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然气行业贸易逆差缓解路径研究

2021-12-21 04:54宋晨晨
对外经贸 2021年11期
关键词:依存度贸易逆差进口量

宋晨晨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我国从2008 年开始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随着时间推移天然气进口量和进口额持续攀升。大量天然气的进口一方面弥补国内市场巨大的供需缺口,缓解了社会用气紧张的现状。但另一方面,过高的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加大了我国能源安全的不确定性,受地缘政治影响,无论对天然气出口国还是进口国而言,经济行为背后都蕴含政治博弈和外交博弈[1]。因此,结合我国目前国内天然气行业贸易逆差现状,从天然气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分析现状成因,并针对上述原因提出相应建议是目前应关注的重点。

一、中国天然气行业贸易现状

(一)天然气逆差规模日益扩大

天然气逆差规模不断扩大可以通过两组数据直观看出,包括进口量、进口额变化和逆差绝对值变化。从图1 可以看出,天然气进口量在2016—2019 年间不断上升,2019 年天然气进口量创历史新高,达9656 万吨。但2019 年进口量增幅为四年最低水平6.9%,2016—2018 年进口量增幅稳步上升,从2016 年21.8%上升至2018 年31.8%。加入价格因素之后的进口额变化趋势和进口量变化趋势一致,2016—2019 年间进口额稳步上升,2019 年进口额达417.2 亿美元。进口额变化在2016—2018 年呈快速上升趋势,2018 年增长率为4年最高,是2016 年增长率的6.6 倍。2019 年增加率迅速下跌,由65.3%下降至12.8%,这受制于两方面影响,第一表明我国天然气行业进入稳步增长阶段,其次2019 年全球天然气价格指数持续走低。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形成2019 年天然气进口量和进口额同比增长率下降的现状。

图1 2016—2019 年天然气进口量和进口额情况

图2 表明2016—2019 年天然气行业的逆差规模的趋势,可以明显看到,2016—2019 年天然气行业逆差规模不断扩大,上升趋势明显。2016 年贸易逆差规模为155.16 亿美元,2019 年贸易逆差规模为2016 年2.6倍,年平均增长率达65%。如此大的贸易逆差规模给我国天然气行业带来很大压力,国内燃气需求的日益扩大和能源进口安全性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从长远看,天然气行业的逆差现状依旧是一个长期面临的现实情况。

图2 2016—2019 年天然气贸易逆差规模

(二)天然气行业贸易逆差种类和国别分布

2008 年开始,我国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从进口形态分析,我国主要进口液态天然气和气态天然气。这两种天然气运输方式不同,也形成了两种不同进口模式,管道天然气(PNG)和液态天然气(LNG)。PNG进口必须依靠国家间管道铺设,管道铺设谈判周期和建设周期都相对较长,2010 年我国才开始依靠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进口管道天然气。LNG 进口主要依靠我国在沿海地区建设的液化气接收站,相对PNG 进口的长周期性,LNG 进口弹性更大,主要由于液化气接收站建设相比管道铺设时间要短得多,液态天然气船运可变成本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这种差距也体现在天然气进口数量方面,从图3 可以直观看到2016—2019 年间,LNG 进口规模一直大于PNG 进口规模,且差距逐年扩大。2016 年两者持平,到2019 年两者间差距达371 亿立方米,这一数据表明液态天然气进口贸易逆差规模更大。这与上文所提到的LNG 特点相关,其不受管理设施建设的制约,调配方便,我国也于2019 年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液化天然气进口国。

图3 2016—2019 年管道天然气和液态天然气进口情况

天然气进口国别方面,PNG 和LNG 进口来源国不同,呈现出不同进口贸易地理方向的格局分布。其中管道气进口主要依赖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截至2019年底,ABC 三线已全部建成投产,D 线正紧锣密鼓建设中。我国PNG 进口主要来源国包括: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及缅甸和俄罗斯,其中土库曼斯坦是我国管道天然气进口最大的来源国,俄罗斯占比最少,但随着中俄西伯利亚力量输气管道的建成投产,我国从俄罗斯进口PNG 的比重会进一步上升。[2]液化天然气最大进口来源国为澳大利亚,进口占比为48.2%,意味着中国近一半的LNG 都从澳大利亚进口,这一比例在2016—2019 年逐步上升。美国在我国LNG 进口中排名第六,所占份额相对较少。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2019 年4 月,美国将天然气行业关税调高至25%,成为2019 年美国LNG 占比较少的重要原因[3]。

(三)天然气进口依存度分析

进口依存度表现为一个国家进口量占GDP 的比值,用这一概念来计算天然气进口依存度时可以用天然气进口量和消费量的比值来表示。如图4 我国2015—2019 年天然气进口依存度变化折线图所示,进口依存度一直维持在很高的水平,2015—2018 年间稳步上升,2018—2019 年略有回落,但幅度很小[4]。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产量一直逐年上升,但产量上升速度落后于消费量上升速度,这就形成我国进口依存度逐年上升的现状,过高的进口依存度对我国能源安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图4 2015—2019 年中国天然气进口依存度变化趋势

二、中国天然气行业贸易逆差成因

(一)供给因素影响

1.我国天然气勘探开采技术不成熟,天然气品质不高,开采成本高。天然气勘探开采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工程,近年来为了减轻天然气行业外贸依存度,提高天然气国产供应能力,我国勘探和开采投资大幅增加。在天然气储量探明和产量开采方面也取得一系列成果,2019年,国产天然气的产量创历史新高,这增加了国内生产和供应能力。从探明的储量看,中国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只要能经济科学地开采其中一小部分就能够大大缓解我国天然气供求现状[5]。同时,天然气资源品质下降也是我国面临的困境,现有技术开采品质差的天然气不符合经济学收益成本原理,品质差与开放成本高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对我国天然气开采提出更高要求。

2.中国-东盟自贸区,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及中国-中亚、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网推动中国天然气进口。中国-东盟自贸区于2010 年正式启动,经过多轮谈判中国与东盟十国在绝大多数商品实现0 关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作为东盟十国中天然气出口大国,大量具有价格优势和品质较高的天然气流入我国。随着中澳自贸协定签订,双方最终免税率分别达96.8%和100%。澳大利亚作为典型的资源出口国,天然气出口为其创造了大量的国际收支和外汇来源,也使澳大利亚成为我国天然气最大进口国。但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管道气主要从土库曼斯坦进口,我国早在2009 年就建成运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网A 线,其起点就位于土库曼斯坦的边境,这使我国进口管道天然气成为可能。随着中缅、中俄天然气管道建成投产,我国从缅甸和俄罗斯进口规模会进一步增大。从长远看,我国天然气对外进口地理分布格局会发生改变。

(二)需求因素影响

1.经济发展导致天然气正常需求上升,主要表现在民用燃气领域、工业燃气领域和发电领域。首先,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带来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数规模扩大。供暖、居民用气、商业用气等需求增长迅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19 年,我国城市民用燃气接近1000 亿立方米,城市燃气普及率达98%,预计随着城镇化率进一步上涨,我国用气人数会再创新高。其次,天然气作为重要工业原料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工业用燃气主要在尿素、纯碱和甲醇领域运用较多。以尿素行业为例,天然气加大尿素行业生产成本,导致该行业失去价格竞争优势。近年来,国家为进一步刺激尿素领域价格回暖,从供给侧角度限制尿素生产产能,因此化工用气需求在长期会保持平稳状态[6]。最后,天然气发电从20 世纪50 年代登上历史舞台,这一发电方式具有很高热效率同时兼顾环保,收到很多国家青睐。我国也不断提高天然气在电力行业所占比重,截至2019 年底,我国燃气发电量达2543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因此电力行业对天然气需求也呈现逐年扩大趋势。

2.供给侧改革,“煤改气”政策实施,环保需求导致天然气需求进一步扩大。环保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社会公众和政府都提高对清洁能源使用的关注度。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燃烧时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产生二氧化硫和粉尘。在“煤改气”政策实施下,各级政府纷纷制定本地区相应政策,大规模推进“煤改气”落实。这种现状使我国天然气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有些地区甚至出现用气慌,国内燃气价格随“煤改气”政策实施而进一步上升。

三、改善我国天然气行业贸易逆差途径

(一)科学管理天然气开采,发挥市场在经济中决定性作用

天然气行业对外依存度年年创新高,但我国天然气行业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环节依然充满着很强的管制色彩。上游天然气开采完全由少数几家国有油气公司垄断,投资规模和开采产量年均增长有限,抑制国内天然气供给。缓解我国天然气贸易逆差,直接做法是提高国有燃气供给率,在一定程度上放宽天然气准入机制,引入民营资本鼓励更多类型企业在符合条件背景下参与天然气勘探和开采。中游天然气环节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价格机制调节功能,允许新的参与者与大型用户直接谈判,形成适度竞争的燃气供应市场,激发市场活力。在下游消费市场可以采取分量、分时、分行业定价方式,逐步减少燃气补贴。建立健全燃气价格透明机制,使用户能清晰明白天然气收费构成。降低天然气输送管网垄断性,目前我国大型天然气输送管网大多为中石油、中石化控制,城市输送管网由各城市燃气企业控制,若发挥市场在输送管网中决定作用就需要允许社会企业依法申请建设或运营新的管网,确保燃气使用价格公平合理,充分发挥价格调节供需的作用[7]。

(二)实施技术改革创新,大力促进天然气勘探开采技术提升

在天然气勘探开采领域,技术革新日益受到关注。从探明的储量看,中国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只要能经济科学地开采其中一小部分就能够大大缓解我国天然气供求现状。2008 年我国启动“大型油气田”开发专项,目的就是希望能在天然气开采领域取得新的技术突破,该专项实施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天然气开采取得较大进展。我国目前天然气探明储量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的陕西、四川、新疆三大省份,应结合我国储量地形地貌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大天然气开采领域技术创新投资,实现开采技术经济高效。同时,加强和其他国家技术交流合作,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努力促使自身跨越式发展。

(三)强化自贸区经济协同发展,推动天然气进口贸易地理方向多元化

2020 年11 月15 日,RCEP 正式宣布签署,对我国来说这是一个里程碑式事件。中国近年来积极加入区域经济组织,力求以更加包容和开放态度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我国要充分利用自贸区建设和区域经济协定的作用,优化天然气进口格局,分散天然气进口贸易地理方向,从而促进天然气进口源头多样化。“新冠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国际油气行业景气指数不断下行,一定程度上天然气行业处于“买方市场”,我国要通过双边谈判,与天然气出口国形成平等、互惠、稳定的国际经贸关系。

猜你喜欢
依存度贸易逆差进口量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江苏省农地依存度的时空变化
2016年我国聚丙烯进口量同比下降11.2%
2016年我国聚酰胺66切片的进口概况
2016年我国聚酰胺6切片的进口概况
日本1月贸易逆差创纪录
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警戒线
7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20.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