变。近年来,大批金融科技公司涌现,导致适应金融科技新业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呼唤适应时代潮流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应针对行业岗位实际要求,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金融科技复合知识结构的实践型职业人才。学校应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内容、校外实训基地的调整及对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金融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实现金融科技新业态的全产业链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俊.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背景下金融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20(29):43-45.

[2] 宋杨. 科技金融时代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教学改革探讨[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23(02):105-108.

[3] 沈玉星.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金融专业群人才培养探索——以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营销界,2019(19):70-72.

[4] 林晶,陈苗,李伟.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信息人才培养模式、路径与对策研究[J]. 情报科学,2019,37(09):123-125+

132.

[5] 李东荣. 大数据时代的金融人才培养[J]. 中国金融,2013(24):9-10.

[6] 张成虎,胡啸兵,孙林娜. 复合型金融人才及其培养模式探析[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05):59-62.

(荐稿人:方勇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复合型人才金融科技教学改革
百度金融成立国内首家“金融科技”学院
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第三语言韩国语教育
基于校企合作的“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培养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