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记忆视域下淮河流域民间艺术特征研究——以花鼓灯为例

2021-12-21 09:08宋清源
关键词:淮河流域花鼓民间艺术

金 鑫,宋清源

文化记忆视域下淮河流域民间艺术特征研究——以花鼓灯为例

金 鑫,宋清源

(蚌埠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作为汉民族文化中极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舞种——花鼓灯,着意感情描绘,舞蹈内容形式丰富,动作细腻。本文从淮河流域民间艺术花鼓灯的形成原因、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地域特征进行深度讨论,探究花鼓灯是如何将形态特征和表意特征、审美与内涵、地域特色和文化本源有效结合的。

花鼓灯;地域特色;艺术表达形式;艺术特征

花鼓灯歌舞流传于淮河流域多个地区,其中以蚌埠怀远县、阜阳颍上县较为盛行,是安徽流传时效长、覆盖面积广、传承人物多的优秀民间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文化的形式延续,还应当将文化内涵的更新与时代元素的设计进行融合(见图1),以此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手段[1]。

图1 花鼓灯艺术衍生形象设计

闻一多先生曾对舞蹈这样描述过:“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生命的机能是动,而舞便是节奏的动,或更准确点,有节奏的移易地点的动,所以它是生命机能的表演。”[2]劳作田间的农耕群众借舞姿抒发情感,借表演欢度节日,借灯歌记录生活,花鼓灯歌舞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情感宣泄,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与憧憬。

一、淮河流域民间艺术兼具南北文化的过渡性和兼容性

(一)地域因素

花鼓灯艺术起源于淮河流域,发源于桐柏山,西有伏牛山系,南有大别山系,水系覆盖了黄河中下游以南,沿途纳千河百川,以丰富的支流水系铺满中原大地。“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花鼓灯健康明朗的感情基调,深入刻画了南北交融、刚柔相济的鲜明人物,丰腴了淮河两岸人民的文化生活,独具地域特色。

(二)人文因素

南北交融的民俗文化、种类繁多的地方戏曲、独具魅力的歌舞艺术、流传千年的民间工艺,成为淮河文化诞生的根基条件,而花鼓灯艺术正是在这有山有水的淮河文化下孕育的,形式飘逸灵动,富有强烈的感染性。

当民间艺术经历着成百上千年文化的传承与冲击,以一种传统文化现象呈现在众人面前时,足以显示民间艺术文化的诞生不是一蹴而就的[3]。花鼓灯是我国至今保留较为完整的汉民族舞蹈艺术,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走出国门,名扬海外。

(三)经济因素

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经济发展为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固的背景支持。正是这富饶的资源,宜人的气候才让淮河两岸的居民安居乐业,为花鼓灯等民间艺术的诞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淮河流域民间花鼓灯文化的艺术特征元素

(一)独特的舞蹈艺术语言

(1)舞姿。花鼓灯舞姿是花鼓灯艺术文化的精髓,包括单人舞、双人舞、群体舞,舞种多样,体态丰富。舞蹈姿态动作的创作素材灵感多源于农耕劳作,后期融入武术、武功等技艺,既有北方的刚劲古朴,又有南方的灵巧秀丽,刚柔并济,情感丰富。

舞蹈风格反映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征,或热情奔放,刚劲有力,或洒脱大方,诙谐幽默,展现了淮河流域人民乐观开朗的性格特征。以冯国佩等人为代表的蚌埠怀远一派,动作幅度大,姿态优美;以田振起等人为代表的淮南凤台一派,动作小巧玲珑,扇花花样繁多;阜阳颍上一代节奏缓慢,舞蹈结构严谨,但究其本源都是对当地民俗的体现。

(2)动作。花鼓灯艺人创造了许多极具代表性的扇花(见图2)技巧,“绕扇”“翻扇”“挽扇”“揉扇”“前后花”,不同的步伐形态,“正步”“踏步”“颤抖步”“前擦步”“踩棉十字步”,扇花与步伐、锣鼓的配合,成就了“左挽扇燕子试水”“盘荷花”“双扑蝶”等经典动作,让源于生活的农耕语言更加优雅、更加艺术、更加令人流连忘返。

图2 花鼓灯舞姿造型

轻步曼妙如燕子掠水,疾飞高翔若雀鸟惊鸣,花鼓灯用最美的肢体语言,隐藏在灵魂里的文字,留给世人耐人回味的书写。律动的节拍与柔美的舞姿组成花鼓灯自成系统的舞蹈风格[4],被农耕群众自创、认可与推崇,演变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为研究江淮人民的审美心理、文化脉络提供了来源与依据[5]。

(二)精致的传统服饰道具

(1)服饰。服饰花纹方面受社会阶级影响,多以龙凤、云纹式样为主,多镶饰在袖口、下裳边缘、领口处。1949年以前的服装多是大襟便衣的村姑服饰,少数穿百褶裙,发式均为独根长辫,头顶一绣球,四周插花,额前系“勒子”,足下踩“衬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角色服装也随舞台要求发生着变化,男艺人身穿布纽扣对襟服,头扎方巾,腰系彩带,女艺人身穿偏大襟彩服,头戴花,腰系围裙。服饰的色彩明艳大胆,符合传统民间服饰的特点,以大红为主,寓意吉祥,用色鲜明,辅以黄蓝,热闹喜庆。

(2)道具。《闹元宵》《新十番》中鼓的演奏技法灵活多变,有左手鼓槌压在鼓面上,右手击鼓,或两手先后击鼓,右手迅速移开,左手鼓槌仍压鼓面的“压槌子”,又有右手轻戳鼓面的“捣槌子”。由于技法变化多样,时而沉闷,时而清脆;时而高昂,时而婉转。多种声音构成不同舞台效果,与敲鼓力度相结合,使鼓声富于表情,赋予人性,极其生动,花鼓灯动人心弦的美,让观者流连忘返。

(三)精美的舞台灯歌

(1)灯歌。灯歌在表现形式上分为玩灯、奉承、劝解、情歌等[6]。玩灯多是舞龙舞狮,划龙船,参与性强,敲锣打鼓,好不热闹。灯歌多以长短不一的山歌小调为主,或五言,或七句,多清唱,诙谐幽默。在“大花场”“小花场”中,由“鼓架子”和“腊花”对唱或独唱,音符跳跃,与滑音结合,展现出一番不一样的视觉盛宴。

灯歌是花鼓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淮河流域各地流行的花鼓灯,在表演上各有所长,唱法略带不同,怀远一带唱腔快、口语化,凤台一带唱腔慢、旋律强。从风格、旋律及节奏等将其分为两派:挎鼓调和腊花调。歌词多是描写旧中国劳动人民的苦难,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2)舞队。花鼓灯以舞为主,灯歌、舞台为其服务。一个完整的花鼓灯班子至少要有一个锣鼓队,一个“武伞”,三个“鼓架子”,三至四个“兰花”。包含上三路、中三路、下三路三部分,上三路指“盘鼓”部分,中三路指对唱及后场小戏,下三路指舞蹈表演。

传统的演出顺序通常是丑鼓开场,武伞舞,舞毕,跑大场,后场小戏。表演人数因地区而异,蚌埠怀远地区多为单数,淮南凤台地区多为双数;包括岔伞,兰花,小鼓架子,表演队形随节目而改变,如“倒卸莲花”这个节目,有两个队形,“岔伞”向反方向走,“大兰花”领其余人按原方向走圈。“岔伞”与“大兰花”两点碰面后,同时做“缠头转身”的动作,“岔伞”跟在最后一个兰花后面走,“大兰花”向相反方向走,第一个“鼓架子”领人按原方向走圈,一直回到原来的圆圈次序为止。

三、淮河流域民间花鼓灯文化的艺术特征表现形式

(一)传承与发展的统一

如今,数多传统技艺在面临失传的严峻形势下,花鼓灯艺术也在寻求其独特的传承方式。在传承的过程中寻求发展,又在发展的过程中延续传承。最初,花鼓灯是通过“操灯”的方式传承,没有固定的时间地点和师徒关系,老一辈艺人会物色一些对花鼓灯感兴趣的孩子,将他们集中在打麦场上训练,教学都是在劳动闲暇之余,以不予以报酬的形式进行。

几乎每个村子都有锣鼓班子,每到重要的节日和集会就会有几十个歌舞班子在一起耍闹,这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良性的竞争,这种行为被称为“抵灯”。每个班子都会让最优秀的演员出台亮相,用最精美的服饰道具来吸引观众。演员之间竞争激烈,往往为树立自己的美名,拥有一记绝招艳压群芳而勤学苦练。在这种自发的竞赛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花鼓灯表演艺术家,像冯国佩、郑九如、陈敬芝等老一辈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二)艺术与生活的转换

花鼓灯作为扎根于人民之中的艺术花朵,始终保持着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芳香。其有许多舞蹈动作都源于田野间的劳动生活,“双扯线”是以扇花结合舞步模仿农妇纺纱织布,“簸簸箕”是用扇子模仿簸箕收麦子的场景,还有“端针扁”“单挎篮”“鼓架子”等等。

传统的花鼓灯小场,诸如《抢板凳》《抢手巾》皆是艺术对生活的真实写照,表现了淮河两岸人民的生活情趣。除此之外,对大自然的侧写也展现得淋漓尽致,“风摆柳”“风吹荷花”是描绘春柳、夏荷在风中摇曳的场景,“燕子试水”展现燕子自空中飞下,爪子掠过湖面的场景。艺术与生活相融合,润物细无声。

四、淮河流域民间花鼓灯艺术的文化价值

花鼓灯艺术有效地将表意与审美、抒情与叙事完美地结合,形成了适合大众文娱的艺术表现形式。花鼓灯的艺术表现内容完整,形式丰富,情节曲折,为淮河流域文化艺术种类的多样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小花场”情节丰富,掺入灯歌自由叙述,动作具有较强的表意性;“大花场”善于情绪宣泄,营造气氛,舞蹈形式感强。像这样表意与审美高度结合的舞台形象,在中国自然传衍的民间舞种中是不多见的。

时至今日,花鼓灯已经从一个在打稻田间自由生长,歌唱美好生活的自娱性民间歌舞,发展为广泛展现各种农耕生活,塑造各色人物形象的艺术舞台剧。它拥有“物以致用”的魅力,虽不能用专业的艺术审美标准评判,但从民间艺术特有的文化内涵角度来看,是值得我们去感受、体会和鉴赏的。淮河流域孕育的花鼓灯、淮剧、泗州戏等数个传统艺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传承传播民族的价值观念、艺术文化、思维方式,是对淮河流域传统民俗文化知识与经验的升华,是生长在淮河两岸的劳动人民不断努力的结果,是中华文化大花园百花齐放的盛世繁华。

[1] 陈菁. 安徽花鼓灯的艺术特征及其传承与保护途径[J]. 艺术百家, 2011, 123(6): 202-203.

[2] 张吉兵. 舞蹈的发现——闻一多艺术类型论研究之二:读《说舞》[J]. 湖北: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6): 54-56.

[3] 王文杰. 民间艺术在当代艺术及社会发展中的现实意义[J]. 艺术探索, 2003, 6: 88-89.

[4] 荀笋. 皖南圩区春节“玩灯”习俗的历史演变及时代价值[J]. 安徽: 铜陵学院学报, 2020(1): 80.

[5] 刘婷婷. 花鼓灯舞蹈服饰的文化特征[N]. 安徽日报, 2016-10-15(010).

[6] 赵丽. 花鼓灯音乐的历史渊源及构成之研究[J]. 中国音乐, 2003, (6): 60-61.

10.15916/j.issn1674-327x.2021.06.021

J022

A

1674-327X (2021)06-0084-03

2021-04-15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111305043X);蚌埠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20SK06zd);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学示范课“版面设计”项目(皖教秘高〔2020〕165-1656号)

金鑫(1988-),女,安徽蚌埠人,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叶景林)

猜你喜欢
淮河流域花鼓民间艺术
基于REOF的淮河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
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民间艺术篇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翼城花鼓的保护
王企仁:创新不断的花鼓传承人
基于SWAT模型的淮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的水文响应
民间艺术
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