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浩文英译研究十五年回眸

2021-12-21 09:20郭晓丹单伟龙
关键词:葛浩文译介归化

郭晓丹,单伟龙

本刊核心层次论文

葛浩文英译研究十五年回眸

郭晓丹1,单伟龙2

(1. 河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2. 商丘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6)

译事首在译者,作为美国汉学家译介中国文学的代表,葛浩文是中国当代文学外译研究绕不开的人物。本文从翻译思想、翻译策略、译者主体性、译者风格、描述性译介研究五个方面,对近15年来葛译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虽然国内关于葛浩文及其英译研究成果丰硕,但仍存在研究内容不够多元,研究方法不够科学,研究视角不够多维等问题。在整理葛译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归纳和评述,旨在发现中国文学外译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葛浩文;英译研究;翻译思想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深入,更多优秀文学作品译介到西方成为当前之需。译事首在译者,优秀的译者是中国文学能否走出去的关键因素,而深谙中国文学之道,能熟练运用目标语翻译的汉学家葛浩文是绕不过的研究对象。厄普代克喻其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接生婆”[1]11-13,顾彬认为是其翻译成就莫言获诺奖[2],学界认为其对莫言获诺奖功不可没[3-4]。这表明葛浩文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中的重要地位及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研究葛译的必要性。

本文梳理了2005—2020年国内的葛译研究成果,使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以“葛浩文”为检索词,检索时间不限,检索范围为“全文”,共检索到5 741篇文献,剔除与葛译研究无关文献,得到1 504条有效引文,其中期刊889篇,博士论文13篇,硕士学位论文602篇。2012年之前,关于葛译研究的文章数量约占6%。之后,从2012年到2020年,共有1 375篇文章陆续发表,约占94%。如图1、图2所示。

依图1、2可知,2012年以前对于葛浩文英译研究的论文数量较少且增长起伏较小;自2012年以来,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深入推进和莫言获诺奖,葛浩文备受瞩目,对其研究大幅提升,呈井喷趋势,研究层次、方法及内容等日臻成熟,主要涵盖翻译策略、翻译思想、译者风格、译者主体性和描述性译介研究五个方面。通过选取代表性案例,梳理出基本研究框架,为后继深入研究葛译活动奠定基础。

图1 葛译研究发文量折线图

图2 葛译研究CSSCI期刊和博士论文发文量折线图

一、葛浩文翻译思想研究

翻译思想源于翻译实践,又用来指导翻译实践。张耀平通过对葛浩文翻译成就及其翻译观概述,挖掘其翻译就是写作的思想[5]。文军等提炼其翻译是忠实、背叛、重写和跨文化交流活动思想[6]。季进、李文静、孟祥春、孙宜学、周领顺等学者基于葛之讲座、访谈及翻译实践等,就其如何认识翻译、译者价值、译作选择等思想作了深入探讨[7-11],具体归纳为:

(一)“忠实”论

通过比读原作和译作,从语言层面探究葛译“忠实”与否。

如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系统考察译本《丰乳肥臀》乳房隐喻和动物隐喻的翻译策略运用来再现原文中的主题意象,最大程度实现“忠实”[12],但抽取的14个案例是零碎、单一的,无法据此对译作进行客观评判;基于翻译伦理视域和译本《丰乳肥臀》,探析译者“忠实”原作、服务读者的翻译伦理思想[13],其论述过程囿于“直译”和“异化”策略是实现“忠实”的不二法则,认识上具有片面性;通过考察《红高粱家族》等译本中的人名、称呼语和文化负载词,探究音译、直译等翻译方法的运用与“忠实”之间的联系[14],从语言层面上看,其遵循了“忠实”原则,但译文难免偶尔存在文化流失问题。以上研究借助于文本细读,提炼译者的翻译思想,在研究方法上比较直观,但语料占有不完备,容易受到质疑。

部分学者突破传统的语言层面,从意识形态、文化等视角考察译者思想。孙会军认为葛之语言流利通畅、重现了原文的文化和文学性,展现了译者深层“忠实”观[15];朱振武、杨世祥指出葛之“误译”实则是对原文创造性的调整,借此来更加忠实地传递源语信息,以提高译文在目标语世界的可接受性[16];许多、许诗焱通过梳理俄克拉荷马大学中国文学翻译档案馆收藏的关于葛浩文、林丽君翻译《推拿》过程中与作者毕飞宇之间的往来邮件,指出译者深入探究隐藏在原本文字背后的涵义,直指作者创作意图,并积极求证原本中的矛盾之处,彰显了译者“创造性忠实观”,当数更深层次上的忠实[17]。

这些由表层到深层,由形似到神似的变化实则是“以读者为中心”思想的凸显,既要忠实再现原文思想与文化内涵,又要增强译本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以达到译文的最高境界。

(二)“叛逆”论

持葛译“叛逆”论的学者也不在少数,如认为葛氏翻译偏离于忠实原则[1]11-13,葛之译本是对原文的整体改写,认为葛浩文创造性地译介了中国小说,其创造性从微观层面的词句到整体的风格重塑都有所彰显[18],基于原文本《尘埃落定》和英译本《红罂粟》对比分析,印证葛译对原作的背叛[19]。

就翻译而言,“忠实”是前提,“叛逆”是为再现原文内涵和文化而采用的一种曲线救国的翻译手段,实为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最终实现“忠实”于原文及原文作者。当然,绝对的“忠实”只是一种理想,难以做到,或者说做不到,但作为译者应朝这个方向努力,做到尽可能“忠实”,这也是译者共同的追求。

二、葛浩文翻译策略研究

翻译策略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遵循的宏观指导思想[20]。纵观国内外,翻译策略的具体限定尚无统一标准。其中,Venuti将翻译策略界定为归化和异化[21],熊兵据此将翻译策略划分如下:异化策略包括直译、零翻译、逐词翻译、音译;归化策略包括意译、改译、仿译、创译[22]。本文据此来深入探析葛浩文采用的翻译策略。

(一)归化观

综观现有文献,此类研究多通过葛浩文译作与原作语言现象对比分析,研判其在翻译过程中使用的翻译方法,推导其翻译策略。胡安江指出,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秉承“读者意识”的指导思想,坚守阅读的“快乐原则”,更多地采用归化策略,力求译文形达意到,传神入化[1]11-13。陈伟指出,葛译本《丰乳肥臀》中删减、变换等翻译手段的运用实为归化策略的伸展[23]。孙会军、吴倩、鲍晓英等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葛译作品中采用的归化策略加以探析并给予了肯定[24-26]。

上述研究表明,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读者的文化意识形态,将读者置于极为重要的位置,促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归化策略,以提高译文的可读性与可接受性,进而赢得读者。

(二)异化观

与上述论点不同,史国强指出,“归化式译法”不是葛译的重要特点,更不是唯一特点,而是紧扣原文运用的策略之一,不得已而为之,用得极少[27]。可见,史持葛译“异化观”。冯全功以葛译莫言五部小说中500个意象话语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翻译策略的演变,发现译者后期更加注重原文意象的保留和源语文化异质性的传达[28]。邢杰、陈俊娜基于《蛙》的双语文本,从习语、修辞、自由直接引语三个方面进行探析,指出译者多采用异化策略,以保留源文化特质[29]。

(三)归化异化并举观

不少学者认为归化和异化策略并非二元对立,不可调和。单畅、王永胜、张琳琳通过分析葛浩文译本中人名、职务称谓或书名等,发现葛浩文突破了归化和异化的界限,游荡于归化和异化之间[30-31]。单伟龙基于《红高粱家族》和《变》的原作和译作,借助语料库,采用定量分析法,对习语翻译再现的异同与得失进行分析,发现译者既兼顾中西方文化差异,也注重对异域文化的保留与传递,运用异化、归化并存的策略[32]。异化与归化实则相辅而行,缺一不可。一个是形相似,直截了当,运用直译彰显源语文化的异域风采;一个是意相近,运用意译再现源文化之内涵。故归化异化相辅相成,形神兼顾,方可达到“忠实”之功效。

三、译者主体性研究

译者主体性是译介过程中译者人格与创造意识的自觉呈现,其贯穿整个翻译过程, 甚至影响最终结果[33]。孙宁宁、韩甜基于经济伦理学视域探析《红高粱家族》双语文本,发现译者运用省译、变译等翻译方法以满足受众者的阅读需求[34]。朱锋颖、胡玲基于利科诠释学视角探究葛之译本,发现其坚持“语言友好”原则,成功建构译“不可译”的译作,很好地贯彻了“读者为主体”思想[35]。胡伟华、郭继荣基于生态翻译学视域,从译前文本和译中翻译策略与方法的选择探析译者主体性,指出译者从多维度对翻译生态环境进行适应性选择[36]。此外,部分学者运用后殖民、操纵等理论探析葛之译本,发现其翻译策略多受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在以上研究中,尤以改写理论运用为最。

译者主体性研究不可脱离目标语受众者,发挥译者主体性实则彰显了“读者主体性”之理念。通过“语言友好”之途径,以满足受众者的阅读诉求[37]。此外,翻译活动过程复杂,外部影响和译者内在思想关系紧密,译者主体性是其社会文化背景、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等要素在译作与译介过程中的显现。故译者主体性研究应把多重因素考虑在内,从而做出正确评价。

四、译者风格研究

译者风格彰显译者人格与选题倾向、翻译标准与方法、文笔色彩及语言运用技巧等综合特征。广义上,译者风格蕴含着语言与非语言方面的总体特征;狭义上,译者风格反映译者语言使用和表达形式选用的偏好。国内葛译风格研究可归纳为:

(一)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葛译风格研究开始较晚,但高质量论文数量与日俱增。黄立波、朱志瑜通过葛氏译作与戴乃迭作品的标准类/形比分析,发现两位译者风格相差不大,但译者风格客观存在[38]。张丹丹、刘泽权通过考察葛浩文22部独立译作的英汉词字比例、汉英句子对应比例以及平均句长,结合文本细读,审视译者风格的动态变化[39]。侯羽、刘泽权、刘鼎甲、司炳月、霍跃红、刘彬、戈玲玲等运用语料库方法,从不同维度对葛译作品进行定量分析[40-42],更加全面、客观、多维地展现译者风格。

(二)基于文本分析的译者风格研究

与前者不同,邵璐基于《生死疲劳》双语文本,探究葛浩文翻译风格的基本特征,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呈现出看似矛盾的个人文体特征,即字面忠实与文化调适现象并存,本质都属于葛译风格[43]。孙会军基于葛之译作,指出译者恰当处理了源文本中的自由间接引语与复调结构,借此来完美再现原作的文学性,彰显了译者独特的翻译风格[44]。张生祥等基于《红高粱家族》双语文本比读,发现译者从篇章结构调整、词语和句法转换、副文本添加三个层面来构建话语,折射了独具一格的译者风格[45]。

对于葛译风格的研究,前者基于大量自然文本,运用语料库进行观察、数据分析,是定量定性研究相结合的一种实证研究,其客观性和科学性较之前略胜一筹。后者采用文本对比的方法,但突破了传统归化和异化,直译和意译的界限,能够客观、开放、发展地看待译者行为,评价译者风格,也具有创新之处。

五、描述性译介研究

描述性译介研究置翻译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之中[46],弥补了单一规约性研究范式的不足,对中国文学在西方世界的译介传播与接受意义不容小觑。邵璐通过梳理西方期刊对葛译作品的相关评论,探讨其深受西方欢迎的原因[47]。许诗焱通过整理第一手翻译资料,深入译者翻译过程进而探寻葛浩文的翻译态度、翻译立场、翻译动机等问题,以期对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借鉴意义[48]。汪宝荣、李伟荣通过分析《红高粱家族》和《酒国》的译介传播境况,指出采用“西方汉学家发起并翻译+西方商业出版社出版模式”的两本译作传播影响力大相径庭,其根本是出版社的综合资本实力、电影的推动力和作品的适销性等要素存在差异,其实质是不同形式资本的运作及其相互转化[49]。整体而论,葛译研究中规约性翻译研究占比较大而描述性研究占比较少,其中译介、传播、接受等研究多集中在文化传播层面。

六、葛译研究的不足

以上研究借助于实例、定性或定量分析,从不同视角丰富了葛译研究,但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具体归纳如下:

(一)研究内容不够多元

葛浩文的翻译思想、翻译策略和翻译风格,展现了其译本的典型特征。基于《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狼图腾》《丰乳肥臀》等译作,梳理归纳抑或探究其翻译思想、翻译策略和翻译风格的研究较多,且存在大量重复现象,而将宏观微观相结合,文内文外相结合,对影响其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分析的研究较少,围绕译者身份,揭示其翻译思想及翻译实践的本源研究更是屈指可数。

(二)研究方法不够科学

囿于词汇句式等语言层面的微观规约性方法类探析比重较大,针对译者译介过程进行的描述性译介研究数量较少。影响译者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涵盖语言、文化、社会等层面,包括作者、读者、编辑者、赞助人、文学代理人、评论家、出版商、接受效果、市场预期、营销策略等诸多因素。描述性译介研究可综合考量以上影响因素,有效避免规约性研究方法的片面性,使葛译研究更为客观、全面、深入。

(三)研究视角不够多维

当前葛译研究已呈现出跨学科、多视角的现象,将不同学科的理论运用于单个或数个文本探析的研究较为常见。然理论重复现象严重,多视域融合或新视角的应用有待深入。鉴于学科涵盖范围之广,翻译活动纷繁复杂,仅抓住某个学科下单个理论或数个概念对其分析远远不足,且当下葛译研究中亦步亦趋的现象是否存在理论套用之嫌?是否将所用理论的时空局限性考虑在内?是否能真正意义上从不同维度和视角促进葛译研究得到实质性的进步?这些问题都亟需我们在未来葛译研究中警惕与规避。

七、结语

国内葛译研究由单一的规约性研究逐步走向规约性和描述性研究共存,这一趋势与“文化转向”之后的翻译研究整体趋势相吻合。但在研究内容、方法和视角方面也遗存了问题。未来葛译研究可以紧跟国际前沿发展动态,基于文化、文学视角,立足当下国内翻译的现实,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性,考量作者、译者、读者、赞助人、诗学、市场预期等多重因素,注意理论运用的契合度与局限性,深入透析不同学科下鲜有涉及的领域,从跨学科多视域融合角度进行研究。

[1] 胡安江.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以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为例[J]. 中国翻译, 2010(6).

[2] 于丽丽, 顾彬. 重读之后再评价莫言[N]. 新京报, 2012-10-20(C05).

[3] LUPDIKE C. Hankering after Sovereign Images: Modern Chinese Fiction and the Voices of Howard Goldblatt[J]. Chinese Literature Today, 2011, 2(1): 86.

[4] 王宁. 翻译与文化的重新定位[J]. 中国翻译, 2013(2): 9-11.

[5] 张耀平. 拿汉语读,用英文写[J]. 中国翻译, 2005(2): 75-77.

[6] 文军, 王小川, 赖甜. 葛浩文翻译观探究[J]. 外语教学, 2007(6): 78-80.

[7] 季进. 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J]. 当代作家评论, 2009(6): 46-48.

[8] 李文静. 中国文学英译的合作、协商与文化传播——汉英翻译家葛浩文与林丽君访谈录[J]. 中国翻译, 2012(1): 58-60.

[9] 孟祥春. 葛浩文论译者——基于葛浩文讲座与访谈的批评性阐释[J]. 中国翻译, 2014(3): 72-74.

[10] 孙宜学. 从葛浩文看汉学家中华文化观的矛盾性[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2): 95-97.

[11] 周领顺. 葛浩文式意译[J]. 中国外语, 2018(6): 96-98.

[12] 梁晓晖. 《丰乳肥臀》中主题意象的翻译——论葛浩文对概念隐喻的英译[J]. 外国语文, 2013(5): 98-99.

[13] 王文强, 郭书法. 从翻译伦理角度看葛浩文的翻译实践[J]. 外国语言文学, 2014(3): 192-194.

[14] 宁明. 忠实还是叛逆:葛浩文英译莫言小说研究[J]. 当代作家评论, 2019(6): 199-200.

[15] 孙会军, 郑庆珠. 从《青衣》到——毕飞宇小说英译本的异域之旅[J]. 外国语文, 2011(4): 88-90.

[16] 朱振武, 杨世祥.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中国文学英译的误读与重构——以莫言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的英译为例[J]. 中国翻译, 2015(1): 77-78.

[17] 许多, 许诗焱. 译者—作者互动与翻译过程——基于葛浩文翻译档案的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8(3): 441-443.

[18] 孟祥春. Glocal Chimerican葛浩文英译研究[J]. 外国语, 2015(4): 78-80.

[19] 黄立. 葛浩文译本中的藏族叙事——从《尘埃落定》到《红罂粟》[J]. 中国翻译, 2018(6): 73-75.

[20] 张美芳. 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13.

[21] 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5: 99-101.

[22] 熊兵. 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J]. 中国翻译, 2014(3): 84-85.

[23] 陈伟. 中国文学外译的滤写策略思考:世界主义视角——以葛浩文的《丰乳肥臀》英译本为例[J]. 外语研究, 2014(6): 68-70.

[24] 孙会军. 谈小说英译中人物“声音”的再传递——以葛浩文翻译的《呼兰河传》和《檀香刑》为例[J].外语学刊, 2014(5): 93-94.

[25] 吴倩. 当代西方翻译文学中的中国镜像、意识形态及改写——以《天堂蒜薹之歌》的英译本为例[J]. 浙江社会科学, 2014(7): 151-153.

[26] 鲍晓英. 从莫言英译作品译介效果看中国文学“走出去”[J]. 中国翻译, 2015(1): 17.

[27] 史国强. 葛浩文的“隐”和“不隐”:读英译《丰乳肥臀》[J]. 当代作家评论, 2013(1): 76-78.

[28] 冯全功. 葛浩文翻译策略的历时演变研究——基于莫言小说中意象话语的英译分析[J]. 外国语, 2017(6): 69-70.

[29] 邢杰, 陈俊娜. 场域理论视阈下葛译《蛙》翻译策略解析[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2): 65-66.

[30] 单畅, 王永胜. 葛浩文英译:“异域”风情中的“归乡”情结[J]. 当代作家评论, 2014(3): 206-207.

[31] 张琳琳. 从“青衣”等京剧术语的英译看文化翻译的归化和异化[J]. 上海翻译, 2013(4): 41-43.

[32] 单伟龙. 基于语料库的葛浩文习语翻译研究——以《红高粱家族》和《变》为个案[J]. 外语电化教学, 2017(173): 88-89.

[33] 许钧.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4): 290-291.

[34] 孙宁宁, 韩甜. 经济伦理学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3): 84-85.

[35] 朱锋颖, 胡玲. 从利科诠释学视域看葛浩文的文本翻译[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1): 106-107.

[36] 胡伟华, 郭继荣.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葛浩文的译者主体性探析[J]. 外语电化教学, 2017(175): 52-53.

[37] 单伟龙. 葛浩文立体“形象”的中国发展轨迹及其学术价值[J]. 中国外语, 2018(3): 107-108.

[38] 黄立波, 朱志瑜. 译者风格的语料库考察——以葛浩文英译现当代中国小说为例[J]. 外语研究, 2012(5): 65-67.

[39] 张丹丹, 刘泽权. 葛浩文中国文学英译风格新探——基于历时、量化与文本细读的视角[J]. 外语电化教学, 2019(188): 25-27.

[40] 侯羽, 刘泽权, 刘鼎甲. 基于语料库的葛浩文译者风格分析——以莫言小说英译本为例[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4(2): 72-73.

[41] 司炳月, 霍跃红.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文体学视角下译者的情感指纹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 2014(1): 55-56.

[42] 刘彬, 戈玲玲. 论莫言小说文本中本源概念翻译模式——基于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研究[J]. 外语学刊, 2015(2): 93-94.

[43] 邵璐, 莫言英译者葛浩文翻译中的“忠实”与“伪忠实”[J]. 中国翻译, 2013(3): 62-65.

[44] 孙会军. 葛浩文和他的中国文学译介[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6: 102-104.

[45] 张生祥, 张翰旭. 《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中译者话语构建策略探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2): 71-73.

[46] 林克难. 翻译研究:从规范走向描写[J]. 中国翻译, 2001(6): 43.

[47] 邵璐. 莫言小说英译研究[J]. 中国比较文学, 2011(1): 46-48.

[48] 许诗焱. 葛浩文翻译再审视——基于翻译过程的评价视角[J]. 中国翻译, 2016(5): 88.

[49] 汪宝荣, 李伟荣. 同一译介传播模式下的译作传播影响力差异社会学分析——以《红高粱家族》《酒国》为例[J]. 外国语文, 2019(5): 127-128.

10.15916/j.issn1674-327x.2021.06.018

H159

A

1674-327X (2021)06-0072-05

2021-06-10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0BWX019,2019BYY013)

郭晓丹(1997-),女,河南汝州人,硕士生。

单伟龙(1976-),男,河南柘城人,教授,博士。

(责任编校:叶景林)

猜你喜欢
葛浩文译介归化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归化已成国际篮坛普遍现象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翻译家葛浩文研究述评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
葛浩文的“模糊”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